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传播变革中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其化解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宏良 刘婧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5,共8页
网络化背景下,政治传播变革呈现新闻把关算法化、信息分发精准化、内容表达视频化、传播媒介多样化与传播速度即时化的新图景,使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巨大风险,这主要表现在:算法把关中的“权力越位”传播现象冲击国家意识形态认同感,... 网络化背景下,政治传播变革呈现新闻把关算法化、信息分发精准化、内容表达视频化、传播媒介多样化与传播速度即时化的新图景,使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巨大风险,这主要表现在:算法把关中的“权力越位”传播现象冲击国家意识形态认同感,“信息茧房”传播陷阱消解国家意识形态凝聚力,“浅思维化”传播困境解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泛娱乐化”传播倾向挑战国家意识形态主导性,即时化传播条件下的舆情回应迟滞弱化国家意识形态引领力等。对此,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媒体平台以及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力量,从推动政治传播算法公正、破除算法传播壁垒影响、提高政治传播话语效能、提升政治传播受众素养和塑造主流舆论传播格局等方面进行有效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被引量:6
2
作者 解松 夏宁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36,共4页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起着"晴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影响力增强,分化趋势加快,彼此间相互影响增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愈加复杂...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起着"晴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影响力增强,分化趋势加快,彼此间相互影响增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愈加复杂。有效疏导社会思潮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中国特色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的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不稳定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于海军 陈永华 李淼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年第6期141-143,共3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凸显。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构成了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不稳定因素的国家大环境。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不稳定因素给...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凸显。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构成了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不稳定因素的国家大环境。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不稳定因素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观念淡化、媒介素养缺失。基于此,要努力探索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策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承和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坚守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功能,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不稳定因素 大学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中国话语国际表达论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学亮 王永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0,共6页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中国话语国际表达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目前,中国话语国际表达面临"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存在"话语贫困"的现实问题,呈现"表达滞后"的客观境况。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重视中...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中国话语国际表达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目前,中国话语国际表达面临"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存在"话语贫困"的现实问题,呈现"表达滞后"的客观境况。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重视中国话语的国际表达,就要善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普适性新话语,构建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主体合力,创新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传播形式。在增强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实效性中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话语表达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供给侧改革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学亮 王永友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3,共5页
新时期,加强供给端改革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客观要求,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当前,国家意识形态供给方面存在供给主体的非单一性、供给内容的非对称性、供给方式的非科学性等问题。为此,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新时期,加强供给端改革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客观要求,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当前,国家意识形态供给方面存在供给主体的非单一性、供给内容的非对称性、供给方式的非科学性等问题。为此,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迫切需要实现供给的有效性、供给的均衡性和供给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供给侧改革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思潮与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被引量:10
6
作者 解松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5-9,共5页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晴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且更加关注现实,行动性因素增多,现实影响力增强;各种社会思潮之间交锋日趋激烈,分化趋势...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晴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且更加关注现实,行动性因素增多,现实影响力增强;各种社会思潮之间交锋日趋激烈,分化趋势加快,价值立场和政治态度日趋多变;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关系愈加微妙。因此,要客观地看待社会思潮,深刻认识科学疏导社会思潮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向红 田嘉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6,共10页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来说,意识形态安全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也是其重要保障。而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局势有所失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尤其是美...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来说,意识形态安全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也是其重要保障。而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局势有所失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尤其是美国纠集其盟友试图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围堵的态势,对我们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不少新的挑战,如意识形态斗争局势愈发严峻、斗争领域逐渐扩散、斗争方式更加复杂。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从增强制度自信,坚定灵活地应对来自部分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竞争;把握意识形态斗争原则,维护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局;凝聚政—学—媒多方力量,合力应对来自西方全政府—全社会的意识形态竞争;创新对外话语传播内容与方式,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话语权 大国博弈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器并重: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燚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4,共8页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挑战,表现为非社会主义思想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并体现在意识形态及其传播途径与方式两方面的竞争。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产生,有...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挑战,表现为非社会主义思想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并体现在意识形态及其传播途径与方式两方面的竞争。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产生,有着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前者包括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改革开放的国内环境,后者则包括竞争意识的缺乏、核心价值的凝练不够和意识形态政治逻辑的淡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道器并重"的意识形态安全建构战略,主要包括竞争意识的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大宣传格局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器并重 当代中国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政治稳定视域下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宏良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4-171,共8页
社会政治稳定所追求的政治秩序内在地包含制度与价值两个层面,即制度秩序与价值秩序的统一。制度秩序是一种显性秩序和刚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外在表现形态,价值秩序则是一种隐性秩序和柔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层结构。现代... 社会政治稳定所追求的政治秩序内在地包含制度与价值两个层面,即制度秩序与价值秩序的统一。制度秩序是一种显性秩序和刚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外在表现形态,价值秩序则是一种隐性秩序和柔性秩序,构成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层结构。现代国家的价值秩序一般是通过国家意识形态的力量塑造形成的,一方面通过塑造政治信仰,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维系政治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共同的道德与文化价值观,国家意识形态成为促进社会团结、实现社会整合的价值基础。国家意识形态作用于社会政治稳定的内在机制体现为社会凝聚机制、政治认同机制和政治整合机制。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两个层面来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对于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稳定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制度秩序 价值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成乐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4-36,共3页
文化传统通过遗传和继承积淀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发挥着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的作用。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来源于社会群体对文化传统的认同,这种认同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先在的民族意识的肯定,这种先在的民族意识对特定意... 文化传统通过遗传和继承积淀为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发挥着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的作用。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心理支撑来源于社会群体对文化传统的认同,这种认同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先在的民族意识的肯定,这种先在的民族意识对特定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整合作用。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作用,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来引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维护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建华 王馨露 《西部学刊》 2020年第5期56-58,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方面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方面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养亟需提升等。破解这些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及业务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一种独特视角——评卜建华著《当前社会思潮的传播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刚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8-14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不断涌现出各种社会思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即是社会思潮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易变性。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必然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国家文化安全、国家软实力等产生影响。
关键词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安全研究 安全建设 传播 中国现代化进程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构建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胜良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75-176,179,共3页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用什么样的原则来指导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建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效果的问题。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应坚持主动性原则、认同性原则、包容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基本原则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规划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基于马克思主义语言社会学的分析
14
作者 邓伯军 张馨元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4-82,123,共20页
语言规划本质上是一个意识形态安全命题。语言规划通常是由国家授权的机构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语言活动,主要包括本体规划、地位规划、习得规划、生态规划等。语言本体规划是指对语言内容、形式以及功能等所进行的规范活动,在语言的规范... 语言规划本质上是一个意识形态安全命题。语言规划通常是由国家授权的机构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语言活动,主要包括本体规划、地位规划、习得规划、生态规划等。语言本体规划是指对语言内容、形式以及功能等所进行的规范活动,在语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培育过程中捍卫语言本体的纯洁与健康,并在语言逻辑层面佐证国家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语言地位规划是指对语言用途、功能以及地位等所进行的配置活动,在选择通用语言、维持民族语言、修正地方语言以及同化外来语言中法定主体的语码态度,从而将国家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从权力界写入到主体思维域。语言习得规划是指对语言之控制语境、指导语境、人际语境、想象或创新语境等的建构,促使个体逐步褪去自然存在的外衣,逐渐成为自为的社会主体,并以其主体性功能强化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语言生态规划是指对语言生态体进行的认知、调控、变革的活动,探索语言生态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建构起平衡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并且以语言生态安全支撑起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规划 本体规划 地位规划 习得规划 生态规划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教训及其当代启示
15
作者 刘胜良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9-23,共5页
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处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抓好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团结与融合,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处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抓好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团结与融合,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研究——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0-790,共1页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存亡与安危。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息息相关。当前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视阈下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存亡与安危。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息息相关。当前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视阈下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安全意识影响着一个国家政权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高度重视国民安全教育。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未来的主流群体,也应该接受安全教育,培养国家安全意识,然后才能主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国家安全利益 主动维护 培育研究 国民安全 主流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化规范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被引量:1
17
作者 管先念 《学习月刊》 2011年第22期13-14,共2页
"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毁灭。"[1][p30]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一经形成,就会对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带来巨大的反作用。网络文化的发展,为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交流与传播提供了... "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毁灭。"[1][p30]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一经形成,就会对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带来巨大的反作用。网络文化的发展,为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交流与传播提供了便利,也为繁荣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创造了条件;但由于我国网络文化发展不规范和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网络文化 文化规范 政治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 意识形式 经济基础 相互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分析框架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8
18
作者 史献芝 尹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2,共9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空结构中,意识形态领域中或隐或显的风险挑战也陡然增多增强。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系统论视域中看,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复杂...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空结构中,意识形态领域中或隐或显的风险挑战也陡然增多增强。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系统论视域中看,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包含防控的主体、目标、场域、技术手段和外在支持等结构性要素,呈现出鲜明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内在特质。学界应秉承宽广的学术视界和问题导向的研究意识,挣脱那种单向度的因果决定论和仅仅着眼局部的传统的线性思维和分析方法,依循非线性思维和系统分析方法,科学建构和锚定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的分析框架和实践进路,显然是一件极具时代质感和现实意义的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8
19
作者 竟辉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74,共6页
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意识形态作为反映并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念系统,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面对现实生活中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纷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冲... 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意识形态作为反映并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念系统,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面对现实生活中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纷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冲击,要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就必须从捍卫国家政权安全与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着重从提升党建质量、紧扣中心工作、改善网络治理、坚持价值引领等方面出发,全方位构筑新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拟态环境视阈下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然风险与应然治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营辉 安娜 毕颖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6期63-70,共8页
新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必须要耦合网络拟态环境。要重视网络拟态环境对国家意识形态权威性的消融风险、对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失语风险,重视西方意识形态对网络拟态环境的侵蚀风险。要下气力以阵地姓"马"策略、运行环... 新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必须要耦合网络拟态环境。要重视网络拟态环境对国家意识形态权威性的消融风险、对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失语风险,重视西方意识形态对网络拟态环境的侵蚀风险。要下气力以阵地姓"马"策略、运行环节策略、监督保障策略治理风险,净化网络拟态环境,构筑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铜墙铁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拟态环境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风险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