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疼痛与非疼痛患者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关惠中 田玉玲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PD)疼痛与非疼痛患者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的差异,分析其与PD疼痛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47例原发性PD患者,另招募20名健康对照者,根据国王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将PD...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PD)疼痛与非疼痛患者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的差异,分析其与PD疼痛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47例原发性PD患者,另招募20名健康对照者,根据国王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将PD患者分为疼痛组26例和非疼痛组21例。利用帕金森动力图系统评价各组的运动迟缓评分(bradykinesia score,BKS)、震颤时间百分比(percent time with tremor,PTT)等运动症状及异动症评分(dyskinesia score,DKS)、运动波动评分(fluctuation score,FS)等运动并发症,比较3组间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量化参数间的差异。分析PD患者疼痛总分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PD疼痛组中各疼痛类型评分与FS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疼痛组与非疼痛组BKS、PTT均高(P<0.05),且疼痛组FS较非疼痛组高(P<0.05)。PD患者KPPS疼痛总分与起病年龄呈负相关(r=-0.410,P<0.01),与病程(r=0.505,P<0.01)、左旋多巴等效剂量(r=0.460,P<0.01)、FS(r=0.662,P<0.01)呈正相关,PD疼痛组患者的FS和波动相关的疼痛分数及口-面部疼痛分数呈正相关(r=0.578,P=0.002;r=0.401,P=0.042)。结论PD疼痛患者较非疼痛患者相比运动迟缓和震颤等运动症状无明显差异性,而在运动波动方面存在差异。PD患者疼痛严重程度与起病年龄、病程、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及运动波动有关。与运动波动有关的PD疼痛类型为口-面部疼痛及波动相关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疼痛 运动波动 帕金森动力图 国王帕金森病疼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胡世玉 黄珅 +7 位作者 马建军 李林忆 郑晋华 李东升 王治东 孙文华 古祺 陈思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20期1754-1759,共6页
目的探讨疼痛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PD患者229例,根据有无疼痛将患者分为疼痛组112例和不伴疼痛组117例,采用King’s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评估患者的疼痛类型和严重程度,采用汉密尔顿... 目的探讨疼痛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PD患者229例,根据有无疼痛将患者分为疼痛组112例和不伴疼痛组117例,采用King’s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评估患者的疼痛类型和严重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爱普沃思嗜睡量表(ESS)分别对抑郁和日间嗜睡进行评价,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协会修订的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MDS-UPDRS)和Hoehn-Yahr(H-Y)分期进行评定,生活质量用PD生活质量量表-39(PDQ-39)进行评估,并分析疼痛对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PD患者疼痛的发生率为48.9%,其中肌肉骨骼疼痛占75%,波动相关性疼痛为39.3%和夜间痛为28.6%;疼痛组PDQ-39得分较不伴疼痛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DQ-39总分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HAMD-17(β=0.403,P<0.01)、H-Y分期(β=0.266,P<0.01)、ESS(β=0.259,P<0.01)、疼痛(β=0.184,P<0.01)、起病年龄(β=-0.102,P<0.05)。结论肌肉骨骼疼痛是PD患者最常见的疼痛类型,其次是波动相关性疼痛和夜间痛;疼痛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疼痛 King’s帕金森疼痛 生活质 非运动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G帕金森病疼痛量表的信效度评价及改良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晗滢 毛成洁 +6 位作者 王芬 程筱雨 刘铭 刘曼华 骆亚君 王一鸣 刘春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8-978,共11页
目的检验汉化KING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在中国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并对原量表进行改良,制订适合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量表。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运动障碍门诊的225例帕金森病患者,其中... 目的检验汉化KING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在中国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并对原量表进行改良,制订适合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量表。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运动障碍门诊的225例帕金森病患者,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0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中文版KPPS(KPPS-CV)的评估,根据前期评估结果,专家组商讨后对KPPS-CV进行修改,制订了改良中文版KPPS(MKPPS-CV)。随后患者又在3个月的随访中完成了MKPPS-CV的评估。根据量表跨文化应用国际指南对KPPS进行翻译和跨文化调试,包括翻译、回译、专家评审和预测试等流程。评估内容包含项目分析、地板和天花板效应、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标准效度[KPPS-CV与数字评价量表(NRS)之间的相关性]、内部一致性及可靠性(克朗巴赫系数)、重测信度。结果在项目分析方面,KPPS-CV中有50%的条目鉴别度较差(决断值<3.0);在所有KPPS-CV的维度中都观察到地板效应(患者得0分比例>15%);探索因子分析后对条目进行了重新归类;条目3(内脏器官疼痛)、条目10(夜间磨牙引起的疼痛)和条目11(灼口综合征)的内容效度较低(内容效度指数<0.78);KPPS-CV和NRS评分的效标关联系数较高(Spearman相关系数>0.88),但KPPS-CV的克朗巴赫系数仅为0.46,表明该量表信度不佳。KPPS-CV每个项目的重测信度都较好(Spearman相关系数>0.85)。MKPPS-CV的克朗巴赫系数(0.76)明显高于KPPS-CV(0.46),说明改良后其信度有大幅度提高。结论临床医生在使用跨语言量表时应考虑文化和临床实践的差异。MKPPS-CV是一种可接受的、有效的评估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疼痛的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疼痛 跨文化调试 信效度 改良
原文传递
柔筋止痛针刺法治疗帕金森病伴发不同类型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少松 郭静 +4 位作者 冯晴殷 刘慧林 袁芳 张涛 侯学思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9-614,共6页
目的观察柔筋止痛针刺法治疗帕金森病伴发疼痛的疗效及对不同类型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帕金森病伴发疼痛患者84例,根据Chandhur疼痛分类形式分为骨骼肌疼痛(22例)、根性疼痛(10例)、运动障碍性疼痛(34例)、不能静坐或坐立不安感导致... 目的观察柔筋止痛针刺法治疗帕金森病伴发疼痛的疗效及对不同类型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帕金森病伴发疼痛患者84例,根据Chandhur疼痛分类形式分为骨骼肌疼痛(22例)、根性疼痛(10例)、运动障碍性疼痛(34例)、不能静坐或坐立不安感导致的疼痛(14例)及其他(4例)。所有患者常规口服治疗帕金森病西药,停止服用止痛类药物,同时给予柔筋止痛针刺法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对不同类型疼痛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国王帕金森病疼痛评价量表(KPPS)评分、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治疗后对84例患者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84例患者中临床痊愈0例,明显进步21例,进步48例,稍有进步5例,无效10例,总有效74例,总有效率为88.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VAS评分、KPPS评分中疼痛频次和总积分、UPDRS评分均降低(P<0.05或P<0.01)。由于其他类型疼痛患者病例数较少不纳入统计分析。治疗后,帕金森病骨骼肌疼痛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VAS评分、KPPS评分总积分及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帕金森病静坐不能或坐立不安感导致的疼痛患者VAS评分、KPPS评分总积分及疼痛频次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而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根性疼痛、运动障碍性疼痛患者VAS评分、KPPS评分、UPDRS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筋止痛针刺法治疗帕金森病伴发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帕金森病骨骼肌疼痛、不能静坐或坐立不安感导致的疼痛效果更好,对根性疼痛和运动障碍性疼痛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疼痛 针刺 柔筋止痛 国王帕金森病疼痛评价 中医证候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