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查禁与突围: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在国统区的传播
1
作者 张运君 于佩岐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4,共14页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通过颁行严苛的出版法规、设置专门的审查机构和推行细化的审查程序等方式,对国统区马克思主义著作进行严厉查禁。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在传播的各个环节对症施策,分别通过推进出版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构建细密的图...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通过颁行严苛的出版法规、设置专门的审查机构和推行细化的审查程序等方式,对国统区马克思主义著作进行严厉查禁。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在传播的各个环节对症施策,分别通过推进出版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构建细密的图书发行网络和精准疏通著作传播堵点等措施来促进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发行和流通。这场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查禁与突围的较量,是抗战时期国共双方思想博弈的重要表征,马克思主义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马克思主义著作 国统区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粮政机构研究
2
作者 郝银侠 贾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57-170,共14页
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粮政机构基本上是按照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组建设置,经历了草创、创建、完善、成熟四个阶段,由陕西食粮管理处到陕西省粮食管理局,到田赋机关与粮食机关分立时期的陕西省粮政局和陕西省田赋管理处,再到陕西省田赋粮... 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粮政机构基本上是按照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组建设置,经历了草创、创建、完善、成熟四个阶段,由陕西食粮管理处到陕西省粮食管理局,到田赋机关与粮食机关分立时期的陕西省粮政局和陕西省田赋管理处,再到陕西省田赋粮食管理处,构成了省—县—乡镇的多层级粮政机构体系。该省粮政机构益趋健全成熟,真正承担起粮政责任,粮政机构完成了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但是,其粮政机构的创设明显具有滞后性、战时性,且人员更迭太过频繁,亦影响其稳定性。庆幸的是,其粮政机构的多次变更,总体上朝着有利于粮政的方向发展,在抗战经济史上亦可圈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西国统区 粮政管理 粮政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民众动员——杭州国统区个案分析
3
作者 张根福 鲁静思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5-58,共14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杭州国统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民众动员工作,它是这一时期整个国统区民众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杭州地下党组织通过扩大舆论宣传攻势、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导并推动民众反蒋斗争等内容进行动员,贯彻...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杭州国统区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民众动员工作,它是这一时期整个国统区民众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杭州地下党组织通过扩大舆论宣传攻势、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导并推动民众反蒋斗争等内容进行动员,贯彻党在国统区活动的方针政策,采取灵活机动的动员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共杭州地下党组织的民众动员不仅赢得了杭州国统区的民心,还牵制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成为“第二条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推动了杭州市的和平解放,为解放军顺利接管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杭州国统区 民众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形象塑造——以新闻活动为中心
4
作者 胡凤 张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2-68,共7页
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塑造抗日救国形象的宣传策略和方法,不仅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逻辑,还可以为当下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提供经验启示。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以新闻活动为中心塑造自身的抗日救国... 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塑造抗日救国形象的宣传策略和方法,不仅可以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逻辑,还可以为当下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提供经验启示。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以新闻活动为中心塑造自身的抗日救国形象。面向民众时,中国共产党以公共出版物为载体广泛宣传抗日主张和军队形象;面向国民党和民主党派等政治群体时,以舆论营造为路径积极交流并支持与保护抗日民主人士;面向海外人士时,以新闻活动为纽带促成驻华记者实地探访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如实向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与实绩。中国共产党采取灵活策略与多种方法在国统区及海外树立了其良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统区 抗日救国 形象塑造 新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的统治:解放战争后期“国统区”后方秩序的变动——基于1949年“湘西事变”的考察
5
作者 田燕飞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0-78,共9页
湘西是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进军西南的要道。1949年3月“湘西事变”的爆发,既受当地过去民族问题复杂、经济落后、地理偏僻等因素的影响,还与人民反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量汲取战争资源,国共斗争和汪援华、曹振亚等人谋求私利,以及李默庵... 湘西是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进军西南的要道。1949年3月“湘西事变”的爆发,既受当地过去民族问题复杂、经济落后、地理偏僻等因素的影响,还与人民反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量汲取战争资源,国共斗争和汪援华、曹振亚等人谋求私利,以及李默庵在湘西收集民枪、培植个人势力等情况相关。“湘西事变”对程潜治湘和湖南和平解放事业等带来不利影响。“湘西事变”反映了当时国民党中央权威趋弱,“国统区”后方地方势力分权行为增多的本质,这是“国统区”整体秩序走向全面崩溃前的征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事变 国统区”后方 汪援华 曹振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局在国统区怎样做群众工作
6
作者 黎余 《红岩春秋》 2024年第5期66-69,共4页
在党中央领导下,南方局高举抗日民主两大旗帜,领导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党组织,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等公开机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坚持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 在党中央领导下,南方局高举抗日民主两大旗帜,领导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党组织,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等公开机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坚持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群众工作是南方局及所属各级组织的一项经常的、基本的工作。在重庆,南方局创造性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了大量的、深入的群众工作,与各阶层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使党在国统区由抗战初期“脱离群众”“陷于停顿”的状态,逐渐转变为“群众的党”,奠定了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深厚群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局 脱离群众 解放事业 国民党统治区 《新华日报》 党的群众路线 国统区 抗战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期间《新民主主义论》在沦陷区和国统区的传播及反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程美东 裴植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72,共11页
抗战期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不久,就不仅在边区受到普遍欢迎,而且实现了向沦陷区和国统区的跨域传播,并引起巨大反响。在沦陷区,日伪政权在严行查禁、千方百计阻挠其传播的同时,唆使卖身投靠的文人政客对其发起攻击;而在国统... 抗战期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不久,就不仅在边区受到普遍欢迎,而且实现了向沦陷区和国统区的跨域传播,并引起巨大反响。在沦陷区,日伪政权在严行查禁、千方百计阻挠其传播的同时,唆使卖身投靠的文人政客对其发起攻击;而在国统区,诸多国民党人也极力地以三民主义的"真理"否定新民主主义,并围绕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步骤论等问题,向《新民主主义论》发起围攻。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国民党人对《新民主主义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部分地予以认同,一些进步知识分子更是对《新民主主义论》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论》 沦陷区 国统区 反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传播 被引量:8
8
作者 何建娥 陈金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2,共7页
《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和香港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理论刊物,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诠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历史事件的回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展示,担... 《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和香港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理论刊物,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诠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历史事件的回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展示,担负起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重任。《群众》周刊为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采取了灵活多样、贴近实际的传播方法,如借助纪念活动刊发纪念文章、理论推介与理论交锋并举、通过刊载广告推介进步书刊、通过开辟读者信箱解疑释惑。《群众》周刊不仅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范围、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有效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塑造了中共领袖群体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周刊 马克思主义 国统区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国统区与沦陷区间的粮食走私活动 被引量:4
9
作者 齐春风 姜洪峰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73,共5页
抗战时期 ,大量的粮食从国统区流向沦陷区 ,这主要是由于日本策动粮食走私造成的。日方主要采取高价诱购、自设米行、奸商设行的方式来促使粮食从国统区走私到沦陷区。粮食走私造成国统区粮荒的局面 ,给国统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日方... 抗战时期 ,大量的粮食从国统区流向沦陷区 ,这主要是由于日本策动粮食走私造成的。日方主要采取高价诱购、自设米行、奸商设行的方式来促使粮食从国统区走私到沦陷区。粮食走私造成国统区粮荒的局面 ,给国统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日方还借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国统区 沦陷区 粮食走私活动 日本 粮荒 粮食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6―1949国统区新闻界“整肃运动”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时新 陶喜红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8-73,共6页
1946至1949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由于部分记者利用职务之便招摇撞骗,为社会所厌恨,新闻界自发掀起了一场旨在"建立职业道德"的"整肃运动",包括营造整肃的舆论声势、设置整肃机构、惩治贪腐记者等。然而,受记者待遇、... 1946至1949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由于部分记者利用职务之便招摇撞骗,为社会所厌恨,新闻界自发掀起了一场旨在"建立职业道德"的"整肃运动",包括营造整肃的舆论声势、设置整肃机构、惩治贪腐记者等。然而,受记者待遇、新闻界自身组织和政府部门作风等问题的制约,这场运动没能有效阻止记者的贪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统区新闻界 职业道德 新闻道德 整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以前国统区妇女职业状况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黎萍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3-168,共6页
抗战以前 10年是中国妇女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 ,成长起一大批职业妇女 ,她们遍及文学、医学、教育、法律、新闻、商业、企业、警察等各行业 ,积极献身事业 ,但在职业活动中 ,始终面临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 抗战以前 10年是中国妇女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 ,成长起一大批职业妇女 ,她们遍及文学、医学、教育、法律、新闻、商业、企业、警察等各行业 ,积极献身事业 ,但在职业活动中 ,始终面临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就业机会不平等 ,已婚妇女处于家庭与职业的两难选择等问题 ,从而影响了妇女职业的开拓和发展。事实证明 ,妇女职业平等的完全实现 ,只能通过社会和民族的解放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以前 国统区 职业妇女 妇女职业 职业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统区妇女救国会和妇女抗日救亡运动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卫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3年第6期67-73,共7页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国统区妇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自1935年11月,全国第一个救国会组织——南京妇女救国会成立后,上海、北平、天津等各地妇救会纷纷建立。在妇救会的领导和组织下,国统区广大妇女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为支...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国统区妇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自1935年11月,全国第一个救国会组织——南京妇女救国会成立后,上海、北平、天津等各地妇救会纷纷建立。在妇救会的领导和组织下,国统区广大妇女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为支援绥远抗战竭尽全力;为争得爱国救国的权利出入囹圄无所惧。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巾帼英雄们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一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救亡运动 国统区 国会 巾帼英雄 南京 北平 上海 天津 绥远 国民党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后东北国统区基层政权与社会控制研究(1945-1948)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磊 刘景岚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7-173,共7页
文章以抗战后东北国统区基层政权为研究对象,以相关档案、地方志、文史资料、报刊为基础,运用社会控制理论从区乡镇公所、保甲制度、社会控制活动及失败原因三个方面对抗战后东北国统区基层政权与社会控制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抗... 文章以抗战后东北国统区基层政权为研究对象,以相关档案、地方志、文史资料、报刊为基础,运用社会控制理论从区乡镇公所、保甲制度、社会控制活动及失败原因三个方面对抗战后东北国统区基层政权与社会控制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抗战后东北国统区基层政权通过制度控制、惩罚性控制、思想文化控制,建立起从内到外的一整套社会控制体系。但是由于社会控制导致多数人利益受损、社会控制手段严厉过度、社会控制主体的贪污腐败,最终导致国统区政治统治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后期 东北国统区 基层政权 社会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兴芳 汤志华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5-138,共4页
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国统区的编译和传播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升;以瞿秋白、鲁迅等人为代表的左翼作家成为主要传播群体;生... 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国统区的编译和传播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升;以瞿秋白、鲁迅等人为代表的左翼作家成为主要传播群体;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生活出版社成为主要传播阵地;《新华日报》及《群众》周刊为代表的报刊成为中共主要公开传播媒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进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国统区 马克思主义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国统区粮价波动规律浅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玉明 陈新征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1-73,共3页
战争年代,粮食之重要不言而喻。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粮食价格波动基本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抗战爆发至1941年7月,粮价经历了一个从基本稳定到急剧上涨的阶段;后期自1941年8月至抗战结束,粮价上涨时剧时缓,波动频繁,但亦大体呈... 战争年代,粮食之重要不言而喻。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粮食价格波动基本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抗战爆发至1941年7月,粮价经历了一个从基本稳定到急剧上涨的阶段;后期自1941年8月至抗战结束,粮价上涨时剧时缓,波动频繁,但亦大体呈现出一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统区 粮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共文化政策及在国统区的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詹永媛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共强调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并阐述了自己的文化政策。为在国统区贯彻其文化政策 ,中共采取了灵活的政策和措施 ,运用各种合法形式推动文化运动的发展 ,使其在国统区健康蓬勃发展 ,并积累了一些可贵的经验。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共 文化政策 国统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活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黎萍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5,共5页
本文主要以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活动由高潮到低潮发展为线索,展现这一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的状况、从属于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妇女职业的战时和传统性别歧视特征,以揭示出这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不平等状况的根源。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统区 妇女职业活动 职业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日本对国统区毒品走私活动述评 被引量:5
18
作者 齐春风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走私政策 日本 国统区 毒品走私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45年前后国统区进步文艺界的内部整合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建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4-200,共17页
在现代文学史上,1945年前后国统区进步文艺运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抗战胜利前后,延安文艺权威加强了对国统区进步文艺界的渗透与清理,为中共中央确定今后文艺的发展方向和路线做好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1945年前后国统区进... 在现代文学史上,1945年前后国统区进步文艺运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抗战胜利前后,延安文艺权威加强了对国统区进步文艺界的渗透与清理,为中共中央确定今后文艺的发展方向和路线做好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1945年前后国统区进步文艺界的内部整合标志了四五十年代转折时期延安革命文艺以强力重组、命名并因之建构一种文学新秩序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整合 文艺界 国统区 现代文学史 延安文艺 文艺运动 中共中央 革命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共国统区组织发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淑梅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89,共9页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中共组织经历了恢复建立、大量发展、清洗巩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建立了广泛的组织网络。这一历程十分复杂,不仅出现了忽视发展新党员、重量轻质、干部匮乏等问题,还被迫从半公开党转为秘密党。中共最终能够在国统区保...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中共组织经历了恢复建立、大量发展、清洗巩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建立了广泛的组织网络。这一历程十分复杂,不仅出现了忽视发展新党员、重量轻质、干部匮乏等问题,还被迫从半公开党转为秘密党。中共最终能够在国统区保存超过十万的党员队伍,主要原因在于坚持了扩展外围、控制党内的发展战略;以保存实力为根本目标,不拘泥于旧有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从组织发展的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考察党员的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统区 中国共产党 组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