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白垩纪恐龙时代陆相地质记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成善 高远 +22 位作者 王璞珺 吴怀春 吕庆田 朱永宜 万晓樵 邹长春 黄永建 高有峰 席党鹏 王稳石 贺怀宇 冯子辉 杨光 邓成龙 张来明 王天天 胡滨 崔立伟 彭诚 余恩晓 黄何 杨柳 毋正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2-430,511-534,共43页
过去一百年地球的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地球可能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气候状态。白垩纪是深时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认识白垩纪气候对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以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与环境演变、探... 过去一百年地球的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地球可能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气候状态。白垩纪是深时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认识白垩纪气候对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以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与环境演变、探索大规模陆相有机质富集机理为科学目标,在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框架下,成为全球第一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大陆科学钻探井。项目历时16年,以超97%的取心率获得连续完整的8187 m岩心,建立了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重建了松辽盆地白垩纪多时间尺度陆地气候旋回与气候事件,揭示了白垩纪湖海平面波动机理,确认了松辽盆地发生过海侵事件。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推动了全球地质学家合作研究白垩纪温室气候,带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为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的国际与国内影响。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代表了探索深时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可以预见,未来借助科学钻探,人类会不断增强对深时气候环境演化等方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松辽盆地 白垩纪 古气候 年代地层格架 海侵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ICDP)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苏德辰 杨经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3-886,共14页
直接进入地球内部观察研究地球的成分、结构构造和各种地质作用是人类的长期梦想,就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条件,人们还不可能直接钻入地下进行实地取样与观察。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方... 直接进入地球内部观察研究地球的成分、结构构造和各种地质作用是人类的长期梦想,就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条件,人们还不可能直接钻入地下进行实地取样与观察。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成立以来,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本文对科学钻探的发展过程、大陆科学钻探的意义、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委员会成立的背景与建立过程、组织结构、立项程序、立项准则以及研究领域做了简要概述。对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陨石撞击坑及撞击过程研究、地球生物圈、火山系统和热流机制、地幔柱和大洋裂谷、活动断裂、汇聚板块边界和碰撞带、自然资源等主要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做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日本的云仙火山钻探项目、美国夏威夷火山科学钻探和圣安德列斯断裂深部观测计划的主要进展。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实施的3个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展和中国的大陆科学钻探事业近期的主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 气候变化 陨石撞击 地球生物圈 地幔柱 活动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实施十年的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伟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5年第B09期26-29,共4页
介绍了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及该计划实施十年来获得的进展,涉及ICDP组织的机构设置、运行方式、研究重点以及已开展的科学钻探地学研究工作和采用的钻探技术。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 项目实施 组织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以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高航 王璞珺 +4 位作者 高有峰 万晓樵 杨光 户景松 吴怀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440,共16页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发育完整的白垩纪陆相地层,可能为陆相的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的研究提供连续的地质记录。本文基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辽盆地南部松科3井全取心资料,通过对岩石类型、岩性序列和沉积相研究,于井深1191.6 m处的泉头组二段上部滨浅湖相沉积序列中发现灰色、灰绿色流纹质岩屑晶屑沉凝灰岩。通过同沉积期岩浆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96.8±2.9)Ma,时代属于塞诺曼中期。结合前人资料得到研究区登娄库组—泉头组沉积速率为90.54~110 m/Ma,由此确定出上、下白垩统界线位于松科3井泉一段中部(井段1526.6~1598.6 m)。本文在考虑测年结果误差的情况下,另外计算出松科3井上、下白垩统界线介于泉二段中部至登四段上部(井段1279.6~1917.6 m)。其他学者基于松辽盆地北部松科1井和松科2井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测该界线应位于登娄库组内部。松科3井连续取心结果揭示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为连续发育的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序列。地震反射层位对比结果显示,在整个松辽盆地内普遍发育登娄库组—泉头组的地层和连续沉积记录,因此在松辽盆地其他地区的登娄库组—泉头组地层中也应存在上、下白垩统界线的连续沉积的地质记录。本文为在松辽盆地及邻区探寻上、下白垩统陆相地层界线的全球“金钉子”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 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 陆相地层界线潜在金钉子 白垩系登娄库组—泉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近况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星碧 《国土资源情报》 2003年第2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icdp 加拿大 奥地利 德国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DP与大陆科学钻探
6
作者 张秀江 《河北地质矿产信息》 2001年第2期1-6,25,共7页
介绍了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SDC)的发展、实施状况,阐述了大陆科学钻探的深远科学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技术特点及科技界对大陆科学钻探活动的共识。
关键词 icdp CSDC 大陆科学钻探 超高压变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科学钻探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召开——松科二井成为国际会议亮点
7
作者 周铸 张立 《资源与产业》 2018年第3期63-63,共1页
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胜利完井相关成果一经发布,迅速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6月1日,大陆科学钻探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召开。来自德国、英国、瑞典、日本、印度等13个国家的近20位国际学者和近60位中国地球深... 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胜利完井相关成果一经发布,迅速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6月1日,大陆科学钻探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召开。来自德国、英国、瑞典、日本、印度等13个国家的近20位国际学者和近60位中国地球深部钻探专家相聚桂林,共话大陆科学钻探的现状,探寻国际前沿领域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国际研讨会 国际会议 松科 广西 科学钻探工程 深部钻探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大陆环境科学钻探项目工程启动
8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环境科学钻探 项目工程 青海湖 大陆 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综合研究(东海)》项目通过成果评审验收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5,共1页
2009年12月4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承担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综合研究(东海)》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成果评审验收。评审专家组在听取项目组汇报的基础上,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评审 东海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 地质研究所 项目 专家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10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7年第12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工程项目 国家验收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土资源部 科学 委员会 九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系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钻遇地层界面及岩性剖面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有峰 瞿雪姣 +2 位作者 蒋丽君 王树学 王璞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256,共15页
在松辽盆地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实施前,以钻井地质设计为基础,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地球物理资料和邻井钻探结果,参照油气勘探生产标准和经验,对松科2井钻遇主要界面深度进行预测,建立基本框架,同时预测全井段岩性序列、可能的油气... 在松辽盆地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实施前,以钻井地质设计为基础,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地球物理资料和邻井钻探结果,参照油气勘探生产标准和经验,对松科2井钻遇主要界面深度进行预测,建立基本框架,同时预测全井段岩性序列、可能的油气水情况和故障层段,最终建立松科2井综合模拟柱状图。各主要地层界面预测深度为:嫩江组二段顶面(T_06)950m,姚家组顶面(T_1)1 245m,泉头组顶面(T_2)1 680m,登娄库组顶面(T_3)2 530m,营城组顶面(T_4)2 965m,沙河子组顶面(T_4-1)3 320m,火石岭组顶面(T_4-2)5 670m,基底顶面(T_5)6 240 m。岩性剖面的预测主要分为两部分:(1)T_4-1之上参考邻井宋深3井钻遇岩性序列;(2)T_4-1之下则根据地震剖面、其他钻遇相当层位的邻井和区域地层特征综合预测。主要目的层岩性特征如下:营城组上部为粗砂岩、砾岩、砂砾岩,下部为厚层凝灰岩、安山玄武岩、流纹岩夹泥岩,底部为砾岩;沙河子组为泥岩夹煤线、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火石岭组上部为凝灰岩、泥岩、英安岩和安山岩,下部为泥岩夹细-粉砂岩,含煤;基底为极低级或高级成岩的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松科2井模拟柱状图是钻探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科学钻探工程模拟柱状图的编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松科2井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 岩性预测 模拟柱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开地球之谜——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发展史
12
作者 尹继才 《地球》 2006年第2期12-13,共2页
科学的今天,人类借助火箭和宇宙飞船,让地球人登上月球,取回大量月岩标本。各种控测仪器在火星表面展开测试并将需要的数据信息返回地面接收站,揭开了火星之谜。借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木星、土星等星球的表面结构,甚至还可以探测... 科学的今天,人类借助火箭和宇宙飞船,让地球人登上月球,取回大量月岩标本。各种控测仪器在火星表面展开测试并将需要的数据信息返回地面接收站,揭开了火星之谜。借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木星、土星等星球的表面结构,甚至还可以探测更遥远的星系。地质学家采用物、化探的方法测出地下深部埋藏的矿产和石油。用钻探这种方法揭开地球内部的奥秘。用它打开进入地球内部的大门,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地球人 发展史 国际 地球内部 地面接收站 天文望远镜 宇宙飞船 数据信息 表面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大陆科学钻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志琴 《科学中国人》 1995年第2期11-14,1,共5页
☆人类居住的地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希望解开的“谜”。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人类通往宇宙星际的大门,与之相应的“入地”计划正在应运而生。这就是“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许志琴在《伸入地... ☆人类居住的地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希望解开的“谜”。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人类通往宇宙星际的大门,与之相应的“入地”计划正在应运而生。这就是“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许志琴在《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一文中告诉我们:在大陆科学钻探就是一个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地壳的构造;还可以为人类寻求能量资源开辟新的前景;还可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作用及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其它,等等。本文还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规划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望远镜 超高压变质带 地球内部 科学钻井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 地球科学 大陆动力学 地下生物圈 地球物理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科学钻探撰光辉篇章,海洋科学钻探需急起直追
14
作者 左汝强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6年第2期6-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海洋 科钻一井 科教兴国 工程项目 科技成就 学术界 科学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威夷科学钻探项目的钻探技术和施工情况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伟 《探矿工程》 1999年第4期52-53,共2页
1999年4月5~10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科学顾问组和执委会会议在夏威夷召开,会议的日程之一是参观正在施工的、设计孔深4500m的夏威夷科学钻孔的钻探现场。由于我国正在准备实施5000m科学钻探工程,... 1999年4月5~10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科学顾问组和执委会会议在夏威夷召开,会议的日程之一是参观正在施工的、设计孔深4500m的夏威夷科学钻孔的钻探现场。由于我国正在准备实施5000m科学钻探工程,因此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 科学钻探项目 钻探技术 大陆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挺进地心——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纪实(下)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凡 《国土资源》 2002年第5期14-18,共5页
第三章登上国际地学舞台走向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中国是世界的地学大国,有着丰富、复杂的大陆地质现象和几代为地学奋斗、献身的地质科学家.但是,如何才能从地学大国迈入世界地学强国的行列,取决于我们是否真正能登上国际地学舞台... 第三章登上国际地学舞台走向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中国是世界的地学大国,有着丰富、复杂的大陆地质现象和几代为地学奋斗、献身的地质科学家.但是,如何才能从地学大国迈入世界地学强国的行列,取决于我们是否真正能登上国际地学舞台,让我们的声音被全世界的地学家听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icdp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 地质科学 壳-慢作用 地壳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SDC)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广志 《探矿工程》 1996年第4期2-4,共3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筹备工作进展迅速,初步提出了先导孔施工技术方案、技术路线以及钻探技术科研项目。
关键词 科学钻探 技术方案 技术路线 科研项目 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垩纪温室世界的快速环境/气候变化:海洋陆地相互作用与松辽盆地大陆科学深钻计划”国际研讨会
18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 国际研讨会 科学计划 深钻计划 松辽盆地 气候变化 白垩纪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民在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成立5周年纪念会上提出大陆科学钻要助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78,共1页
2011年3月18日,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成立五周年暨2011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出席并致辞,希望大陆科学钻进一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助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 中国地质调查局 委员会 找矿 经济社会发展 国土资源部 副部长 钻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竣工
20
《矿产勘查》 2005年第5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工程竣工 中原油田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工程项目 深部钻探 钻井施工 地球内部 钻井队 据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