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小于10mm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董江婷 朱元姬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分析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治疗<10 mm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88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 mm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研究组47... 目的分析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治疗<10 mm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88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 mm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研究组47例(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息肉切除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肾上腺素、白细胞介素-12、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治疗<10 mm结直肠息肉可明显改善手术相关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应激反应程度,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 圈套器 结直肠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套器预切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结肠扁平型息肉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
作者 李振涛 陈虎 +5 位作者 刘世育 吴传楠 张海涵 李涛 郭雅慧 陈光侠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圈套器预切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pre-cut-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pre-cut-EMR)治疗结肠扁平型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治疗的结肠扁平... 目的探讨圈套器预切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pre-cut-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pre-cut-EMR)治疗结肠扁平型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治疗的结肠扁平息肉患者80例,其中pre-cut-EMR组40例采用圈套器pre-cut-EMR,ESD组40例采用ESD,比较两组方法的手术时间、一次性完整切除率、钛夹使用数量、手术并发症、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pre-cut-EMR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ESD组(P<0.05);术中钛夹使用数量及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少于ESD组(P<0.05);pre-cut-EMR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95.0%低于ESD组9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方面,ESD组术中出血4例、术中穿孔1例、术后出血2例;pre-cut-EMR组术中出血3例,无穿孔及术后出血病例。结论pre-cut-EMR与ESD治疗结肠扁平型息肉效果相当,但pre-cut-EMR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平均费用低,有更好临床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 预切开 黏膜切除术 结肠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器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切除效果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包崇举 杨根华 +1 位作者 游丽娟 卢克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器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切除情况、应激反应、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90结直肠息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使用传统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冷圈套器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切除情况、应激反应、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90结直肠息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使用传统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研究组45例使用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均观察至患者出院,并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效果、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d炎症反应与应激反应指标,术前与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以及随访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黏膜下层累积损伤率降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内镜操作时间、息肉切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血栓素B2(TXB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回盲部插管率、息肉回收率、内镜下息肉整块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冷圈套器切除术与热圈套器切除术均可有效切除结直肠息肉,但冷圈套器切除术能更好地减轻结直肠息肉患者黏膜下层累积损伤,同时缩短息肉切除、住院时间,且可减轻炎症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圈套器切除术 息肉切除效果 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孟庆磊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1月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结肠息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EMR治疗,观...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1月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结肠息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EMR治疗,观察组采用CSP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 d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息肉的平均切除时间、内镜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息肉标本回收率、完整切除率和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肠息肉患者而言,EMR与CSP治疗的息肉标本回收率、完整切除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及安全性相当,但后者在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圈套器冷切除术 炎症反应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高瑞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2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术(HFE)治疗,观察组给... 目的:观察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2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术(HFE)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CSP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前、术后14 d胃功能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Ⅱ)、胃泌素-17(G-17)]水平,术前、术后1 d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PGⅠ、G-17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IL-6、IL-9、IL-17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46),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CSP治疗胃息肉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胃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内镜下HF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 胃息肉 胃功能 炎性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套器冷切除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6
作者 刘斌 祁琴琴 +4 位作者 陈杏林 魏可 蔡媛媛 王哲民 陈柳勇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阑尾口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SP组(经CSP治疗,41例)和EMR组(经EMR治疗,15例)。分析... 目的探讨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6例阑尾口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CSP组(经CSP治疗,41例)和EMR组(经EMR治疗,15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结局。主要结局为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及术后阑尾炎,次要结局为: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CSP组手术时间较EMR组短,治疗费用较EMR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适用病灶直径较EMR组小,病灶性质为管状腺瘤占比明显多于EMR组;两组患者进镜时间、肠道准备评分、住院时间、病灶形态和病灶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穿孔和术后阑尾炎事件,CSP组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但术后可以自愈,无需内镜干预。两组患者完整切除率均为100.0%;CSP组整块切除率为100.0%,明显高于EMR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局部复发率为2.4%(1/41),EMR组未见局部复发(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和EMR治疗阑尾口结肠腺瘤都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与EMR比较,CSP更多地应用于直径较小的管状腺瘤,具有经济和省时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复发的风险。EMR适用范围更广,但价格和手术时间存在劣势,个别病例需分块切除。临床需根据情况,选择具体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冷切除术(CSP)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阑尾口 结肠腺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取出病变组织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代静 张杰 杨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取出病变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结肠ES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圈套器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取出病变组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结肠ES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圈套器电凝的16例纳入圈套器电凝组,同期选择其中采用圈套器牵拉的16例纳入圈套器牵拉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内镜下资料。结果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圈套器电凝组患者周围黏膜的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圈套器牵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圈套器电凝组1例患者在电凝过程中,由于肠道蠕动,圈套器接触到了组织夹,损伤了黏膜。圈套器牵拉组16例患者均由于圈套器的牵拉造成了黏膜的损伤、出血,需要补充固定组织夹。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牙线牵引技术辅助ESD治疗操作完成后,使用一次性电圈套器固定于病变组织和黏膜组织之间的牙线,电凝切断牙线,可安全有效取出病变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电圈套器 牙线牵引技术 结肠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对结直肠小息肉患者息肉完整切除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秀蕾 朱云鹤 郭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对结直肠小息肉患者息肉完整切除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小息肉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对照组行内镜下圈套器热切除术(HSP),观察组行CS...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对结直肠小息肉患者息肉完整切除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小息肉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对照组行内镜下圈套器热切除术(HSP),观察组行CSP。比较2组患者息肉切除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完整切除率以及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后6个月时息肉新生率与息肉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E、NE、Cor、CRP和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与H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患者的完整切除率相近,但CSP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更轻,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圈套器冷切除术 圈套器热切除术 结直肠小息肉 完整切除率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器在应用抗凝药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切除中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超 焦娇 +5 位作者 王世卉 段志英 田博 褚茜茜 赵云霞 韩双双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3254-3258,共5页
目的对比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高频电刀息肉切除术(hot snare polypectomy,HSP)二种内镜治疗方法在口服抗凝药老年患者中切除结直肠小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内镜中心行结直肠息肉... 目的对比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高频电刀息肉切除术(hot snare polypectomy,HSP)二种内镜治疗方法在口服抗凝药老年患者中切除结直肠小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内镜中心行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CSP组和HSP组,每组45例,其中,冷圈套切除息肉共58枚,高频电刀切除息肉共62枚。比较2组的单个息肉切除时间、一次完整切除率、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及1年复发情况。结果2组息肉大小、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切除时间低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术中出血率为3.45%(2/58),HSP组为1.61%(1/6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迟发出血率为1.72%(1/58),HSP组为12.90%(8/62),CSP组低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无迟发性穿孔病例。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1.72%(1/58),HSP组为6.45%(4/62),HSP组高于CSP组(P<0.05)。CSP组治疗费用低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术后1年结肠息肉复发率低于HSP组(P<0.05)。术后1年随访过程中2组患者腹部症状腹痛、大便不成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圈套器在应用抗凝药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切除的过程中,有效果确切、安全快速、副损伤小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息肉切除术 高频电刀息肉切除术 结直肠息肉 老年患者 抗凝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 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莉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期22-24,69,共4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9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圈组和热圈组各48例。热圈组采用热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冷圈组采用冷圈套器内... 目的:探讨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9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圈组和热圈组各48例。热圈组采用热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冷圈组采用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实验室指标[血栓素B2(TX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冷圈组息肉切除时间、总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热圈组,住院费用低于热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息肉回收率均为100.00%(48/48);两组组织完整切除率、回盲部插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TXB2、VEGF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且冷圈组TXB2、VEGF较热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且冷圈组生活质量评分较热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穿孔和术后迟发穿孔、迟发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圈组术后腹部不适发生率较热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冷圈套器与热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均能有效切除结直肠息肉,但冷圈套器术式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腹部不适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圈套器 圈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6~10 mm无蒂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缪奕才 缪文峰 刁世擎 《大医生》 2024年第20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CS-EMR)治疗6~10 mm无蒂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五华明鑫医院收治的86例6~10 mm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CS-EMR)治疗6~10 mm无蒂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五华明鑫医院收治的86例6~10 mm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热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HS-EMR),观察组患者行CS-EMR。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应激指标、疼痛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息肉切除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完整息肉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肽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各项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HS-EMR相比,6~10 mm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采用CS-EMR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结直肠息肉 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圈套器联合黏膜下注射切除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对比研究
12
作者 邵金曼 邓楠 +3 位作者 雍颖 吕春梅 张连超 胡菱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5期138-14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内镜下采用冷圈套联合黏膜下注射息肉切除术(CS-EMR)与热圈套联合黏膜下注射息肉切除术(HS-EMR)治疗直径<10m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小汤山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结...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内镜下采用冷圈套联合黏膜下注射息肉切除术(CS-EMR)与热圈套联合黏膜下注射息肉切除术(HS-EMR)治疗直径<10m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小汤山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CS-EMR组(26例)和HS-EMR组(20例)。比较两组在息肉大小、位置、形态、组织学分类、完全切除率、金属夹使用数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肠镜指征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息肉在大小、位置以及组织学分类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形态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9)。两组的完全切除率相似。两组金属夹的平均使用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但CS-EMR组的息肉平均手术费用低于HS-EMR组。两组均未发生穿孔,但HS-EMR组出现1例需要内镜再干预的延迟出血。结论CS-EMR与HS-EMR在切除直径<10mm结直肠息肉上有相似的完全切除率,但CS-EMR术后出血风险较低,且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圈套器 圈套器 黏膜下注射 完全切除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注水法冷圈套器切除术在治疗5~10 mm无蒂型大肠息肉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宗胜 陈明仁 +3 位作者 刘浪廷 李卫娜 韩燕燕 卢敏 《广州医药》 2024年第3期300-305,310,共7页
目的研究注水法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在5~10 mm无蒂型大肠息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阳春市中医院收治的5~10 mm无蒂型大肠息肉患者,合计246枚息肉,根据结肠息肉切除方式不同分为内镜下注水法冷圈套器切除术(UCSP)与传统内镜下冷... 目的研究注水法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在5~10 mm无蒂型大肠息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阳春市中医院收治的5~10 mm无蒂型大肠息肉患者,合计246枚息肉,根据结肠息肉切除方式不同分为内镜下注水法冷圈套器切除术(UCSP)与传统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CCSP)两组,每组分别纳入60例患者。比较两组息肉部位、息肉大小、术后病理诊断、完整息肉切除率、术后病理深度、息肉回收率、手术时间、术中瞬时性出血率、迟发性穿孔率、迟发性出血率以及手术时间、Boston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息肉部位、息肉大小、术后病理诊断、完整息肉切除率、息肉回收率、术中瞬时性出血率、迟发性穿孔率、迟发性出血率以及Bosto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CSP组术后病理深度[(8.80.5)mm]大于CCSP组[(5.90.4)mm](P<0.01),CCSP组手术时间[(21.32.4)min],较UCSP组[(25.71.1)min]缩短(P<0.01),VAS评分UCSP组[(2.60.7)分]优于CCSP组[(2.90.3)分](P<0.001)。结论UCSP能有效、安全5~10 mm无蒂型大肠息肉,术后深度的病理组织学评估获得更高的肌层黏膜切除深度,虽然UCSP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腹痛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冷圈套器切除术 圈套息肉切除术 大肠息肉 瞬时性出血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圈套器在老年患者结肠小息肉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华铭 何亚红 +3 位作者 朱伟琴 李珍 郭艳 王宇芳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圈套器在老年患者结肠小息肉切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结肠镜检查并发现结肠息肉的105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专用冷圈套器息肉冷切除术组(专用冷圈套器组)、常规圈套器息肉冷切除术组(对照组)和圈套器息肉... 目的 比较不同圈套器在老年患者结肠小息肉切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结肠镜检查并发现结肠息肉的105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专用冷圈套器息肉冷切除术组(专用冷圈套器组)、常规圈套器息肉冷切除术组(对照组)和圈套器息肉电切切除术组(HSP组),各35例.比较三组病例的一般情况,通过结肠镜检查观察息肉位置、大小、数量、NICE分型、息肉切除时间、标本回收率、并发症(包括术中及术后2周内的出血、穿孔、腹痛、腹胀)、结肠病变的息肉完全切除率、病理学结果及标本黏膜下层的累及损伤情况.结果 专用冷圈套器组的息肉切除时间明显短于HSP组和对照组(t分别=9.77、2.24,P均<0.05),息肉完全切除率高于HSP组,标本黏膜下层的累及损伤率均低于HSP组(χ2分别=5.15、6.17,P均<0.05),迟发型出血发生率和腹痛等症状发生率少于H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在息肉大小、切除息肉数量,以及在息肉位置、NICE分型、标本回收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0.08、0.11,χ2分别=1.05、0.51、0.38,P均>0.05).三组患者息肉切除术后观察,病理分型、异型性,以及出血、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34、0.17、1.68、1.50,P均>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结肠小息肉,专用冷圈套器比较传统的圈套器在冷切除及高频电凝电切结肠小息肉,在手术时间、迟发型出血发生率、息肉完全切除率、减少标本黏膜下层的累及损伤等方面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 常规圈套器息肉电切切除术 圈套器息肉切除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套器冷切除术在胃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黄兰 李艳艳 李江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究圈套器冷切除术在胃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胃小息肉(直径5~9 mm带蒂或亚蒂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接受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纳入观察组,从接受... 目的:探究圈套器冷切除术在胃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胃小息肉(直径5~9 mm带蒂或亚蒂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接受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纳入观察组,从接受常规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标本回收率、治疗费用和回访术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并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胃肠道功能情况[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胃蛋白酶原Ⅰ(PGⅠ)]。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切除完整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率和标本回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ProGRP和PG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圈套器冷切除术能够明显缩短操作时间,提高胃小息肉切除完整率,降低术后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胃肠道功能,降低治疗费用,有效避免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冷切除术 常规高频电切除术 胃小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套器与牙线牵引技术辅助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士倪 范文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312-316,共5页
消化道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发现并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极高的价值。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消化道早期癌变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治疗消化道早期... 消化道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发现并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极高的价值。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消化道早期癌变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治疗消化道早期病变的首选方法。但传统ESD技术复杂,操作难度大,耗时长,风险大,治疗费用较高,为此研究出多种牵引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其中圈套器与牙线辅助牵引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圈套器与牙线辅助牵引技术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圈套器 牙线 牵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与热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比较
17
作者 王东琪 葛相栓 王慧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41-143,共3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热切除术(HSP)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09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研究组55例。对照组采用HSP治疗,研究... 目的:比较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热切除术(HSP)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09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研究组55例。对照组采用HSP治疗,研究组采用CS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钛夹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单个息肉切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息肉完整切除率和标本回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使用钛夹数、钛夹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单个息肉切除时间,降低平均使用钛夹数和钛夹使用率,其效果优于HSP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下圈套器 冷切除术 热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与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无蒂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锦 姜中华 +2 位作者 金星星 滕圣智 杨红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经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或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就诊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150例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照探讨。对照组(n=... 目的:观察比较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经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或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就诊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150例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照探讨。对照组(n=75)给予电子结肠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试验组(n=75)给予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息肉切除时间、住院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血清学指标[脂多糖(LPS)、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息肉切除时间均更长,息肉完整切除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LPS、CRP均升高,但试验组LP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MMP-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耗时长,但并发症较少,安全性相对更高,而氩离子束凝固术能够完整切除息肉,避免息肉残留。二者各有优势,建议临床根据患者需要选取最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蒂结直肠息肉 电子结肠镜 圈套器冷切除术 氩离子束凝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琴 赵迤璇 樊冰雨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21-522,共2页
目的对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EMR治疗,观察组行CSP治疗。比较两组息肉切除效果、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对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圈套器冷切除术(CSP)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EMR治疗,观察组行CSP治疗。比较两组息肉切除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息肉切除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MR、CSP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相当,但CSP所需时间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圈套器冷切除术 结肠息肉 息肉切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20
作者 历海清 唐郡 +3 位作者 段晓伟 高倩 侯曦露 李金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3770-377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3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采用内镜下传统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3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采用内镜下传统热圈套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且2组出院后均随访1年。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平均息肉数量、术后住院时间)、临床指标(息肉完整切除率、单个息肉切除时间、息肉回收率)、疼痛情况[血清前列腺素E2、神经生长因子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随访1年期间息肉复发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平均息肉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息肉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个息肉切除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血清测前列腺素E2、神经生长因子、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即刻出血、迟发性出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2组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可提升结肠息肉患者的完整切除效果,且操作简单,切除息肉时间更短,同时术后疼痛不明显,且未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 圈套器切除术 临床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