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7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鉴先进国家经验优化广东省土地利用的路径
1
作者 杨秀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2期77-80,共4页
阐述了美国、日本、荷兰优化土地利用的实践概况,总结这些发达国家优化土地利用的经验及其对广东省优化土地利用的借鉴意义。基于广东省土地资源禀赋和利用现状,指出完善土地利用管理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强化市场在土地资... 阐述了美国、日本、荷兰优化土地利用的实践概况,总结这些发达国家优化土地利用的经验及其对广东省优化土地利用的借鉴意义。基于广东省土地资源禀赋和利用现状,指出完善土地利用管理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强化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土地供给侧改革、优化用地结构布局、继续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改革等是优化广东省土地利用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利用 土地优化利用 土地优化利用路径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
作者 黄善林 王志祥 《中国土地》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认为,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对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中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现实困境,需要从平衡农村土地要素市场供求关系、加快构建土地经营权流... 本文认为,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对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中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些现实困境,需要从平衡农村土地要素市场供求关系、加快构建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和加强农业保障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对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经营权流转 农村土地 供求机制 土地要素市场 要素市场化改革 供求关系 价格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谭荣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整合政策工具等,能够有效解决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等领域的共性难...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整合政策工具等,能够有效解决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等领域的共性难题。有效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采取跨领域的综合路径,不断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走深走实,为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宅基地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与探索:农村土地产权政策的调适与优化
4
作者 徐文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104,共26页
农村土地的归属与利用问题,是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核心,关系着农业经济、农民权利与农村稳定。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的进程中所发布的79份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有关的政策性文件为实证材料可分析出中国共产党在回答土地所有权归... 农村土地的归属与利用问题,是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核心,关系着农业经济、农民权利与农村稳定。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的进程中所发布的79份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有关的政策性文件为实证材料可分析出中国共产党在回答土地所有权归属问题与土地使用权配置问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改革思路与中国之道。在“两进两退”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剥夺地主地权、允许农民私有、明确集体所有的演变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定下基调;在“两退两进”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满足农民承包需求、满足农民退出需求、引导使用权流转、推进三权分置、健全流转市场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指明方向。在对农地产权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独特的获取认同之道、维系平衡之道、释放活力之道,体现了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时代性、创新性与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改革 土地政策
原文传递
土地要素配置改革助推城市更新的机理和政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忠华 朱睿煊 杜雪君 《中国土地》 2025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梳理了城市更新中的土地要素配置问题,探讨了土地要素配置改革助推城市更新的机理与政策,提出了健全土地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土地权属解决方法、提升土地混合利用等面向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土地配置政策优化建议。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土地混合利用 可持续城市 政策支持体系 土地配置 要素配置 土地权属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土环境、发生学性质和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6
作者 周萍 肖华翠 +3 位作者 梁万栋 罗飞雪 谢敏 盛浩 《农学学报》 2025年第3期45-50,共6页
高强度土地转换及持续的土地利用活动对土壤的发育方向具有双重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多样性。本研究首先概述了土地利用方式对母质来源、局地小气候、微地形、植被类型、管理措施和成土时间的作用;其次,在系统归纳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高强度土地转换及持续的土地利用活动对土壤的发育方向具有双重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多样性。本研究首先概述了土地利用方式对母质来源、局地小气候、微地形、植被类型、管理措施和成土时间的作用;其次,在系统归纳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地变更对土壤发生学属性、形态学特征和诊断特性的影响,进一步综述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不同等级土壤类型演变规律。最后,指出应加强研究多样化土地利用活动对成土过程、土壤属性的影响,重视土壤发生学性质对土地转换与渐变的动态响应规律,并应用新技术准确高效辨识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引起的土壤类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类 高强度人类活动 土地转换与渐变 土壤发生学性质 成土因素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多样性 成土过程 土壤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背景下全域土地开发与整治研究
7
作者 王群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在全球化与新型城镇化浪潮中,我国正面临城乡空间重构与土地资源配置的重大挑战。城市扩张引发诸多问题,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城乡人口不平衡。城乡融合背景下,以生产、生活和生态为导向,提出全域土地开发与整治方案。... 在全球化与新型城镇化浪潮中,我国正面临城乡空间重构与土地资源配置的重大挑战。城市扩张引发诸多问题,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城乡人口不平衡。城乡融合背景下,以生产、生活和生态为导向,提出全域土地开发与整治方案。一是生产优化,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农业转型;二是生活宜居,以人为本,打造高品质城乡空间;三是生态保育,绿色先行,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未来,要优化城镇规划,控制建设用地膨胀,发展绿色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发展精准农业,激活农村闲置资源,提升土地综合效益;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保障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最终构建多方协同治理模式,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贡献智慧,擘画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全域土地开发 全域土地整治 生产 生活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新城:县域城镇化的发生机制及后果--基于土地开发的视角
8
作者 郭亮 《深圳社会科学》 2025年第2期70-78,共9页
当前我国很多县级政府正在大规模地建设新城区,新城区建设成为县域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从世界主要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新城的开发和建设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然而,深入到我国当前... 当前我国很多县级政府正在大规模地建设新城区,新城区建设成为县域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从世界主要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新城的开发和建设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然而,深入到我国当前县级政府开发新城区的过程中会发现,新城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降低治理成本、获取土地收益和快速做出政绩等多重动机的驱动。这意味着,相比于经济与社会力量的推动,新城区的出现更多地是行政权力直接推动和运作的结果。为了能够快速推动新城区的建设,县级政府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开展了一系列策略性行动。在具体机制上,县级政府通常采取用地指标的使用和获取策略、土地供给的协调策略、土地开发权的垄断策略等手段确保新城区的开发成功。尽管土地开发策略的使用快速推动了新城区建设,但这种发展模式却具有高度的不稳定和脆弱性,并给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伴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县域土地的开发中需要容纳多元土地利益主体的存在,限制和分散土地的开放权力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激进的土地城镇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新城 土地控制 土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农就业稳定性的农户分化与土地流转
9
作者 宋国恺 崔会良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土地流转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以河南省W县的5个村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参与观察法从社会学角度运用农户分化的视角,揭示农户分化与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分析现阶段土地流转相对稳定或较为理性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户分... 土地流转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以河南省W县的5个村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参与观察法从社会学角度运用农户分化的视角,揭示农户分化与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分析现阶段土地流转相对稳定或较为理性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户分化正向影响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农户分化程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流转出土地,非农就业的稳定性是农户土地流转的关键变量。基于此,认为农户分化达到一定程度并实现了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才会选择转出土地。稳定的非农兼业户转出土地的概率要高于不稳定的非农兼业户,并据此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分化 土地流转 非农就业稳定性 土地流转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通土地“筋脉” 助绘苏韵田园
10
作者 金晓斌 应苏辰 施晓辉 《群众》 2025年第4期19-21,共3页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瓶颈是发展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当前,我国农村普遍面临空间布局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等资源利用问题。需要对土地利用结构和权属进行合并或重组,使土地布局更合理,土地利用效...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瓶颈是发展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当前,我国农村普遍面临空间布局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等资源利用问题。需要对土地利用结构和权属进行合并或重组,使土地布局更合理,土地利用效率更高,变散田为整田,变薄田为良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结构 无序化 空间布局 功能退化 资源利用问题 低效化 碎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总体改革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经伦 《农业经济丛刊》 1985年第2期12-15,共4页
我国现行土地关系的矛盾亟待调整1.三元地权结构的矛盾。当前,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农户,管理权归国家,它造成两个层次的矛盾:①集体所有权与国家管理权的矛盾。集体所有权的实质内容——土地微观管理与处理权已逐渐分离出去,... 我国现行土地关系的矛盾亟待调整1.三元地权结构的矛盾。当前,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农户,管理权归国家,它造成两个层次的矛盾:①集体所有权与国家管理权的矛盾。集体所有权的实质内容——土地微观管理与处理权已逐渐分离出去,统一于国家管理权,两者之间发生了一种彼长此消的矛盾。②集体所有权与家庭使用权的矛盾。家庭经营方式导致了土地家庭使用权的扩展,并且逐渐取得了集体占有权、处分权的实质内容,使集体所有权日趋形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所有权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银行 农村土地所有权 土地流动 土地流转 土地抵押 土地使用权 土地利用格局 土地使用证
原文传递
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基于立法史的考察
12
作者 胡中华 洪潇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5年第1期16-28,共13页
晚近四十年以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现行《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中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条款的制定历史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就外部关系而言,农村... 晚近四十年以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现行《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中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条款的制定历史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就外部关系而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享有本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组成的集合体——“农民集体”只能以民主管理方式,通过行使成员权来享有本集体所有土地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 土地所有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西藏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13
作者 古晋锴 李晴婉 +4 位作者 李庆琳 向生建 李婉池 王顺斌 唐国勇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1-878,共8页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研究西藏土地利用变化是确保西藏发挥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基础,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大学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程度...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研究西藏土地利用变化是确保西藏发挥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基础,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大学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对西藏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主要用地类型为草地,且草地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转入型,占全区总面积的73%左右,其次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最小,但变化波动最大;除未利用地以外,耕地、林地、草地、水域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增加;2000—2005年西藏土地变化最为剧烈,其中草地和未利用地变化最为显著,2015—2020年西藏土地变化最稳定;西藏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总体趋于平缓,但仍然朝着城市化方向发展。研究表明,作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草地仍是未来保护的重点;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有可能产生新的生态问题,在未来发展中要根据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与保护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土地利用 草地 土地利用动态度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王宇新 洪思聪 +1 位作者 王旭睿 杜彬 《大理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库,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库,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将减少农村家庭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成员数量。机制检验显示,土地经营权转出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促进土地经营权转出,从而抑制了家庭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成员数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在区域、农地质量和文化水平三个方面存在异质性。籍此,从建立健全农地流转交易市场机制、因地制宜发挥确权效能、鼓励农户学习现代化农业技术和构建非农就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土地经营权转出 倾向性得分匹配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估研究
15
作者 彭琳 陈烨 《园林》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亟需科学的土地冲突评估方法作为精准介入的技术支撑。构建由制度性冲突、保护利用冲突、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三类构成的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分类和评估框架,采用矩阵分析法、MaxEnt生境模拟法、土地多宜性分析法等方法,以位于重庆主城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运用。识别结果表明,从冲突规模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大,制度性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小;从冲突类型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与保护利用冲突的分布重叠度较高;从冲突强度来看,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冲突大部分位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从空间规划和冲突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的规划调控建议,为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的规划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保护地 土地利用冲突 边缘区 土地多宜性分析法 MaxEnt生境模拟法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16
作者 罗正月 《开放潮》 1997年第10期31-32,共2页
按照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存在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就必然要产生绝对地租,换句话说,土地的使用者就必须因使用土地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土地使用费。正是基于对这一理论的正确认识,... 按照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存在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就必然要产生绝对地租,换句话说,土地的使用者就必须因使用土地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土地使用费。正是基于对这一理论的正确认识,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了对城镇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资源配置 划拨土地使用权 批租土地使用权 国有土地产权 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者 土地市场 存量土地 城镇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衡平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0-86,共7页
在城市土地配置中,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设租寻租等博弈行为,导致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要改变现有的土地利益分配状况,关键是要维护国家土地所有权权益。具体说,应考虑如下措施:第一,健全土地价格评估制度;第二,合理确定土地供应年... 在城市土地配置中,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设租寻租等博弈行为,导致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要改变现有的土地利益分配状况,关键是要维护国家土地所有权权益。具体说,应考虑如下措施:第一,健全土地价格评估制度;第二,合理确定土地供应年期;第三,严格界定划拨制的范围,一切营利性的土地均应纳入有偿使用轨道;第四,建立竞争性的土地供应形式;第五,建立规范合理的收益体系;第六,建立城市土地增值回收制度;第七,建立土地资产流失的责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所有者 使用者 利益博弈 城市 国家土地所有权 衡平 国有土地资产 土地资产流失 土地供应 土地配置 博弈行为 分配状况 土地利益 评估制度 土地价格 合理确定 有偿使用 土地增值 责任制度 营利性 竞争性 健全 纳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孝箴 郝寿文 《城市》 1989年第2期20-22,共3页
一、我国现阶段城市土地市场及其特征目前,我国已有一百多个城市开始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深圳、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正在进行着城市土地有偿转让的尝试。从各城市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土地市场主要包括... 一、我国现阶段城市土地市场及其特征目前,我国已有一百多个城市开始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深圳、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正在进行着城市土地有偿转让的尝试。从各城市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土地市场主要包括四种基本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使用权 城市土地市场 土地有偿转让 土地使用者 土地有偿使用 土地出让 土地所有权 有偿使用费 土地出租 土地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经济调查数据的中国城乡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19
作者 刘喆 刘懿诚 +1 位作者 刘子丹 王屹凡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1-25,共5页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需求日益凸显。土地流转作为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和机械化的重要途径,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推动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和市民化,为城镇化提供了持续动力。文章基于中国家庭...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需求日益凸显。土地流转作为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和机械化的重要途径,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推动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和市民化,为城镇化提供了持续动力。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城乡土地分配、租赁和征用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土地分配比例较高,土地流转需求强烈;而城镇土地主要用于非农业用途,土地流转活动较少。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推动土地流转的信息化建设及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城乡差异 结构方程模型 土地分配 土地租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管理与耕地保护策略探讨
20
作者 陈丽丽 傅勇 《价值工程》 2025年第2期59-62,共4页
土地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其管理与保护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与保护策略。基于土地稀缺性与可持续利用理论,提出强化规划... 土地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其管理与保护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与保护策略。基于土地稀缺性与可持续利用理论,提出强化规划管理、提升耕地质量与生态功能、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策略。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为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与耕地保护提供参考。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应对城市化、生态退化等挑战,确保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耕地保护 土地稀缺性 土地可持续利用 政策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