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gent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
作者 吴文斌 杨鹏 +2 位作者 柴崎亮介 唐华俊 陈仲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3-578,共6页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LUCC模型应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基于Agent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ABM/LUCC)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首先指出ABM/LUCC模型提出的背景,并对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其次,重点论述ABM/LUCC...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LUCC模型应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基于Agent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ABM/LUCC)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首先指出ABM/LUCC模型提出的背景,并对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其次,重点论述ABM/LUCC模型的主要研究问题以及该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农业土地利用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分析总结目前模型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模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 主体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LUCC 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红 宫鹏 刘高焕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3个核心主题之一。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造陆速度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河口地带油气的开发,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发生了迅速的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3个核心主题之一。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造陆速度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河口地带油气的开发,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从而引发了土壤盐渍化、水污染严重、湿地资源保护受到威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论文以黄河三角洲为典型样区,把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缩影,为全球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论文首先介绍了黄河三角洲概况,其次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探测方法、结果进行了对比、归纳,接着回顾了该地区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以及模型预测,然后介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与环境变化交互作用等的研究状况,最后总结了目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同时为进一步开展该地区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黄河三角洲 环境 区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7
3
作者 吴秀芹 蔡运龙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6-584,共9页
土壤侵蚀作为LUCC引起的主要环境效应之一,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叠加的结果。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对土壤侵蚀具有放大效应。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已逐渐成为LUCC研究和土壤侵蚀研究的一项新的重要课... 土壤侵蚀作为LUCC引起的主要环境效应之一,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叠加的结果。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对土壤侵蚀具有放大效应。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已逐渐成为LUCC研究和土壤侵蚀研究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目前,涉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有很多,本文介绍了基于模型的定量研究、基于GIS和RS的研究、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以及基于湖泊(水库)沉积物的研究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每种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环境效应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高练 周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73-77,共5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效应是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988~2004年,武汉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共减少46...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效应是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988~2004年,武汉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共减少46248.41hm2;园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达27842.65hm2。而园地面积增加速度最快,年变化率达6.6%,未利用地减少速度最快,年变化率为-1.42%。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响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了变化,16年间增加了1.8701×108元,年变化率为0.10%,但生态系统提供的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食物生产等单项服务功能却减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环境效应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吴静 张德罡 +1 位作者 李纯斌 蒲小鹏 《草原与草坪》 CAS 2007年第6期29-32,共4页
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石羊河流域的环境变化影响很大,研究其变化可为天祝县及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3S技术,探测了20世纪末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石羊河流域的环境变化影响很大,研究其变化可为天祝县及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基于3S技术,探测了20世纪末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变化的特点。主要结果如下:耕地增加较快,主要增长方式是毁林草地和开荒;未利用地转变为林草地在空间分布上很有规律,80%以上分布于4000 m左右的高山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3S技术 天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吴静 李纯斌 +1 位作者 张德罡 蒲小鹏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0,共5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因其处于石羊河上游地区,所以其环境变化还可能影响整个石羊河流域。此外,天祝县还是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文...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因其处于石羊河上游地区,所以其环境变化还可能影响整个石羊河流域。此外,天祝县还是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文章基于3S技术,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格局。结果表明:耕地以每年2.34%的速率递增,主要增长方式是开发林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同时耕地摞荒现象比较严重,74%的耕地减少方向是转为未利用土地;91%的新增林草地来自未利用地,而且,大部分以分散形式发生在4000 m以上的高山上部。因此,人类农耕活动对该区域的扰动比较剧烈;高山上部未利用地向林草地的转化可能是对研究区域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区域持续的耕地增长带来的水消耗增加可能会加剧下游民勤绿洲的生态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天祝县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地利用规划——以安徽马鞍山市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建春 彭补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0-604,共5页
利用马鞍山市 1983、1996、2 0 10年的土地详查、土地现状和土地规划数据 ,分析了马鞍山市 1983— 1996年以及1997— 2 0 10规划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及其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通过相关分析揭示出 :马鞍山市 1983年以来土地利用 /... 利用马鞍山市 1983、1996、2 0 10年的土地详查、土地现状和土地规划数据 ,分析了马鞍山市 1983— 1996年以及1997— 2 0 10规划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及其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通过相关分析揭示出 :马鞍山市 1983年以来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 ,耕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口增加、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规划期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是土地管理、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的土地管理法的严格施行 ,将使今后我国区域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不同程度的向着有利于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马鞍山市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管理 耕地占补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川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颖 祝民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196-11198,共3页
利用1999和2004年2个时相的抚州市临川区遥感图像及其辅助数据,分析了该地区5年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结果表明,抚州市临川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周边未利用土地、林地、其他土地不断减少。该研究结... 利用1999和2004年2个时相的抚州市临川区遥感图像及其辅助数据,分析了该地区5年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结果表明,抚州市临川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周边未利用土地、林地、其他土地不断减少。该研究结果对抚州市临川区的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遥感图像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格里拉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趋势预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可华明 王金亮 +1 位作者 韩文萍 付磊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年第6期11-15,共5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定量分析研究区1989~2003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并定性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运用马尔柯夫模型,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土...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定量分析研究区1989~2003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并定性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运用马尔柯夫模型,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预测。为实现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坚决贯彻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强天然林保护,建立长期有效的补偿机制,搞好退耕还林还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趋势预测 马尔可夫模型 香格里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贺世杰 高忠玲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综合介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生态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生态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11
作者 吴利 杨艳俊 阳利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2期196-199,共4页
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发展至今共分为3个阶段,包括理论研究起步阶段、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快速发展阶段和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笔者拟从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其研究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并对未来我国土地利用/... 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发展至今共分为3个阶段,包括理论研究起步阶段、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快速发展阶段和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笔者拟从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其研究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并对未来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不论是在时空变化研究、驱动机制研究还是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和模型模拟研究中都取得较大进步,但在研究过程中未能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时空变化 驱动机制 生态环境效应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不同类型道路沿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坤 蔡烁 +2 位作者 邱荣祖 徐璐 胡喜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5-452,共8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道路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作用,确定不同道路的影响范围及强度,选取G15沈海高速公路福建省路段、G205国道与S203省道路段为研究对象,将道路沿线两侧10 km范围划分为8个缓冲区,分析1990、2000和2010年3个时期道路缓... 为研究不同类型道路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作用,确定不同道路的影响范围及强度,选取G15沈海高速公路福建省路段、G205国道与S203省道路段为研究对象,将道路沿线两侧10 km范围划分为8个缓冲区,分析1990、2000和2010年3个时期道路缓冲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林地、耕地和草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类型;试验期间土地利用主要由林地和耕地向其他类型转变.不同类型道路缓冲区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均随公路距离增大而减小,其中G15周边土地利用程度高于G205与S203;城镇化指数与公路距离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类型道路城镇化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G15>S203>G205;公路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影响范围是公路两侧6 km内;其中建设用地动态度显著高于其他用地,动态度最高的区域位于在道路两侧1 k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道路类型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地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胥彦玲 刘康 +2 位作者 秦耀民 李怀恩 姜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秦岭地区是中国南北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是我国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RS和G IS技术,分析了近20年来秦岭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在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作了... 秦岭地区是中国南北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是我国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RS和G IS技术,分析了近20年来秦岭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在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作了进一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20年间秦岭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则呈减少趋势,林地基本呈稳定状态,增幅仅为0.70%,但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均较大;耕地减少的幅度较大,减幅为158 838.02 hm2,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并且多为优质良田;建设用地高速增长,增幅为47.46%,主要源于耕地,草地也呈增加态势,增幅为10.99%,主要源于林地与耕地;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人口压力、经济因素、宏观政策等,且这3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作用影响着秦岭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秦岭地区 土地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民勤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爱冬 曹晓阳 冯益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6,共5页
以西北干旱典型分布区-甘肃省民勤县为例,采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应用决策树分类法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划分,特别细分了未利用地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各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变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以西北干旱典型分布区-甘肃省民勤县为例,采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应用决策树分类法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划分,特别细分了未利用地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各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变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间的转移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度等角度分析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以未利用地占研究区的面积最大,而未利用地中又以戈壁、流动沙地、风蚀劣地三者为主;10 a间,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明显,林地、草地面积大幅减少,耕地面积增加,耕地增加面积主要来源于林地、草地转换,说明这期间,人类毁林、垦植现象明显,生态环境有所恶化;未利用地中盐碱地面积减少,流动沙地、干沟面积增大,风蚀劣地面积变化不大,盐碱地部分转化草地,干沟与流动沙地由风蚀劣地部分转化得来,草地、耕地部分转化成风蚀劣地,流动沙地与风蚀劣地之间相互转化,这些变化既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有自然因素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同时影响着研究区内未利用地类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变化 遥感 民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地区近13a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伟翠 汤江龙 +1 位作者 刘贤赵 杨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2-445,共4页
利用1992年和2005年的TM影像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与RS技术,分析了烟台地区13年来土地利用的具体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992-2005年期间烟台地区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城乡工矿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呈明显增加趋势,林地、河流... 利用1992年和2005年的TM影像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与RS技术,分析了烟台地区13年来土地利用的具体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992-2005年期间烟台地区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城乡工矿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呈明显增加趋势,林地、河流变化较小,略有增加。同时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分析,并对驱动这种格局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烟台地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减少没有明显减缓迹象,迫切需要加强保护耕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烟台地区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华 张勃 石惠春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3年第2期49-54,共6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作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课题,是所有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核心。区域案例研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黑河流域为例,阐明该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作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课题,是所有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核心。区域案例研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黑河流域为例,阐明该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揭示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力机制,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该流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影响,从而提出该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全球变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35
17
作者 郑海金 华珞 欧立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9-95,共7页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己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 ,中国也相应地开展了大量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文章回顾了中国在这个全球...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己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 ,中国也相应地开展了大量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文章回顾了中国在这个全球性热点领域所进行的研究 ;着重综述了中国土地利用 /上地覆盖变化研究中时空变化、动力机制以及环境效应等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并阐述了未来中国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覆盖变化 时空变化 动力机制 环境效应 全球变化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试验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萍 张继贤 +1 位作者 林宗坚 李春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主要数据源ETM + ,TM及部分SPOT ,设计两种融合方法 ,试验快速可靠的变化信息提取的融合方法。一是利用 2 0 0 0年TM8高分辨率影像与 1998年B5 43合成影像的PCA法 ,融合影像中变化图斑呈特征的黄色图斑 ;二是利用 2 0 0 0年TM8波段... 针对主要数据源ETM + ,TM及部分SPOT ,设计两种融合方法 ,试验快速可靠的变化信息提取的融合方法。一是利用 2 0 0 0年TM8高分辨率影像与 1998年B5 43合成影像的PCA法 ,融合影像中变化图斑呈特征的黄色图斑 ;二是利用 2 0 0 0年TM8波段与同一时相的B43 2合成影像的Brovey变换法 ,该方法提高了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类型的分辨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PCA法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 分辨力 融合影像 Brovey变换法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静 赵庚星 +1 位作者 田素锋 张玉婷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在论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驱动力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提出了目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中应该...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在论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驱动力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提出了目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驱动力 耕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20
作者 罗湘华 倪晋仁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重要物质资源 .在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背景、大型研究计划和研究重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解释和和优化决策模型 ,...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重要物质资源 .在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背景、大型研究计划和研究重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解释和和优化决策模型 ,比较了这些模型在应用上的优点与局限性 ,指出了针对中国特有的社会制度、自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区域 全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