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城市化及其度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87
1
作者 吕萍 周滔 +1 位作者 张正峰 田卓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28,42,共6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土地城市化过程和特性的研究,探索建立土地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度量土地城市化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 研究目的:通过对土地城市化过程和特性的研究,探索建立土地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度量土地城市化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和土地资本投入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利用研究构建的指标对北京市典型城乡交接地带各乡镇的土地城市化水平的测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研究结论:土地城市化水平及其度量对于掌握和控制土地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城市化 度量 指标 体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视角的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异速增长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王成新 王波涛 王翔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5-141,共7页
回顾中国最近20年的快速城市化里程,土地资源紧缺和城市化空间需求剧增的矛盾一直尖锐。而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从系统角度看,这仅是城市系统的表象,应从结构层面剖析其内在差异性。本文从区域结构、建... 回顾中国最近20年的快速城市化里程,土地资源紧缺和城市化空间需求剧增的矛盾一直尖锐。而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从系统角度看,这仅是城市系统的表象,应从结构层面剖析其内在差异性。本文从区域结构、建设用地结构、城市规模结构等视角,采用异速增长模型,分析了我国2001-2014年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异速增长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从区域结构视角看,近14年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土地城市化始终快于人口城市化,而西部地区则不存在该问题;从建设用地结构角度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和居住用地也不存在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问题,虽工业用地、绿地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扩张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速,但这体现了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从城市规模结构角度看,20万以下、500万以上的城市土地城市化慢于人口城市化,而20-50万、50-100万城市的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现象明显,100-300万、300-500万的城市则出现了异速增长模式的不同转换。结果证明,中国的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和结构差异,今后新型城镇化方针政策也应因地因城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异速增长 结构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城市化”向“人口城市化”转变——一个分析框架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耀宇 陈利根 陈会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7-135,共9页
本文将人口变量引入城市用地扩张的理论模型中,以级差地租收益分配为核心,剖析了人口增长与用地扩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在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发展中,受发展竞争驱动,地方政府将城市中决定用地规模的经济活动人口和享有公共物品的... 本文将人口变量引入城市用地扩张的理论模型中,以级差地租收益分配为核心,剖析了人口增长与用地扩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在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发展中,受发展竞争驱动,地方政府将城市中决定用地规模的经济活动人口和享有公共物品的户籍人口割裂开来:一方面,尽可能多的扩张城市用地面积以容纳更多的经济活动人口、攫取地租收益;另一方面,在级差地租分配中,拒绝让非户籍移民以公共物品的形式分享城市增长中的级差地租收益,从而降低城市化发展的成本。地方政府在享有外来人口集聚带来的级差地租收益的同时却不必承担相应的公共物品成本,这种成本收益计算中的扭曲进而导致了城市增长中的用地过度扩张、整体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的问题。有鉴于此,在城市化相关改革政策中,应当引入人地统筹的调控思路,将级差地租收益分配与人口市民化问题相挂钩,有助于实现城市增长中的人地关系协调,抑制过度"土地城市化"并合理推进"人口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级差地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土地城市化水平评价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薛欧 赵凯 +1 位作者 陈艳蕊 王志晓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5-421,共7页
土地城市化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2006年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以及陕西省土地管理局网站公布的数据资料,分别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和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法测算了陕西省11个城市(含杨凌示范区)的土地... 土地城市化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2006年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以及陕西省土地管理局网站公布的数据资料,分别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和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法测算了陕西省11个城市(含杨凌示范区)的土地城市化水平。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城市化水平在各市间差异较大,并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关中六市的土地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陕南及陕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萌萌 王亚华 +1 位作者 柴明堂 李大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450-17452,17533,共3页
以南京为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协调水平。1996~2008年南京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快速上升,可划分为失调阶段(1997年以前)、欠协调阶段(1998~2002年)、基本协调阶段(2003~2008年)3个阶段;2003年之后城市化... 以南京为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协调水平。1996~2008年南京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快速上升,可划分为失调阶段(1997年以前)、欠协调阶段(1998~2002年)、基本协调阶段(2003~2008年)3个阶段;2003年之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水平较高,土地城市化水平高于人口城市化水平,城市空间扩张加剧,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西安市南郊土地城市化空间发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卢斌莹 陈正江 +1 位作者 侯春红 魏清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动,促使城乡地域土地利用的根本性变革,并由此引发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等问题。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种土地利用的变动过程。伴随着城市化,土地利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选取西安... 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动,促使城乡地域土地利用的根本性变革,并由此引发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等问题。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种土地利用的变动过程。伴随着城市化,土地利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选取西安市南郊为研究区,利用覆盖西安市的SPOT遥感影像,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在解译的基础上获得1996年和2006年西安市南郊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分析对比可知,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和类型改变对城郊经济结构以及社会活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实现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文中深入剖析了土地不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童彦 朱海燕 施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6-288,294,共4页
利用2007—2012年城镇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将协调度模型运用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分析中。在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分别对2007年与2012年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 利用2007—2012年城镇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将协调度模型运用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分析中。在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分别对2007年与2012年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状态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上述两个时段协调状态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市(州)协调状态的类型与组成以及协调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发生变化。其中,协调状态类型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从空间分布格局看不协调状态在滇西地区分布的数量有所减少,而在滇中地区分布的数量有所增加;协调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趋于集中;相对不协调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在滇中消失,而在滇西新出现。这表明2007—2012年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状态的差距在扩大。同时,滇中城市化的协调性较差,人口与土地的配置不协调,而滇东与滇西人地配置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协调度 空间格局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德胜 王占岐 蓝希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6年第1期16-23,共8页
将环鄱阳湖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着力于构建城市化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特征,借助均方差权值法和协调度模型研判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研究发现:(1)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均呈现递... 将环鄱阳湖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着力于构建城市化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特征,借助均方差权值法和协调度模型研判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研究发现:(1)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均呈现递增的时序演变特征,土地城市化的演进速度更快;市域人口城市化差距逐渐扩大,离散程度逐渐缩小;土地城市化的空间分异和两极分化现象相当明显。(2)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两者的耦合度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协调发展水平呈现由低级向高级、由磨合阶段向协调阶段递进式时序演变的规律;空间格局上表现出市域协调发展等级极化现象明显和城市化发展类型以土地城市化滞后型为主的特征。(3)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及两者与协调度之间,分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口城市化与协调度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针对区域内各城市所处的城市化协调发展阶段和状态,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协调度 时空特征 环鄱阳湖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喜忧参半的土地城市化 被引量:46
9
作者 田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2,共2页
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土地城市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它为拓宽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导致的房价飞涨和城市蔓延,已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 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土地城市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它为拓宽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导致的房价飞涨和城市蔓延,已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本文探讨了土地城市化这柄双刃剑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得与失,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土地城市化转型的方向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城镇化 十二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路径、速度偏差与能耗效应——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子敏 潘丹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24-32,共9页
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从中国的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路径,以及上述两种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偏差的角度,分析城市化进程的能耗效应。研究发现,在5%水平下,土地城市化整体上能够显著增加能耗,而人口城市化整... 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从中国的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路径,以及上述两种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偏差的角度,分析城市化进程的能耗效应。研究发现,在5%水平下,土地城市化整体上能够显著增加能耗,而人口城市化整体上则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同时土地城市化相对于人口城市化的过快推进也能显著推动能耗的上升。相对于人口城市化而言,土地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能耗增加的主导力量,土地城市化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到能耗,而人口城市化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影响到能耗。认为,应当优化人口城市化的空间布局,提升土地城市化效率,推动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协同以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速度偏差 能耗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城市化推进的空间减排效应: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治国 王杰 车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9-104,共16页
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影响产业结构的分析思路,将空间碳排放纳入动态最优化模型,理论剖析土地城市化推进的空间减排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进而将半参数与参数空间模型相结合实证考察不同类型土地城市化的空间减排效应,并重点检验产业结... 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影响产业结构的分析思路,将空间碳排放纳入动态最优化模型,理论剖析土地城市化推进的空间减排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进而将半参数与参数空间模型相结合实证考察不同类型土地城市化的空间减排效应,并重点检验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土地城市化与碳排放整体上存在倒U型关系,相较于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广度土地城市化,夜间卫星灯光数据表征的深度土地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倒U型关系更加典型且边际减排效应更为显著;分区域来看,仅东部地区土地城市化与碳排放保持稳健的倒U型关系,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呈现正向单调关系;长期来看,广度土地城市化对周边地区碳排放具有抑制效应,而深度土地城市化则具有持续的促增效果;产业结构在土地城市化发挥空间减排效应的过程里中介作用显著,且这一中介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土地城市化具有空间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效应。本文据此提出,土地城市化推进应基于地方发展现状积极调整推进模式,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和协同减排,同时把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渠道,拓展土地城市化空间减排效应发挥的多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碳减排 空间溢出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培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955-12958,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民经济持续以每年13.5%左右的速度增长。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广东土地非农化和土地生态环境恶化也日益严重,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从土地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民经济持续以每年13.5%左右的速度增长。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广东土地非农化和土地生态环境恶化也日益严重,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从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关系分析入手,阐述了广东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童彦 朱海燕 施玉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6-98,共3页
利用2007~2013年城镇人口数据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将协调度模型运用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分析中.在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状态进行划分,... 利用2007~2013年城镇人口数据与建成区面积数据,将协调度模型运用到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分析中.在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协调度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状态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协调状态进行评估.研究表明,从协调度C的变化特征看,其值均在1.3以上,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总体协调状态较好;从协调状态组成看,处于协调状态的年份占到研究时段的50%;从协调状态的时间变化看,协调状态在相对不协调与协调之间波动,但总体呈现协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协调度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锡才 彭燕梅 +3 位作者 王学良 许永涛 王天强 潘玉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5-379,共5页
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对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人口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用灰色系统预测2021年的协调度,在此基础上选取2000年、2018年和2021年的协调度数据并用A... 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对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人口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用灰色系统预测2021年的协调度,在此基础上选取2000年、2018年和2021年的协调度数据并用Arcview 3.3软件制图探索协调度的时空格局,最后用变异系数分析法分析协调度的时空动态差异,从而揭示协调度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 2000年协调、相对协调、相对不协调和不协调4种类型在长江经济带上相间分布;(2) 2018年相对协调类型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相对不协调类型在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集聚,不协调类型区域重庆、湖北和上海呈现"飞地"分布的空间格局;(3) 2021年不协调类型区域四川、贵州和湖南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而安徽则被协调类型区域江西所阻断。协调类型区域江苏、上海、浙江和江西在长江下游集聚,与上游的云南呈现"飞地"分布的空间格局。相对协调类型区域重庆和湖北则在地理位置上紧邻。鉴于2021年的协调度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为了长江经济带战略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与土地城市化 协调度 空间特征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婵婵 文彦君 宋海龙 《四川环境》 2017年第5期165-170,共6页
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高度耦合协调,对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陕西省1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度与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4年陕西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关系... 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高度耦合协调,对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陕西省1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度与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4年陕西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4年,陕西省绝大多数城市土地城市化落后于人居环境的发展水平,各城市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相对较大。(2)各城市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主要以拮抗阶段为主,且空间差异显著。(3)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多数处于低度协调阶段,出现了以西安为中心,关中平原为轴带,逐渐向南北方向扩散的趋势。(4)扭转协调程度"中心-外围"发展的现状是实现陕西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土地城市化 人居环境 耦合度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与土地城市化的空间耦合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滔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6-100,共5页
基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分析土地价格与土地城市化的速率和强度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土地价格与土地城市化的速率和强度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这一耦合作用形成了土地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分异性状。作为与土地城市... 基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分析土地价格与土地城市化的速率和强度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土地价格与土地城市化的速率和强度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这一耦合作用形成了土地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分异性状。作为与土地城市化存在空间耦合关系的土地价格可以作为引导土地城市化速度、强度和空间形态的有效调控手段。通过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可以引导土地城市化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达成合理的演替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空间耦合 征地区片 综合地价 土地城市化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税制改革引发的土地财政与土地城市化之反思 被引量:13
17
作者 黄爱东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4-97,共4页
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性表现在,仅仅在中央和省两级实行分税制框架,而省以下的各级地方政府则未进入分税制状态,导致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严重不匹配。与"土地资本化"相辅相成的"土地财政"便应运而生。以"土... 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性表现在,仅仅在中央和省两级实行分税制框架,而省以下的各级地方政府则未进入分税制状态,导致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严重不匹配。与"土地资本化"相辅相成的"土地财政"便应运而生。以"土地资本化"为主要原动力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土地城市化"凌驾于"人口城市化"之上,出现土地城市化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以及农民工难以转化为市民,使我国的城市化被扭曲为"半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土地资本化 土地城市化 土地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辉 孔一钦 《上海国土资源》 2020年第1期11-15,27,共6页
将湖南省1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构建出人口城市化指标体系和土地城市化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2005-2017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结果显... 将湖南省1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构建出人口城市化指标体系和土地城市化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2005-2017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从时间序列分析,2005到2017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土地城市化水平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大体分作两个阶段:从2005到2009年,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两者之间呈现协调发展的趋势;2010年开始,土地城市化指数剧增,而人口城市化指数一直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二者开始呈现不协调发展态势。(2)从空间序列分析,湖南省五大城市群城市化质量之间差距较大,长株潭地区城市化质量、耦合度等都较高,而大湘西娄邵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且城市化发展质量及耦合度等都较低。根据以上情况,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对湖南省五大城市群未来的城市化协调提出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耦合度 协调发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城市化水平及时空特征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炎 李江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年第12期43-47,62,共6页
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土地城市化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土地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2001-2013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城市化进程的时序和空间特征。研究表明: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城市化综合水平在时间... 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土地城市化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土地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2001-2013年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城市化进程的时序和空间特征。研究表明:环鄱阳湖城市群土地城市化综合水平在时间序列上呈现整体逐年上升的趋势;5个城市的土地城市化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但市际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土地城市化指数变化幅度和排名的空间差异明显;土地城市化水平呈现"一高一次三低"的格局,中心城市南昌的土地城市化水平最高,九江次之,上饶、鹰潭和景德镇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位列后三位;土地城市化水平是受经济社会因素和城市等级等多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时空特征 均方差权值法 环鄱阳湖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土地城市化进程及土地问题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涤湘 牛通 《城市观察》 2017年第4期50-59,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土地政策创新,开启了土地快速城市化之路,然而率先冲破僵硬体制的深圳也较早遇到了土地问题的羁绊。文章首先根据深圳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特点,将深圳土地城市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土地政策创新,开启了土地快速城市化之路,然而率先冲破僵硬体制的深圳也较早遇到了土地问题的羁绊。文章首先根据深圳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特点,将深圳土地城市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城市化加速阶段及城市发展瓶颈阶段。其次梳理了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土地问题:建设用地资源紧张、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及违法建筑的困扰等。最后针对产生的土地问题,认为有效盘活历史用地及挖潜存量土地是深圳破除城市发展障碍的关键,并在明晰土地产权、优化土地格局及土地立体化探索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改革创新 新二元格局 产权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