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岸带土地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评价 被引量:66
1
作者 彭建 王仰麟 +2 位作者 刘松 吴健生 李卫锋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3-371,共9页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问题,从景观生产力、景观受胁度与景观稳定性3方面构建海岸带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辅以山东省无棣县土地持续利用的个案分析,将土地持续利用的多重目标与景观格局结合在一起进...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问题,从景观生产力、景观受胁度与景观稳定性3方面构建海岸带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辅以山东省无棣县土地持续利用的个案分析,将土地持续利用的多重目标与景观格局结合在一起进行土地持续利用时空尺度上的综合评价,是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有益拓展。评价结果表明,无棣县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景观生态评价值整体较低,区域差异大。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棣县11个乡镇划分为土地利用的强可持续区、可持续区、弱可持续区、弱不可持续区与强不可持续区等5个梯度区,并分析了自然资源禀赋、乡村现代化、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等区域差异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土地持续利用 景观 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2
作者 彭建 王仰麟 +2 位作者 宋治清 景娟 丁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93,共9页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一直是国内外土地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该文在分析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 ,探讨了国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源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研究进展 ,并从“生态 -经济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一直是国内外土地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该文在分析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 ,探讨了国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源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研究进展 ,并从“生态 -经济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产性 -安全性 -保护性 -经济性 -社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侧重土地持续发展水平与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与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相关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由此归结出国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达成的普遍共识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 研究进展 共识与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厉伟 李银 +1 位作者 但承龙 黄贤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70,共6页
对于快速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城市化进程始终是影响土地持续利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文在概括了城市化进程中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历程的基础上,摆脱了以往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的一般性表述,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城市化... 对于快速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城市化进程始终是影响土地持续利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文在概括了城市化进程中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历程的基础上,摆脱了以往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的一般性表述,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城市化与土地利用两者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有针对性地从粮食安全评价、城镇用地规模合理性、城镇内部用地合理性以及土地生态系统评价等几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这一宏观背景下,南京市的土地持续利用状况总体是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但指标体系内部某些领域的评价则较以往有着很大的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 城市化进程 实证研究 南京市 内部 指标体系 土地生态系统 学科 针对性 概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彦伟 卢荣安 姜广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不够深入,使得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在面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时常常处于尴尬境地。新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涉及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借鉴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不失为土地可...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不够深入,使得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在面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时常常处于尴尬境地。新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涉及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借鉴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不失为土地可持续利喟规划的新尝试。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不足及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方法,展望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 土地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规划 区域 中国 借鉴 景观生态学 理论核心 研究内容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土地持续利用优化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书金 李秀彬 +1 位作者 朱会义 苏光全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323,共11页
在黄河三角洲主体东营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综合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持续利用优化原则与目标 ;按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土地持续利用约束分析 ;提出了退耕还林还牧、提高森林覆盖率 ... 在黄河三角洲主体东营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综合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持续利用优化原则与目标 ;按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土地持续利用约束分析 ;提出了退耕还林还牧、提高森林覆盖率 ,适当集中布局农村居民点、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适度开发滩涂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东营市 土地持续利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交错区的荒漠化防治与土地持续利用途径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凤荣 宋乃平 +2 位作者 李超 徐艳 李保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农牧交错区是荒漠化潜在发生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剧了荒漠化,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则使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以处于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讨论了该区荒漠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论证了如何通过优化土地利... 农牧交错区是荒漠化潜在发生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剧了荒漠化,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则使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以处于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讨论了该区荒漠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论证了如何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促使荒漠化逆转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荒漠化 土地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山区土地持续利用动态评价与分析——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建 王仰麟 +2 位作者 张源 蒋依依 叶敏婷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6-414,共9页
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土地持续利用的时空耦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全县1996年、1999年和2001年间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动态,并构建指标贡献度与指标障碍度,定量表征各指标的相对作用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研... 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土地持续利用的时空耦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全县1996年、1999年和2001年间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动态,并构建指标贡献度与指标障碍度,定量表征各指标的相对作用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全县各乡镇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整体均较低,相对差异大而稳定;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在1999年前后发生了较大变化,偏离了土地持续利用目标;对全县各乡镇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起重要贡献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景观多样性与复种指数次之;主要障碍因素则是地均工农业总产值、粮食作物单产、景观破碎度,油料作物单产、单位面积耕地化肥使用量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动态 指标贡献度 指标障碍度 云南省永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厉伟 但承龙 孙文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26-31,共6页
研究目的: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实现的程度。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演绎法。研究结果: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的目标可归结为耕地保护、用地结构优化和土地生态优化,可具体从粮食安全、城市体系合理性、... 研究目的: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实现的程度。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演绎法。研究结果: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的目标可归结为耕地保护、用地结构优化和土地生态优化,可具体从粮食安全、城市体系合理性、城镇用地规模合理性、城镇内部用地合理性以及土地生态系统等几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结论:上述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实现程度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土地持续利用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化对长江三角洲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7
9
作者 安旭东 朱继业 +1 位作者 陈浮 彭补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6-272,共7页
全球变化对区域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表现为其多方面内容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对区域土地利用生产性、安全性、保持性、可行性和接受性产生影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全球变化对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利的方面 :( 1)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化对区域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表现为其多方面内容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对区域土地利用生产性、安全性、保持性、可行性和接受性产生影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全球变化对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利的方面 :( 1)海平面上升导致土地面积减少及土壤性质恶化 ;( 2 )自然灾害增多导致土地利用安全性降低 ;( 3)酸雨危害加重导致土地生态环境恶化 ;( 4 )地表植被减少及湿润指数降低导致土地退化加剧。针对以上问题 ,应采取以下对策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土地持续利用 :( 1)加强全球变化监测与预警 ;( 2 )制定适应于全球变化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 ;( 3)增强土地利用对全球变化的应变能力 ;( 4 )加强全球合作 ,减缓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全球变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土地持续利用 长江三角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 被引量:58
10
作者 邱扬 傅伯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8,共8页
阐述了持续发展与土地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 ,从下述 5个方面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在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即综合整体性、尺度性 (时间尺度、空间尺度、重点尺度 )、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 (空间镶嵌稳定性、空间格局评价、空间格... 阐述了持续发展与土地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 ,从下述 5个方面探讨了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在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即综合整体性、尺度性 (时间尺度、空间尺度、重点尺度 )、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 (空间镶嵌稳定性、空间格局评价、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分析 )、干扰与人类影响 (干扰与适应性、人类的影响 )以及多重价值与多目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发展 土地持续利用 评价 景观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彭建 王仰麟 +1 位作者 吴健生 李卫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37-45,共9页
土地持续利用一直是国内外土地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作者在归纳总结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利用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地持续利用的国外、国内研究进展,认为我国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现状相对国外研究进展而言,研究深度不足,尚... 土地持续利用一直是国内外土地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作者在归纳总结我国学者对土地持续利用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地持续利用的国外、国内研究进展,认为我国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现状相对国外研究进展而言,研究深度不足,尚有一定差距,并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三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 土地科学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2
作者 戴尔阜 吴绍洪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8,共10页
自1990年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研究所在新德里举行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研讨会上提出土地持续利用思想以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土地持续利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在明确土地持续利用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本文... 自1990年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研究所在新德里举行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研讨会上提出土地持续利用思想以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土地持续利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在明确土地持续利用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其次从土地合理利用的系统分析、土地合理利用评价和综合研究模型三个方面论述了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并且对国内近年来土地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和评述,最后阐述了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 系统分析 评价 综合研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地持续利用案例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Ingmar Messing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本文选择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作为研究地区 ,通过野外调查、土地利用填图 ,结合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 4种基本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附加 2种保护性耕作措施 ;开展了生态适宜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评价。提出 ... 本文选择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作为研究地区 ,通过野外调查、土地利用填图 ,结合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 4种基本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附加 2种保护性耕作措施 ;开展了生态适宜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评价。提出 :在得到大量外部经济支持的前提下 ,应积极实行 15°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的方案 ,其中在中等坡度的地区 (15° - 2 5°)应发展果园和经济林 ;若缺少外部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该区土地利用调整应逐步开展 ,短期内 (约 0 - 5年 ) ,建议坡度大于 2 5°的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 ,其中 ,坡度大于 2 5° ,地形条件较好的地区应种植果园和经济林 ;中期 (约 5 - 10年 ) ,坡度大于 2 0°的黄土地区应逐步退耕还林还草 ,其中坡度介于 2 0° - 2 5°之间的地区应转变为果园和经济林 ;10年之后 ,建议大于 15°的坡耕地全部转变为其他用途 ,其中坡度介于 15° - 2 5°的黄土地区应转变为果园和经济林 ,坡度大于 2 5°的地区转变为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土壤侵蚀 情景分析 土地持续利用规划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土地持续利用潜力与途径模式 被引量:32
14
作者 刘彦随 冯德显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建立了量化评价模型 ,对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潜力及其差异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指出库区土地利用总体上处于弱持续发展的阶段 ,而且地区差异悬殊、面临的障碍因素多。因此 ,未来库区土地利用优化决策的关键在于遵照因地制宜和分... 建立了量化评价模型 ,对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潜力及其差异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指出库区土地利用总体上处于弱持续发展的阶段 ,而且地区差异悬殊、面临的障碍因素多。因此 ,未来库区土地利用优化决策的关键在于遵照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原则 ,正确处理生态建设、移民安置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主要的途径模式包括植树造林、坡地改梯田、优化结构和产业突破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潜力 途径模式 三峡库区 量化评价模型 产业结构 植树造林 坡地 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地持续利用 被引量:52
15
作者 谢经荣 林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6年第4期13-18,共6页
在世界上有两种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重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以发展为前提,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土地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我国要保证土地持续利用,满足未来对食粮和... 在世界上有两种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重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以发展为前提,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土地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我国要保证土地持续利用,满足未来对食粮和建设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发展 土地持续利用 土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绿洲型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以奎屯市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爱辉 张丹 戴新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1-438,共8页
绿洲是干旱区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干旱区绿洲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不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是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水平、城市用地规模合理性、城市内部用地合理性、城市土地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对绿... 绿洲是干旱区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干旱区绿洲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不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是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水平、城市用地规模合理性、城市内部用地合理性、城市土地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五个方面,选择2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及线性加权函数建立干旱区绿洲型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数学模型。以奎屯市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数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型城市 土地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区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途径——以三峡黄牛岩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祁黄雄 吴月照 +1 位作者 乌恩 戴尔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90-95,共6页
生态旅游从实践到理论正逐步完善。尝试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构建生态旅游规划的斑廊基模式 ,追求的目标是人类旅游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协调。同时 ,选用地处长江流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宜昌三峡黄牛岩风景区作... 生态旅游从实践到理论正逐步完善。尝试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构建生态旅游规划的斑廊基模式 ,追求的目标是人类旅游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协调。同时 ,选用地处长江流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宜昌三峡黄牛岩风景区作为案例 ,风景区在整个长江流域中的生态地位重要 ,区位条件优越 ,规划面积包括了举世闻名的三峡西陵峡东段。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 ,有利于三峡黄牛岩风景区的土地持续利用 ,并促进三峡旅游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生态旅游 景观生态规划 三峡黄牛岩风景区 土地持续利用 斑廊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俞文政 曲福田 +2 位作者 祁英香 于国峰 史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7-1022,共6页
本文根据生态、社会、经济本体层面的统一性和机制层面的错综性,综合多种方法,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遵从实践性、综合性等原则,从生产性、保护性、稳定性、经济活力、社会可接受性、安全性层面对青海湖地区土地... 本文根据生态、社会、经济本体层面的统一性和机制层面的错综性,综合多种方法,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遵从实践性、综合性等原则,从生产性、保护性、稳定性、经济活力、社会可接受性、安全性层面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土地生产性层面看,青海湖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处于持续利用的起始阶段,且区域间存在空间差异;从土地保护性层面看,不同指标反映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阶段存在差异;从稳定性层面看,区域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初级阶段,且种植业土地稳定性比畜牧业低;从经济活力层面看,土地利用经济活力不够,处于不可持续阶段;从社会可接受性层面看,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始阶段;从安全性层面看,区域土地利用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及对策,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为少数民族地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提供相关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土地持续利用 生产性 保护性 稳定性 经济活力 社会可接受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土地持续利用情景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田淑敏 宇振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1-256,共6页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根据农户调查数据以及黄淮海平原多年的试区试验研究 ,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分别计算了现状和可能替代技术条件下土地利用系统的投入产出技术系数 ;以纯收入为目标函数 ,以土地、水资源和其它自然、经济、环境条...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根据农户调查数据以及黄淮海平原多年的试区试验研究 ,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分别计算了现状和可能替代技术条件下土地利用系统的投入产出技术系数 ;以纯收入为目标函数 ,以土地、水资源和其它自然、经济、环境条件为约束条件 ,用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了不同技术策略下的土地持续利用情景 ,用LINDO软件求解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统 线性规划 土地持续利用情况 河北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持续利用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吉平 张丽勤 李江峰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9年第3期30-33,共4页
论述土地持续利用中几个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包括土地资源监测和管理、土地资源经济评价与使用制度及其效应等,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土地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 动态监测 使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