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有效硅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7
1
作者 李清芳 马成仓 +2 位作者 李韩平 萧云丽 刘雪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3-76,共4页
人工调节土壤有效硅含量及盆栽试验 ,研究土壤有效硅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土壤有效硅含量在 5 5 .1~ 2 0 2 .8mg·kg-1范围内 ,随着土壤有效硅含量的提高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升高 ,淀粉... 人工调节土壤有效硅含量及盆栽试验 ,研究土壤有效硅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土壤有效硅含量在 5 5 .1~ 2 0 2 .8mg·kg-1范围内 ,随着土壤有效硅含量的提高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升高 ,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变化 ,呼吸速率加快 ,种子活力升高 ,萌发速度加快 ,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变化 ;幼苗生长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 ,光合速率加快 ,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力升高 ,蒸腾强度减弱 ,水分利用效率和叶含水量升高 ,抗旱保水能力提高 .大豆幼苗含硅量与土壤有效硅含量呈线性正相关趋势 (r =0 .994 ) .土壤有效硅含量大于 2 0 2 .8mg·kg-1,生理功能不再显著变化 ,说明土壤中的硅被大豆吸收后 ,改善了大豆萌发种子和幼苗的生理功能 ,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加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土壤有效硅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祖章 陶其骧 +2 位作者 刘光荣 章和珍 刘益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9,共9页
对江西省10 种主要母质的497 个农田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层土壤有效硅( Si O2) 平均含量为60 .0 mg/kg ,含量低于100 mg/kg 的土样占83 .5 % ,低于50 mg/kg 的土样占64 .4 % 。... 对江西省10 种主要母质的497 个农田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层土壤有效硅( Si O2) 平均含量为60 .0 mg/kg ,含量低于100 mg/kg 的土样占83 .5 % ,低于50 mg/kg 的土样占64 .4 % 。水稻土缺硅面积占91 .5 % 。地区分布特点是南低北高,东低西高。土壤有效硅含量与成土母质和复种制度有密切的关系,与土壤p H 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全 N、速效 N、 P、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耕地 土壤有效硅 含量分布 现状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提剂对保护地土壤有效硅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春燕 张玉龙 +2 位作者 石岩 王喜艳 虞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2期226-230,共5页
北方保护地面积在不断扩大,随着种植年限增长,土壤有可能硅供应不足;充足的硅素供应对于提高保护地作物抗性、防治病虫害发生和改善产品品质具有特殊重要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在北方旱田土壤上测定有效硅的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自辽宁中... 北方保护地面积在不断扩大,随着种植年限增长,土壤有可能硅供应不足;充足的硅素供应对于提高保护地作物抗性、防治病虫害发生和改善产品品质具有特殊重要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在北方旱田土壤上测定有效硅的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自辽宁中部地区不同利用年限保护地采集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样品28个,选择几种常见的浸提剂及测定方法测定有效硅含量,通过对不同方法测定结果间的比较及测定结果与主要土壤化学性质间关系做相关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如下:不同浸提剂及测定方法测得的土壤有效硅含量相差别很大,但相关程度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几种方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硅含量主要与土壤pH、EC以及土样采集深度有关,但相关程度及相关形式不同。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开展研究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提剂 保护地 土壤有效硅 测定方法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效硅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清芳 马成仓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3-437,共5页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有效硅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有效硅含量在 5 5 .1~ 2 0 2 .8mg·kg-1范围内 ,随含量的增高 ,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升高 ,呼吸速率加快 ,种子活力升高 ,萌发速度加...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有效硅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有效硅含量在 5 5 .1~ 2 0 2 .8mg·kg-1范围内 ,随含量的增高 ,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升高 ,呼吸速率加快 ,种子活力升高 ,萌发速度加快 ;幼苗生长过程中光合强度增强 ,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力升高 ,蒸腾强度减弱 ,蒸腾比率和叶片含水量升高 ,说明土壤中的硅被黄瓜有效利用 ;土壤有效硅含量超过2 0 2 .8mg·kg-1时 ,其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生长代谢 黄瓜 土壤有效硅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效硅对棉花幼苗营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清芳 马成仓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6-730,共5页
采用土壤盆栽的方法 ,研究了土壤中有效硅对棉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元素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土壤有效硅含量一定范围内 ,随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增加 ,幼苗生长速度加快 ,光合强度增强 ,蒸腾强度减弱 ,... 采用土壤盆栽的方法 ,研究了土壤中有效硅对棉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元素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土壤有效硅含量一定范围内 ,随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增加 ,幼苗生长速度加快 ,光合强度增强 ,蒸腾强度减弱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和叶含水量增加 ,植株对磷、锌、硼的吸收量增加 ,同时植株对氮、钾、锰、钙、镁的吸收量减少 ,铜、钼无显著变化。说明土壤中的硅被棉花吸收后 ,改善了棉花的营养代谢 ,使幼苗生长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棉花 幼苗 营养代谢 影响因素 幼苗生长 光合作用 水分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蔗区土壤有效硅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智刚 胡克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96-99,共4页
在一块面积约24 km2的低丘红壤蔗区中,测定了土壤表层175个土样的土壤有效硅含量,结果表明有效硅平均含量较低(117.7mg/kg),变异系数为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学的空间结构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硅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变程为5 km。Krig... 在一块面积约24 km2的低丘红壤蔗区中,测定了土壤表层175个土样的土壤有效硅含量,结果表明有效硅平均含量较低(117.7mg/kg),变异系数为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学的空间结构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硅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变程为5 km。Kriging方法绘制的等值线图显示,土壤有效硅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斑块状,与地形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估计值标准差分布图增补采样点可提高插值精度,为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区 土壤有效硅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氏芽孢杆菌解硅微生物菌剂MB35-5对日光温室黄瓜土壤有效硅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小颖 董胜旗 +9 位作者 于海阔 吴广利 张新仕 侯大山 孙明清 高倩 刘鑫翠 李光 李娟茹 张广辉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78-82,共5页
为了明确新型解硅菌剂阿氏芽孢杆菌解硅微生物菌剂MB35-5在日光温室黄瓜中的应用效果,并为新型生物解硅菌剂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阿氏芽孢杆菌解硅微生物菌剂MB35-5对日光温室黄瓜... 为了明确新型解硅菌剂阿氏芽孢杆菌解硅微生物菌剂MB35-5在日光温室黄瓜中的应用效果,并为新型生物解硅菌剂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阿氏芽孢杆菌解硅微生物菌剂MB35-5对日光温室黄瓜土壤有效硅含量以及黄瓜生长、产量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用外源硅的条件下,施用微生物菌剂MB35-5能够有效补充黄瓜生长消耗的土壤有效硅,施用量为3 000和6 000 g/hm^(2)处理黄瓜收获后的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别较播前增加了13.8%和16.1%,分别较CK增加了24.6%和27.2%;能够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有效增强抗病性,明显提高黄瓜产量,施用量为3 000和6 000 g/hm^(2)处理的产量分别较CK增加8.8%和11.9%。施用量6 000 g/hm^(2)处理在补充土壤有效硅、提高黄瓜产量、增强黄瓜抗病性方面的效果优于施用量3 000 g/hm^(2)处理,在实际生产中建议MB35-5的施用量为6 00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氏芽孢杆菌MB35-5 黄瓜 土壤有效硅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有效硅临界水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老土 金继生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施用量 产量 土壤有效硅 临界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化区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硅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渠悦 马涛 +2 位作者 胡月明 刘洛 孙孝林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9-998,共10页
为探究广州市从化区农田土壤有效硅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稻产量增长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采用描述性统计、地统计学、相关性分析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的方法对从化区土壤有效硅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 为探究广州市从化区农田土壤有效硅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稻产量增长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采用描述性统计、地统计学、相关性分析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的方法对从化区土壤有效硅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为60.31 mg·kg^(-1),总体偏低,并呈现中度变异;在中心区域、粮食主产区和丘陵地带,土壤有效硅含量较高;有效硅含量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呈正相关,土地利用方式、成土母质对其也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在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中,成土母质对从化区农田土壤有效硅的影响程度居于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耕层 土壤有效硅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垦区土壤有效硅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新 陈家杰 褚贵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通过野外取样实测和基于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学分析空间插值方法对石河子垦区18个农牧团场(莫索湾、下野地、安集海、石河子)土壤有效硅(SiO2)及其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全氮、全磷、及pH等理化指... 通过野外取样实测和基于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学分析空间插值方法对石河子垦区18个农牧团场(莫索湾、下野地、安集海、石河子)土壤有效硅(SiO2)及其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全氮、全磷、及pH等理化指标对土壤有效硅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耕层0-20cm土壤有效硅处于较丰富水平,平均质量分数为313.3mg·kg^-1。受"高山-绿洲-沙漠"山盆结构地形地貌影响,石河子垦区有效硅空间分布存在明显不均衡性,整体呈现东南高而西北较低的特点。4个灌区土壤有效硅平均质量分数顺序为:石河子〉安集海〉莫索湾〉下野地。垦区土壤pH为7.58-9.11,在此范围内有效硅随pH增加而明显降低。垦区土壤有效硅显著受土壤粘粒影响,并随土壤粘粒的增加而升高(r=0.291,P〈0.01)。土壤有效硅与土壤肥力因素中的有机质和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全氮相关性不明显。可见,土壤有效硅与土壤pH、粘粒、有机质、全磷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石河子垦区 空间分布 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芦苇湿地土壤有效硅与pH值及物质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史吉晨 介冬梅 +3 位作者 李思琪 王嫒林 牛莉平 卢美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64-70,共7页
为探究土壤有效硅与土壤pH值及物质组成的关系,在东北地区选12个样点,采集1 195个土壤样品,运用硅钼蓝比色法进行有效硅含量测定,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对有机质进行测定,用pH计对酸碱度进行测定,运用ICP法进行阳离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土壤有效硅与土壤pH值及物质组成的关系,在东北地区选12个样点,采集1 195个土壤样品,运用硅钼蓝比色法进行有效硅含量测定,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对有机质进行测定,用pH计对酸碱度进行测定,运用ICP法进行阳离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湿润地区土壤pH值与有效硅为正相关,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pH值与有效硅为负相关;有机质在湿润地区和雨季时间段与有效硅呈现正相关,在半干旱地区与有效硅为负相关,但关系复杂并非简单线性相关关系;钾钠比与有效硅正相关,而钙镁比与有效硅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有机质 PH值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样时间对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飞 秦方锦 +2 位作者 吴丹亚 葛超楠 翁颖 《农学学报》 2016年第4期26-29,共4页
土壤有效硅含量是水稻硅肥施用的技术指标。为了解存样时间对土壤有效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11个水稻土代表性土样2013年与2015年的有效硅含量测定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的测定值比2013年的测定值有极显著的减... 土壤有效硅含量是水稻硅肥施用的技术指标。为了解存样时间对土壤有效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11个水稻土代表性土样2013年与2015年的有效硅含量测定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的测定值比2013年的测定值有极显著的减少,最佳方程为三次曲线方程(y=33.700-0.119x+0.035x^2+0.000x^3,R^2=0.980)。有效硅含量减少的原因应与土样长期脱水有关。为准确开展水稻硅素施肥推荐,应及时测定代表土样的有效硅含量,而不能采用久置土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样时间 土壤有效硅 测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州市土壤有效硅含量调查及水稻施硅临界值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建桦 王志进 孙明强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4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通州 江苏 土壤有效硅含量 调查 水稻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布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郑路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对全省251个耕地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pH4.0NaOAc-HOAc溶液浸提的有效硅(SiO2)平均含量为155.7±8.5mg/kg;含量低于100mg/kg的土样占53.8%;低于50mg/kg的占27... 对全省251个耕地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pH4.0NaOAc-HOAc溶液浸提的有效硅(SiO2)平均含量为155.7±8.5mg/kg;含量低于100mg/kg的土样占53.8%;低于50mg/kg的占27.5%。地区分布特点是南低北高,在霍邱—合肥—芜湖一线以南以西含量低或较低,以北以东含量高。主要土壤类型有效硅含量为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岩土>黄棕壤>水稻土>粗骨土>红壤>紫色土。母质类型有效硅含量为: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近代黄泛物>石灰岩>湖积物>下蜀黄土>河流冲积物>紫色岩>第四纪红土>花岗岩>泥质岩类土壤。土壤有效硅含量与土壤pH值呈正相关,但与土壤全硅含量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土壤类型 土壤母质 PH值 耕地土壤
原文传递
浙江省安全利用类稻田土壤硅含量调查及施硅对水稻的增产降镉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陶娟花 石其伟 章明奎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调查表明,浙江省安全利用类稻田土壤有效硅含量在28~166 mg·kg^(-1),多数稻田属于土壤硅含量中等和缺乏2个等级,缺硅问题较为突出。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随土壤pH值和黏粒含量的增... 调查表明,浙江省安全利用类稻田土壤有效硅含量在28~166 mg·kg^(-1),多数稻田属于土壤硅含量中等和缺乏2个等级,缺硅问题较为突出。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随土壤pH值和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9个硅肥试验的结果表明,基施硅肥对水稻具有明显的增产降镉作用,水稻产量增加4.75%~13.71%,稻谷镉含量降低6.92%~32.73%;叶面喷施硅肥对水稻增产作用不明显,但可使稻谷镉含量降低5.19%~18.18%;基施硅肥的增产降镉作用随土壤本身有效硅降低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省土壤有效硅较低的污染稻田中,基施硅肥是一种很好的水稻增产和稻谷降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安全利用类稻田 增产 降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闽江河口潮滩土壤有效硅含量和储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思婷 高会 +1 位作者 米慧珊 翟水晶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380,共7页
为了研究闽江河口湿地土壤有效硅含量和储量的分布,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生长区、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群落生长区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中,设置采样地,在2016年每月的18~24日中的某一日... 为了研究闽江河口湿地土壤有效硅含量和储量的分布,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生长区、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群落生长区和芦苇+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中,设置采样地,在2016年每月的18~24日中的某一日,采集0~6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效硅含量并计算其储量,分析土壤有效硅含量和储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闽江河口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各月0~60 cm深度各土层土壤有效硅质量比平均值相对最大,为441.51 mg/kg,芦苇+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404.14 mg/kg)和芦苇群落生长区(322.92 mg/kg)土壤有效硅含量平均值依次减小;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0~60 cm深度土壤有效硅储量相对最大,为238.37 g/m^2,芦苇+短叶茳芏群落生长区(226.36 g/m^2)和芦苇群落生长区(170.43 g/m^2)的0~60 cm深度土壤有效硅储量依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芦苇群落 短叶茳芏群落 闽江河口
原文传递
紫色水稻土硅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魏朝富 杨剑虹 +5 位作者 高明 谢德体 李全珍 李海林 李杰 向天常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9-236,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紫色水稻上有效硅含量的概况,影响因素及施硅效应。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施硅肥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10%的土壤占55%。土壤有效硅含量为红紫泥田(SiO2:45.4mg/kg)<灰棕紫泥田(SiO2:... 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紫色水稻上有效硅含量的概况,影响因素及施硅效应。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施硅肥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10%的土壤占55%。土壤有效硅含量为红紫泥田(SiO2:45.4mg/kg)<灰棕紫泥田(SiO2:89.8mg/kg)<红棕紫泥田(SiO2147.mg/kg)。水稻产量与土壤还有效硅含量及水稻茎叶硅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1**和r=0.804**,n=20)。影响紫色水稻上有效硅含量的因素主要是土壤pH和土壤质地;其次是Eh;铁铝氧化物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有效硅与土壤全硅无明显相关性(r=0.196,n=22)。强酸性土、酸性土,质地偏砂土壤常是缺硅土壤;提高酸性土的pH,硅的有效性下降,降低碱性土的pH,土壤硅的有效性增强。有机酸能显著地促进土壤硅的释放,提高有效硅的含量。应用Elovich、抛物线扩散方程和权函数方程能很好描述土壤硅的释放。动力学方程参数b值比直观分析更能综合地反映土壤的硅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紫色水稻土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主要旱地土壤供硅状况及土壤硅素形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兴梅 邱忠祥 刘永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7-242,共6页
东北地区主要旱地土壤有效硅(SiO2,下同)含量为黑土、褐土较高,草甸土、棕壤居中,白浆土最少;有效硅平均含量分别为605.1、577.5、357.0、271.3、149.2mg/kg土壤有效硅含量与土壤的pH及粘粒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在一定水分... 东北地区主要旱地土壤有效硅(SiO2,下同)含量为黑土、褐土较高,草甸土、棕壤居中,白浆土最少;有效硅平均含量分别为605.1、577.5、357.0、271.3、149.2mg/kg土壤有效硅含量与土壤的pH及粘粒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在一定水分条件下,施入土壤中的硅在0~30天内主要以植物可利用的水溶态或硅胶形态存在,在0~20天内土壤有效硅含量变化不大,20~30天趋于减少。土壤各种形态硅含量为无定形硅>活性硅>水溶性硅。有效硅含量与活性硅的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r=0.8438**,n=16),与无定形硅及水溶性硅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旱地 土壤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外源菌剂对污染水稻土中硅、砷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坤 赵全利 +3 位作者 耿丽平 孙宇 卞凯 刘文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266,271,共6页
采用砷污染区水稻土,通过土壤培养方法探索了淹水和干湿交替水分管理模式下,添加外源菌剂(含有胶质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对土壤中硅和砷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培养条件下,添加混合菌剂及其灭菌菌液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硅浓... 采用砷污染区水稻土,通过土壤培养方法探索了淹水和干湿交替水分管理模式下,添加外源菌剂(含有胶质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对土壤中硅和砷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培养条件下,添加混合菌剂及其灭菌菌液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硅浓度分别比对照(CK)增加了18.7%~23.2%和19.2%~43.0%,这说明外源菌剂促进了土壤固相中硅向液相的释放.同时,添加混合菌剂及其灭菌菌液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砷浓度分别比CK降低了13.6%~25.0%和22.7%~29.6%,土壤中有效砷浓度比CK分别降低了21.0%和15.7%,这说明外源菌剂降低了土壤中砷的有效性;但是在淹水培养条件下,外源菌剂中的微生物对土壤中硅、砷有效性影响不明显;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土壤溶液中硅和砷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淹水=-0.853,r干湿交替=-0.455,P<0.05).综上所述,于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模式下外源添加含有胶质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菌剂可促进硅从土壤固相到土壤溶液的释放,并降低了土壤中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剂(含胶质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 土壤有效硅 土壤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提方法对稻田土壤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洪秀杰 张俊 杨秀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2期31-33,共3页
硅元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土壤中有效硅含量影响着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逆境的抗性。因此对土壤中硅元素含量的测定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有很多种方法都能有效的测定出土壤中有效硅含量,但各种方法的测... 硅元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土壤中有效硅含量影响着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逆境的抗性。因此对土壤中硅元素含量的测定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有很多种方法都能有效的测定出土壤中有效硅含量,但各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自黑龙江某农场的土壤以及学校水稻实验基地的土壤中采取了7个土样,采用目前通用的几种测量方法进行试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线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浸提剂及土壤的初始pH不同,测得的土壤中有效硅含量差别较大,其中测量结果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0倍以上。柠檬酸法和硫酸法对碱性土壤中硅的提取及测定都存在相关性。为以后研究影响碱性土壤中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原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硅 浸提剂 测定方法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