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植物根系复合体弹性模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永波 梁冰 +1 位作者 孙维吉 张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77-79,共3页
为探索植物根系与土体间相互作用的特性,基于土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土壤-植物根系复合材料的性能,借鉴于矩形模型理论的分析方法,并在该模型基础上作了一些简化和假设,详细推导出了土壤-植物根系复合体的弹性模量的理... 为探索植物根系与土体间相互作用的特性,基于土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土壤-植物根系复合材料的性能,借鉴于矩形模型理论的分析方法,并在该模型基础上作了一些简化和假设,详细推导出了土壤-植物根系复合体的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应力、应变同时存在的情况,该求解值能够真实完整地代表实际值,以此来推动土壤-植物根系复合体工程特性的深入研究,为工程绿化、植被护坡、边坡稳定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根系复合体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 矩形模型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物根系复合体本构关系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郭维俊 黄高宝 +1 位作者 王芬娥 吴建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研究土壤-根系复合体强度问题,运用土壤力学理论和复合材料力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根系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和力学模型;在弹性、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计算得出了表征土壤-根系复合体应力-应变关系的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根系复合体... 为研究土壤-根系复合体强度问题,运用土壤力学理论和复合材料力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根系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和力学模型;在弹性、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计算得出了表征土壤-根系复合体应力-应变关系的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根系复合体的强度,不仅与土壤和根系的材料特性、形态结构、含水率以及根系含量有关,而且与土粒和土粒之间、土粒和根系之间的黏聚力、内摩擦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根系复合 应力-应变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棕壤典型草地不同根系结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季节变化特征
3
作者 杨程高歌 雷少华 +5 位作者 耿韧 周岩 金秋 赵广举 卢慧中 孙国昌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探究黄棕壤草地不同根系结构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季节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借助配对T检验分析须根系(狗尾草)、直根系(青蒿)和裸地对照3类样地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季节变化差异,... [目的]探究黄棕壤草地不同根系结构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季节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借助配对T检验分析须根系(狗尾草)、直根系(青蒿)和裸地对照3类样地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季节变化差异,借助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季节变化的因素,并使用回归分析建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拟合方程。[结果]狗尾草样地和青蒿样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季节变化出现明显的波动,均与裸地样地差异性显著(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狗尾草样地和青蒿样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受根系密度影响显著(p<0.05),此外,青蒿样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紧实度存在显著相关性。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可以用根系密度和土壤紧实度很好地拟合(R^(2)=0.730,NSE=0.730)。[结论]两种草地的根系结构均可以提升黄棕壤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并显著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季节变化特征。但不同根系结构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稳定性 季节变化 植物根系 根系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土壤与植物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郝彤琦 谢小妍 洪添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8-80,共3页
运用工程力学基本理论和土力学试验方法 ,剖析植物根系在增强松软饱和滩涂土壤抗剪强度中的作用机理 .由花米草土壤 根系复合体原型结构试样直剪试验得知 :复合体抗剪强度τ与法向正压力σ的关系符合库仑定律 ,且τ随含根量Mr 的增加... 运用工程力学基本理论和土力学试验方法 ,剖析植物根系在增强松软饱和滩涂土壤抗剪强度中的作用机理 .由花米草土壤 根系复合体原型结构试样直剪试验得知 :复合体抗剪强度τ与法向正压力σ的关系符合库仑定律 ,且τ随含根量Mr 的增加而提高 .并提出土壤中草根的作用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类似 ,参照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剪承载力公式 ,总结出复合体单位面积上的受剪承载力与含根量之间的关系公式为τ =τo+ 0 .14Mrfr,公式表明根系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和凝聚力会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根系复合 抗剪强度 滩涂机械行走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中植物根系吸水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阳园燕 郭安红 +1 位作者 安顺清 刘庚山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6-321,共6页
土壤植物系统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植物根系吸水过程是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影响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影响因素入手,现有根系吸水模型可分为经验模型、半经验半理论模型和理论模型3类。... 土壤植物系统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植物根系吸水过程是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影响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影响因素入手,现有根系吸水模型可分为经验模型、半经验半理论模型和理论模型3类。文章综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个单根吸水模型以来的植物根系吸水模型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注重根系吸水机理同时,修改和完善已有根系吸水模型,简化模型参数,使之更易应用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 SPAC 根系吸水 吸水模型 植物根系 水分运移规律 土壤水分 研究进展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根系复合体工程常数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维俊 黄高宝 +1 位作者 王芬娥 吴建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0-73,共4页
根据土壤的基本特性、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复合材料力学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土壤-根系复合体的力学特性.运用Whitney-Riley模型,推导出土壤-根系复合体根系生长方向的弹性模量EL、垂直于根系生长方向的弹性模量ET和根系生长平面的剪切模量... 根据土壤的基本特性、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复合材料力学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土壤-根系复合体的力学特性.运用Whitney-Riley模型,推导出土壤-根系复合体根系生长方向的弹性模量EL、垂直于根系生长方向的弹性模量ET和根系生长平面的剪切模量GLT等工程常数的理论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研究土壤-根系复合体工程特性提供了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根系复合 Whitney-Riley模型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抗水蚀强度与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5
7
作者 杨亚川 莫永京 +3 位作者 王芝芳 廖植樨 邓健 张心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1-38,共8页
分析了草本植被根系保持水土效能的机理,提出将根茎连接处形成的微型“栏上栅”及“滤水土体”抵抗径流推移破坏的极限能力,作为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的抗水蚀强度,并研究了它与含根量的相关性。通过复合体原型结构试样的直剪试... 分析了草本植被根系保持水土效能的机理,提出将根茎连接处形成的微型“栏上栅”及“滤水土体”抵抗径流推移破坏的极限能力,作为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的抗水蚀强度,并研究了它与含根量的相关性。通过复合体原型结构试样的直剪试验,证明复合体的抗剪强度τf与法向压力σ的关系符合库伦定律,即τf=σtan+C,但式中是土粒与土粒、土粒与根系之间的综合内摩擦角(13°~25°);C是土位与土粒、土粒与报系之间的凝聚力,以及由土的剪应力传递给根系而引起的根系抗拔力之和(16~60kPa)。由试验结果知,复合体抗剪强度随含根量增加而增大,随含水量增多而减小;C值与含根量呈正相关,而值与含根量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根系复合 抗剪强度 抗水蚀强度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苯并[a]芘复合污染在土壤-植物体系的归宿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帅 王红旗 +1 位作者 王瑞斌 张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3-730,共8页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中、低浓度铅(Pb)和苯并[a]芘(B[a]p)复合污染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归宿规律和相互影响,以考查Pb-B[a]p复合污染的相互作用.采用4因素6水平均匀设计试验方案,w(Pb)范围为0~1 120 mg·kg^-1,w(B[a]p)...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中、低浓度铅(Pb)和苯并[a]芘(B[a]p)复合污染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归宿规律和相互影响,以考查Pb-B[a]p复合污染的相互作用.采用4因素6水平均匀设计试验方案,w(Pb)范围为0~1 120 mg·kg^-1,w(B[a]p)范围为0~6.4 mg·kg^-1.结果表明,在非根际环境中,Pb的不同结合态未受到B[a]p的影响,而土壤中B[a]p的自然降解过程也未受到Pb的影响;在黑麦草根际环境中,Pb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以及Fe/Mn氧化物结合态含量与非根际土壤相比明显降低,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含量明显升高,这与黑麦草根际分泌物和植物根际的吸收作用有关;玉米和黑麦草地上部和根部Pb含量均与土壤中Pb总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B[a]p含量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玉米和黑麦草根际环境中,B[a]p的降解速率比非根际土壤有明显提高,其中黑麦草的促降解作用强于玉米;Pb对玉米和黑麦草根际土壤中B[a]p的降解过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根际环境对Pb的活化作用进而增加Pb对微生物有效性有关;Pb对植物根部吸附B[a]p的过程也有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在根际和非根际条件下B[a]p与Pb的共存均未影响Pb的归宿,在非根际环境中Pb也未影响B[a]p的归宿,但在根际环境中Pb抑制了B[a]p在土壤中的降解及植物根部对B[a]p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苯并[A]芘 归宿 土壤-植物 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土壤与植物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郝彤琦 谢小妍 洪添胜 《广东农机》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滩涂土壤 抗剪强度 牧草 土壤-根系复合 滩涂行走机构 收获机械 花米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4种盐生植物根系力学特性及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许桐 刘昌义 +3 位作者 胡夏嵩 周林虎 申紫雁 余冬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以柴达木盆地柯柯盐湖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 Trin.)、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 Moq.)、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 C.A.Mey.)、盐地风毛菊(Saussurea salsa Spreng.)4种优势盐生植物作为供试种,开展室内单根拉... 以柴达木盆地柯柯盐湖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 Trin.)、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 Moq.)、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 C.A.Mey.)、盐地风毛菊(Saussurea salsa Spreng.)4种优势盐生植物作为供试种,开展室内单根拉伸、剪切试验,及根—土复合体试样直接剪切试验。结果表明:4种盐生植物平均单根抗拉力由大至小依次为盐地风毛菊(20.511 N)、芦苇(2.227 N)、盐爪爪(1.944 N)、无脉苔草(0.642 N);平均单根抗剪力由大至小依次为盐地风毛菊(25.243 N)、芦苇(12.035 N)、盐爪爪(9.073 N)、无脉苔草(3.484 N),4种盐生植物其单根抗拉力、抗剪力与根径之间均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平均单根抗拉强度由大至小依次为芦苇(281.208 MPa)、无脉苔草(114.798 MPa)、盐爪爪(33.159 MPa)、盐地风毛菊(14.824 MPa);平均单根抗剪强度由大至小依次为无脉苔草(157.428 MPa)、芦苇(110.836 MPa)、盐爪爪(26.657 MPa)、盐地风毛菊(9.105 MPa),单根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与根径之间均呈幂函数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试验区地表以下取样深度的增加,4种盐生植物根—土复合体黏聚力c值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芦苇、盐爪爪、无脉苔草、盐地风毛菊分别降低了60.3%,60.1%,10.2%,28.3%;在50 kPa, 100 kPa, 200 kPa, 300 kPa垂直压力下,4种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均显著大于素土,表现在地表以下0—20 cm深度处根—土复合体黏聚力c值增加幅度为9.9%~213.0%。该项研究结果对于通过盐生植物来防治盐渍土地区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生植物 单根抗拉力 单根抗剪力 根系力学强度 根—土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酶-土壤-黑麦草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鑫 王振波 +4 位作者 张心平 潘婷 陈鹏峰 刘远长 郝仕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24-127,共4页
提出一种派酶-土壤-黑麦草根系复合体,即在含派酶土壤中加入黑麦草根系。探讨不同含酶量及含根量下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并在具有不同含酶量的土壤中种植黑麦草种子。由试验结果可知:黑麦草种子可以在含派酶土壤中存活并生长;在考察范围内... 提出一种派酶-土壤-黑麦草根系复合体,即在含派酶土壤中加入黑麦草根系。探讨不同含酶量及含根量下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并在具有不同含酶量的土壤中种植黑麦草种子。由试验结果可知:黑麦草种子可以在含派酶土壤中存活并生长;在考察范围内,复合体的抗剪强度随含酶量的增加而增大,φ值随含酶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酶-土壤-根系复合 黑麦草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系复合土体力学试验分析
12
作者 赵绍恒 《安徽建筑》 2024年第8期79-81,共3页
文章以安徽省某疏水工程为依托,开展两种不同植物根系加固工程软土地基的室内剪切试验研究,得到不同植物根系加固下的复合土体剪切性能参数,并分析不同植物根系对复合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为利用植物根系加固软土地基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植物根系 复合 力学试验 土壤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抗水蚀能力的土壤力学模型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芝芳 杨亚川 +3 位作者 赵作善 邓健 廖植樨 刘军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9-45,共7页
提出用渗水模数、径流模数和泥沙模数这3个指标来衡量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的抗水蚀能力。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别建立了渗水模数、径流模数和泥沙模数与地面坡度、降雨强度、复合体渗透系数或抗水蚀强度之间的相关方程式,即土... 提出用渗水模数、径流模数和泥沙模数这3个指标来衡量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的抗水蚀能力。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别建立了渗水模数、径流模数和泥沙模数与地面坡度、降雨强度、复合体渗透系数或抗水蚀强度之间的相关方程式,即土壤-草本植被根系复合体抗水蚀能力的土壤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根系复合 抗水蚀强度 渗水 径流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复合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4
作者 周东美 王玉军 +2 位作者 仓龙 郝秀珍 陈怀满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共8页
土壤复合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存在形式 ,在分析中 ,主要从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和土壤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评价了土壤复合污染的多种表征方法 。
关键词 复合污染 土壤-植物系统 土壤污染 有机污染物 土壤重金属 存在形式 研究进展 综述 评价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条件下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分运移研究综述 被引量:33
15
作者 宫兆宁 宫辉力 +1 位作者 邓伟 赵文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65-373,共9页
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统中水分运移研究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在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地下水、土壤水、植物水、大气水是一个连续的水分过程。通过归纳国内外在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土壤水分运... 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统中水分运移研究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在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地下水、土壤水、植物水、大气水是一个连续的水分过程。通过归纳国内外在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土壤盐分运移、以及水盐运移对植物生长发育等生物过程作用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地下水浅埋深条件下GSPAC系统水运移在研究方法、试验和模型方面的进展、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分析指出定量地研究浅埋深地下水对SPAC系统水分过程、生物过程和能量过程等的作用和影响是一个复合过程,由单个过程研究向过程的综合分析发展难度较大,目前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是今后需要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GSPAC系统水运移的研究需要深入发展的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浅埋深 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 水分运移 盐分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物系统中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的短期环境效应——黄豆盆栽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敏 廖柏寒 +4 位作者 曾清如 张永 罗承辉 王开峰 铁柏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87-1692,共6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黄豆(Glycine max)的一个生长周期内,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模拟酸雨作用下土壤-植物系统中Cd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黄豆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植物系统中这...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在黄豆(Glycine max)的一个生长周期内,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模拟酸雨作用下土壤-植物系统中Cd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对黄豆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植物系统中这种复合污染的短期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模拟酸雨和Cd污染对土壤-植物系统都有致害作用,但Cd污染的效应大于模拟酸雨的效应,模拟酸雨与Cd复合污染环境效应大于这2种污染物的单因素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pH值为3·5的模拟酸雨和20mg·kg-1Cd的处理组合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危害最严重.尽管在短期内,协同作用仅在土壤交换态Cd含量、黄豆茎和根中的Cd含量这3项指标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但这种复合污染的化学机制和环境效应值得关注,这2种污染物长时期共同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也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黄豆 模拟酸雨 CD 复合污染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45
17
作者 格日乐 张成福 +2 位作者 蒙仲举 斯琴 吴映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0,共6页
采用直剪仪对3种植物重塑的根-土复合体及素土进行室内剪切试验,探讨其抗剪强度以及土壤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径级(d=1.25mm)和快剪条件下,在0.8m的浅层土范围,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相对于素土的增长率大小顺... 采用直剪仪对3种植物重塑的根-土复合体及素土进行室内剪切试验,探讨其抗剪强度以及土壤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径级(d=1.25mm)和快剪条件下,在0.8m的浅层土范围,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相对于素土的增长率大小顺序为柠条(60%)>沙棘(35%)>杨柴(29%);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粘聚力值相对于素土的增长率大小顺序为柠条(39%)>杨柴(38%)>沙棘(28%);而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的内摩擦角相对于素土的增长率值均为负值,分别为-2%(柠条),-14%(沙棘)和-21%(杨柴)。因此,可以认为粘聚力的增加对提高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起到重要的作用。土壤含水率对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及粘聚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且植物种不同,其抗剪强度和粘聚力峰值出现时的土壤含水率不同。通过上述研究得出,植物根系增强土壤抗剪强度的作用大小不仅受植物种的影响,还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植物种不同,其根系增强土体抗剪强度的作用达到最佳时所要求的土壤水分条件亦不同,存在最适含水量或含水量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抗剪强度 黏聚力 内摩擦角 土壤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玉米残体对土壤-植物系统中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淑平 周广胜 +1 位作者 姜岩 刘孝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49-452,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对黑土添加玉米残体 (秸秆和根茬 )土壤 植物系统中氮素转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玉米残体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氮素含量 ,减轻因其作为燃烧材料而造成的氮素损失和对大气的污染 .玉米残体施入土壤 ,增加了土... 采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对黑土添加玉米残体 (秸秆和根茬 )土壤 植物系统中氮素转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玉米残体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氮素含量 ,减轻因其作为燃烧材料而造成的氮素损失和对大气的污染 .玉米残体施入土壤 ,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 ,提高土壤氮活性 ,有利于土壤氮素养分的协调供应 .玉米残体配施氮肥与氮肥单施相比 ,玉米植株氮素累积量相近 ,但氮素在玉米植株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不同 ;添加玉米残体能够促进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籽粒中转移 ,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效率 .同时 ,添加玉米残体还可以降低土壤NO-3 N的累积 ,减少肥料氮的损失 4 7%~ 5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残 氮素转化 土壤微生物氮 硝态氮 ^15N示踪 土壤-植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次生林林窗区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热力效应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窦军霞 张一平 +2 位作者 马友鑫 刘玉洪 郭萍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利用西双版纳雾凉季和干热季热带次生林林窗的小气候观测资料,探讨了昼间林窗地表温、气温及下层植物叶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叶温与气温和地表温的相互关系。指出在林窗区域,由于受雾、太阳高度及林窗边缘树木的影响,各小气候... 利用西双版纳雾凉季和干热季热带次生林林窗的小气候观测资料,探讨了昼间林窗地表温、气温及下层植物叶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叶温与气温和地表温的相互关系。指出在林窗区域,由于受雾、太阳高度及林窗边缘树木的影响,各小气候要素最大值随时间、季节的不同,出现在林窗不同的方位,并且存在叶温高值区时空动态位移现象;另外,林窗区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界面间热量传递方向随时间、季节的不同而发生着改变,甚至在同一时段内,林窗不同区域会存在热量传递方向截然相反的现象,显示出林窗内可能存在热量循环的小环流。其结果对深入探讨林窗区域的热量传输、小气候的形成机制、生物多样性和更新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 热力效应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热运移的耦合研究Ⅰ:模型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丛振涛 雷志栋 +1 位作者 胡和平 杨诗秀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5-580,共6页
本文开展了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简称SPAC)水热运移的耦合研究,建立了可以同时动态模拟冬小麦生长过程与SPAC水热运移过程的动力学模型WheatSPAC模型。模型中,采用有限元差分格式进行土壤水热运移的数值模拟;采用双层模型... 本文开展了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简称SPAC)水热运移的耦合研究,建立了可以同时动态模拟冬小麦生长过程与SPAC水热运移过程的动力学模型WheatSPAC模型。模型中,采用有限元差分格式进行土壤水热运移的数值模拟;采用双层模型进行冠层水热运移的模拟;采用改进的Feddes根系吸水模型及负指数分布形式的根系密度模型,实现土壤与冠层的耦合;通过生育阶段、干物质生产、干物质分配等过程的模拟,建立了冬小麦生长的机理性模型;通过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株高、根系分布的模拟,实现冬小麦生长与SPAC水热运移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SPAC 作物生长模型 灌溉 腾发 作物-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