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役结构抗震评估地震作用取值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彬 牛荻涛 董振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4期312-316,共5页
本文阐述了研究在役结构评估用地震作用取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评估基准期和评估烈度的概念;根据现有的烈度分布函数,建立了考虑不同评估基准期和不同地区地震危险性差异的地震烈度概率模型;按照等超越概率原则,提出了确定在役结构抗震... 本文阐述了研究在役结构评估用地震作用取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评估基准期和评估烈度的概念;根据现有的烈度分布函数,建立了考虑不同评估基准期和不同地区地震危险性差异的地震烈度概率模型;按照等超越概率原则,提出了确定在役结构抗震评估用地震烈度的取值标准和方法,并给出了强度验算和变形验算地震作用参数的具体取值;对服役期间已遭遇过地震的结构,提出了烈度调整建议,为在役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合理可行的荷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结构 地震作用 后续使用期 评估基准期 评估烈度 等超越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结构后役期的设防烈度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丁伯阳 赵冬 +1 位作者 李通坤 曹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681,共5页
根据在役结构的“后验性”、时变性,“耐久性”特点,针对目前我国在城市改造与抗震 加固中出现的在役结构后续使用期(后役期)防御烈度形式:等烈度、等超越概率、等发生率 方法,详细分析了它们的风险特点,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 在役结构 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抗力退化的在役结构可靠度验证荷载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俊芝 高延红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2期666-671,共6页
本文探讨了在役结构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可靠度的变化过程,提出了目前的在役结构可靠度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了评估在役结构可靠度的条件概率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建议了考虑抗力退化时在役结构可靠度的验证荷载法,并对一实... 本文探讨了在役结构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可靠度的变化过程,提出了目前的在役结构可靠度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了评估在役结构可靠度的条件概率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建议了考虑抗力退化时在役结构可靠度的验证荷载法,并对一实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结构 可靠度 抗力退化 验证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能量差法用于在役结构无损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田迎春 杜守军 章梓茂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8期109-112,共4页
在役结构因其原始指纹不易获得,使得对其进行损伤检测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动力检测方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指标———残余能量差,并且推导了各节点对于残余能量差贡献的表达式。根据结构损伤前后的残余能量差的变化可以判... 在役结构因其原始指纹不易获得,使得对其进行损伤检测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动力检测方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指标———残余能量差,并且推导了各节点对于残余能量差贡献的表达式。根据结构损伤前后的残余能量差的变化可以判断损伤的发生与否及其损伤位置,它不需要结构的完好指纹作为比较,适用于在役结构的无损检测和状态监测。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的结果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结构 无损检测 残余能量差 长期监测 能量差 残余 损伤检测 动力检测 损伤识别 损伤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腐蚀控制的在役结构优化维修决策 被引量:3
5
作者 滕海文 赵卓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A03期388-392,共5页
本文基于在役结构的腐蚀控制,根据结构在未来使用期内的损失期望,提出了基于腐蚀控制的在役结构的优化维修决策。
关键词 腐蚀控制 优化维修决策 在役结构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结构的抗震计算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辉 曹亮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223-226,共4页
根据地震的特点,对抗震计算方法作了分类和比较.从地震分析的原则出发,分析现行抗震计算方法的特点.并对各种抗震计算方法提出了问题和解释.结合运用,对杭州某在役高层建筑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抗震计算,得出了关于建筑物的最大位移、层间... 根据地震的特点,对抗震计算方法作了分类和比较.从地震分析的原则出发,分析现行抗震计算方法的特点.并对各种抗震计算方法提出了问题和解释.结合运用,对杭州某在役高层建筑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抗震计算,得出了关于建筑物的最大位移、层间位移角和基地地震剪力等结果.比较结果后,得出了适合该建筑的抗震计算方法.最后,提出了运用两种以上的抗震计算方法对较为复杂的建筑物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分析 在役结构 计算方法 地震分析 抗震计算 高层建筑 最大位移 地震剪力 建筑物 位移角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在役结构进入良性工作状态的装配误差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隋允康 邵建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基于超静定桁架的内力特点,利用装配应力,使在役结构各杆件强度标志的工作状态更为合理地得到调整.提出了各杆工作状态指标的概念,根据等强度准则,进而提出了结构最合理工作状态指标的概念.
关键词 在役结构 超静定桁架 装配应力 良性工作状态 装配误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在役结构工作状良性化的装配误差法的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邵建义 隋允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2期543-547,共5页
本文将文「1」提出的调控在役超静定桁架进入良性工作状态的装配误差法做了更一般的推,提出了结构容许工作状态截以讨论在役结构的工作状态。
关键词 在役结构 超静定 桁架 装配 工作状态 良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结构的模糊动态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俊芝 李桂青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8-272,共5页
对在役结构抗力的重要特点之一 ,即存在验证荷载的情况 。
关键词 在役结构 模糊动态可靠度 验证荷载 模糊随机性 结构时变可靠性 结构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动态模糊随机可靠度为参数的在役结构维修决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玉彬 王光远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以模糊随机变量为基本不确定性变量,定义了在役结构的动态模糊随机可靠度。基于模糊随机变量间的序关系,建立了在役结构维修决策准则.利用模糊集合的扩张原理,建立了在役结构的动态模糊随机可靠度与模糊维修费用间的函数关系式... 本文以模糊随机变量为基本不确定性变量,定义了在役结构的动态模糊随机可靠度。基于模糊随机变量间的序关系,建立了在役结构维修决策准则.利用模糊集合的扩张原理,建立了在役结构的动态模糊随机可靠度与模糊维修费用间的函数关系式.最后,利用结构模糊随机优化的数学方法[1,2],建立了在役结构维修方案的模糊随机优化数学模型,给出了在役结构在预防性维修策略及灾后修复策略条件下维修方案模糊随机优化数学模型的解法,得出了在役结构的最优维修模糊随机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结构 模糊随机变量 可靠度 维修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结构随机时变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俊芝 金本清 李桂青 《南昌水专学报》 2000年第4期5-10,共6页
根据在役结构的特点 ,考虑结构抗力退化及相关性 。
关键词 在役结构 随机时变 可靠度 结构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结构的可靠性分析特点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俊芝 《南昌水专学报》 1999年第2期1-5,22,共6页
简要评述了在役结构可靠性分析的意义,着重研究了在役结构可靠性分析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 在役结构 可靠性 特点 建筑 水利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役结构的维修与加固
13
作者 吴辉琴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13-17,共5页
本文阐述了在役结构的维修与加固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提出了在役结构维修与加固的工作程序。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可靠性 维修 加固 在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的在役结构后役期的设防烈度
14
作者 丁伯阳 石树中 +2 位作者 赵冬 李通坤 曹亮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4年第B11期33-37,共5页
根据在役结构的后验性、时变性、耐久性特点,针对目前我国在城市改造与抗震加固中出现的在役结构后续使用期(后役期)防御烈度形式:等烈度、等年超越概率、等年平均率方法,详细分析了它们的风险特证。最后计算杭州市不同后役期的设防... 根据在役结构的后验性、时变性、耐久性特点,针对目前我国在城市改造与抗震加固中出现的在役结构后续使用期(后役期)防御烈度形式:等烈度、等年超越概率、等年平均率方法,详细分析了它们的风险特证。最后计算杭州市不同后役期的设防烈度以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结构 设防烈度 抗震加固 耐久性 城市改造 计算 杭州市 风险 中国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荷载研究
15
作者 蔺石柱 李燕飞 杨丽梅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76-379,共4页
在役结构的荷载是建立在自身的荷载信息基础上 ,荷载分析的时间区域、背景条件等与结构设计时相比都有一定的变化 基于在役结构特点 ,提出了根据结构服役基准期进行荷载计算的具体方法 。
关键词 在役结构 荷载 服务基准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在役结构安全性评价的极限状态函数4阶矩的推测
16
作者 王玉英 赵庆明 《建筑技术开发》 2014年第3期1-3,13,共4页
在役房屋结构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建筑材料、构件和结构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性能退化,当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降低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通过对在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价,计算其破坏概率,对随机变量的极限状态函数4阶矩进行... 在役房屋结构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建筑材料、构件和结构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性能退化,当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降低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通过对在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价,计算其破坏概率,对随机变量的极限状态函数4阶矩进行推测,从而保证在役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结构 损伤 安全性评价 破坏概率 极限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建结构与在役结构的可靠度分析比较
17
作者 吴祖松 李进荣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9期76-77,共2页
分别对拟建结构和在役结构的可靠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阐述了对在役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了在役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旨在为已建结构的寿命预测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对评估结构功能的实际发挥情况亦... 分别对拟建结构和在役结构的可靠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阐述了对在役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了在役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旨在为已建结构的寿命预测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对评估结构功能的实际发挥情况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建结构 在役结构 可靠度分析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结构混凝土强度与碳化水平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彬 杨勇 +1 位作者 孙红芳 李大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51,共4页
基于深圳市部分在役结构的随机取样,分别测试了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和碳化深度并分析了抗压强度、自然碳化深度和服役年限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所取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处于25~35 MPa,且抗压强度呈逐年增长趋势;碳化深度的... 基于深圳市部分在役结构的随机取样,分别测试了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和碳化深度并分析了抗压强度、自然碳化深度和服役年限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所取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处于25~35 MPa,且抗压强度呈逐年增长趋势;碳化深度的平均值为5.15 mm,而碳化深度值小于10 mm的芯样占比达92%,表明在役结构混凝土的碳化水平不高;抗压强度与碳化系数两者的相关系数仅为0.03,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结构 抗压强度 碳化深度 年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结构可靠度的拟对数正态分布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俊芝 李桂青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37-41,共5页
根据在役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 ,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来描述可靠度分析中常遇到的随机变量 ;讨论了拟对正态分布的验算点法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钢筋锈蚀的耐久性可靠度分析 。
关键词 在役结构 可靠度 对数正态分布 验算点法 耐久性 工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结构基桩完整性检测新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飞 姜卫方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40,46,共5页
在役结构基桩桩顶是嵌固在桩帽或横梁中的,常规的在桩顶敲击与接收的反射波法不再适用。如何评价在役结构基桩的完整性是检测人员棘手的难题。为了解决该难题,提出若干新技术,如桩侧激振法、双速度法、旁孔透射法、单孔折射波法、弯曲... 在役结构基桩桩顶是嵌固在桩帽或横梁中的,常规的在桩顶敲击与接收的反射波法不再适用。如何评价在役结构基桩的完整性是检测人员棘手的难题。为了解决该难题,提出若干新技术,如桩侧激振法、双速度法、旁孔透射法、单孔折射波法、弯曲波法、超震波法以及动力荷载法、桩长增量逼近法。通过在实际工程的成功应用,试图为检测人员找到可行的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结构 基桩检测 完整性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