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运动方程”的案例式教学探索
1
作者 李娜 韩鹏飞 王旭升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7期93-96,共4页
“地下水运动方程”讲述各类地下水运动现象对应的数学模型及其解析求解过程。课程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特色,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时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及对应的数学表达常常表现出困难。介绍案例教学法在改进该课程教学效果方面的经验,探讨不... “地下水运动方程”讲述各类地下水运动现象对应的数学模型及其解析求解过程。课程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特色,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时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及对应的数学表达常常表现出困难。介绍案例教学法在改进该课程教学效果方面的经验,探讨不同形式案例如何发挥“引导式”教学形式的积极作用,针对部分抽象概念和模型,探索利用形象化实物道具辅助案例教学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案例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运动方程 引导式教学 案例教学 道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drus-Modflow的宝鸡峡灌区地下水运动特征研究
2
作者 李佳玉 严宝文 《水资源研究》 2024年第5期475-483,共9页
土壤水是作为作物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也是农业水资源系统的核心,而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与涵养作用是保证土壤水量稳定的前提。因此,研究的土壤水与地下水运动特征及其联系对灌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宝鸡... 土壤水是作为作物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也是农业水资源系统的核心,而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与涵养作用是保证土壤水量稳定的前提。因此,研究的土壤水与地下水运动特征及其联系对灌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钻孔资料,采用不同频率和强度的降雨入渗作为供水条件,应用Hydrus和Modflow模型,探讨了多层黄土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及其地下水运动特征,构建了多层黄土条件下的水分入渗模型与三维地下水运动模型。结果显示:1) 各层土壤含水量稳定后,95 cm层土壤含水量最高,其次分别为10 cm、32.5 cm和67.5 cm。表明降雨入渗主要影响浅层土壤,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微乎其微;2) 土壤水分含量上,降水频率为25%时 > 50%时 > 为75%时,土壤水分变化量与降雨量大小成正比;3) 宝鸡峡灌区地下三层土中的地下水总体流向均为西北至东南,与地面起伏趋势一致;4) 暴雨级以下的降水对地下水运动状态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地下水在垂向上的运动相对缓慢;5) 基于Hydrus建立的典型黄土灌区多层土壤水分运移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典型黄土灌区土壤水分运移的特征。同时,Modflow在模拟黄土灌区地下水运动特征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可行性。As a directly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 for crops, soil water is the core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ystem, and the replenishment and conservation effect of groundwater on soil water is the premise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soil water quantit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ne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irrigated areas. In the research area, based on drilling data,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and intensities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as water supply conditions and using the Hydrus-Modflow 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ultilayer loess soil water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ndwater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ng the water infiltration model and thre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movemen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After the soil water content stabilized at different layers, the highest water content was observed at the 95 cm depth, followed by 10 cm, 32.5 cm, and 67.5 cm,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at rainfall infiltration primarily affects the shallow soil layers, with minimal impact on the water content of deeper soil layers;2) On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the precipitation frequency of 25% > 50% > 75%, the change amount of soil moisture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rainfall amount;3) The overall flow of groundwater in the three layers of soil in Baoji Gorge Irrigation area is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consistent with the ground fluctuation trend;4)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cipitation below the rainstorm level on the groundwater movement state is negligible, and the movement of groundwater in the vertical upward movement is relatively slow;5) The determination parameter R2 of the typical multilayer soil moisture transport model based on HYDRUS is greater than 0.8.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oisture migration in typical loess irrigated areas. Meanwhile, MODFLOW showed good feasibility in simul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movement in the loess irrigated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运动 地下水模拟 Hydrus-Modflow 宝鸡峡灌区 降雨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变化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及其在储能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勇 薛禹群 +2 位作者 谢春红 吴吉春 张志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9-217,共9页
从建立一般条件下的多孔介质液相动量守恒方程出发,较严密地推导了考虑温度变化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含水层储能模型。该模型用于上海第二承压含水层群井储能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证明高温差条件下对... 从建立一般条件下的多孔介质液相动量守恒方程出发,较严密地推导了考虑温度变化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含水层储能模型。该模型用于上海第二承压含水层群井储能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证明高温差条件下对地下水运动方程进行修正是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差条件 地下运动方程 含水层 储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流测量中垂向地下水运动干扰的校正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圣标 熊亮萍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地表热流测量中垂向地下水干扰的校正方法.并以江西萍乡和福建安溪的二个钻孔为例,说明了热流校正的具体过程.由于地下水对流传热的影响,垂向地下水渗透层内温度和热流随深度均呈指数分布.通过对钻孔测温数据的一维... 本文提出了一种地表热流测量中垂向地下水干扰的校正方法.并以江西萍乡和福建安溪的二个钻孔为例,说明了热流校正的具体过程.由于地下水对流传热的影响,垂向地下水渗透层内温度和热流随深度均呈指数分布.通过对钻孔测温数据的一维垂向Peclet数分析,可以确定渗透层内传导和对流热流分量以及热流的构成,从而得到未受地下水对流干扰的区域背景热流.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渗透率结构均一的介质,也可用于水平层状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热流 地下运动 干扰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垂直运动的地温场效应与实例剖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邓孝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7-81,共5页
本文讨论了在兼有传导和垂直对流两种传热作用下,一维稳态温度场所具有的特征和利用钻孔温度测量结果判别地下水对流存在与否及定量评定地下水活动对地温场影响的方法。以新郑矿区热异常区的一热水孔为例进行剖析,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讨论了在兼有传导和垂直对流两种传热作用下,一维稳态温度场所具有的特征和利用钻孔温度测量结果判别地下水对流存在与否及定量评定地下水活动对地温场影响的方法。以新郑矿区热异常区的一热水孔为例进行剖析,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这一实例提供了确定新郑地热异常成因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运动 垂直运动 地温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岩体地下水运动问题的有限分析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志芳 李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0-246,共7页
在数值模拟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局坐标下解复杂岩体地下水运动问题的有限分析法。算例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可行,而且具有较高的数值求解精度。
关键词 复杂岩体 有限分析法 地下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地下水运动随机有限元分析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玉新 周志芳 +1 位作者 黄勇 王锦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3,共3页
根据单个裂隙的单元等效渗透系数张量的表达式,提出基于三维随机裂隙网络的裂隙岩体地下水运动随机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算例分析表明,基于单元等效渗透系数张量,采用基于三维随机裂隙网络的裂隙岩体地下水运动随机性有... 根据单个裂隙的单元等效渗透系数张量的表达式,提出基于三维随机裂隙网络的裂隙岩体地下水运动随机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算例分析表明,基于单元等效渗透系数张量,采用基于三维随机裂隙网络的裂隙岩体地下水运动随机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三维随机裂隙网络地下水运动,反映了裂隙岩体地下水的随机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等效渗透系数张量 三维随机裂隙网络 有限元方法和程序 地下运动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昌益 贺可强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93-101,117,共10页
在长期实践中,指导人们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的最基本理论依据是达尔西定律.达尔西定律认为,渗流量与水头梯度成正比.然而,实践证明,渗流量的大小并不是直接决定于水头梯度,而是决定于地下水所受的作用.因此,直接反映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定... 在长期实践中,指导人们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的最基本理论依据是达尔西定律.达尔西定律认为,渗流量与水头梯度成正比.然而,实践证明,渗流量的大小并不是直接决定于水头梯度,而是决定于地下水所受的作用.因此,直接反映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定量函数应该是渗流量与其所受的作用量之间的关系函数.为了揭示地下水运动与其控制作用之间的关系规律,引入作用现象理论和作用的对立统一规律,进而建立了更为科学的地下水动力学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渗流量的大小直接受虚作用量的大小控制(受孔隙度控制),水头高度直接受实作用量的大小控制(受密实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运动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实作用 虚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渗流系统地下水补给和运动的环境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宏韬 李同斌 +2 位作者 宋雷 李颖 阎峰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5-58,共4页
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分析论证了具有多层含水层结构的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条件、运动特征以及第四系地下水与第三系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进一步定量化研究提供了系统水动力条件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 地下运动 补给 环境同位素 多层渗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运动方程”课程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旭升 万力 《中国地质教育》 2010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地下水运动方程"是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以取代过去地下水专业的"数学物理方程"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标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讨论,在数学物理方程与地下水动力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 "地下水运动方程"是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以取代过去地下水专业的"数学物理方程"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标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讨论,在数学物理方程与地下水动力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利用数学知识来理解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运动方程"主要讲授地下水流偏微分方程的解析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突出方程解法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运动方程 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双重介质地下水运动参数反演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志芳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2-747,共6页
 根据三峡二期工程施工揭露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建立了施工期裂隙岩体三维双重介质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基于结构面控制反演法原理,以流量为已知量,以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以水位拟合为目标,反演获得了三维双重介质的渗透系数张量、...  根据三峡二期工程施工揭露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建立了施工期裂隙岩体三维双重介质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基于结构面控制反演法原理,以流量为已知量,以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以水位拟合为目标,反演获得了三维双重介质的渗透系数张量、贮水率和迁移系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双重介质 渗透参数 反演法 贮水率 迁移系数 裂隙 水位拟合 地下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流运动实践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建国 王敏 +1 位作者 高宗军 田红 《中国地质教育》 2014年第2期63-64,共2页
地下水在渗透介质中的流动是连续的,但却由于补给与排泄条件的变化,地下水流运动处处存在着差异。本文简要总结了由沙槽试验获得的、定水头补给条件下,地下水在均匀流场中的差异性运动特征。作者对其原因或机制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开展... 地下水在渗透介质中的流动是连续的,但却由于补给与排泄条件的变化,地下水流运动处处存在着差异。本文简要总结了由沙槽试验获得的、定水头补给条件下,地下水在均匀流场中的差异性运动特征。作者对其原因或机制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开展相关实践教学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流运动 均匀流场 定水头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运动的热驱动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宗军 刘永贵 《地下水》 2014年第2期7-9,共3页
地下水在下渗过程中,受地温梯度的影响,水温度会逐渐升高,从而相同压力下的密度就会降低。这种由于温度不同所导致的密度差异会引起地下水的运动,将该种机制称之为地下水运动的热驱动机理。基于此种机理,给出地形变化较小的丘陵地区地... 地下水在下渗过程中,受地温梯度的影响,水温度会逐渐升高,从而相同压力下的密度就会降低。这种由于温度不同所导致的密度差异会引起地下水的运动,将该种机制称之为地下水运动的热驱动机理。基于此种机理,给出地形变化较小的丘陵地区地热水近源补给的模型,解释同一或相近海拔高度上补给区与排泄区(地热水温泉)共存的现象,提出并论证在地势低洼地带得到补给、而在地势较高处出露温泉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运动 热量 温度差 密度差 驱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模型中地下水运动的环境示踪
14
作者 陈友媛 刘玉芸 +1 位作者 郑西来 刘贯群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52,共6页
为评价博茨瓦纳帕拉匹村非均质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 ,采用双重介质法及增加阻水水平屏障来模拟含水层 ,用排水和蒸发双重边界来模拟季节性河流 ,用溶质运移模型来再现示踪剂氟氯烃化合物 (CFC)在地下水中的分布 ,用环境同位素氢和氧... 为评价博茨瓦纳帕拉匹村非均质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 ,采用双重介质法及增加阻水水平屏障来模拟含水层 ,用排水和蒸发双重边界来模拟季节性河流 ,用溶质运移模型来再现示踪剂氟氯烃化合物 (CFC)在地下水中的分布 ,用环境同位素氢和氧分析地下水的来源 ,用氯离子质量平衡法估计入渗量。对双重介质的不同有效空隙度的确定则采用了地下水年龄示踪剂CFC的实测值分析得出。这些为地下水模型的真实、准确提供了几种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双重介质法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 氟氯烃化合物 地下运动 氢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住区中小学运动场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库的规划研究——以大连市泡崖住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健 李晓琴 《住区》 2018年第4期156-160,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小汽车逐步进入普通家庭,住区停车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以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住区停车问题最为突出。文章顺应我国停车政策,提出缓解既有住区停车难问题策略:即利用中小学运动场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库。通过实证、...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小汽车逐步进入普通家庭,住区停车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以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住区停车问题最为突出。文章顺应我国停车政策,提出缓解既有住区停车难问题策略:即利用中小学运动场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库。通过实证、对比分析、实验等方法,对既有住区停车需求和中小学运动场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库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交通组织以及运营管理进行研究,并以大连市泡崖住区中小学为例,提出不同交通现状下,停车场的规划布局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区 停车难 中小学 运动地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地下水运动的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秀华 《福建电脑》 2010年第10期19-20,共2页
本文就海水入侵地下水层建立了一种新的反应扩散模型,并给出了此模型的差分算法,通过数值计算实例表明数值结果是有效的。
关键词 地下运动 数学模型 差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运动方程理论分析及其在CFD中的应用
17
作者 宋伟 代云 郁文红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73-79,共7页
在单井循环地下换热器仿真研究中,对于多孔介质模型参数设置常根据经验确定,相关理论研究较为缺乏,导致仿真研究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较大.因此,本文对地下水运动方程进行理论分析,利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与米斯马赫方程推导得出不可压缩... 在单井循环地下换热器仿真研究中,对于多孔介质模型参数设置常根据经验确定,相关理论研究较为缺乏,导致仿真研究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较大.因此,本文对地下水运动方程进行理论分析,利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与米斯马赫方程推导得出不可压缩流体在不可变形多孔介质中的运动方程;利用伯努利方程和米斯马赫方程,将能量方程方程中的水头损失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阻力损失联系起来,使伯努利方程在多孔介质中的得到应用;根据实验结果与仿真数据确定了Fluent中多孔介质模型的2个经验系数,C0和C1分别为2.5×106和1.2;最后,应用该经验系数,仿真得到3种单井循环地下换热器影响下的地下水速度流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运动方程 单井循环系统 多孔介质 米斯马赫方程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及边界元法在地下水运动计算中的优缺点
18
作者 尹尚先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7-51,共5页
讨论了水文地质计算中,应用有限元法与边界元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关键词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地下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珠北高速某隧道岩溶地下水运动规律研究
19
作者 雷银 刘莎 +1 位作者 魏威 董骏 《山西建筑》 2015年第10期157-158,共2页
以京珠北高速媲双坳隧道为例,在隧道区水文地质专门性测绘、物探的基础上,构建了隧道水文地质模型,利用化学示踪联通试验确定了地下水具体的流通路径,揭示了隧道岩溶地下水运动规律,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程防治方案,为类似隧道岩溶水害... 以京珠北高速媲双坳隧道为例,在隧道区水文地质专门性测绘、物探的基础上,构建了隧道水文地质模型,利用化学示踪联通试验确定了地下水具体的流通路径,揭示了隧道岩溶地下水运动规律,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程防治方案,为类似隧道岩溶水害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岩溶渗漏 示踪试验 地下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面沉降地区的地下水运动计算(一)
20
作者 吴林高 《上海国土资源》 1982年第2期32-,共1页
文中通过固结试验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论述了地面沉降地区抽水引起的土体变形不是弹性变形,而是非弹性变形。研究的模型是在均质、各向同性、等厚以及侧向无限延伸的围闭或半围闭含水层中以定流量进行抽水。由于含水层中的水头压力降低,... 文中通过固结试验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论述了地面沉降地区抽水引起的土体变形不是弹性变形,而是非弹性变形。研究的模型是在均质、各向同性、等厚以及侧向无限延伸的围闭或半围闭含水层中以定流量进行抽水。由于含水层中的水头压力降低,致使土颗粒的粒间压力增加,从而导致含水层和弱透水层的压密,这种压密过程是一种非强性变形过程,可用Merchant模型描述;抽水含水层的水流为流向井的平面径向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运动 弱透水层 非弹性变形 粒间压力 平面径向流 压密 固结试验 等厚 土体变形 水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