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税收征管、税收收入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
1
作者 凌晨 吕梅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65,共17页
本文利用2006—2021年地方融资平台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税收征管对税收收入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探讨其在平衡债务和财政收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金税三期提高了税收收入,通过税债替代效应抑制了融资... 本文利用2006—2021年地方融资平台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税收征管对税收收入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探讨其在平衡债务和财政收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金税三期提高了税收收入,通过税债替代效应抑制了融资平台债务过快增长,同时通过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和改善非平台企业内部治理,挤出融资平台信贷,进一步抑制债务扩张。本文还对比了税收征管和税率调整在融资平台债务中的作用,发现税债之间可能存在非对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 税收收入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 金税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财政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相互作用分析——传统城镇化融资模式的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4
2
作者 戴双兴 朱新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5,166-167,共8页
传统城镇化主要依靠"土地财政+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两种模式进行融资。本文在对以土地为支撑的两种融资模式相互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8~2013年福建省9地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土地财政能够带动地方... 传统城镇化主要依靠"土地财政+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两种模式进行融资。本文在对以土地为支撑的两种融资模式相互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8~2013年福建省9地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土地财政能够带动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当土地财政收入提高1%,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相应增加0.312%。另一方面,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又能够显著资本化到土地价格中,从而形成地方债务规模对土地财政的正反馈效应,当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每扩大1%,将导致土地价格提高3.008%,进而推动土地财政收入增加1.108%。但这种城镇化融资模式难以持续,必须逐步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管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模式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薇 罗黎平 《财政监督》 2016年第7期70-73,共4页
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及风险现状的基础之上,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PPP模式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适度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建议在推进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及风险现状的基础之上,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PPP模式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适度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建议在推进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实践中,系统设计债务风险化解的工作部署,合理选择PPP债务风险化解模式,构建合理的风险分担和管控机制,并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PPP模式 债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V模型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探究——以路桥类上市公司为例
4
作者 弋兴飞 《现代营销(下)》 2020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地方融资平台在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选取路桥类上市融资平台公司2019年财务数据,通过建立KMV模型,对其债务风险进行度量,结果发现路桥类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仍然可控,但... 地方融资平台在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选取路桥类上市融资平台公司2019年财务数据,通过建立KMV模型,对其债务风险进行度量,结果发现路桥类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仍然可控,但也有个别高负债率的公司违约距离较小,需注意债务风险的防范,最后提出本文一些防范债务风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V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与银行风险——基于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施宇 沈坤荣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96,共18页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担保是否会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导致的银行风险造成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加,而...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担保是否会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导致的银行风险造成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加,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可以通过转移风险的方式掩盖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带来的银行风险,导致真实的银行风险被低估。进一步讨论发现,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的时期和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来说,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作用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打破财政兜底幻想的政策取向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建议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过程中,需重点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 隐性担保 银行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
6
作者 洪源 吕鑫 张彩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3,共8页
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运作特点,以逻辑模型为基础,设计出横向包含"投入—过程—产出—影响"四个环节、纵向包括"绩效目标—绩效环节—绩效因素—绩效指标"四个级次的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 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运作特点,以逻辑模型为基础,设计出横向包含"投入—过程—产出—影响"四个环节、纵向包括"绩效目标—绩效环节—绩效因素—绩效指标"四个级次的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构建的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多层次递阶特征,并且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网络关系,运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网络层次分析法(FANP),确定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具体指标权重,进而为实践部门开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绩效评价提供科学工具并搭建操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绩效评价 多层次递阶指标体系 FA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可持续规模动态测算——以中部地区J市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洪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42,143,共8页
基于可持续负债理论,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运作特点,通过将当期融资平台债务可持续规模设定等于未来偿付期内融资平台的偿债资金现值,构建出融资平台债务可持续性模型来确定融资平台债务的可持续规模。以我国中部地区J市融资平台... 基于可持续负债理论,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运作特点,通过将当期融资平台债务可持续规模设定等于未来偿付期内融资平台的偿债资金现值,构建出融资平台债务可持续性模型来确定融资平台债务的可持续规模。以我国中部地区J市融资平台为例,在利用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出2012~2021年J市融资平台的偿债资金数额基础上,运用构建的可持续性模型动态测算出2007~2011年间J市融资平台债务的可持续规模适度区间,通过将J市融资平台当期债务的实际规模与可持续规模进行对比,判断融资平台债务的可持续性,并据此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可持续性模型 可持续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和出路:地方政府债务的法律规制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杜仲霞 《理论建设》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风险不断积累,极易引发财政风险乃至金融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长期不断积累的结果,但缺乏法律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运用《预算法》、《公债法》、《政府投资条例》等多...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风险不断积累,极易引发财政风险乃至金融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长期不断积累的结果,但缺乏法律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运用《预算法》、《公债法》、《政府投资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来构建全方位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法律制度,真正预防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证地方政府财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务债务风险投融资平台法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员晋升激励、经济责任审计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 被引量:121
9
作者 蒲丹琳 王善平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3,95,共6页
本文以2007-2011年中国29个地区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强度和地方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处罚力度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强度越大,地方政府官员就越有动力融资,地方... 本文以2007-2011年中国29个地区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强度和地方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处罚力度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强度越大,地方政府官员就越有动力融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增长速度越快,债务风险越大。并且,官员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受到经济责任审计的约束。地方审计机关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处罚力度越大,越有可能降低官员晋升竞争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的激励程度,进而降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增长速度和债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晋升激励 经济责任审计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
原文传递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辛冲冲 黄春元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0-52,共13页
本文利用中国2007-2018年278个城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的面板数据,考察其分布动态与地区差异,揭示其空间相关性特征和集聚模式,并实证考察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从全国层面和分地区层面看,地方... 本文利用中国2007-2018年278个城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的面板数据,考察其分布动态与地区差异,揭示其空间相关性特征和集聚模式,并实证考察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从全国层面和分地区层面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升态势,且均存在多极分化现象;第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的总体差异、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第三,空间集聚模式主要是以“高-高”型集聚和“低-低”型集聚两种模式为主;第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不仅存在显著的动态效应,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同时其空间效应也具有显著的动态效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增进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对2007-2018年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演化状况的全面认知,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动态演进 地区差异 空间集聚 空间效应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及治理: 回顾与展望
11
作者 王春峰 姚守宇 +1 位作者 程飞阳 房振明 《清华金融评论》 2023年第10期33-36,共4页
以融资平台有息债务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具有形式多样、金额规模巨大且风险错综复杂的显著特性,这种风险隐患的存在必然影响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成因与累积过程,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角度分... 以融资平台有息债务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具有形式多样、金额规模巨大且风险错综复杂的显著特性,这种风险隐患的存在必然影响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成因与累积过程,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角度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影响与危害,并提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治理的思路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融资平台 风险隐患 累积过程 影响与危害 有息债务 回顾与展望 政府隐性债务
原文传递
地方债务融资平台财务风险分析
12
作者 张丽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第9期116-117,共2页
当前,地方债务融资平台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当注意到融资平台自身潜在的财务风险。本文围绕地方债务融资平台的财务风险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 地方债务融资平台 财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平台债务与城商行绩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绍宾 毛捷 管星华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3,共19页
本文利用2007—2014年地级市层级的融资平台债务和城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不同类型融资平台债务对城商行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并对融资平台债务影响城商行绩效的机制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总体上融资平台有息债务的增加会显著... 本文利用2007—2014年地级市层级的融资平台债务和城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不同类型融资平台债务对城商行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并对融资平台债务影响城商行绩效的机制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总体上融资平台有息债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城商行绩效,这种负向影响主要来自融资平台非标准化债务的增长,而份额较小的标准化债务(城投债)有助于提升城商行绩效;(2)成本收入比是融资平台债务影响城商行绩效的一个重要机制,非标准化债务会提高成本收入比从而抑制绩效提升,城投债有助于降低成本收入比进而提升绩效;(3)在经济增速较慢的地区,非标准化债务对城商行绩效的负向影响较强,城投债对城商行绩效的正向影响较弱。本文的研究为深刻认识地方层面财政与金融的内在关联提供了来自市场主体的经验证据,对约束和规范融资平台举债行为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 城市商业银行 绩效 成本收入比
原文传递
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与稳固性
14
作者 袁海霞 张堃 《审计观察》 2024年第6期4-9,共6页
2023年年底以来,境外评级机构穆迪、惠誉相继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下调理由大同小异,主要包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部门杠杆较高以及落实改革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但从中国经济实际... 2023年年底以来,境外评级机构穆迪、惠誉相继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下调理由大同小异,主要包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部门杠杆较高以及落实改革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但从中国经济实际表现看,境外评级机构明显低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与稳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级机构 主权信用评级 经济增速放缓 穆迪 中国经济增长 稳固性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惠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