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权困境中的地方财政自主权:失衡局限与平衡再造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学智 《时代法学》 2017年第2期20-29,共10页
中国式财政分权是一个宏大并正在进行的制度变迁。集权与分权的调试与选择一直是财政分权制度革新的核心内容。在过往注重证成性,偏轻正当性的分权逻辑下,作为制度创新的中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生长与形塑一直匮乏法治话语。在中国语境下... 中国式财政分权是一个宏大并正在进行的制度变迁。集权与分权的调试与选择一直是财政分权制度革新的核心内容。在过往注重证成性,偏轻正当性的分权逻辑下,作为制度创新的中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生长与形塑一直匮乏法治话语。在中国语境下,政治集权的扭曲与法律规则的阙如,使得地方财政自主权呈现外在的失序和内在的不足,并由此衍生、异化出现实中的一系列困境和难题。因而,亟需对失衡的分权逻辑重新平衡,并再造为追求"好"的地方财政自主权生发的法律逻辑。依循此逻辑,地方财政自主权的法治化路径将明晰并循序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自主权 财政分权 分权困境 正当性与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自主权基本构造的缺位与补正——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法治化为目标 被引量:4
2
作者 冉富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7,共10页
目前,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基本结构存在权利结构缺漏现象。地方财政自主权构造应当是财政权力与财政权利的有机统一,权力与权利构造的均衡及良性互动是地方财政自主权有效运转的基础。未来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完善应以补正其权利结构的... 目前,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基本结构存在权利结构缺漏现象。地方财政自主权构造应当是财政权力与财政权利的有机统一,权力与权利构造的均衡及良性互动是地方财政自主权有效运转的基础。未来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完善应以补正其权利结构的缺漏为重点,构建地方政府的公法人地位,调适地方财政自主权规范与事实的一致性,完善地方财政民主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争议法治化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自主权 公法人 财政民主机制 央地财政争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税制下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规范与保障
3
作者 李静静 《时代金融》 2016年第18期215-,218,共2页
随着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关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讨论也愈发激烈。1994年分税制的确立,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起点,基本形成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制度架构。但是,由于分税制改革不彻底,长期以来,中... 随着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关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讨论也愈发激烈。1994年分税制的确立,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起点,基本形成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制度架构。但是,由于分税制改革不彻底,长期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关于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财政收入及支出权限划分不清晰等原因,导致地方财政自主权空间逼仄。因此,本文以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为题,为规范央地财政关系寻觅新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地方财政自主权 规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主权问题
4
作者 石正跃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4-35,共2页
我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民族区域自治法也重申了这一原则,还确定民族自治地方的收支项目,... 我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民族区域自治法也重申了这一原则,还确定民族自治地方的收支项目,由国务院按照优待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按照国家财政体制的规定,财政收入多于财政支出的,定额上缴财政,上缴数额可以一定几年不变,收入不敷支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 国家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自主权 民族区域自治法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收支项目 超收分成 拨改贷 现行财政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分权改革背景下的地方财政自主权
5
作者 刘晓静 《时代金融》 2015年第35期204-,206,共2页
分权改革这一分散化策略的推进,使权力制度出现了部分外溢,从而造成了部分地方财政自主权在实际中超越法律法规的情况。尽管相关制度在不断完善,但如果不及时控制地方财政自主权,必然会对法治秩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以规范主义为基础循... 分权改革这一分散化策略的推进,使权力制度出现了部分外溢,从而造成了部分地方财政自主权在实际中超越法律法规的情况。尽管相关制度在不断完善,但如果不及时控制地方财政自主权,必然会对法治秩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以规范主义为基础循序形成相关制度与法规。本文就以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形成入手,梳理成因,进而剖析地方财政自主权与法律法规间的矛盾性,再从矛盾入手,以维持法治秩序为基础,提出实现地方财政、中央财政与法律法规之间相互协调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权改革 地方财政自主权 规范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地方财政自主权影响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经验研究
6
作者 丹琛措 《改革与开放》 2016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当前分权背景下,县级地方财政自主权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影响。文章较为罕见的将研究主体定位在直接面对居民的县级政府,并首次构建了一个全面评价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综合指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财政自主... 本文研究了在当前分权背景下,县级地方财政自主权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影响。文章较为罕见的将研究主体定位在直接面对居民的县级政府,并首次构建了一个全面评价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综合指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财政自主权对地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本文还梳理了一系列控制变量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影响机制,得出人口规模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影响以拥挤效应较为显著,以及加快城镇化率对非经济性公共品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等结论。文章建议上级政府不能期望通过限制下级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来改善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率,而应通过控制人口规模、推进城镇化、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和建立健全地方民意表达机制等合理措施,来力求提高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地方财政自主权 非经济性公共品 供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公共品供给 被引量:246
7
作者 陈硕 《经济学(季刊)》 2010年第3期1427-1446,共20页
本文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水平有下降趋势,同时发现较高的公共品供给水平总是和较高的地方财政自主权联系在一起。本文应用分省面板数据,特别利用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导致的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跨时和跨区变化,为... 本文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水平有下降趋势,同时发现较高的公共品供给水平总是和较高的地方财政自主权联系在一起。本文应用分省面板数据,特别利用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导致的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跨时和跨区变化,为上述假设提供了实证证据。本文认为中国在财政分权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既有制度设置可以作为上述因果关系的解释机制。一系列测量偏误和模型选择的检验显示本文的实证结论是稳健的。基于中国的研究支持了那些认为财政分权而不是集权将改善地方公共品供给水平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财政分权 地方财政自主权 公共品 中国
原文传递
地方债券制度中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熊伟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5-109,共5页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下,财政收支划分和转移支付由国务院单方决定和调整,地方政府无法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进而独立对外偿还债务。今后应由全国人大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和《转移支付法》,以保障地方的财政自主权;同时,应制定《公债法》,防止地方滥用发债权,让地方政府有机会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券 财政收支划分 政府间财政关系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税减免条件下的地方财政赋权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成松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5期26-33,共8页
分税制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共享税为主的"共享型"税制,且共享税在收入划分上总体向中央倾斜。根据税收立法的运行机理,一方面,我国税权高度集中,共享税减免权由中央单方面行使;另一方面,地方难言税收立法权,地方政府往往通过... 分税制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共享税为主的"共享型"税制,且共享税在收入划分上总体向中央倾斜。根据税收立法的运行机理,一方面,我国税权高度集中,共享税减免权由中央单方面行使;另一方面,地方难言税收立法权,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土地财政等形式变相获取履行事务的资金。出于财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的考量,统合自主财源和财政调整后的地方财权必须保障地方政府有履行法定事务的能力。为此,文章基于共享税减免与地方财政的现实语境与内在逻辑,以税收减免和共享税减免的法文本为分析进路,以增值税法为考察中心,进而认为我国应从赋予地方适度的财政自主权、合理分享共享税和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等层次有效地保障地方财政自主权的正向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减免 地方财政自主权 税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税制的规范意旨与制度进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熊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41,191,共12页
1994年分税制一改新中国成立45年来的十余次财政运行体制,实现了原初的改革目标,但也催生了诸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财政难题。究其根源,不管是从形式法治上观察还是从实质法治上探测,其实际做法都偏离了分税制应有的法治轨道,沦为中... 1994年分税制一改新中国成立45年来的十余次财政运行体制,实现了原初的改革目标,但也催生了诸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财政难题。究其根源,不管是从形式法治上观察还是从实质法治上探测,其实际做法都偏离了分税制应有的法治轨道,沦为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授权"。要想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必须遵循分税制的基本要求,将法治思维嵌入政府间财政关系,关注分税制的价值理性。要实现这个目标,宜由全国人大主导分税制规则设计,一方面恪守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另一方面建构地方主体税种、适度放权地方,同时约束地方财政权力运行,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税制 事权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财政关系新论:基于权力清单的考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成松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8-188,共11页
权力清单的发布既是政府自我约束权力的体现,更是政府职能的整体梳理。而财税权力清单作为央地财政关系中的一种配权工具,通过对其进行纵横向度的比照,也有助于厘清各级财税部门的事权,实现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规则之治。但是这种权力... 权力清单的发布既是政府自我约束权力的体现,更是政府职能的整体梳理。而财税权力清单作为央地财政关系中的一种配权工具,通过对其进行纵横向度的比照,也有助于厘清各级财税部门的事权,实现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规则之治。但是这种权力清单式的划分的效力和效果如何,是否足以完成纵向府际之间的事权划分任务,显然存在疑义。基于规范央地财政关系的考虑,极有必要从地方财政自主权、事权划分视角反思当下的财税权力清单制度,进而对其进行体系优化。也唯有优化财税权力清单内容,建立健全责任清单制度,规范清单的动态调整机制,才能促进财税权力清单的规范行使,助推权力清单的深入实践,实现央地财政关系的深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清单 财政权力 财政事权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财政权配置:逻辑前提、现实透视与法治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楠楠 《时代法学》 2019年第4期83-92,共10页
随着财政权与行政权的逐渐分离,财政权的独立化趋势日益加强,同时,财政权的公权力属性日益显性化,由此构成财政权配置的逻辑前提。财政权的配置,关系到议会和政府间财政权力的分配,关系到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处理,更关系到公民... 随着财政权与行政权的逐渐分离,财政权的独立化趋势日益加强,同时,财政权的公权力属性日益显性化,由此构成财政权配置的逻辑前提。财政权的配置,关系到议会和政府间财政权力的分配,关系到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处理,更关系到公民权利与公共财政利益的最终实现。因此,采用纵横结合的双重维度构成的综合研究框架,对财政权配置的现实进行透视将更为系统和全面。从根本上讲,财政权配置仍然需要寻求法治路径的构建,即实现三对基本关系的平衡:人民与国家关系的平衡、人大与政府关系的平衡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财政分权 议会财政 地方财政自主权 财政法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点有哪些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朝霞 《中国商界》 2023年第4期78-79,共2页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税收征收的难度和复杂度不断增加,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为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方法和措施,提高税收征...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税收征收的难度和复杂度不断增加,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为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方法和措施,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和公平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地方财政自主权加强地方财政自主权是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具体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收 财政税收体制 财政收入 效率和公平 地方财政自主权 热点和难点 探索和创新 促进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影响
14
作者 江曼琦 刘蕖 魏新月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9,共14页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可达性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目标取向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城市紧凑程度恶化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状况不佳并存的局面,从城市空间形态...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可达性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目标取向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城市紧凑程度恶化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状况不佳并存的局面,从城市空间形态这一重要城市整体特性视角研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于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三类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为考察对象,量化测度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设施的异质性影响,并检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分布和地方财政自主权对上述影响过程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影响呈现“U”型,目前多数城市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高财政自主权强化了紧凑城市建设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挤出效应,而设施规模越分散,城市紧凑度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的几何正向影响效果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紧凑度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可达性 设施规模分布 地方财政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探析
15
作者 金超 《民族学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民族文化遗产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资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有助于缓解目前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不足的困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不仅契合文旅融合的趋势,也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目前县市级政府专项债券只能由省级政府代为举借... 民族文化遗产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资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有助于缓解目前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不足的困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不仅契合文旅融合的趋势,也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目前县市级政府专项债券只能由省级政府代为举借,导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未能在历史文化保护领域得到有效推广。赋予自治州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政府专项债券自主发行权,不仅适应立法权和事权的下放,而且符合地方财政自主权逐步扩大的需要,并配套建立社会效益付费制度、匹配社会公众参与制度、健全债券本息偿还制度、完善债务风险应急制度和推行省级政府备案制度等,进一步拓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文旅融合 地方财政自主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