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引力模型的非对称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的实证检验
1
作者 程开明 滕蔓洲 庄燕杰 《统计学报》 2024年第6期83-92,共10页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但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主观性一直富有争议。在系统梳理现有空间权重矩阵构造方式的基础上,针对现行设定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引力模型的非对称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并应用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但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主观性一直富有争议。在系统梳理现有空间权重矩阵构造方式的基础上,针对现行设定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引力模型的非对称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并应用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结构黑箱”的分解。构建基于非对称引力权重矩阵的城市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普通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和引力空间权重矩阵的估计结果发现,非对称引力空间权重矩阵在空间相关性检验及空间计量模型拟合优度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空间矩阵 引力模型 地理距离矩阵 经济距离矩阵 空间相关性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交互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空间地理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泓成 周潮 《财会研究》 2014年第12期72-75,共4页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利用Beta收敛法来测算1985—2012年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甘肃14个市(州)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邻接市(州)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程度不高;甘肃...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利用Beta收敛法来测算1985—2012年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甘肃14个市(州)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邻接市(州)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程度不高;甘肃省的区域经济基本上为发散趋势,只在个别历史时期有过短暂的收敛,并且收敛的速度比较缓慢;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模型 地理矩阵 经济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四川省PM_(2.5)污染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2
3
作者 甘茂林 吕王勇 符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7,共9页
为探究四川省21个市州PM_(2.5)污染的空间分布,有效地利用数据、减少信息损失,将各市州的地理距离与经济变量相关性相结合,构建地理-经济变动空间权重矩阵来刻画各市州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并采用一种改进的Moran’s I指数分析四川省PM_(... 为探究四川省21个市州PM_(2.5)污染的空间分布,有效地利用数据、减少信息损失,将各市州的地理距离与经济变量相关性相结合,构建地理-经济变动空间权重矩阵来刻画各市州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并采用一种改进的Moran’s I指数分析四川省PM_(2.5)污染的空间分布情况,绘制Moran散点图、局部Moran’s I指数集聚图等将PM_(2.5)污染直观地呈现.结果表明:从整体看,四川省PM_(2.5)污染呈现空间正相关性,高污染地区与高污染地区聚集;从局部看,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和少部分川东北城市群的城市PM_(2.5)污染情况较严重,且呈现空间聚集状态,而在攀西城市群、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少部分川东北城市群的城市自身的PM_(2.5)污染较轻,但周围城市污染较为严重,呈现PM_(2.5)污染空间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经济变动空间权重矩阵 改进Moran’s I指数 空间自相关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史烽 陈石斌 +1 位作者 蔡翔 高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27,共7页
基于添加空间变量的Romer研发模型,从地理邻近性、经济相似性与绩效接近性三个方面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利用2006—2014年的省际大学—企业的联合发明专利等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相似的... 基于添加空间变量的Romer研发模型,从地理邻近性、经济相似性与绩效接近性三个方面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利用2006—2014年的省际大学—企业的联合发明专利等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相似的空间外溢要略高于地理邻近效应;研发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在协同创新中产生明显的"空间外溢",其中人力资本投入对周边地区的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影响最显著;此外,市场化程度与教育投入力度等因素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存在积极的影响,而金融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政府还需加大对研发经费、高素质人力资本和教育的投入力度,以促进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和各区域创新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绩效 大学-企业协同创新 地理邻近效应 空间外溢 空间矩阵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时空格局特征及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喜 卢新海 侯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1-781,共11页
从空间效应视角下分析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为优化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基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座城市空间面板数据,综合应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时空格局特征进行刻画和识别,通过构建... 从空间效应视角下分析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为优化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基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座城市空间面板数据,综合应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时空格局特征进行刻画和识别,通过构建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及其偏微分分解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呈现持续上升特征,城际差异呈现持续扩大化特征,并伴随着极化现象。(2)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并非随机状态,而是存在显著的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局域空间格局以HH和LL为主,以LH和HL为辅。(3)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会带动邻近城市土地开发强度。(4)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第二产业、城市交通和房地产投资对本地城市具有正向直接效应;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第二产业对邻近城市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城市交通对邻近城市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据此,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考虑城际之间空间溢出效应,发挥城际之间合作联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土地开发强度 经济地理空间矩阵 直接效应 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