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的人工鱼群模糊聚类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振福 闵德权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0,共6页
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航线的全线通航预期逐渐缩短,以北极为对象的资源争夺和地缘政治争斗将成为地缘政治研究的新的重要课题。由于北极的地理特殊性和航线权益在北极争夺中的重要性,对于北极地缘政治的研究应更多从北极... 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航线的全线通航预期逐渐缩短,以北极为对象的资源争夺和地缘政治争斗将成为地缘政治研究的新的重要课题。由于北极的地理特殊性和航线权益在北极争夺中的重要性,对于北极地缘政治的研究应更多从北极航线的视角出发。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对于未来的北极及北极航线应得权益的取得。在提出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概念和研究重要性的基础上,使用人工鱼群聚类方法对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聚类为3个类别,分别为以美国为主的27个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以俄罗斯为主的19个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和包含英国等其他国家的47个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仿真实验表明,人工鱼群模糊聚类分析对于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分析是有效的,分析结果能够为中国的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战略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航线 地缘政治格局 人工鱼群算法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以中亚为例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红强 王礼茂 郎一环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65,共10页
在回顾和架构能源地缘政治的内涵与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中亚地区为例,阐释了其能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和地缘战略地位。系统梳理了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刻画了每一阶段的能源开发利用态势和地缘政... 在回顾和架构能源地缘政治的内涵与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中亚地区为例,阐释了其能源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和地缘战略地位。系统梳理了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刻画了每一阶段的能源开发利用态势和地缘政治特征,探讨了能源对地缘政治演变的影响和地缘政治发展对能源的作用。随后,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演进的机制进行了解译和分析,指出宏观背景、外部力量、内部力量、突发性事件及其相互作用的变化是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演进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演变过程 驱动机制 石油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振福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8,共6页
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需要对北极航线的地缘政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成功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提供理论依据。在使用"五力... 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需要对北极航线的地缘政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成功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提供理论依据。在使用"五力模型"分析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动力机制和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当采取的地缘政治策略,即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维护和发展我国的海权;努力构建中国的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理论体系;制定北极及北极航线地缘政治问题危机处置预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航线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格局 动力机制 演变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金灿荣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地缘政治格局 国际战略 中国 地缘政治环境 外交政策 政治局势 欧亚大陆 战略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力量结构演变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大庆 白玲 +1 位作者 郗笃刚 滑腾飞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共10页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事关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发展,力量结构是其重要组成要素。对此开展研究可以深入挖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潜在特征与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古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逻辑关系,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地缘政治实践。本文通过梳理全球地...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事关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发展,力量结构是其重要组成要素。对此开展研究可以深入挖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潜在特征与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古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逻辑关系,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地缘政治实践。本文通过梳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历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力量结构网络模型,并对其中心性、影响力指数、关联度指数和凝聚度指数等网络参数指标进行了分析。通过横向对比得到同类型格局中各节点网络参数特征的差异性,通过纵向对比分析得到不同类型格局力量结构转换过程中网络参数特征变化情况,并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力量结构演变过程进行聚类分析,并得出力量结构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转变的阶段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格局 力量结构 演变 社会网络分析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亚太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安全利益 被引量:5
6
作者 陆俊元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72,共4页
冷战后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的主导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在亚太的安全利益向纵深发展。同时 ,随亚太格局变化产生的国际矛盾斗争 ,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严峻挑战。政治安全利益、军事安全利益、经济安全利益... 冷战后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的主导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在亚太的安全利益向纵深发展。同时 ,随亚太格局变化产生的国际矛盾斗争 ,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严峻挑战。政治安全利益、军事安全利益、经济安全利益是中国在亚太地区安全利益的核心成分。政治安全利益内容广泛 ,包括国家统一、民族关系稳定、反对宗教势力渗透、维护政治稳定等 ;军事安全利益着重表现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领土完整、防范军事威胁以及军控和防止核扩散 ;经济安全利益涵盖金融安全、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资源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市场安全、运输线安全、海外投资安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亚太 地缘政治格局 中国 国家安全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陆俊元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冷战结束后,北极地区逐渐发展为世界政治的一个热点,北极地缘政治局势处在快速的变化发展之中。地缘政治格局是控制地缘政治形势发展的一个结构因素,分析地缘政治格局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复杂的、变动的地缘政治现实关系。本文在地缘... 冷战结束后,北极地区逐渐发展为世界政治的一个热点,北极地缘政治局势处在快速的变化发展之中。地缘政治格局是控制地缘政治形势发展的一个结构因素,分析地缘政治格局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复杂的、变动的地缘政治现实关系。本文在地缘政治格局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分析方法,并以此分析了冷战后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地区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格局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海洋国家战略与北极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振福 何弘毅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1-11,共11页
日本的海洋战略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发展阶段。出于对北极地区的资源、环境、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的多方面考量,日本政府近年在海洋国家战略框架下积极参与北极事务,谋求北极权益。日本对北极事务介入力度的加强,也将引起北... 日本的海洋战略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发展阶段。出于对北极地区的资源、环境、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的多方面考量,日本政府近年在海洋国家战略框架下积极参与北极事务,谋求北极权益。日本对北极事务介入力度的加强,也将引起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较大变化。文章首先分析了日本国家海洋战略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指出日本的海洋战略主要受其国家身份认知(发展成为海洋国家或是大陆国家)、东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及海洋霸主国——美国的影响,并得出未来日本的海洋战略将呈现出对外扩张的趋势,进而探究了日本国家海洋战略受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日本海洋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得出日本未来将制约中国的北极参与战略、缓和对俄关系、并增强其军事力量,最后从俄罗斯、日本、中国、美国4个国家为出发点分析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地缘政治格局 日本国家海洋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年南亚危机对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析论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威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110,共5页
1971年南亚危机是南亚地缘政治新旧格局交替的"分水岭"。一方面,它是推进美苏中战略大三角形成的"催化剂",直接地影响危机之后南亚的权势格局,巩固并强化了苏印与美中巴的战略对立;另一方面,危机之后的南亚地区格... 1971年南亚危机是南亚地缘政治新旧格局交替的"分水岭"。一方面,它是推进美苏中战略大三角形成的"催化剂",直接地影响危机之后南亚的权势格局,巩固并强化了苏印与美中巴的战略对立;另一方面,危机之后的南亚地区格局总体上呈现为印巴之间的不对称均势。印巴之间意识形态、国家理念、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全方位直接对抗并未消除,如何在核时代,通过战争之外的方式获取对对方的优势地位是印巴在1971年战争之后考量战略竞争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1年 南亚危机 南亚地缘政治格局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地缘政治格局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地缘战略选择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文波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6年第3期35-39,共5页
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关键的地缘空间节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构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为应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新态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应构建以应对南海危机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拳"式的地缘战略体... 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关键的地缘空间节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构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为应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新态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应构建以应对南海危机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拳"式的地缘战略体系:把推动基于共同发展的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为首选;把同相关国家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家关系作为关键;把增强南海地区海空军事实力作为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地缘政治格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地缘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振福 《航海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2,共4页
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需要对北极航线的地缘政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成功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北极航... 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需要对北极航线的地缘政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成功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采取的三个策略:努力构建中国的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理论体系、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维护和发展我国海权、制定北极及北极航线地缘政治问题危机处置预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航线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格局 演变趋势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的“回归”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隽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6期64-71,共8页
随着后撤军时代的来临,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体现为中亚国家"向东看"。2016年初,随着大部分国际制裁的解除,伊朗获得重返中亚的机会,这将进一步推动目前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欧亚大陆腹地的区域整合也将... 随着后撤军时代的来临,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体现为中亚国家"向东看"。2016年初,随着大部分国际制裁的解除,伊朗获得重返中亚的机会,这将进一步推动目前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欧亚大陆腹地的区域整合也将呈现新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中亚 地缘政治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化──论美国反恐怖主义对东南亚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云华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恐怖主义组织 国际政治 地缘政治格局 本·拉丹 新变化 反恐怖主义 打击 美国 东南亚 印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者还是合作者?——太平洋群岛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中国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小颖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向亚太转移,相对贫困和落后的太平洋群岛地区逐渐开始吸引域外大国的注意。特别是中国在太平洋群岛地区影响力的上升,使美国更加关注其在太平洋岛国的战略利益。新的猜测随之产生,太平洋群岛地区是否会产生新一轮的大...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向亚太转移,相对贫困和落后的太平洋群岛地区逐渐开始吸引域外大国的注意。特别是中国在太平洋群岛地区影响力的上升,使美国更加关注其在太平洋岛国的战略利益。新的猜测随之产生,太平洋群岛地区是否会产生新一轮的大国竞争?如若将中国在此地区的行动纳入地缘战略竞争的范畴,忽视中国在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恰当的。中国在此地区的活动,是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的商业性质活动,并没挑战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了太平洋岛国的福祉,美国及其他大国应与中国合作而不是构建任何旨在与中国竞争的安全和外交安排,应扩大中国在此地区的新角色所带来益处并降低大国的商业和经济投资竞争活动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地缘政治格局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基于地缘政治格局变迁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宏纯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1,共3页
文章阐明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科学分析了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在分析目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地缘政治格局变迁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 文章阐明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科学分析了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在分析目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地缘政治格局变迁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系的建议,为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格局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机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利民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共3页
自2003年3月23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迄今已历四年。四年来,美国软硬实力、内政外交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国际战略形势又随之出现了哪些变迁?对中国而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将持续?伊拉克战争本身又带来哪些启示?... 自2003年3月23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迄今已历四年。四年来,美国软硬实力、内政外交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国际战略形势又随之出现了哪些变迁?对中国而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将持续?伊拉克战争本身又带来哪些启示?围绕这些问题,《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伊拉克战争四周年国际战略形势”专题研讨会,邀请一些知名国际问题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格局 国际 伊拉克战争 地缘政治关系 中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对地缘政治格局平衡的破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永久 张小蕾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潜伏在我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国家的“东突”恐怖势力已成为新疆地区稳定和中亚国家安全的一大隐患。本文指出了我国新疆及中亚国家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政治平衡机制中的“东突”问题,分析了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对地缘政... 潜伏在我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国家的“东突”恐怖势力已成为新疆地区稳定和中亚国家安全的一大隐患。本文指出了我国新疆及中亚国家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政治平衡机制中的“东突”问题,分析了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对地缘政治格局资源配置的阻碍,阐述了其对地缘政治格局平衡中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突”恐怖势力 地缘政治格局 平衡 破坏 中亚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格局变动下恐怖主义“祸水东向”探析——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魏巍 陆云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5年第7期58-62,共5页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亚太地缘政治格局并冲击了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国际恐怖主义乘机发展并在中东、北非等地蔓延,"祸水东向"的趋势明显,我国面临严重的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对其进...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亚太地缘政治格局并冲击了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国际恐怖主义乘机发展并在中东、北非等地蔓延,"祸水东向"的趋势明显,我国面临严重的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对其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格局 恐怖主义 祸水东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新态势与中国石油进口安全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传贵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1-17,共7页
石油安全是国际政治关系的焦点。伊拉克战争之后,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展现出"三极多元"的新格局。在当前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的石油进口安全主要面临"能否买得起、能否买得到、能否运得来"三个方面的问题... 石油安全是国际政治关系的焦点。伊拉克战争之后,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展现出"三极多元"的新格局。在当前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的石油进口安全主要面临"能否买得起、能否买得到、能否运得来"三个方面的问题。要保证中国石油进口安全,从世界石油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应选择多元开源、确保原路、另辟蹊径、战略储备、合作共赢等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格局 石油进口 世界石油 俄罗斯 石油合作 伊拉克战争 石油安全 马六甲海峡 新态势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炜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46-47,共2页
不同时期的地缘政治格局不尽相同,但都反映和显示着各种地缘政治力量间的力量对比。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特征也为我国的地缘战略选择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关键词 地缘政治格局 特征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