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AES法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中6种元素
1
作者 杨玉春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CAS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本文主要进行了ICP-AES法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镉、铬、铜、锰、铅、锌等6种元素的方法验证并研究其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工作曲线线性好、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加标回收率能够满足《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本文主要进行了ICP-AES法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镉、铬、铜、锰、铅、锌等6种元素的方法验证并研究其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工作曲线线性好、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加标回收率能够满足《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776—2015)[1]的方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和地下水 ICP-AES 元素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及集成模型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胡立堂 王忠静 +1 位作者 赵建世 马义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9,共6页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问题的基础上,归纳了定量计算的基本方法,评述了国内外主要的集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认为集成模型应该解决时空尺度整合、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指出综合水循环各组成部分的复...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问题的基础上,归纳了定量计算的基本方法,评述了国内外主要的集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认为集成模型应该解决时空尺度整合、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指出综合水循环各组成部分的复杂系统模型是模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模型 地表水和地下水 时空尺度 水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内陆河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集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立堂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0-418,共9页
基于水动力学基础建立了地表水和地下水集成模型,分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模型集成中的尺度耦合、转化量计算和移动自由液面法等关键技术问题。并采用该模型对一维明渠地表水流、一维和二维饱和-非饱和地下水流典型算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 基于水动力学基础建立了地表水和地下水集成模型,分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模型集成中的尺度耦合、转化量计算和移动自由液面法等关键技术问题。并采用该模型对一维明渠地表水流、一维和二维饱和-非饱和地下水流典型算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分析,结果表明,黑河干流在黑河大桥以上约有17%的渗漏,在黑河大桥以下地下水向黑河的排泄量占莺落峡来水的30%左右,而地下水向黑河干流的河泉流量逐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和地下水 集成模型 饱和-非饱和 明渠水流 干旱内陆河区 黑河干流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集成模拟与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胡立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3-569,共7页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内地下水和河水、泉水的转化以及综合利用具有西北干旱区的典型性.在一维明渠汇流和三维地下水流耦合数值模型的基础上,结合1995—2003年的黑河水位、流量和地下水头监测等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分析了正义峡站黑河水...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内地下水和河水、泉水的转化以及综合利用具有西北干旱区的典型性.在一维明渠汇流和三维地下水流耦合数值模型的基础上,结合1995—2003年的黑河水位、流量和地下水头监测等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分析了正义峡站黑河水位和流量、地下水头变化和地表水和地下水综合利用状况,说明模型是可靠的.同时,利用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土壤含水量数据反演了2004—2012年地下水储量的变化,根据2004—2007年监测和模拟地下水头对比效果反推了研究区的地下水开采量,模拟发现地下水向黑河排泄水量、泉水溢出量和潜水蒸发量基本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成果可为黑河干流中游地区水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 数值模拟 黑河 GRACE 泉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残留MTBE(甲基叔丁基醚)的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潘海燕 过伟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07年第4期45-46,共2页
调查结果表明,MTBE对淮安市区地下水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清河区、清浦区、开发区和楚州区一些老的洗车场,地下水中MTBE含量都有较高的检出,最高达6.41μg/L,超过EPA建议的饮用水中MTBE的标准5.2μg/L。淮阴区检出率较低。而同... 调查结果表明,MTBE对淮安市区地下水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清河区、清浦区、开发区和楚州区一些老的洗车场,地下水中MTBE含量都有较高的检出,最高达6.41μg/L,超过EPA建议的饮用水中MTBE的标准5.2μg/L。淮阴区检出率较低。而同一时间居民区和地表水都未检出,MTBE浓度差异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BE 残留 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评价集成模型的优化及应用
6
作者 程生平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0-162,共3页
基于MODFLOW等模型基础,集成了3个模型的参数边界等方面的优势,以海河流域为例,通过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础上的计算,对海河流域的地下水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集成模型精确,可获得... 基于MODFLOW等模型基础,集成了3个模型的参数边界等方面的优势,以海河流域为例,通过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础上的计算,对海河流域的地下水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集成模型精确,可获得大范围的数据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和地下水 集成模型 地下水开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何明霞 张兵 +1 位作者 王义东 王中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7,共6页
为解析白洋淀湿地各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探究水体来源,采集了白洋淀地表水及周边地下水的水样,测定了水样中稳定氢氧同位素(δD、δ^18O和δ^17O)的值,并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δD、δ^18O和δ^17O的相互拟合关系.结果表明:δ... 为解析白洋淀湿地各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探究水体来源,采集了白洋淀地表水及周边地下水的水样,测定了水样中稳定氢氧同位素(δD、δ^18O和δ^17O)的值,并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δD、δ^18O和δ^17O的相互拟合关系.结果表明:δD、δ^18O和δ^17O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815%"~8.517%、0.107%~1.152%和0.056%~0.606%;地下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范围最大,河水与淀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较地下水中的同位素富集;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白洋淀地区水体的同位素在4月枯水期较9月丰水期富集;白洋淀水体δD与δ^18O的拟合关系线为δD=5.777δ^18O+16.264(R^2=0.986),δ^17O与δ^18O的关系为δ^17O=0.526δ^18O+0.013(R2=1.000);氘盈余值为0.25%,17O盈余值为0.003%,丰枯水期17O盈余值的差异表明白洋淀水体的主要来源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地表水和地下水 稳定氢氧同位素 氘盈余 17O盈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及其生态功能 被引量:33
8
作者 滕彦国 左锐 王金生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在全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错带是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并成为生态水文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区域,该区域内生物地球化学活...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在全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错带是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并成为生态水文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区域,该区域内生物地球化学活动强烈。地表水-地下水的交错带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交错带内常发生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过程,并影响交错带中水分的运动过程、溶质迁移过程和生物活动过程。交错带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缓冲作用、提供生物栖息地、提供食物、提供残留物种的保护区。交错带过程的模拟、观测方法和交错带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示踪以及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带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生态功能 生态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佳木斯以下干流段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田浩然 肖长来 徐梦瑶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28,共3页
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关系复杂。因此开展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研究对于建立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内的水循环模式和指导区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利用地表水水量平衡法... 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关系复杂。因此开展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研究对于建立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内的水循环模式和指导区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利用地表水水量平衡法和地下水水量均衡法,在充分分析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表水的蒸发量、开采量、补给量和排泄量以及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的计算,研究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下游 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 地表水量平衡 地下水量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小河沟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6
10
作者 郭亚文 田富强 +2 位作者 胡宏昌 刘亚平 赵思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2-690,共9页
南小河沟流域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本文分析了该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揭示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的δD和δ18O值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水库水的δD和δ18O值的季... 南小河沟流域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本文分析了该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揭示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的δD和δ18O值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水库水的δD和δ18O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呈现夏秋高、冬春低的特征.地下水的δD和δ18O值季节性变化规律相对不显著.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Mg-HCO3型.地表水和地下水电导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均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当地大气降水和深层地下水可能是南小河沟流域内地表水(水库水、沟道水)和泉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流域内的常流泉可能主要由深层地下水补给,而季节泉,例如,董庄沟和杨家沟的源头泉则可能是由深层地下水和当地大气降水共同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化学 电导率 地表水和地下水 黄土高原沟壑区
原文传递
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污染物交换关系研究——以常州市老城区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顾礼明 张晟 +4 位作者 金玉 翟康 彭晓岚 陈玲 张健 《环境科技》 2012年第2期4-8,共5页
通过研究北市河地质结构、地表水和地下水补排关系、污染物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转化量这3个方面来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发现北市河从地质角度上上游、中游具备发生水利联系的条件,而下游的发生水利联系的可能... 通过研究北市河地质结构、地表水和地下水补排关系、污染物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转化量这3个方面来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发现北市河从地质角度上上游、中游具备发生水利联系的条件,而下游的发生水利联系的可能性很小;上游平水期污染物由地表水扩散到地下水,丰水期由地下水扩散到地表水;中游地区地表水的污染物扩散到地下水,而下游就没有明显的污染物扩散现象。然而并未发现地下水地表水之间有明显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市河:地表水和地下水: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遥感和地下水数值模拟分析黑河中游三水转化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响应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剑 程国栋 +3 位作者 王根绪 李新 胡晓农 韩旭军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43-1354,共12页
以地下水/河流(FEFLOW/MIKE11)相互作用耦合模拟为基础,结合GIS和遥感技术建立研究干旱区黑河流域中游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机制及其对土地利用响应的数值模拟模型。模型利用定量遥感技术估算黑河流域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面状蒸散发;利... 以地下水/河流(FEFLOW/MIKE11)相互作用耦合模拟为基础,结合GIS和遥感技术建立研究干旱区黑河流域中游盆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机制及其对土地利用响应的数值模拟模型。模型利用定量遥感技术估算黑河流域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面状蒸散发;利用ARCGIS管理和处理各种时间序列、空间分布的数据(如灌溉制度、土地利用);利用FEFLOW/MIKE11模拟黑河与含水层之间的水量相互转化。模型通过拟合研究区地下水流场、观测孔水位历时曲线及水均衡来识别水文地质条件、补排边界和水文地质参数。最后利用率定的模型对黑河中游盆地补给、径流、排泄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黑河在其冲积扇中上部大量补给地下水,在其河谷细土平原张掖盆地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交换频繁,在其河谷细土平原酒泉东盆地多为地下水补给河流的现象;黑河中游盆地冲积扇下部和河流细土平原耕地扩张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导致冲积扇中上部地下水位下降和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并且这种趋势将改变上游出山区和中游冲积扇上部的地下水水位差、改变冲积扇中上部黑河与地下水的水位差,影响整个黑河中游地下水系统的补排关系,对地下水资源时空变异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FEFLOW 土地利用 蒸散发 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下水库”供水功能衰退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才俊 郭旭东 王思敬 《科学与社会》 1995年第2期24-30,共7页
华北平原“地下水库”供水功能衰退和防治对策蒋才俊(北京市地质矿产局北京100050)郭旭东,王思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前言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和工业生产基地之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数1... 华北平原“地下水库”供水功能衰退和防治对策蒋才俊(北京市地质矿产局北京100050)郭旭东,王思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前言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和工业生产基地之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数10座大中小型城市座落在这里,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华北平原 地下水开采 超采区 地下水资源 功能衰退 降水资源 地表水和地下水 开采地下水 密云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青海湖地下水溶解性碳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东昇 崔步礼 赵云朵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21-2831,共11页
区域地下水溶解性碳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对于认识区域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及推动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青海湖流域冻结期和融化期分别收集了地下水、河水和湖水样品,研究了环青海湖地下水在冻结期和融化期的溶解性碳特... 区域地下水溶解性碳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对于认识区域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及推动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青海湖流域冻结期和融化期分别收集了地下水、河水和湖水样品,研究了环青海湖地下水在冻结期和融化期的溶解性碳特征,并探究了不同类型地下水的溶解性碳特征及其对不同冻融时期的响应,最后揭示了环湖区域不同水体的溶解性碳的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冻结期地下水、河水和湖水的溶解性无机碳(DIC)均相对高于融化期,溶解性有机碳(DOC)均相对低于融化期。地下水、河水和湖水的溶解性碳均主要以DIC为主,DIC在溶解性碳的占比高达92%。地下水的DIC平均含量在基岩裂隙水、水量中等和浅埋藏的水文地质条件下相对较高,DOC平均含量在基岩裂隙水、水量丰富和浅埋藏的水文地质条件下相对较高。地下水的DIC在湖滨平原砂砾石层、淤泥质砂层潜水和水量中等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受冻融期影响较大,DOC在基岩裂隙水和水量贫乏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受冻融期影响较大。湖水的DIC和DOC均远高于河水和地下水。河水的DIC在融化期和冻结期均低于地下水,DOC在融化期高于地下水,在冻结期低于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无机碳 溶解性有机碳 时空变化特征 地表水和地下水 青海湖流域
原文传递
重庆某垃圾填埋场周边农村地区水体中EDCs赋存特征及风险评价
15
作者 邹小南 甘海芬 +2 位作者 张微 李青 王艳娇 《环境科技》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探究重庆垃圾填埋场周边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赋存水平与生态风险,采用固相萃取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该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中11种目标污染物进行采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共有9种EDCs被检出,甲基泼尼松龙为地表水中主要检出物... 为探究重庆垃圾填埋场周边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赋存水平与生态风险,采用固相萃取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该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中11种目标污染物进行采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共有9种EDCs被检出,甲基泼尼松龙为地表水中主要检出物质,检出率为75%,平均质量浓度为65.73 ng/L;甲基泼尼松龙、泼尼松和泼尼松龙均为地下水中主要检出物质,检出率为5.88%~17.64%。来源解析表明,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是主要污染源,其次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风险评估显示,泼尼松龙的RQs处于高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熵物质,应加强该污染物的管控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干扰物 农村地区 赋存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是条什么河?
16
《山西水利》 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
神奇瑰丽的管涔山,不仅隐藏着今古奇观的万年冰洞,还有“阳旱不涸、阴霖不溢、澄清如镜”的天池,更蕴含了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这里几乎是山山有水、沟沟有泉、岔岔有溪。飞珠溅玉,清凉甘美。为碧绿的林海和雄伟的大山增添了几多灵动... 神奇瑰丽的管涔山,不仅隐藏着今古奇观的万年冰洞,还有“阳旱不涸、阴霖不溢、澄清如镜”的天池,更蕴含了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这里几乎是山山有水、沟沟有泉、岔岔有溪。飞珠溅玉,清凉甘美。为碧绿的林海和雄伟的大山增添了几多灵动、秀气和神韵。发源于此的有三晋母亲河——汾河,有流经晋北,浇灌河北大平原数千年的桑干河;有源于荷叶坪下西流黄河的岚漪河;还有发源于管涔山北麓汇入朱家川河的清涟河,被誉为五寨县的母亲河。一山孕育四河,分别流向东南西北不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涔山 今古奇观 万年冰洞 五寨县 桑干河 荷叶坪 岚漪河 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部署水资源基础调查
17
作者 张中强 《资源导刊》 2024年第13期9-9,共1页
5月30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开展河南省水资源基础调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工作,明确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开展资料收集、实地调查,2026年完成调查评价,汇总形成全省水资源基础调查成果。《... 5月30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开展河南省水资源基础调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工作,明确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开展资料收集、实地调查,2026年完成调查评价,汇总形成全省水资源基础调查成果。《通知》指出,水资源基础调查以国土三调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统一底板,以全省国土空间范围内的水体(地表水和地下水、淡水和咸水)为调查对象,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构建高效顺畅的上下联动和部门合作共享机制,从自然资源角度开展调查,掌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和动态变化等情况,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管理 调查评价 调查成果 共享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 资料收集 变更调查 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水与安全公正地球系统界限关系研究
18
作者 李慧(译) 高小雲(译)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2期4-4,共1页
针对人类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蓝水)的安全公正地球系统界限(ESB)进行了定义。基于此,评估各流域内的地表水能否满足其居住地人口的最低需求,如无法满足,则计算其所需的地下水补给量。结果表明:约有26亿人所生活的流域... 针对人类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蓝水)的安全公正地球系统界限(ESB)进行了定义。基于此,评估各流域内的地表水能否满足其居住地人口的最低需求,如无法满足,则计算其所需的地下水补给量。结果表明:约有26亿人所生活的流域需要依赖地下水补给,因为这些流域超出了地表水的地球系统界限,或没有能够满足人类需求和界限要求的地表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地下水补给量 人类需求 地表水和地下水 蓝水 居住地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和利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耀明 《科学与社会》 1995年第1期36-43,共8页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直辖市和山西省的全部、河北省的绝大部分、山东省和河南省的黄河以北部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的小部分。总面积42.8万km^2,其中山区面积28.8万km^2,占全区面积的67%,平原面积14.0万km^2,占33%。地势...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直辖市和山西省的全部、河北省的绝大部分、山东省和河南省的黄河以北部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的小部分。总面积42.8万km^2,其中山区面积28.8万km^2,占全区面积的67%,平原面积14.0万km^2,占33%。地势西高东低,呈扇形向勃海湾倾斜。主要的河流有海河、滦河两大水系的全部以及黄河中下游的东岸北岸的支流。本区人口稠密,交通和工矿企业均比较发达,京津唐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在国内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1987年区内工业总产值1464.2亿元,约占全国总数的1/5。华北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适宜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1987年粮食总产量419亿kg,约占全国产量的1/7。华北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多而集中,既是我国首都的所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量 补给量 水资源总量 山西能源基地 地表水和地下水 可利用量 水资源评价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甘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
作者 唐少卿 张丽芳 《兰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15-18,共4页
甘肃水资源存在的形式除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的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外,还有冰川水资源,这四部分构成了水资源总量。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甘肃农业 冰川水资源 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资源总量 社会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 天然降水 兰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