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不确定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将伟 卢文喜 +1 位作者 曲延光 安永凯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54-1264,共11页
为分析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本文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根据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进行生态恶化风险评估。以石头口门水库上游饮马河汇水流域为例,建立地表... 为分析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本文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根据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进行生态恶化风险评估。以石头口门水库上游饮马河汇水流域为例,建立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并运用HydroGeosphere(HGS)软件求解。利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甄选出耦合模拟模型中灵敏度较高的参数,作为随机变量。最后,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耦合模拟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分析过程中的计算负荷,应用Kriging方法,建立耦合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结果表明: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中灵敏度较高的参数为渗透系数、孔隙度和曼宁粗糙系数,其中渗透系数的变化不仅对耦合模型中地下水水位产生影响,也对地表水流量产生影响;Kriging替代模型可以在保证一定精度的条件下大幅度减少计算负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状态下,研究区地下水生态环境恶化风险的概率为6%,地表水生态环境恶化风险概率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灵敏度分析 替代模型 不确定性分析 KRIG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
2
作者 孙俊峰 胡浩鑫 曾献奎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是定量刻画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及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工具。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表水或地下水模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克服了传统水文数值模型面临的困难。然而,目前缺乏基于数据驱... 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是定量刻画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及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工具。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表水或地下水模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克服了传统水文数值模型面临的困难。然而,目前缺乏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技术,利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方法,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Sagehen流域为研究区,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预测河流日径流量和地下水位。结果表明,基于CNN和LSTM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对研究区地表径流量模拟的纳什效率系数(NSE)为0.8094,对地下水位模拟的NSE高于0.81,模拟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深度学习 地下水地表水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谷型小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时空交互模拟研究
3
作者 杨蕴 郭勇 +2 位作者 王发飞 宋健 吴剑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以往地表水-地下水交互过程研究集中于平原河网地区,而水动力交互作用强烈的山谷型流域研究甚少。选取句容北山水库流域为研究区,聚焦山谷型流域地表产汇流与浅层地下水渗流交互过程,基于SWAT-MODFLOW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评价... 以往地表水-地下水交互过程研究集中于平原河网地区,而水动力交互作用强烈的山谷型流域研究甚少。选取句容北山水库流域为研究区,聚焦山谷型流域地表产汇流与浅层地下水渗流交互过程,基于SWAT-MODFLOW构建了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评价流域水量交互过程及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域范围内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性;2016—2019年期间整体呈现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但在丰水期局部时段,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研究区西北部、东北部山区以及南部北山水库周边地区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耦合模型可较好地刻画研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流量,流域地下水对河道净补给量的贡献率为8.72%,其中地下水补给量在空间分布上西部支流和中部支流区域分别占28.8%、79.8%,东部支流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的补给率逆差为8.6%。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谷型流域 地表水-地下水 SWAT-MODFLOW模型 耦合模型 水量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FLOW在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浩佳 吴剑锋 +2 位作者 林锦 吴鸣 吴吉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603,共8页
地表水-地下水具有复杂的相互转换关系,但是相关的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应用较少.本文通过分析GSFLOW模型的结构、原理及计算过程等,应用GSFLOW模型对干旱区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根据开都河地区的现有资料,利用GSFLOW模型构... 地表水-地下水具有复杂的相互转换关系,但是相关的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应用较少.本文通过分析GSFLOW模型的结构、原理及计算过程等,应用GSFLOW模型对干旱区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根据开都河地区的现有资料,利用GSFLOW模型构建了研究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并利用2000—2005年两个径流测站数据、地下水观测井数据和博斯腾湖水位数据与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各个径流测站径流量的Nash模型确定性系数在0.67以上,观测井绝对平均误差约1.2m,开都河东支模拟出流量和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趋势相近,取得较好的模拟精度.GSFLOW模型可以较为真实反应出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影响及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可以作为类似干旱区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的评估工具,并应用于实际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耦合模拟 GS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开采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被引量:16
5
作者 白乐 李怀恩 +3 位作者 何宏谋 董国涛 蔡大应 党素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1-937,共7页
为定量评价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下垫面条件改变导致的水平衡要素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改变,急需开展煤矿开采区地表水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模拟研究。在考虑地表水入渗补给的滞后性和在RCH程序内部实现垂向上对多层单元... 为定量评价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下垫面条件改变导致的水平衡要素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改变,急需开展煤矿开采区地表水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模拟研究。在考虑地表水入渗补给的滞后性和在RCH程序内部实现垂向上对多层单元格补给表达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和模块化地下水动力模型(MODFLOW)的耦合数值模型(SWATMOD),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秃尾河流域——锦界煤矿采煤工程实例中。实例应用表明:耦合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地表水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及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可用于预测秃尾河流域煤矿开采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规律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地下水 SWATMOD模型 耦合模拟 锦界煤矿 秃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与耦合模拟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力刚 张奇 左海军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5期82-85,102,共5页
在介绍"四水"转化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引出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过程,归纳地表水和地下水交互作用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系统介绍和对比国内外典型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总体结构、特点、适用领域及模型的... 在介绍"四水"转化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引出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过程,归纳地表水和地下水交互作用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系统介绍和对比国内外典型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总体结构、特点、适用领域及模型的局限性。对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过程及耦合模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认为集成模型应该解决时空尺度整合、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关键问题,指出综合水循环和水质各组成部分的复杂系统模拟是模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景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耦合模拟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文过程与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模拟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凌敏华 陈喜 +2 位作者 程勤波 薛显武 秦年秀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3,共6页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水循环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相互作用与反馈的模拟计算有助于水资源精准评价。在非饱和带数值计算模型(UZF1)与模块化地下水动力模型(MODFLOW2005)耦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地表水文过程与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数值模拟模...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水循环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相互作用与反馈的模拟计算有助于水资源精准评价。在非饱和带数值计算模型(UZF1)与模块化地下水动力模型(MODFLOW2005)耦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地表水文过程与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数值模拟模型,模型可以同时输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和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有利地提高了模型的可靠性。将模型应用于资料条件较好的临涣集流域,从模拟结果分析来看,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流域出口流量与地下水位空间动态变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文过程 地下水 UZF1 MODFLOW2005 耦合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与地表水耦合模拟模型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7
8
作者 曾献奎 卢文喜 +1 位作者 王伟卓 孙忠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7-49,共3页
地下水与地表水耦合模拟模型可以合理地反映水文循环过程,为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地下水与地表水耦合模拟模型按求解方法可分为水均衡法模型、解析法模型和数值法模型,按耦合方式可分为边界条件耦合模型、交换通量耦合模型、整... 地下水与地表水耦合模拟模型可以合理地反映水文循环过程,为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地下水与地表水耦合模拟模型按求解方法可分为水均衡法模型、解析法模型和数值法模型,按耦合方式可分为边界条件耦合模型、交换通量耦合模型、整体边界模合模型,目前各类模型存在问题主要有数值求解不稳定、失真、适应性差、参数率定困难等,"3S"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是今后的发展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表水 耦合模拟模型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 被引量:14
9
作者 薛联青 魏卿 魏光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5-201,共7页
基于流域水资源管理需求,揭示塔里木河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以更好地发挥区域水资源整体性功能,采用HSPF-MODFLOW耦合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日径流模拟,并选用纳什系数Ens、确定性系数R2、均方根误差σ对模拟结果进行率定,以明晰大... 基于流域水资源管理需求,揭示塔里木河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以更好地发挥区域水资源整体性功能,采用HSPF-MODFLOW耦合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日径流模拟,并选用纳什系数Ens、确定性系数R2、均方根误差σ对模拟结果进行率定,以明晰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率定期和验证期地表水模拟纳什系数均大于0.7,对长期连续径流模拟效果较好;地下水位模拟随补给量变化与实测值基本一致,随着干流下游间歇性输水的延续,下游整体地下水位明显回升,但生态走廊以下河段抬升幅度较小,2004年下游地下水年平均埋深约6.21 m,而在规划年预计达到4.73 m;耦合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对水资源联合评价与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F-MODFLOW耦合模型 率定分析 水循环 径流模拟 地表水 地下水 塔里木河 纳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耦合模拟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玉 卢文喜 +2 位作者 李峰平 安永凯 张将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77-1686,共10页
以浑河流域为研究区,在现场调查、动态监测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浑河流域的具体实际条件,包括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分别建立了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水流耦合模拟模型及水质耦合模拟模型.模拟对象包括地表水、包气带水和饱水带水.运用H... 以浑河流域为研究区,在现场调查、动态监测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浑河流域的具体实际条件,包括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分别建立了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水流耦合模拟模型及水质耦合模拟模型.模拟对象包括地表水、包气带水和饱水带水.运用HydroGeoSphere(HGS)技术系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立并行同步求解.根据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同步动态监测资料,分别对地表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检验.之后,根据设定的情景方案,应用所建立的模拟模型对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未来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基于HGS技术系统的地表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能够刻画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各自的运动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水力联系与相互转换关系.若地表水受到污染(如农田施肥),不仅会影响到地表水,也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流域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并行同步求解 HydroGeoSphere 污染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溪泉湖湿地数值模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维春 潘俊 +4 位作者 张永祥 张晓叶 段智隆 王由好 秦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9-274,共6页
通过建立溪泉湖水源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耦合模型,借助于QUAL2K软件计算地表河流控制断面的入水浓度.采用MT3D模型,基于Visual MODFLOW有限差技术,分析了沈阳市沈北新区溪泉湖湿地构建储备水源地10 a后地下水环境的动态变化.水... 通过建立溪泉湖水源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耦合模型,借助于QUAL2K软件计算地表河流控制断面的入水浓度.采用MT3D模型,基于Visual MODFLOW有限差技术,分析了沈阳市沈北新区溪泉湖湿地构建储备水源地10 a后地下水环境的动态变化.水位模拟结果显示:2020年构建储备水源地处形成漏斗,水源地构建后的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处地下水等水位线比构建前下降2.5 m,与2009年初始水位相比大幅度下降,既满足水源地供水效益,又解决了周边水库蓄水造成的浸没问题.水质模拟结果显示:周边水库地下水水质较好,没有对水源地水质造成影响,但辽河支流的水质不容乐观,对水源地水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对溪泉湖地表水体进行污染防治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MODFLOW QUAL2K 地表水 地下水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作用与耦合模拟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艳平 李兰 +1 位作者 朱灿 董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0,共4页
传统的概念性水文模型存在不能对不同径流成分进行精确模拟和划分的局限性。而分布式水文模型基于其精确的物理基础和产流机制,充分考虑到不同径流成分的水力联系,在对流域进行土壤垂直分层和水平网格划分后可进行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 传统的概念性水文模型存在不能对不同径流成分进行精确模拟和划分的局限性。而分布式水文模型基于其精确的物理基础和产流机制,充分考虑到不同径流成分的水力联系,在对流域进行土壤垂直分层和水平网格划分后可进行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分析与耦合模拟。应用李兰教授开发的LL-Ⅱ分布式水文模型和GIS技术,以宜昌黄柏河天福庙水库作为典型流域,根据连续日入库径流资料验证模型精度,对该流域的日入库径流过程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连续耦合模拟与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模拟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 日径流模拟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凌敏华 陈喜 +2 位作者 程勤波 魏玲娜 张志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4,共6页
描述地表水与地下水文过程耦合概念,论述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流域水文模型与地下水模型耦合的3种类型及耦合方法,提出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性,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耦合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4
作者 王蕊 王中根 夏军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1,共5页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换及其过程耦合模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评价的基础。本文归纳了国内外16种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型,并根据耦合模型的特点和耦合方式,划分了三类耦合类型,即:紧密耦合型、半松散耦合型和松散耦合型。对其中比较...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换及其过程耦合模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评价的基础。本文归纳了国内外16种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型,并根据耦合模型的特点和耦合方式,划分了三类耦合类型,即:紧密耦合型、半松散耦合型和松散耦合型。对其中比较典型的"四水"转化模型、SWATMOD、MIKE-SHE、MODBRANCH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剖析了不同耦合模型的优缺点,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拟研究提供了很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耦合模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温度示踪与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5
作者 马瑞 董启明 +1 位作者 孙自永 郑春苗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过程及精确计算二者的交换量始终是个挑战,而新兴的温度示踪方法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独特优势。重点介绍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温度示踪方法原理、应用及相关模拟的研究进展。温度示踪方法的数据获... 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过程及精确计算二者的交换量始终是个挑战,而新兴的温度示踪方法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独特优势。重点介绍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温度示踪方法原理、应用及相关模拟的研究进展。温度示踪方法的数据获取成本低且温度适宜密集与连续监测,可对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过程进行精细刻画;在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水-热耦合模拟时,温度数据可用于进一步校正模型,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以提高交换量的计算精度。监测河水温度和河床沉积物内的水温,运用温度示踪方法研究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过程,并将水流及热运移数值模型相耦合,利用多源数据进行模型校正,可精细刻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量、相互作用带内的水流途径、流速及其变化趋势和控制因素,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新的模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温度示踪 水-热耦合模拟 模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的二元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谢新民 郭洪宇 +1 位作者 唐克旺 尹明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5-100,共6页
在系统分析华北平原区"四水"转化机理和地下水补、径、排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一种基于"四水"转化水文模型和地下水数学模拟模型的二元耦合模型,并结合安阳市水资源评价实例,较好地解决了大埋深条件下平原区水... 在系统分析华北平原区"四水"转化机理和地下水补、径、排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一种基于"四水"转化水文模型和地下水数学模拟模型的二元耦合模型,并结合安阳市水资源评价实例,较好地解决了大埋深条件下平原区水资源统一评价问题,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开展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区 地表水 地下水 水资源评价 二元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FLOW的镜湖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郜会彩 肖玉福 +2 位作者 胡云进 陈柳安 周如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191,共10页
湿地地表径流包括明渠流和片流等多种形式,且存在海绵状土壤层,其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困难。针对湿地片流和海绵层模拟不准确的问题,以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考虑湿地多年植物生长沉积形成的独特海绵层,基于GSFLOW模型... 湿地地表径流包括明渠流和片流等多种形式,且存在海绵状土壤层,其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困难。针对湿地片流和海绵层模拟不准确的问题,以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考虑湿地多年植物生长沉积形成的独特海绵层,基于GSFLOW模型构建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数值模型,通过二维扩散方程模拟湿地片流、一维圣维南方程模拟湿地明渠流,使用竖管法测量湿地海绵层渗透系数,利用模拟区水文站的监测数据率定模型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应用校正后模型模拟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量交互过程,并对研究区进行水均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湿地海绵层的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湿地水文特性,湿地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为主,补给量随降雨量变化。研究建立的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合理可靠,对湿地水文分析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FLOW 湿地地表水 湿地地下水 湿地海绵层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模拟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鲍卫锋 黄介生 +1 位作者 陈玲 姜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7,共3页
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角度对济南市用水需求进行了预测 ,提出区域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模拟模型 ,鉴于该地区复杂的水网构造 ,把整个地区划分为 4个计算区 。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济南市 水资源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岳卫峰 杨金忠 朱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58,共5页
通过动态耦合运算分布式地下水模拟模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干旱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耦合模型,该模型既可以对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优化调度,又可以合理控制区域地下水位.最后将耦合模型应用到黄河流域某灌... 通过动态耦合运算分布式地下水模拟模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干旱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耦合模型,该模型既可以对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优化调度,又可以合理控制区域地下水位.最后将耦合模型应用到黄河流域某灌区,并对灌区2020和2030年的水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同时对不同区域的地下水埋深进行了控制.研究成果可为干旱灌区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盐碱化防治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灌区 地表水 地下水 联合利用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硫酸根、磷酸根和硼酸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玉功 倪能 杨发旺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2年第4期35-38,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全S、P、B来近似代替水中的SO42-、PO43-、H3BO3。结果表明,ICP-AES法可同时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SO42-、PO43-、H3BO3,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65、0.0320、0.0192mg/L。...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全S、P、B来近似代替水中的SO42-、PO43-、H3BO3。结果表明,ICP-AES法可同时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SO42-、PO43-、H3BO3,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65、0.0320、0.0192mg/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5%~6.1%,加标回收率为91.9%~102.2%,经与单个项目分别测定的方法比对实验,测定值无明显系统偏差。方法快速、准确,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地表水 地下水 硫酸根 磷酸根 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