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简介
1
作者 张保民 李海(图)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25年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和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这是对过去一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的数百项项目中遴选出的亮点成果。由于篇幅所限,现介绍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如下。1.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中新世浅... 2025年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和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这是对过去一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的数百项项目中遴选出的亮点成果。由于篇幅所限,现介绍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如下。1.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中新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开发局,紫金地球物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四川西冶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 矿产资源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矿产 地球物理 冈底斯成矿带 成都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缘页岩气地质调查川马页1井钻井关键技术
2
作者 张统得 程悦瀚 +3 位作者 赵瞻 钱锋 樊腊生 陆俊泽 《钻探工程》 2025年第2期10-19,共10页
四川盆地西南缘油气资源潜力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邻井资料缺乏,钻探施工难度大。川马页1井是部署在川西南五指山构造带西翼的一口页岩气地质调查参数井,该井设计井深3400 m,实际完钻井深3635 m,在实钻中钻进至3437.58 m时因井内复杂采... 四川盆地西南缘油气资源潜力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邻井资料缺乏,钻探施工难度大。川马页1井是部署在川西南五指山构造带西翼的一口页岩气地质调查参数井,该井设计井深3400 m,实际完钻井深3635 m,在实钻中钻进至3437.58 m时因井内复杂采取了暂闭封井,并从2818 m侧钻至完钻井深。针对钻井难点,总结形成了大直径井眼小落鱼事故处理、长裸眼井段大口径高效快速钻进、复杂地层裸眼侧钻、硅钾基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等多项钻井关键技术,解决了生产实际难题,保障了地质目的,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可为同区域类似钻探工程施工提供借鉴,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地质调查 复杂地层 钻井关键技术 裸眼侧钻 川马页1井 川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3
《中国地质调查》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中新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全国镍钴钒等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实现资源量大幅增加。完成国土空间自然生态监测评价。查明南疆盐碱地水土资源家底。鄂西渝东地区二叠系页岩气调查评价拓展新区新层系。
关键词 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 冈底斯成矿带 资源量 新层系 中新世 低品位资源 资源家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4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中新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全国镍钴钒等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实现资源量大幅增加完成国土空间自然生态监测评价查明南疆盐碱地水土资源家底鄂西渝东地区二叠系页岩气调查评价拓展新区新层系完成海南滨海沉...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中新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全国镍钴钒等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实现资源量大幅增加完成国土空间自然生态监测评价查明南疆盐碱地水土资源家底鄂西渝东地区二叠系页岩气调查评价拓展新区新层系完成海南滨海沉积型锆铪砂矿资源评价甘肃安坝里北、内蒙古哈达门沟等地发现3处大型金矿床建成中国地质调查野外保障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 哈达门沟 中国地质调查 地质科技 冈底斯成矿带 资源量 低品位资源 资源家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路交通工程智能遥感地质调查技术体系研究
5
作者 张凯翔 姚洪锡 +3 位作者 柏华军 谢浩 李慈航 马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9,共10页
为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陆路交通工程遥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实现遥感地质调查技术智能化升级,建立陆路交通工程智能遥感地质调查技术体系,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研究热点、研究机构等多... 为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陆路交通工程遥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实现遥感地质调查技术智能化升级,建立陆路交通工程智能遥感地质调查技术体系,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研究热点、研究机构等多视角详述遥感地质调查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与多源遥感地质调查技术高频关键词及其关联度,并通过分类统计定量化分析得出研究热点、关联性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遥感地质调查技术正由“图谱测量”向“图谱与几何测量”逐步转变,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伴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进步,已成为本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推动着遥感地质调查技术智能化发展。未来陆路交通工程遥感地质调查技术必然是围绕“空-天-地”协同应用,针对不同遥感影像数据的特点,综合研究不同人工智能算法在各种遥感解译工作场景中的应用。因此,采用系统分析法梳理陆路交通工程遥感地质调查智能升级流程和算法映射关系,从数据智能治理、解译知识库制作、智能解译模型、智能校核验证、成果集成管理五大关键技术点,建立陆路交通工程智能遥感地质调查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工程 遥感地质调查 人工智能 文献计量 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回顾与展望
6
作者 高芳蕾 王洋 +3 位作者 韦成龙 黄诚 王仕胜 王瑞 《山东国土资源》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我国约有11000个海岛礁,是开发海洋经济的纽带,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桥头堡。本文详细介绍了海岛礁的地质调查的历史与现状,系统总结了岛礁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地质遗迹、遥感地质等调查成果,结合国家、社会、... 我国约有11000个海岛礁,是开发海洋经济的纽带,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桥头堡。本文详细介绍了海岛礁的地质调查的历史与现状,系统总结了岛礁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地质遗迹、遥感地质等调查成果,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并重的宏观背景,建议开展一轮全国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扩大调查范围与精度;推进以岛礁为中心的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区域矿产资源、水资源、地质灾害等调查与评价;设置典型岛礁专项地质调查;强化海岛礁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研究;以项目带动科研的方式,促进岛礁地质学的发展,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制定岛礁地质调查技术规程指导项目开展;建立岛礁综合地质信息档案服务社会,发挥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为国家资源安全保障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地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礁 地质调查 成果 展望 陆海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调查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7
作者 卢传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地质调查在矿产勘查中具有关键作用,然而面临实践难点。复杂地质环境导致数据获取与解释困难,隐蔽矿床的探测和定位也具挑战,而长周期与高风险的勘查投入带来周期压力。为克服这些难题,应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数据采集和解释水平,同时... 地质调查在矿产勘查中具有关键作用,然而面临实践难点。复杂地质环境导致数据获取与解释困难,隐蔽矿床的探测和定位也具挑战,而长周期与高风险的勘查投入带来周期压力。为克服这些难题,应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数据采集和解释水平,同时整合多源地质信息以提升隐蔽矿床勘查效果。制定科学可行的矿产勘查规划,平衡风险与投入,将在解决这些挑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 矿产勘查 难点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
8
作者 马俊强 《西部探矿工程》 2025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基础地质调查是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依托深圳市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充分收集分析和整理前人地质资料,实施完成了遥感信息提取和遥感地质解译1997km^(2)、1∶50000区域地质调查300km^(2)、1∶50000专项地质测量1497km^(2)(修测... 基础地质调查是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依托深圳市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充分收集分析和整理前人地质资料,实施完成了遥感信息提取和遥感地质解译1997km^(2)、1∶50000区域地质调查300km^(2)、1∶50000专项地质测量1497km^(2)(修测)等相关工作。梳理和查明了深圳市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和构造情况,同时对深圳市区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分区分为稳定区和较稳定区,其中稳定区分为4个亚区、较稳定区分为5个亚区,稳定区面积1107km^(2),占55.4%,较稳定区面积890km^(2),占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城市地质 地质调查 构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中的运用
9
作者 张晨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166-169,共4页
水工环地质调查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水工环地质调查是指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评价,为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水工... 水工环地质调查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水工环地质调查是指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评价,为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水工环地质调查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和生态修复的质量、效益和可长期的 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环 地质调查 生态修复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区域开发规划与管理策略研究
10
作者 黎彪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1期172-174,共3页
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地质调查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过程,结合矿产资源评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一套综合策略框架。该框架不仅强调了在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中融入精准高效的数据分析和绿色可持续的理念,确保... 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地质调查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过程,结合矿产资源评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一套综合策略框架。该框架不仅强调了在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中融入精准高效的数据分析和绿色可持续的理念,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还探讨了推动技术创新和深化国际合作的途径,特别是通过建立国际地质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数据、技术和资源信息的全球共享,为全球资源开发提供更全面和精准的决策支持。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实际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期望能够实现资源开发的高效率、环境保护的高标准,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 矿产勘查 区域开发 规划与管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文地质调查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李勃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143-146,共4页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影响,不同地块展现出各自的污染现象。例如,一些地区主要是黏质的红土沉积,污染主要在地表分布,而不太会向深层扩散;而在如冲积平原等地,由于主要...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影响,不同地块展现出各自的污染现象。例如,一些地区主要是黏质的红土沉积,污染主要在地表分布,而不太会向深层扩散;而在如冲积平原等地,由于主要由粉砂土和沙质土组成的渗透层,污染在水平方向及深度上都更加严重。因此,在进行污染地块勘查的同时,工作人员应当重视对该地块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研究,这对于防治、调查和管理控制污染地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本研究针对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任务、关键事项以及它们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领域的实际运用,深入探讨了水文地质勘察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全面治理活动中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调查 土壤污染 地下水污染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调查在污染地调查中的作用分析
12
作者 王鹏飞 桂云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2期001-004,共4页
污染地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对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土地。调查污染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掌握污染地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为防治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需要对污染地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其类型... 污染地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对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土地。调查污染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掌握污染地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为防治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需要对污染地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其类型、分布及影响程度。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水文地质调查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污染地调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文地质调查在污染地调查中的作用及意义,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调查 污染地调查 地下水污染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积薄发争先锋——记“2024年地质调查工作成效显著单位”河南省第四地质勘查院有限公司
13
作者 楚亚倩 《资源导刊》 2025年第5期42-42,共1页
“2024年,我们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总体路径,聚焦能源资源勘查开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主责主业,成功承揽并圆满完成了70余项涵盖广泛领域的水工环地质类项目,并被表彰为2024年地质调查工作成效显著单位(水工环地质类... “2024年,我们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总体路径,聚焦能源资源勘查开发、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主责主业,成功承揽并圆满完成了70余项涵盖广泛领域的水工环地质类项目,并被表彰为2024年地质调查工作成效显著单位(水工环地质类)。”河南省第四地质勘查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亚南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工作 转型升级 水工环地质 生态环境修复 地质勘查 资源勘查开发 厚积薄发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文地质调查应用
14
作者 何健 《清洗世界》 2025年第3期136-138,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这些项目的实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为明确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需要在项目开展之前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这直接影响到周边用水的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这些项目的实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为明确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需要在项目开展之前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这直接影响到周边用水的安全性。地下水环境影响存在着隐蔽性、滞后性等特点,所以对其进行准确评价较为困难,这就要求进行充分详实的水文地质调查。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文地质调查应用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影响评价 水文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中的运用
15
作者 李建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不仅能为生态修复研究提供强大助力,还能为未来制定修复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基于此,首先分析传统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其次介绍水工环地质调查的内容及方法,最后详细分析水工环地质调... 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不仅能为生态修复研究提供强大助力,还能为未来制定修复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基于此,首先分析传统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其次介绍水工环地质调查的内容及方法,最后详细分析水工环地质调查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环地质调查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调查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创新
16
作者 王一笑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5年第2期69-71,共3页
无人机遥感技术凭借其高效、精确和灵活的特点,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简单概述无人机遥感技术,并结合其在地下水资源勘查、地质灾害监测、水环境评估、水文循环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现状,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 无人机遥感技术凭借其高效、精确和灵活的特点,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简单概述无人机遥感技术,并结合其在地下水资源勘查、地质灾害监测、水环境评估、水文循环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现状,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创新,如无人机遥感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多平台集成协同应用、高精度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应用,以进一步提升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智能化水平,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控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技术 水文地质调查 地下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调查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探讨
17
作者 姜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本文探讨了水文地质调查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随着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日益严峻,水文地质调查成为掌握地下水动态、制定合理开采计划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及关键技术,并阐述了其在地下水... 本文探讨了水文地质调查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随着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日益严峻,水文地质调查成为掌握地下水动态、制定合理开采计划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及关键技术,并阐述了其在地下水流动预测、污染防控中的应用。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管理部门能制定科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加强污染防控与治理,推动综合管理与保护。应用效果显示,水文地质调查提升了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能力,促进了可持续利用,并加强了污染防控,保障了水质安全。尽管面临挑战,未来研究需细化调查技术,增强科学性和实用性,并结合政策与公众意识提升,形成综合管理体系。本研究为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助于实现水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调查 地下水资源管理 地下水流动预测 地下水污染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18
《中国地质调查》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青藏高原中部非均匀地壳变形演化及其大型断裂带的控制作用。鄂西北碱性岩-碳酸岩型铌-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与评价。早—中三叠世生命演化与生态系统重建。桂西右江地区新层...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青藏高原中部非均匀地壳变形演化及其大型断裂带的控制作用。鄂西北碱性岩-碳酸岩型铌-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与评价。早—中三叠世生命演化与生态系统重建。桂西右江地区新层位探获新类型钨锡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 地壳变形 大洋钻探 地质科技 碳酸岩 钨锡矿床 生命演化 稀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19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青藏高原中部非均匀地壳变形演化及其大型断裂带的控制作用鄂西北碱性岩-碳酸岩型铌-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与评价早-中三叠世生命演化与生态系统重建桂西右江地区新层位探获新...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青藏高原中部非均匀地壳变形演化及其大型断裂带的控制作用鄂西北碱性岩-碳酸岩型铌-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与评价早-中三叠世生命演化与生态系统重建桂西右江地区新层位探获新类型钨锡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 地壳变形 大洋钻探 地质科技 碳酸岩 钨锡矿床 生命演化 稀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