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小波模拟 被引量:14
1
作者 谢异同 张同亿 吴敏哲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3,共5页
本文应用基数B-样条小波模拟地震动加速度过程,将小波分析引入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研究,实现了地震动加速度的模拟,并可给出其解析表达式,便于设计地震动的调整及地震反应的求解。
关键词 地震动加速度 小波模拟 基数B-样长小波 地震反应 工程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的地震动加速度评判标准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秀英 聂高众 王松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90,共9页
通过对汶川MS8.0地震强震记录资料的计算分析,给出一个与地震诱发滑坡关系比较密切的地震动加速度参数最大临界加速度.分析表明,最大临界加速度与地震滑坡的相关性高于峰值加速度,而且可以消除峰值加速度作为判据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利用... 通过对汶川MS8.0地震强震记录资料的计算分析,给出一个与地震诱发滑坡关系比较密切的地震动加速度参数最大临界加速度.分析表明,最大临界加速度与地震滑坡的相关性高于峰值加速度,而且可以消除峰值加速度作为判据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利用汶川地震强震资料建立了该参数在震区的衰减关系,由衰减关系得到的地震滑坡影响区域与汶川地震滑坡实际分布情况非常接近,表明该参数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利用最大临界加速度直接与斜坡的临界加速度比较,可以给出斜坡是否发生破坏变形的最终结果,简化地震滑坡判别过程.因此认为可将该参数作为地震影响因素引入到地震滑坡灾害判别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 地震动加速度 强震记录 最大临界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四阶基数B-样条小波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异同 张同亿 吴敏哲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2期18-21,共4页
应用四阶基数B-样条小波来模拟地震动加速度过程,将小波分析引入了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 研究。
关键词 地震动加速度 小波模拟 基数B-样条小波 小函数 工程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永奇 马巍 +1 位作者 吴志坚 马尔曼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90-1098,共9页
根据青藏工程走廊北麓河及楚玛尔河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合成年超越概率为1.97%、1.00%、0.21%、0.10%、0.04%、0.02%的人造基岩地震波作为输入地震动,结合场地钻孔剖面及波速资料,和已有的冻土动力学研究成果,建立一维模型,通过等... 根据青藏工程走廊北麓河及楚玛尔河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合成年超越概率为1.97%、1.00%、0.21%、0.10%、0.04%、0.02%的人造基岩地震波作为输入地震动,结合场地钻孔剖面及波速资料,和已有的冻土动力学研究成果,建立一维模型,通过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研究了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北麓河场地与楚玛尔河场地的人造基岩地震波峰值及持时均存在显著差异,北麓河场地峰值大、持时短,以近震影响为主,楚玛尔河场地峰值小、持时长,以中远震影响为主;多年冻土区场地,夏季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显著大于冬季,活动层融化对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冬季场地冻结后,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随冻土波速增大而减小,最大减小幅度为6.1%,随动剪切模量比减小、阻尼比增大而减小,最大减小幅度为8.9%.活动层的融化有利于放大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重大冻土工程抗震设防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工程走廊 多年冻土 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 场地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山核电站厂址地震动加速度时程预测研究
5
作者 郑天愉 邵锦英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3-45,共13页
本文研究了建立设计地震震源模型和用理论地震学方法预测基岩场地地震动加速度的技术途径,预测了四个设计地震事件在秦山核电站厂址的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文中根据对地质和历史地震资料的研究,确定不同性质的设计地震事件,建立设计... 本文研究了建立设计地震震源模型和用理论地震学方法预测基岩场地地震动加速度的技术途径,预测了四个设计地震事件在秦山核电站厂址的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文中根据对地质和历史地震资料的研究,确定不同性质的设计地震事件,建立设计地震震源和工作区介质的确定性模型。针对未来地震的不可完全预见性,以及对地球介质和震源性质现有认识的局限性,文中发展了确定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在用确定的介质模型和设计震源计算地震动加速度的同时,采用在震源参数中引进随机扰动量、对大量模型样本作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址 地震动加速度 时程预测 秦山核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中硬场地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放大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爽 吕悦军 +1 位作者 方怡 谢卓娟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当前,合理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特征周期是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北京地区典型中硬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条件对不同周期地震动反应谱值的影响。首先,计算不同震级、震中距条件下的基岩地震动加速度... 当前,合理确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特征周期是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北京地区典型中硬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条件对不同周期地震动反应谱值的影响。首先,计算不同震级、震中距条件下的基岩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合成基岩输入地震动时程;再利用110个工程场地的钻孔资料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分析中硬场地条件对不同输入环境下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中硬场地对高、中频震动放大效应明显,尤其是对0.2—0.5s周期段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放大倍数大多在1.3以上;场地覆盖层厚度变化对不同频段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放大倍数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与场地自振周期的相关性很强;在不同的地震动输入环境下,中硬场地对不同频段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一结论对实际的抗震设防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硬场地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 场地影响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数值模拟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玲萍 江玉欢 +3 位作者 陈刚 严蕊 丁志敏 周子恒 《陕西电力》 2015年第11期28-30,36,共4页
为研究地震波在各种场地下的动力特性,以MATLAB软件为研究平台,通过采用三角级数叠加法,数值模型了典型地震烈度下各场地地震加速度时程。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地震烈度条件下.随着场地类型等级的增大,地震加速度峰值持续时间增加;在相同... 为研究地震波在各种场地下的动力特性,以MATLAB软件为研究平台,通过采用三角级数叠加法,数值模型了典型地震烈度下各场地地震加速度时程。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地震烈度条件下.随着场地类型等级的增大,地震加速度峰值持续时间增加;在相同的场地类型条件下,地震烈度大的地震加速度峰值要偏大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三角级数叠加法 地震烈度 地震动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加速度与震源参数之间的关系:理论与观测
8
作者 i.lior a.ziv +3 位作者 杨国栋(译) 曾文浩(译) 田野(译) 利军(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18年第6期582-591,共10页
本文得到了一个地震动加速度均方根(rms)与地震频谱(或震源)参数之间的简单关系式:A_(rms)=(2π)~2Ω_0f_0~2/(πkT)^(1/2)(1+πkf_0/1.5^(0.25))~2式中Ω_0是低频位移谱的谱幅值,f_0是拐角频率,κ是衰减参数,T是数据时段。这个结果使... 本文得到了一个地震动加速度均方根(rms)与地震频谱(或震源)参数之间的简单关系式:A_(rms)=(2π)~2Ω_0f_0~2/(πkT)^(1/2)(1+πkf_0/1.5^(0.25))~2式中Ω_0是低频位移谱的谱幅值,f_0是拐角频率,κ是衰减参数,T是数据时段。这个结果使用远场辐射奥米伽平方模型解释了特定场地衰减。该式相对于Hanks(1979)关系式的主要优点是简化了假设约束,放宽了频谱拐角频率远小于由衰减引起的最大拐角频率,以及频谱在两个频率之间近似为完全平直的限制。我们使用了一组来自日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和中国台湾记录的复合地震数据集,测试了这个新的关系式。结果显示,对拐角频率的任意组合,地震动加速度的观测值和预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利用上述关系式可以将由频发的小地震得到的地震动预测方程的推断应用到罕见的大地震。这种功能在地震矩释放率很低的慢滑移板块边界附近非常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加速度 震源参数 观测值 拐角频率 地震频谱 加利福尼亚州 衰减参数 场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设计基准期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阮怀圣 李龙安 +2 位作者 屈爱平 何友娣 苗润池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8,48,共5页
为了得到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中采用高于抗震规范设计基准期时的地震动参数,通过烈度建立设计基准期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间的联系,运用经验公式分析了不同设计基准期下地震动对峰值加速度的表现规律,并与现有抗震设计规范就设计基准期... 为了得到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中采用高于抗震规范设计基准期时的地震动参数,通过烈度建立设计基准期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间的联系,运用经验公式分析了不同设计基准期下地震动对峰值加速度的表现规律,并与现有抗震设计规范就设计基准期为50年概率水平下的取值做了对比分析,通过实桥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在设计基准期为100年概率水平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设计基准期 烈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抗震设计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层结构对油气管线工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译 石玉成 +2 位作者 卢育霞 马林伟 任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5,共7页
油气管线工程是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跨度通常超越几十甚至几千公里,从而导致横穿地区覆盖层中土层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区划结果。本文采用分区拟合放大系数的方法,对华北... 油气管线工程是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跨度通常超越几十甚至几千公里,从而导致横穿地区覆盖层中土层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区划结果。本文采用分区拟合放大系数的方法,对华北平原地区某大型管线进行研究,给出研究区不同土层结构条件下场地放大系数KS-基岩PGA拟合函数结果,得到沿线附近10 km范围内的PGA区划图结果,并与第四代和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出的场地系数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内50年超越概率10%条件下实际场地放大系数为1.30~1.45,50年超越概率5%条件下实际场地放大系数为1.15~1.30,均高于我国第四代和第五代区划图对场地系数的建议值。50年超越概率10%下的PGA区划图结果显示,局部区域在第四代和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场地系数的结果中位于0.15g 或0.20g 区,由于KS 的提高,其实际计算结果会提升为0.20g或0.25g分区,这说明场地系数对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结果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线工程 土层结构 场地放大系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喀高铁不同设计基准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强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6-70,共5页
为莫喀高铁采用不同抗震设防标准提供相应动参数,在分析莫喀高铁地质地震构造和地震特征基础上,通过有关地震参数的相关性,计算不同设计基准期内不同超越概率对应的重现期、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地震动峰值加... 为莫喀高铁采用不同抗震设防标准提供相应动参数,在分析莫喀高铁地质地震构造和地震特征基础上,通过有关地震参数的相关性,计算不同设计基准期内不同超越概率对应的重现期、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照俄罗斯标准比中国大1. 32倍;给出任意基准期内不同超越概率下地震动参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喀高铁 设计基准期 重现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的“映射圆”模型
12
作者 刘平 罗奇峰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6期101-101,共1页
目前,地震动衰减关系主要模型有三种:圆模型、断层破裂模型及椭圆模型。这三种模型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圆模型在预测具有长大断层破裂的大震的近、中场的地震动预测偏差较大;断层破裂模型假设场地地震动与场地到断层的最短距离有... 目前,地震动衰减关系主要模型有三种:圆模型、断层破裂模型及椭圆模型。这三种模型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圆模型在预测具有长大断层破裂的大震的近、中场的地震动预测偏差较大;断层破裂模型假设场地地震动与场地到断层的最短距离有关,实际假定了地震能量是从断层上均匀地向四周释放,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椭圆模型从等震线的形状出发,分别回归出长、短轴的衰减关系,形式复杂,并且多用于烈度的衰减关系分析。本文拟提出一种形式简单、合理的“映射圆”衰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衰减关系 椭圆模型 映射 断层破裂 破裂模型 预测偏差 最短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城区基于抗倒塌的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研究
13
作者 解惠婷 曹均锋 +1 位作者 冯伟栋 彭刘亚 《华南地震》 2023年第4期26-33,共8页
根据合肥城区地貌及第四系分布特征,选取了36个典型钻孔,运用一维等效线性方法,对三种不同超越概率条件下地震动参数进行计算,并对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以及罕遇地震动与基本地震动放大倍数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层厚度、地貌特... 根据合肥城区地貌及第四系分布特征,选取了36个典型钻孔,运用一维等效线性方法,对三种不同超越概率条件下地震动参数进行计算,并对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以及罕遇地震动与基本地震动放大倍数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层厚度、地貌特征、土层结构对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其放大系数的影响显著,且存在一定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城区 抗倒塌 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 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加速度峰值衰减中的平均场地效应
14
作者 何超 罗奇峰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349-349,共1页
关键词 地震动加速度 衰减关系 场地效应 平均场 加速度峰值 汶川 关系模型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区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宏斌 马成 胡茂财 《高原地震》 2010年第4期48-51,共4页
根据兰州市区黄河阶地特征及黄土层覆盖厚度,对兰州市场地划分了3个分区,选用兰州市区156个满足场地地震反应条件的地震钻孔资料,对每个工程场地合成3组相互独立的基岩加速度输入时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各个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 根据兰州市区黄河阶地特征及黄土层覆盖厚度,对兰州市场地划分了3个分区,选用兰州市区156个满足场地地震反应条件的地震钻孔资料,对每个工程场地合成3组相互独立的基岩加速度输入时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各个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区内的工程场地地面与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比值为1.120,Ⅱ区为1.320,Ⅲ区为1.531,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成龙 刘爱珍 张文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S1期209-210,共2页
文章通过43个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案例的统计分析,讨论了不同场地条件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其结论可以为地震区划、工程结构抗震中不同场地条件下峰值加速度的取值提供依据。
关键词 工程 场地条件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分析
17
作者 王宝喜 《低碳世界》 2022年第4期142-144,共3页
现行抗震规范对大跨度悬索桥超出抗震规范设计基准期时的地震动参数规定不明确,为了得到适合大跨度悬索桥抗震设计的地震动反应谱值,本文通过建立基本烈度、设计基准期和重现期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间的联系,根据公式计算了不同设计基... 现行抗震规范对大跨度悬索桥超出抗震规范设计基准期时的地震动参数规定不明确,为了得到适合大跨度悬索桥抗震设计的地震动反应谱值,本文通过建立基本烈度、设计基准期和重现期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间的联系,根据公式计算了不同设计基准期和重现期下的地震动对峰值加速,并与现有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基准期为50年概率水平下的取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适合大跨度悬索桥抗震设计的反应谱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设计基准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抗震设计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标准中关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获取与场地类别的划分
18
作者 陈保家 《中外建筑》 2018年第9期240-241,共2页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场地类别"是每个勘测设计项目抗震设计所需参数的基础。本文分别给出了中美标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获取途径与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同时阐述了中美标准中关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场地类别"的差异之处,以便相关工...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场地类别"是每个勘测设计项目抗震设计所需参数的基础。本文分别给出了中美标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获取途径与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同时阐述了中美标准中关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场地类别"的差异之处,以便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场地类别 抗震设计 中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川Ms6.4级地震加速度记录与衰减关系研究
19
作者 刘旭宙 张建武 +1 位作者 张元生 周民都 《高原地震》 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
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后,甘肃省地震局在甘川交界地区布设了多个强震动流动观测站,2008年5月25日记录到了1次最大余震,震级为Ms6.4。27个强震动台站共获得了81条记录。这次强余震记录到的最近震中距为12 km,最远为485 km,其中最大加速度... 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后,甘肃省地震局在甘川交界地区布设了多个强震动流动观测站,2008年5月25日记录到了1次最大余震,震级为Ms6.4。27个强震动台站共获得了81条记录。这次强余震记录到的最近震中距为12 km,最远为485 km,其中最大加速度峰值为367.6 cm/s2,最小加速度峰值为0.8 cm/s2。相比较汶川地震的强震动记录,由于流动观测台站的布设使得本次地震的记录具有更好的线性分布,震中距也更为丰富,因而更利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利用统计方法获得了加速度峰值随震中距的衰减关系,基本服从幂函数衰减关系。这一结果对甘肃东南部地区震害研究和抗震设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川Ms6.4级地震 震动台网 地震动衰减规律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地震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田小甫 孙进忠 +2 位作者 刘立鹏 郑小燕 贾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0-846,共7页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UDEC软件,开展了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地震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结构面产状和位置变化对岩体边坡地震动放大系数空间展布的影响。根据岩体边坡中结构面发育的一般规律,本文模型工况主要考虑与坡面...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UDEC软件,开展了结构面对岩质边坡地震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结构面产状和位置变化对岩体边坡地震动放大系数空间展布的影响。根据岩体边坡中结构面发育的一般规律,本文模型工况主要考虑与坡面相交的贯穿性结构面,模拟的主要物理对象是层面、贯穿性长大软弱结构面等。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结构面越靠近坡顶,边坡上部的地震动响应越强烈;顺倾结构面会使坡肩部形成更强烈的地震动响应;边坡越陡,坡顶和坡肩部的地震动响应越强烈。上述规律对于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结构面 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