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统计区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和ν_(4)计算分析−以华北地区为例
1
作者 沈得秀 王庆民 +2 位作者 许洪泰 葛孚刚 蒋其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52,共12页
本文通过收集最新现代地震资料,采用历史地震与现代地震联合求取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按不同地震统计时段和震级段,基于Matlab程序中给定函数计算并拟合了华北平原地震统计区、郯庐地震统计区、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统计区、汾渭地震统... 本文通过收集最新现代地震资料,采用历史地震与现代地震联合求取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按不同地震统计时段和震级段,基于Matlab程序中给定函数计算并拟合了华北平原地震统计区、郯庐地震统计区、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统计区、汾渭地震统计区的b值和ν_(4),并将结果与五代图推荐的b值和ν_(4)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对比,进而分析最新现代地震资料对b值和ν_(4)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地震统计区确定b值和ν_(4)有一定参考意义,对地震区划、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省级地震危险性区划编制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B值 ν_(4)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平原M5.5地震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因子分析
2
作者 王岩 夏彩韵 +3 位作者 邵媛媛 杨振鹏 郭晓燕 贾丽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6-891,共6页
引入因子分析方法,对平原地震区域中小震序列的16种地震活动性参数进行降维综合,发现目前综合指数W处于平静幕的最高值区。通过进一步单因子分析结果推测,平原地震区域地下介质可能发生变化,未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性有增强趋势。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因子分析 平原地震 华北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多参数方法研究华北地区强震危险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翟娟 洪德全 +2 位作者 朱亮 赵梦强 杨震 《华南地震》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利用华北地区38年中小地震进行b值扫描,作为该区域背景应力水平,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断裂带渤海区b值较低,应力积累水平较高。依据一定分区原则,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区域,采用多参数组合分析方法,并结合各分区历史强震活动水平,... 利用华北地区38年中小地震进行b值扫描,作为该区域背景应力水平,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断裂带渤海区b值较低,应力积累水平较高。依据一定分区原则,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区域,采用多参数组合分析方法,并结合各分区历史强震活动水平,初步判断出各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山西带、燕山带、郯庐断裂带安徽区、山东区都处于较低或中等偏低的应力背景下,以中小地震滑动为特征,未来发生大震的可能性较小。郯庐断裂带渤海区正处于较高应力状态下,以平均震级较大的频繁中小地震滑动为特征,属于华北地区未来最有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华北平原带正处于高应力背景下以稀疏的中小地震滑动为主要特征,未来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B值 华北地区 强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震带活动性参数计算
4
作者 茅远哲 刘德强 《四川地震》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地震带活动性参数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核心指标之一,地震统计样本需要以足够时长和时效的资料为基础。为填补地震资料不足造成的影响,本文以华北平原地震带活动性参数为研究对象,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地震目录基础... 地震带活动性参数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核心指标之一,地震统计样本需要以足够时长和时效的资料为基础。为填补地震资料不足造成的影响,本文以华北平原地震带活动性参数为研究对象,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地震目录基础上,补充华北平原地震带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共13年M≥4.0地震的资料,重新计算了地震带活动性参数。结合统计基础和实际数据分析,计算出华北平原地震带b值为0.84,v4结果为3.91。该结果低于第五代区划图确定的b值,体现了后续地震对地震活动特征和活动水平的影响,可为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和相关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地震 B值 V4 地震活动参数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地震活动参数分析龙门山-岷山断裂带的现今活动习性与强震危险性 被引量:97
5
作者 易桂喜 闻学泽 +2 位作者 王思维 龙锋 范军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根据最近28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利用b值空间分布及断裂带分段的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的组合方法,结合历史强震背景,分析了沿川北龙门山-岷山断裂带不同断裂段的现今活动习性,并初步判别出了潜在的强震危险段落。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 根据最近28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利用b值空间分布及断裂带分段的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的组合方法,结合历史强震背景,分析了沿川北龙门山-岷山断裂带不同断裂段的现今活动习性,并初步判别出了潜在的强震危险段落。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存在6个具有不同现今活动习性的段落,其中,绵竹-茂县段处于相对高应力背景下的频繁中-小震活动状态,被认为是龙门山断裂带上未来最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江油-平武段处于相对高应力背景下的稀疏中-小震活动状态,未来有可能发生中强地震。而岷山断裂带中的岷江断裂段和虎牙断裂段,以及叠溪隐伏逆断层地区均具有相对偏低的应力水平,可能与其不久前分别发生过大地震和强震有关,未来不太长的时期内复发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断裂活动习性 强震危险性 龙门山-岷山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前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分布 被引量:79
6
作者 易桂喜 闻学泽 +3 位作者 辛华 乔慧珍 龙锋 王思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90-1500,共11页
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台网最近30多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2008年四川汶川M_S8.0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包括震级-频度关系中的a、b与a/b值,复发间隔T_r值),同时,计算了震前2年多的时间内M_L≥3.5地震的视应力.在此... 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台网最近30多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2008年四川汶川M_S8.0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包括震级-频度关系中的a、b与a/b值,复发间隔T_r值),同时,计算了震前2年多的时间内M_L≥3.5地震的视应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震活动性参数值和地震视应力的空间分布与汶川主震破裂范围、M_S≥5.0余震分布的关系.主要结果表明:①汶川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的分布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绵竹茂县段与江油—平武段具有远低于区域平均值的显著异常低b值、低a值、相对较高a/b值以及较小复发间隔T_r值的参数值组合,反映这两个断裂段在汶川主震之前已处于高应力闭锁状态,且发生强震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段落.这两个段落成为汶川主震破裂的中心段落和破坏严重的地段;②汶川地震前,位于前述两断裂段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北川段具有较高的b值与a值、较低a/b值的参数值组合,显示出应力积累水平不高的状态.汶川主震后,北川断裂段的余震强度与频度均偏低,缺少M_S≥5.0的余震;③地震活动性参数与视应力显示汶川地震之前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的应力积累水平明显低于中-北段,这种差异可能与汶川主震破裂沿断裂带中-北段呈北东向单侧扩展有关.另外,地震活动性参数值组合也反映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近期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岷山构造带 汶川地震 地震活动参数 视应力 余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地震活动性参数在断裂带现今活动习性与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与问题 被引量:50
7
作者 易桂喜 闻学泽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4-271,共18页
为了分析将地震活动性参数用于判定断裂带现今活动习性、进而评估长期地震危险性的可行性,文中介绍了沿断裂带进行b值扫描与填图的方法,以及进行断裂带分段的多参数值(—b、E、n和—a/—b)组合分析的资料处理、计算及分析步骤;提出了为... 为了分析将地震活动性参数用于判定断裂带现今活动习性、进而评估长期地震危险性的可行性,文中介绍了沿断裂带进行b值扫描与填图的方法,以及进行断裂带分段的多参数值(—b、E、n和—a/—b)组合分析的资料处理、计算及分析步骤;提出了为进行多参数计算的、断裂带分段的参考判据,进而概括了根据计算的参数值、结合强震历史背景、现今地震分布综合分析断裂带现今活动习性空间差异的方法与思路。以5条地震活动水平和监测能力各异的断裂带为试验对象,基于归纳的方法综合分析了各断裂带现今活动习性的空间差异及潜在的地震危险段。文中还就断裂的震后调整运动与低b值的关系以及精定位的地震资料在参数计算中的合理使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认识为:以b值为主的若干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可有效地用于断裂带现今活动习性及潜在强震危险段落的判定。沿断裂带b值扫描与填图以及断裂带分段多参数值组合分析两种方法,可分别应用于地震监测能力强和一般的地区;若在监测能力强的地区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获得更可靠的结果。晚期余震活跃或者大震后调整运动的断裂段也可表现出较低b或—b值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断层 地震活动参数 断层活动习性 潜在地震危险断层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地震活动参数的首都圈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武敏捷 朱红彬 +2 位作者 岳晓媛 林向东 李红 《华北地震科学》 2013年第1期25-30,共6页
根据首都圈近32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采用b值空间分布及断裂带分段的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分析方法,结合首都圈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背景,分析首都圈现今地震活动特征,综合判定处于相对高应力和闭锁状态的断裂段。研究结果表明,张渤地震... 根据首都圈近32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采用b值空间分布及断裂带分段的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分析方法,结合首都圈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背景,分析首都圈现今地震活动特征,综合判定处于相对高应力和闭锁状态的断裂段。研究结果表明,张渤地震带陆地段各段落的总体b珔值均低于山西地震带各段落的b珔值,反映张渤地震带陆地段总体应力水平高于山西地震带,b珔、n、槡E和a珔/b珔四个参数值的组合特征提示,今后应注意延怀盆地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地震危险性 首都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东北华北M_S≥5.0地震活动参数综合指标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岩 曹凤娟 +2 位作者 王亮 张博 翟丽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6-913,共8页
根据地震活动参数的数据特征,以2013年内蒙古科尔沁MS5.3地震为例,引入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在信息损失尽可能少的条件下,实现对参数变量的约简降维,并提取综合指标W.研究显示,2013年科尔沁MS5.3地震前两年,W值变化显... 根据地震活动参数的数据特征,以2013年内蒙古科尔沁MS5.3地震为例,引入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在信息损失尽可能少的条件下,实现对参数变量的约简降维,并提取综合指标W.研究显示,2013年科尔沁MS5.3地震前两年,W值变化显著.在进一步的单因子分析中,从综合后的参数变量信息中重新提取了具有物理意义的多个单因子综合指标,消除了大量信息重叠所造成的不一致,实现了对综合指标的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华北29次MS≥5.0地震的11个地震活动参数(频次N,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D值,E值,Rm值,响应比Y)进行主成分分析,其结果显示,主成分综合指标W在震前1—2年均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这充分说明综合指标W可以用作地震预报研究的综合异常参考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区划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鄢家全 韩炜 高孟潭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71-77,共7页
以晋中甫地区和四川攀西地区为例,探讨了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区划结果的影响。不同的资料处理方案会造成参数的不确定性,其b值的变化范围在0.55~0.83之间,v4值的差异可达1.5~2.5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 以晋中甫地区和四川攀西地区为例,探讨了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区划结果的影响。不同的资料处理方案会造成参数的不确定性,其b值的变化范围在0.55~0.83之间,v4值的差异可达1.5~2.5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地震烈度区划结果的影响大小,随概率水平高低而有所不同,当50年超越概率为10%时,最大差别在0.5~0.9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区划 地震活动参数 不确定性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相关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林瑛 吴忠良 陈佩燕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69-174,176,共7页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地震活动参数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参数约简的因子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炜 林命週 +1 位作者 赵利飞 马钦忠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目前地震活动性分析有许多指标参量,各参量在不同时段变化各异,预报效果不理想。由于各参量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选择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和D值8个参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反映地震活动时... 目前地震活动性分析有许多指标参量,各参量在不同时段变化各异,预报效果不理想。由于各参量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选择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和D值8个参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的综合指标Wfa。结果表明Wfa在2005年江西九江5.7级地震和华北14次5.7级以上地震前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还对因子分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因子分析 特征向量 贡献率 九江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级转换关系及其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汪素云 俞言祥 《震灾防御技术》 2009年第2期141-149,共9页
本文根据1990—2007年《中国地震年报》中同时给出MS和ML、且震源深度<70km的6577个浅源地震资料,经统计回归得到了全国和各地震区MS与ML之间的经验关系。新的震级转换关系接近于MS=ML,本文建议在需要进行震级标度转换时,对于没有测... 本文根据1990—2007年《中国地震年报》中同时给出MS和ML、且震源深度<70km的6577个浅源地震资料,经统计回归得到了全国和各地震区MS与ML之间的经验关系。新的震级转换关系接近于MS=ML,本文建议在需要进行震级标度转换时,对于没有测定MS的低震级地震可直接使用MS=ML进行转换。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震级转换关系相比,采用本文建议的震级转换方法后,全国各地震区5级以上地震的数量基本没有变化,但5级以下地震的数量有明显增加,导致由此统计得到的各地震区震级-频度关系中的b值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此外,用地震数量直接得到的4级以上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ν4有明显增高,且部分地震区甚至增加了50%以上。在高震级地震发生率不变的情况下,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上述变化反映了对地震区地震活动水平的估计有提高,可能导致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提高,对地震区划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级 转换关系 地震活动参数 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山M_S 7.0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分析及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参数I_(RTL)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月 吕晓健 田勤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6,共7页
本文采用Region-Time-Length(RTL)方法分析在汶川M_S 8.0级地震引起的地震活动增强背景下芦山M_S 7.0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变化,并提出了综合反映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的参数IRTL。芦山地震前1年在震中和周边地区检测到地震活动平静异常,主要分... 本文采用Region-Time-Length(RTL)方法分析在汶川M_S 8.0级地震引起的地震活动增强背景下芦山M_S 7.0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变化,并提出了综合反映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的参数IRTL。芦山地震前1年在震中和周边地区检测到地震活动平静异常,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1.5°N×2°E范围内,持续了近8个月,异常范围和异常程度呈现由小→大→小的特征。新提出的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参数I_(RTL),早期在0值附近波动,于震前一年开始不断下降,降至波谷后回升到较低值,波谷后9个月发震。I_(RTL)在一定程度上为"识别"芦山地震发生危险性提供了参考。以上研究对了解芦山地震孕育过程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S 7.0地震 RTL算法 地震活动 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东部及近海地区中等以上震例前地震活动性参数群体异常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冀东普 郑建常 +1 位作者 李冬梅 王鹏 《华北地震科学》 2011年第3期28-33,共6页
对1975年以来山东东部及近海地区16次ML≥4.7级地震前的地震学参数群体异常进行了研究。回顾性检验表明,地震活动性单项参数中,反映地震强度、频度及与强度、频度有关的地震参数异常在本区的中强地震预测中较为有效。参数的时程曲线中Et... 对1975年以来山东东部及近海地区16次ML≥4.7级地震前的地震学参数群体异常进行了研究。回顾性检验表明,地震活动性单项参数中,反映地震强度、频度及与强度、频度有关的地震参数异常在本区的中强地震预测中较为有效。参数的时程曲线中Et、Qp和η值一般表现为低值或由高值转为下降异常形态,其余参量多数显示为高值异常。在20余项地震活动性参数中经检验拣择出14项对本区中强地震预测效果较为明显的参数,并确定了这些参数对于本区中强地震预测的群体异常指标:若14项参数中10项以上出现了异常,本区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东部及近海 地震活动参数 群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数理基础、相关性及筛选 被引量:12
16
作者 程万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6-174,共9页
从各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入手,分析了诸参数对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的依赖性和相关性.一类为区域地震活动性统计参数,文中共分析了17个;另一类为地震活动分布类参数,即时间、空间、震级分布类参数.分布类参数的存在基础... 从各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入手,分析了诸参数对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的依赖性和相关性.一类为区域地震活动性统计参数,文中共分析了17个;另一类为地震活动分布类参数,即时间、空间、震级分布类参数.分布类参数的存在基础及合理性在于其分布模型的适用性.文中对地震时间、空间、震级的自然概率分布、泊松分布、威布尔(Weibul)分布和分形的解析式进行了形式类比和分析,并以实例说明.对余震序列衰减系数P值、H值、震群序列U值、F值和熵值K也作了初步评价,并给出了评价地震活动性参数之间相关性的另一途径,即分析计算输出时序曲线之间的关联度.文中推荐相似性关联度RY1Y2和相对变化斜率关联度GY1Y2作判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相关性 数理基础 地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空间光滑方法评估弱地震活动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力方 吕悦军 +1 位作者 彭艳菊 谢卓娟 《震灾防御技术》 2008年第1期27-36,共10页
本文以长江中游地震带为研究区域,该区地震活动比较弱,发震构造不清晰,但人口、经济分布集中,中小地震往往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影响。自有记载以来,共记录到122次M_S≥4.7级的地震,最大的地震为1631年常德63/4级地震,在这样的区域进行地震... 本文以长江中游地震带为研究区域,该区地震活动比较弱,发震构造不清晰,但人口、经济分布集中,中小地震往往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影响。自有记载以来,共记录到122次M_S≥4.7级的地震,最大的地震为1631年常德63/4级地震,在这样的区域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依据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进行潜源划分的方法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合理地评价其危险性,本文试图先在研究区内划分活动水平相当的等b值区域,然后利用空间光滑法计算各区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分布。结果显示,各分区内年平均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年发生率分布图与现代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为潜源区划分提供了一种量化的空间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震区 地震活动参数 空间光滑方法 完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参数估计的K方法及潜在震源区边界不确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雨蕊 张天中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40-46,共7页
本文在两个方面介绍了可用于地震区划的新方法。一方面是在b值及年发生率估计中,现有地震目录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历史地震目录,二为现今中小地震目录,仅用其一部分都具有缺陷。本文介绍的K方法用最大似然法估计b值及年发生率就是... 本文在两个方面介绍了可用于地震区划的新方法。一方面是在b值及年发生率估计中,现有地震目录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历史地震目录,二为现今中小地震目录,仅用其一部分都具有缺陷。本文介绍的K方法用最大似然法估计b值及年发生率就是考虑了地震资料的不完整性,将历史资料与现今地震资料结合使用,并考虑了震级的不确定性,以期得到更符合实际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另一方面是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考虑了潜在震源区的边界不确定性,使地震发生率在潜在震源区的边界附近是连续变化的,避免了突变和计算结果有过大的变化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潜在震源区 边界不确定性 地震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参数b值与地震分维关系的再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小平 许宇栋 黄雍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8-93,共6页
本文用最大似然法对云南省几个不同地区大震发生前后时期内的b值进行了时间扫描,并用数盒子法和相关函数法计算了相应时期内地震震中分布的容量D0、信息维D1和关联维D2的随时间变化,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不同地区b值与各阶分维... 本文用最大似然法对云南省几个不同地区大震发生前后时期内的b值进行了时间扫描,并用数盒子法和相关函数法计算了相应时期内地震震中分布的容量D0、信息维D1和关联维D2的随时间变化,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不同地区b值与各阶分维值的关系,发现各阶分维与b值均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此结果与AKi从理论上推出的D=2b基本一致。本文从分维与b值的物理实质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值 分维 相关关系 地震活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多地震活动参数分析晋冀蒙交界地区长期地震危险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敏捷 朱红彬 +1 位作者 林向东 韩孔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年第3期57-62,共6页
根据晋冀蒙交界近33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运用最大似然法,分别计算并绘制晋冀蒙交界1980年、1990年、2000年以来b值空间扫描图像,结果显示,低b值异常区主要分布在大同、张北、代县一带。依据区域地质构造条件、b值空间分布图像、历史... 根据晋冀蒙交界近33年的区域台网地震资料,运用最大似然法,分别计算并绘制晋冀蒙交界1980年、1990年、2000年以来b值空间扫描图像,结果显示,低b值异常区主要分布在大同、张北、代县一带。依据区域地质构造条件、b值空间分布图像、历史强震和现代地震活动特征,将晋冀蒙交界分成张北段、延庆段、大同段和代县段4个段落,采用最佳效果拟合法+最大似然法,对各段落进行b值时间扫描,并且利用断裂带分段的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分析方法,分析4个段落的现今活动习性,综合判定处于相对高应力和闭锁状态的断裂段。研究结果表明,张北段处于高应力背景下的相对闭锁状态,但会受到1998年、1999年张北M 6.2、M 5.6强余震影响。综合分析认为,需注意张北段和延庆段发生中强地震的长期地震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值 地震活动参数 地震危险性 晋冀蒙交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