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弹性位错模型及干涉雷达同震形变场反演1997年玛尼Mw7.5级地震参数-Ⅰ.均匀滑动反演 被引量:35
1
作者 孙建宝 徐锡伟 +2 位作者 沈正康 石耀霖 梁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97-1110,共14页
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Mw7.5级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Peltzer等认为该形变场体现了地壳的非线性弹性形变响应,挤压象限和拉张象限的杨氏模量比值为2.相同的情形并没有在其他地震同震形变场中发现,通常用... 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Mw7.5级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Peltzer等认为该形变场体现了地壳的非线性弹性形变响应,挤压象限和拉张象限的杨氏模量比值为2.相同的情形并没有在其他地震同震形变场中发现,通常用线弹性理论就能够很好地解释观测数据.考虑到他们所用断层模型的简化程度和纯走滑约束等,本研究认为非线性弹性解释是牵强的.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采用卫星观测得到的地表断层位置,去除倾滑为零的约束,基于非线性优化反演方法寻求拟合雷达观测的最佳断层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参数.结果表明,线弹性模型能够满意解释观测数据.断层在朝阳湖以东的段落最深达到16.5km,随着断层向两侧延伸,深度逐渐减小;反演得到的断层倾向和倾滑位移与野外调查一致;断层左旋走滑分量最大达到4.44m,同时倾滑分量在相同段达到了最大值1.1m,该量值不能忽略;反演得到的总地震矩为2.08×1020N.m,相当于矩阵级Mw7.5,与哈佛给出的2.23×1020N.m、Velasco等反演得到的1.8×1020N.m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尼地震 干涉雷达 同震形变 线弹性 均匀滑动反演 滑动分布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弹性位错模型反演1997年西藏玛尼Mw7.5级地震的干涉雷达同震形变场——Ⅱ滑动分布反演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建宝 石耀霖 +2 位作者 沈正康 徐锡伟 梁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90-1397,共8页
1997年11月8日西藏Mw7.5级玛尼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假设断层的各个分段滑动量均匀,反演得到断层各个分段的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量.本部分的反... 1997年11月8日西藏Mw7.5级玛尼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假设断层的各个分段滑动量均匀,反演得到断层各个分段的几何参数和均匀滑动量.本部分的反演进一步去除滑动均匀假设,并利用更能反映断层真实状态的角形元位错模型(线弹性),在第一部分反演得到断层几何的基础上,反演断层面的静态位错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线弹性滑动分布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观测数据,进一步提高反演的数据拟合程度.最终得到了断层面上的走滑和倾滑位错分布.首次得到的断层面滑动分布显示断层面滑动在浅部(0-12 km)比较集中,地震破裂长度约170 km,最大左旋走滑位移达4.8 m;反演结果还表明局部段落存在较大倾滑位移,量值达到1.9 m,这在断层模型中是不能忽略的,它可能是断层两侧形变不对称的原因之一;反演得到的标量地震矩为2.18×10^20N.m,相当于矩震级Mw7.5,与Velasco等利用地震波形反演得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尼地震 干涉雷达 同震形变 线弹性 均匀滑动反演 滑动分布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约束的2020年中国西藏定日M_(W)5.7地震同震滑动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肖雁峰 胡晓斌 谭凯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0-148,共9页
2020年3月20日,中国西藏定日县发生M_(W)5.7地震,稀缺的区域地震地质资料给认识发震构造带来诸多不便.为准确认识此次地震的破裂机制,本文首先利用DInSAR技术对Sentinel1-A升轨和降轨数据进行处理,采用GACOS模型做大气改正,获得LOS同震... 2020年3月20日,中国西藏定日县发生M_(W)5.7地震,稀缺的区域地震地质资料给认识发震构造带来诸多不便.为准确认识此次地震的破裂机制,本文首先利用DInSAR技术对Sentinel1-A升轨和降轨数据进行处理,采用GACOS模型做大气改正,获得LOS同震形变场.然后将地震简化为一个具有均匀滑动量的有限矩形,采用非线性反演算法研究均匀滑动模型,以便确定发震断层的位置及其几何参数.最后基于上述结果,构建同震破裂几何模型,反演同震破裂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发震断层的走向330°,倾角51°.此次地震的破裂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深度2.32~5.31 km范围内.破裂区长约5.6 km,宽约3.6 km.最大滑动量约1.13 m,位于87.4102°E,28.6691°N处,埋深3.967 km.破裂以正断滑动为主兼具部分右旋走滑分量,平均滑动角-106.6°.释放的地震矩为3.89×10^(17) N·m,对应的矩震级为M_(W)5.7.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挤压欧亚板块,在定日地区产生近东西向的拉张力,使得该地区正断层发育,这可能控制着该地区的地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2020年定日M_(W)5.7地震 InSAR同震形变 均匀滑动 滑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金盆水库放水塔附近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润勇 彭建兵 毛彦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438-442,共5页
放水塔附近滑坡是金盆水库右岸原1号滑坡体下游边界段的残留体,受短期强降水因素的诱发导致坡体变形、失稳滑动。滑坡体具顺层牵引滑动特征,且平面上,不同区段变形破坏程度不同,其表现形式与坡体平面旋转有一定的相似性。坡体滑动... 放水塔附近滑坡是金盆水库右岸原1号滑坡体下游边界段的残留体,受短期强降水因素的诱发导致坡体变形、失稳滑动。滑坡体具顺层牵引滑动特征,且平面上,不同区段变形破坏程度不同,其表现形式与坡体平面旋转有一定的相似性。坡体滑动主要受4组结构面的控制,其中的软弱片理结构面(产状150°~170°∠35°~55°)与产状为230°~290°∠35°~55°的另一组结构面构成滑坡的滑动控制面。基岩内发育的大量的软弱片理结构面,大气强降水,滑坡上部相对平缓的地貌及人类工程对地表植被环境的破坏,滑坡体下部喷护层的存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坡体的失稳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盆水库 顺层牵引 均匀滑动 片理结构面 强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PS资料反演华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深部运动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洁 宋惠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6期1999-2004,共6页
采用最新的GPS测量资料,反演分析了华北地区一些主要活动断裂的深部不均匀滑动特征。反演结果表明:GPS资料基本上能够反映断裂的总体活动状态,但由于点少、线长,对单个断层的活动控制并不十分理想。
关键词 位错反演 GPS资料 活动断裂 均匀滑动 华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omogeneity problem with a sliding interface under remote shearing stress
6
作者 ZHAO YingTao GAO Yang WANG MinZho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2122-2127,共6页
The problem of an ellipsoidal inhomogeneity embedded in an infinitely extended elastic medium with sliding interfaces is investigated. An exact solution is presented for such an inhomogeneous system that is subject to... The problem of an ellipsoidal inhomogeneity embedded in an infinitely extended elastic medium with sliding interfaces is investigated. An exact solution is presented for such an inhomogeneous system that is subject to remote uniform shearing stress. Both the elastic inclusion and matrix are considered isotropic with a separate elastic modulus. Based on Lur’e’s approach to solving ellipsoidal cavity problems through Lamé functions, several harmonic functions are introduced for Papkovich-Neuber displacement potentials. The displacement field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ellipsoidal inclusion are obtained explicitly, and the stress field in the whole domain is consequently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HOMOGENEITY sliding interface Lamé’s function Eshelby proble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