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特征及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尹光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81-182,185,共3页
目的:观察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特征,并分析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漯河市传染病医院60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对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时予介入治疗,记录成像特征并统计治... 目的:观察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特征,并分析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漯河市传染病医院60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对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时予介入治疗,记录成像特征并统计治疗效果;收集全部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60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并确诊,其中有41例(68.33%)呈多肺叶受累,19例(31.67%)呈单肺叶受累,镜下可见大量突出性白色干酪样坏死物,且支气管黏膜肿胀,并被此类坏死物覆盖,管腔狭窄;60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经介入治疗后,治疗有效48例(80.00%),治疗无效12例(20.00%);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介入治疗疗效为因变量,以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服药依从性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服药依从性为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支气管结核镜能直接显示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结核特征,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且经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服药依从性是其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当针对上述因素采取针对性方案,以期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坏死型 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镜 成像特征 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抗肿瘤药物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护理
2
作者 胡丹 张雯雯 +1 位作者 邵燕 顾黎军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总结1例肺癌化疗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后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控制感染、皮肤黏膜护理、液体管理、输液管道护理、尿管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心理护理,医护联合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方案.南... 总结1例肺癌化疗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后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控制感染、皮肤黏膜护理、液体管理、输液管道护理、尿管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心理护理,医护联合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方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1例抗肿瘤药物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基本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过敏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病理特征评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吴建新 袁耀宗 +3 位作者 徐家裕 秦兰芬 李定国 陆汉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 以大鼠胆源性胰腺炎模型为对象 ,比较国外相关的评分标准 ,探讨这一实验模型合理、准确的病理学评定方法。方法  4 8只SD大鼠分善宁 (16只 )、对照 (2 1只 )和假手术 (11只 )不同处理组 ,胰胆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急性坏... 目的 以大鼠胆源性胰腺炎模型为对象 ,比较国外相关的评分标准 ,探讨这一实验模型合理、准确的病理学评定方法。方法  4 8只SD大鼠分善宁 (16只 )、对照 (2 1只 )和假手术 (11只 )不同处理组 ,胰胆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发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参照Schmidt等普通病理学评分标准并加以改进 ,结合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 ,评定不同标准的病理组织学评分的准确性。结果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大鼠解剖时见大量红色腹腔渗液 ,最多者达体重的 6 % ;光镜下见胰腺组织明显出血、腺细胞坏死 ;小叶破坏 ,结构紊乱 ,小叶间隔大量红细胞 ;肝脏、心脏、肺和肾脏也出现组织充血、出血等。不同处理组的 4项组织学评分标准显示Schmidt方法不能显示组间出血的严重程度 ,炎症、水肿、坏死 3项过于繁冗。以高倍镜下间隔红细胞数平均值和分级评分比较 ,组间出血显示显著性差异。结论  1)腹腔大量红色渗液、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胰外多器官损伤等是这一模型的特征 ;2 )在简化Schmidt评分标准中水肿、坏死、炎症等 3项和出血指标以及间隔红细胞数和分级统计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新的标准 ,以更为准确合理地评定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病理特征 评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大鼠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黎明 万莉红 +1 位作者 李贵星 王正荣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大鼠全身炎症反应时血浆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TNF-α、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通过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3%牛磺胆酸钠制备ANP模型,小肠内灌注大黄素25mg/kg和5mg/kg,术后12、24、48h采...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大鼠全身炎症反应时血浆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TNF-α、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通过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3%牛磺胆酸钠制备ANP模型,小肠内灌注大黄素25mg/kg和5mg/kg,术后12、24、48h采血5ml,观察血浆IL-1β、TNF-α和IL-10表达情况。结果:ANP组淀粉酶较正常组高,且随时间而加重;在各时间点,大黄素治疗组淀粉酶较ANP模型组明显下降;ANP组血浆IL-1β、TNF-α、IL-10较正常组高,大黄素治疗组可见IL-1β、TNF-α、IL-10较ANP模型组明显下降。结论:大黄素减轻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大鼠全身炎症反应时的多器官损伤的机制可能是大黄素负性调节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1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IL-1β、TNFα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生长抑素对正常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胰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建新 王兴鹏 +2 位作者 徐家裕 袁耀宗 秦兰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30-833,共4页
目的 :研究外源性生长抑素 (施他宁 )对正常胰腺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胰血流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LS -Ⅲ型计算机化组织血流仪测定施他宁影响大鼠胰腺组织血流的变化、牛磺胆酸钠诱发ANP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浆二十碳烯酸类代... 目的 :研究外源性生长抑素 (施他宁 )对正常胰腺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ANP)胰血流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LS -Ⅲ型计算机化组织血流仪测定施他宁影响大鼠胰腺组织血流的变化、牛磺胆酸钠诱发ANP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浆二十碳烯酸类代谢物和普通病理及电镜观察。结果 :正常鼠施他宁给药后胰血流量显著低于给药前 ;诱发ANP后 ,胰血流量显著降低 ,但施他宁 +ANP组血流量显著高于ANP组 ;ANP组发病 6h血栓素B2 (TXB2 )高于假手术对照组的 4 5倍 ,施他宁 +ANP组各时点TXB2 均显著低于ANP组 ,6h 6 -酮 -前列腺素 -F1α(6 -Keto -PGF1α)及各时点TXB2 / 6 -Keto -PGF1α比值则显著高于ANP组 ;病理观察示施他宁 +ANP组腺细胞坏死积分和微血管内微血栓显著少于ANP组。结论 :外源性生长抑素使正常鼠胰血流量下降 ,但施他宁 +ANP组胰血流量显著高于ANP组 ,其机制可能是二十碳烯酸类异常代谢的矫正 ,从而改善胰组织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胰腺炎 微循环 类花生酸类 外源性 胰血流量 胰缺血 急性坏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并发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诊治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南芳 沈洪亮 +3 位作者 黄瑛 吴伟琪 朱爱国 陈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妊娠 并发症 急性 诊断 治疗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时肠道细菌微生态改变与胰腺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承堂 黎沾良 +1 位作者 熊德鑫 祝小枫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7年第7期403-404,共2页
目的:探索肠道生物屏障改变在胰腺感染中的作用。方法:15只杂种犬在定植耐氨苄青霉素大肠杆菌(携带质粒PUC18的JM109)后,随机分组。胰腺炎组(8只)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引发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对照组... 目的:探索肠道生物屏障改变在胰腺感染中的作用。方法:15只杂种犬在定植耐氨苄青霉素大肠杆菌(携带质粒PUC18的JM109)后,随机分组。胰腺炎组(8只)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引发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对照组(7只)仅作单纯剖腹术,7天后活杀。定量分析肠道粘膜及内容物中的菌群数,且对血液和内脏进行细菌培养。结果:胰腺炎组肠粘膜及内容物中大肠杆菌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均明显减少(P均<0.01);肠粘膜厌氧菌/需氧菌比值严重倒置(P<0.05);脏器和血培养结果:胰腺炎组所有动物均出现了肠道细菌易位,以肠系膜淋巴结和胰腺易位率最高(87.5%~100.0%),且能找到术前人工定植于肠道的耐药质粒菌。胰腺炎后第1天和第2天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5.0%和62.5%,而对照组全部阴性。结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时肠道出现明显的细菌微生态失调,以过度生长的G-杆菌为主的肠道细菌易位到胰腺及其它脏器,成为胰腺及胰周感染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坏死型 粘膜菌群 微生态失调 细菌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尹勇 高乃荣 李兆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VT)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ANP组;ANP+UT组(10万U/kg)。通过结扎大鼠十二指肠使呈闭袢制备ANP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CAM-1蛋白的表达,测定肺...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VT)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ANP组;ANP+UT组(10万U/kg)。通过结扎大鼠十二指肠使呈闭袢制备ANP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CAM-1蛋白的表达,测定肺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观察术后6h肺毛细血管通透性(LCP)的变化及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结果:UT治疗组肺脏ICAM-1的表达下调,肺脏MPO活性虽明显高于SO组,但较ANP组明显降低(6h:3.0±1.0μmol/g us 46±0.8 μmol/g,P<0.05;16 h:3.5±1.1 μmol/g vs 7.7±0.7μmol/g,P<0.01;24h:3.3±1.3tμmol/g vs7.2±1.0μmol/g,P<0.01).LCP水平也较ANP组明显降低(74.9±6.6μmol/g vs vs 86.9±10.9μg/g ,P<0.05),肺损伤程度较ANP组明显减轻。结论:UT通过下调肺脏ICAM-1的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脏的聚集、浸润,对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大鼠 肺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2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闫薇 李薇 +1 位作者 熊琳 冉玉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 丙种球蛋白治疗 全身红斑 临床资料 皮肤科 安痛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非 朱莉 +1 位作者 黄金龙 吴敏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37-638,共2页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因全身红斑、水疱伴发热3d于2013年9月20日人我院治疗。患者2013年8月底外伤后致右足皮肤破损,未予处理,肿痛逐渐加重,2013年9月14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右足外伤后软组织感染伴皮瓣坏死,予以头孢硫脒...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因全身红斑、水疱伴发热3d于2013年9月20日人我院治疗。患者2013年8月底外伤后致右足皮肤破损,未予处理,肿痛逐渐加重,2013年9月14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右足外伤后软组织感染伴皮瓣坏死,予以头孢硫脒抗感染治疗,肿痛缓解,于2013年9月17日出现高热、红斑,T最高达39.5℃,考虑为病毒疹,予以抗病毒治疗,体温无下降,皮疹渐增多,泛发全身,入院前1d出现水疱、大疱及糜烂,双眼、口腔及外阴糜烂、疼痛,抗HIV抗体初筛阳性,考虑为艾滋病并转入我院治疗。患者近半年体重下降10kg,否认既往明确药物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麻醉及术后并发胰性脑病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东 陈鹏 丁红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麻醉 术后 胰性脑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大面积烧伤创面护理用于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创面护理的体会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尹璐 戴逸楠 +3 位作者 富彦财 杨鑫 张姣 张庆瑞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总结将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的外科护理应用于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体会。方法在内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的外科治疗护理方法,如使用翻身床、床上固定烤灯架,定时翻身、充分暴露创面,外用磺胺米隆、银... 目的总结将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的外科护理应用于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体会。方法在内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的外科治疗护理方法,如使用翻身床、床上固定烤灯架,定时翻身、充分暴露创面,外用磺胺米隆、银锌霜、风筒吹干等,进行创面护理。结果本组患者通过应用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护理,加速皮损愈合,降低了并发症,缩短了治疗时间。结论将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的外科护理技术应用于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对控制皮损感染,促进皮损快速愈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 皮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误诊为麻疹1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有明 杨蓉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 误诊 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环丙沙星致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桂梅 周向昭 +1 位作者 孟兆影 郜贺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口服环丙沙星 治疗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发水肿型胰腺炎向坏死型胰腺炎转变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蒲青凡 严律南 +4 位作者 金立人 刘占培 谭建三 左凤琼 吴兆峰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借助于一种新的大鼠模型,研究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向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转变的机理.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52只,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采用胰管结扎及静脉推注蛙皮素(100μg/kg)、促胰液素(10μg/kg)以诱发AEP... 目的:借助于一种新的大鼠模型,研究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向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转变的机理.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52只,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采用胰管结扎及静脉推注蛙皮素(100μg/kg)、促胰液素(10μg/kg)以诱发AEP;Ⅲ组,在AEP模型的基础上静注10%高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110000)500mg/kg诱发AHNP.各组分别于造模型后3、gh行组织学及电镜等检查.结果:AEP和AHNP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浓度均明显增高;AHNP组胰腺细胞质膜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AHNP组3h及9h时腹水量明显多于AEP组,胰实质出血或/和坏死明显,并有胰腺组织细胞内钙沉积、小静脉扩张、红细胞沉积、粒细胞聚集等现象.电镜观察显示:AEP组有大小不等的酶原颗粒聚集于细胞内.AHNP组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剥脱,基膜不完整.结论:静注大剂量Dextran-110在AEP模型基础上通过引起胰微血管损害而促发AH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动物模 水肿 坏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洋峰 蒋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信号通路在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NP)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96只全雄SPF大鼠,随机分为ANP模型组、雷帕霉素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ANP模型组经胰胆管逆行方... 目的探讨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信号通路在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NP)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96只全雄SPF大鼠,随机分为ANP模型组、雷帕霉素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ANP模型组经胰胆管逆行方向注射1 m L/kg的5%牛磺胆酸钠;雷帕霉素组在ANP模型组基础上,腹腔注射0.5 mg/kg的雷帕霉素。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6、12、24 h,随机取8只大鼠分别收集血清,检测血清淀粉酶(AMY)、TNF-α、IL-6、IL-10水平;采集胰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m TOR和p70S6K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各时间点,雷帕霉素组大鼠血清中AMY、TNF-α和IL-6水平低于ANP模型组(P均<0.01),IL-10高于ANP模型组(P均<0.01);雷帕霉素组及ANP模型组各指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雷帕霉素组胰腺组织中p-m TOR与p70S6K蛋白的表达量低于ANP模型组(P均<0.01),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雷帕霉素组的胰腺细胞凋亡指数低于ANP模型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组大鼠胰腺组织病变程度较ANP模型组轻。结论 p-m TOR/p70S6K通路活性降低可改善ANP大鼠炎症反应及减轻胰腺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 雷帕霉素 炎性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的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德花 杨竹娥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5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 护理 治疗 心理护理 营养支持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菊林 易效 温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药疹 中毒性表皮坏死型 地塞来松 免疫球蛋白 紫草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胰周坏死型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婷 邓艳 +2 位作者 吴佳隆 孙欢 张小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5,共5页
仅胰周坏死型胰腺炎(EXPN)是指仅累及胰腺周围脂肪组织/细胞坏死,而胰腺实质未见确切坏死的一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独立亚型。EXPN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介于急性间质水肿性胰腺炎与胰腺实质坏死(伴或不伴有胰周坏死)两者之间,且其累及范围... 仅胰周坏死型胰腺炎(EXPN)是指仅累及胰腺周围脂肪组织/细胞坏死,而胰腺实质未见确切坏死的一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独立亚型。EXPN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介于急性间质水肿性胰腺炎与胰腺实质坏死(伴或不伴有胰周坏死)两者之间,且其累及范围也是影响该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结局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认识及诊断EXPN,为临床提供适宜的干预依据,对提高病人预后、降低病人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就EXPN的定义、流行病学、影像表现及预后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仅胰周坏死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合并急性胰腺炎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远志 蒙秉新 张燕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612-612,共1页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是皮肤科疾病中病情较为危重、死亡率较高的病种之一。该病一般合并内脏系统的损害,需要进行综合治疗。我科于2012年3月收治l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 胰腺炎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