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余茜 李晓红 +3 位作者 雷晴 何晓彬 何成松 聂红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496-2497,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受损伤的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并缝合,随机分成电针组与模型组。电针组每天穴位电针20min。分别于术后2,4及8周动态观察髓纤维形态学变化、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幅值的变化。模型组... 目的:探讨电针对受损伤的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并缝合,随机分成电针组与模型组。电针组每天穴位电针20min。分别于术后2,4及8周动态观察髓纤维形态学变化、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幅值的变化。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电针组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2,4及8周时分别为(11.98±4.12)%,(45.03±7.21)%,(82.41±15.97)%时优于模型组(9.46±4.17)%,(15.02±16.98)%,(33.97±7.46)%(P<0.05);有髓神经纤维数、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及截面积在术后各观察点电针组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结论:穴位电针对损伤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鼠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液促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永 周鸣鸣 +2 位作者 邱一华 马红萍 丁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6期2308-2309,共2页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中药-神经生长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5组:神经生长液低、中、高剂量组,弥可保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坐骨神经夹伤模型,于术后每5d测定坐骨神经功...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中药-神经生长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5组:神经生长液低、中、高剂量组,弥可保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坐骨神经夹伤模型,于术后每5d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nerveindex,SFI),术后第20天行电生理,组织学检测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术后5d时实验组(-72±9)与对照组(-79±8)间SF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58,P>0.05),10d时高剂量组(-60±9)和弥可保组(-61±7)优于对照组(-75±7)(F=5.1,P<0.05),15d和20d时低、中、高剂量组及弥可保组均优于对照组(F=6.83和9.92,P<0.05)。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最大收缩力检测,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记数、再生有髓纤维数、肌细胞截面积等指标神经生长液低、中、高剂量组及弥可保组均优于空白对照组(F=26.29,51.35,7.86,37.38,11.11,P<0.05)。超微结构观察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态、厚度、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变性纤维的数目少于对照组。结论神经生长液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液 大鼠 坐骨神经再生 实验 坐骨神经损伤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施万细胞自噬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万山 朴仲贤 +2 位作者 韩明虎 王启伟 朴英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细胞自噬作用。方法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分别于造模后0、0.5、1.0、1.5、2.0、3.0、4、5、7、10、15 d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结构观察。结果轴突在第0.5天时从髓鞘脱离,溃变呈空泡状。...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细胞自噬作用。方法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分别于造模后0、0.5、1.0、1.5、2.0、3.0、4、5、7、10、15 d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结构观察。结果轴突在第0.5天时从髓鞘脱离,溃变呈空泡状。第2天开始髓鞘皱褶、断裂形成碎片,神经膜细胞(Schwann cell, 施万细胞)内见大的膜结合髓鞘碎片和许多散在小碎片,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泡,呈酸性磷酸酶(AcPase)阳性。第4天时内膜区偶见幼稚细胞,1周后见大量幼稚细胞。第7天后施万细胞内自噬泡数量开始减少。实验全程偶见巨噬细胞,内有吞噬泡。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溃变髓鞘主要经施万细胞自噬清除,施万细胞脱分化为施万细胞祖细胞后大量增殖分化参与神经再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坐骨神经再生 施万细胞 细胞自噬 形态学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武震 刘晓化 +3 位作者 李魁章 曲建波 马龙 王海亮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80-482,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在双目放大镜下切断两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神经损伤处和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后立即行缝合术。2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在双目放大镜下切断两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神经损伤处和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后立即行缝合术。2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学和组织形态学观测评定。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恢复、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及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早期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创伤和损伤 银杏叶提取物 神经再生 坐骨神经再生 WISTAR大鼠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局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神经段皮下包埋对坐骨神经再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明堂 蒋电明 安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 探讨异体周围神经段皮下包埋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Wistar大鼠 30只 ,雄性。 6只为供体 (C组 ) ,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A组 ) 12只 ,于右大腿后侧皮下行异体坐骨神经 (15 mm)包埋 ,2周后取出 ,修整为 10 mm的片段移... 目的 探讨异体周围神经段皮下包埋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Wistar大鼠 30只 ,雄性。 6只为供体 (C组 ) ,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A组 ) 12只 ,于右大腿后侧皮下行异体坐骨神经 (15 mm)包埋 ,2周后取出 ,修整为 10 mm的片段移植于左侧新鲜的坐骨神经缺损处 (10 m m)。对照组 (B组 ) 12只 ,于右腿相应部位皮肤切口直接缝合 ,左侧新鲜坐骨神经 (10 mm)原位吻合。术后 2、4、8和 14周行组织学观察 ,14周作电生理测定和电镜观察。 结果 术后 2周 ,A组炎性反应稍重于 B组 ;至 4周时两组的炎性反应程度相似 ,近端少许胶原纤维增生 ;8周时两组的炎性反应基本停止 ,胶原纤维增生稍明显 ;14周时两组神经外膜构成完整 ,束膜、内膜结构无明显差异。再生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及少量的无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完整。再生轴突数目、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束膜厚度、分布及范围相似。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峰值及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皮下包埋的异体周围神经段虽有一定的炎性反应 ,但仍具有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神经再生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缺损 异体移植 异体神经段皮下包埋 坐骨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神经元轴突自噬作用(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朴仲贤 王万山 +4 位作者 徐锡金 王启伟 霍霞 韩明虎 朴英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变性轴突清除中的自噬作用.方法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结构观察和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检测.结果坐骨神经横切后轴突发生变性,主要变化为术后第5小时~2天...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变性轴突清除中的自噬作用.方法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结构观察和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检测.结果坐骨神经横切后轴突发生变性,主要变化为术后第5小时~2天轴质肿胀,轴突与髓鞘分离,术后第4天轴质浓缩,轴突与髓鞘完全分离形成游离轴突体.术后初期变性轴突主要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泡,后期轴突与髓鞘完全分离并形成较大的游离轴突体,轴突体外包一层轴突膜是神经元细胞膜的延续,轴突体轴质浓缩,含大量各级自噬泡和纵横交错的神经丝、微管和微丝.经酸性磷酸酶(AcPase)染色证实自噬泡均呈AcPase阳性,第7天后轴突体被降解吸收,形成的空腔内偶见巨噬细胞.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变性轴突的清除主要靠轴突自身的自噬和施万细胞吞噬机制,而巨噬细胞只起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坐骨神经再生 神经元轴突 自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506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卫国 傅重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押目的对FK506促神经再生的作用及药物应用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制成坐骨神经再生室模型。A组(对照组)再生室内注入生理盐水;B组(全身用药组)再生室内注入盐水,颈后皮下注射FK5061mg/kg... 押目的对FK506促神经再生的作用及药物应用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制成坐骨神经再生室模型。A组(对照组)再生室内注入生理盐水;B组(全身用药组)再生室内注入盐水,颈后皮下注射FK5061mg/kg,连续14天;C组(局部用药组)再生室内注入1μg/mlFK506。于术后一定时间内观察神经损伤局部的免疫反应熏检测腓肠肌湿重、组织形态学及图像分析、电生理学。结果B、C组神经损伤局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A组轻微。6周时B组各测定结果明显优于A组;C组各指标好于A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1雪全身应用FK506(1mg/kg)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可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2)局部应用FK506(1μg/ml)对早期损伤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 大鼠 坐骨神经再生作用 实验研究 免疫抑制剂 外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神经元轴突自噬作用
8
作者 朴仲贤 王万山 +3 位作者 徐锡金 王启伟 韩明虎 朴英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变性轴突清除中的自噬作用。方法: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结构观察和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检测。结果:坐骨神经横切后轴突发生变性,主要变化为术后第5h~2d...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变性轴突清除中的自噬作用。方法: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结构观察和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检测。结果:坐骨神经横切后轴突发生变性,主要变化为术后第5h~2d轴质肿胀,轴突与髓鞘分离,术后第4d轴质浓缩,轴突与髓鞘完全分离形成游离轴突体。术后初期变性轴突主要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泡,后期轴突与髓鞘完全分离并形成较大的游离轴突体,轴突体外包一层轴突膜是神经元细胞膜的延续,轴突体轴质浓缩,含大量各级自噬泡和纵横交错的神经丝、微管和微丝。经酸性磷酸酶(AcPase)染色证实自噬泡均呈AcPase阳性,第7d后轴突体被降解吸收,形成的空腔内偶见巨噬细胞。结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变性轴突的清除主要靠轴突自身的自噬和施万细胞吞噬机制,而巨噬细胞只起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轴突 大鼠 髓鞘 坐骨神经再生 术后 巨噬细胞 变性 自噬作用 胞吞 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9
作者 姚健 刘梅 +2 位作者 王晓冬 张沛云 丁斐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16只,分为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组和生理盐水组,切断左侧坐骨神经,硅胶管套接后两神经断端间距10mm,再生室内注入Tropic 1808基因重组蛋白液(500μg/ml)或生理... 目的观察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16只,分为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组和生理盐水组,切断左侧坐骨神经,硅胶管套接后两神经断端间距10mm,再生室内注入Tropic 1808基因重组蛋白液(500μg/ml)或生理盐水13μl。术后每4周做一次足迹试验,16周时作神经干动作电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腓肠肌纤维截面积、硅胶管中段再生神经等检测。结果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组SFI的恢复、神经干动作电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腓肠肌纤维截面积、硅胶管中段再生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等结果均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有统计学意义。电镜观察表明Tropic1808组再生轴突较NS组粗,髓鞘较生理盐水组厚。结论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有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 1808基因重组蛋白 大鼠 坐骨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保存的雪旺细胞对损伤后坐骨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英文)
10
作者 常晓兰 冯广友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564-1565,共2页
目的:比较原代培养雪旺细胞(Schwanncells,SCs)和冷冻保存的SCs移植对损伤后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和液氮保存的SCs分别移植到桥接缺损坐骨神经的硅胶管内。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硅胶管远端神经干内注射HRP,逆行追踪背根神经... 目的:比较原代培养雪旺细胞(Schwanncells,SCs)和冷冻保存的SCs移植对损伤后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和液氮保存的SCs分别移植到桥接缺损坐骨神经的硅胶管内。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硅胶管远端神经干内注射HRP,逆行追踪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前角的标记神经元数量;测量再生神经纤维的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结果:原代培养和冷冻保存SCs在移植后不同时间其背根神经节(术后6周:3967.41±305.91与3890.55±315.63,t=0.55,P>0.05;术后8周:4029.33±313.80与4184.90±305.75,t=1.11,P>0.05)和脊髓前角神经元HRP标记细胞数量(术后6周:404.87±40.05与429.77±43.40,t=1.33,P>0.05;术后8周:474.49±42.74与470.99±38.82,t=0.19,P>0.05)、再生神经纤维的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m/s)基本一致(术后6周:32.28±1.96与32.05±2.31,t=0.24,P>0.05;术后8周:43.60±1.88与43.84±2.19,t=0.26,P>0.05;术后12周:43.78±1.71与43.83±1.75,t=0.06,P>0.05),再生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未见明显差别。结论:冷冻保存的SCs仍具有促进损伤后周围神经再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保存 雪旺细胞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再生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屈肌反射—HRP结合法观察坐骨神经再生
11
作者 韩雪飞 孔天翰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坐骨神经再生 屈肌反射 H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F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崔雅珍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3年第3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NTF 大鼠 坐骨神经再生 实验 神经营养因子 动物模型 坐骨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坐骨神经再生形态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晓辉 王淑荣 +2 位作者 孙忠人 郝秀兰 唐强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5年第4期247-247,共1页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与分组Wistar远交系雄性大鼠168只,体重200±10g,随机分组如下表: 1.2建造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用10%水合氯醛按3.5ml/kg量腹腔麻醉,左侧股后正中纵行切长6~8mm切口,暴露坐骨神经.距坐骨结节6~8mm处钳...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与分组Wistar远交系雄性大鼠168只,体重200±10g,随机分组如下表: 1.2建造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用10%水合氯醛按3.5ml/kg量腹腔麻醉,左侧股后正中纵行切长6~8mm切口,暴露坐骨神经.距坐骨结节6~8mm处钳夹闭坐骨神经干,挤压5sec放松10sec 3次,挤压宽度3mm.9~0无创缝线标记后缝合.术后30min检测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降至10m/s以下时人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但不做钳夹,在相应部位做标记缝合.各种治疗于术后6h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坐骨神经再生形态 功能恢复 神经电生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张烽 顾玉东 +1 位作者 徐建光 李继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 评价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 48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及 EGb2 4/6 组。于术后 2、4、6周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 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各时间点... 目的 评价银杏叶提取物 (EGb)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 48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及 EGb2 4/6 组。于术后 2、4、6周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 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各时间点 EGb2 4/6 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潜伏期和诱发电位恢复率 EGb2 4/6 组在各时间点上优于对照组 (P<0 .0 1)。组织学检查神经内血管数、直径、截面积在2、4、6周时 EGb2 4/6 均多于对照组 (P<0 .0 1,P<0 .0 5 )。有髓神经纤维数、纤维直径、截面积在各时间点EGb2 4/6 组均优于对照组 (P<0 .0 1)。超微结构观察 EGb2 4/6 组各时间点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厚度、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 ,变性纤维的数目均少于对照组。 结论 EGb2 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促进挤压伤大鼠坐骨神经再生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德春 陈中伟 +2 位作者 陈峥嵘 张乃娴 宋后燕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修复的影响 ,并对其在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方法 取 36只 Wistar大鼠 ,手术暴露两侧的坐骨神经 ,均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 ,左侧为实验侧 ;右侧为对照侧。... 目的 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修复的影响 ,并对其在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方法 取 36只 Wistar大鼠 ,手术暴露两侧的坐骨神经 ,均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 ,左侧为实验侧 ;右侧为对照侧。实验侧损伤处的坐骨神经外膜下注入 2μl(5μg)t- PA;对照侧则注入 2μl的生理盐水。术后 14、2 8、5 6 d分别进行大体、电生理、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分析。 结果 术后 14d时 t- PT治疗侧可见神经肌肉动作电位 (MAP)提早出现 ,成纤维细胞和胶原形成较对照侧减少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加快 ;早期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增加和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增粗 ,较对照侧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结论  t- PA可促使早期神经挤压伤处血栓和纤维蛋白的降解 ,在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有利于大鼠挤压伤坐骨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再生 神经挤压伤 纤溶酶原激活剂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恒文 曾琳 +5 位作者 刘媛 李强 李应玉 陈恒胜 龙在云 伍亚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7期3292-3293,i0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桥接再生影响。方法:选用30只大鼠分5组,每组6只,切除左侧坐骨神经6mm,用硅胶管10mm桥接坐骨神经的两个断端。其中治疗组CNTF一次给药量分别为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桥接再生影响。方法:选用30只大鼠分5组,每组6只,切除左侧坐骨神经6mm,用硅胶管10mm桥接坐骨神经的两个断端。其中治疗组CNTF一次给药量分别为500,300,100,50ng,对照组给生理盐水5μL。术后1个月活杀动物,观察坐骨神经近、远心端,新生神经纤维,脊髓,运动终板的变化。结果:电镜结果显示300和500ng治疗组,新生雪旺细胞及神经纤维较多。单个雪旺细胞内夹有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均匀。其他各组有少许髓鞘样结构。新生神经纤维细小。光镜观察发现:300,500ng治疗组新生神经纤维较成熟,排列整齐。对照组新生的坐骨神经细小,远端有变性改变。结论:CNTF对坐骨神经损伤有促进再生作用,用量最好是300~500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工程细胞移植对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马玉海 张勇 +3 位作者 曹莉 张少成 侯铁胜 何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 (OECs)移植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切除 3mm右侧坐骨神经并用硅胶管套接修复 ,管内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体外培养纯化的OECs...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 (OECs)移植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将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切除 3mm右侧坐骨神经并用硅胶管套接修复 ,管内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体外培养纯化的OECs、GDNF和OECs GDNF基因工程细胞 ,术后 6周 ,分别行电生理、组织学检查和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行示踪 ,观察各种处理对神经元存活和纤维再生的影响。结果 术后 6周 ,各组修复神经均有不同程度再生。电生理及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OECs GDNF移植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且效果优于单纯OECs或GDNF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工程 细胞移植 坐骨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大鼠再生坐骨神经病理结构计算机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永春 陈菁 +3 位作者 朱刚 李兵仓 赵辉 陈志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变性再生过程中的形态学改变,利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实现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改变的可视化。材料和方法采用30只Wistar大鼠制作右侧坐骨神经切割伤模型,硅胶管桥接,术后3d、7d、15d、30d、60d、90d取坐骨神经断端...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变性再生过程中的形态学改变,利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实现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改变的可视化。材料和方法采用30只Wistar大鼠制作右侧坐骨神经切割伤模型,硅胶管桥接,术后3d、7d、15d、30d、60d、90d取坐骨神经断端两侧神经及对侧正常神经各5mm,丝线标记定位,石蜡切片,三色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摄像并输入微机,进行图像配准和数据预处理,导入SGI图像工作站中完成三维图像重建及显示。结果三色法染色标本结构层次清晰,境界分明,三维图像成功再现神经损伤后变性与再生过程中各个时间点的典型病理变化。结论利用普通三色染色法与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技术相结合,是研究周围神经显微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坐骨神经再生 病理结构 计算机三维重建 三色染色法 周围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神经修复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英文)
19
作者 刘世清 张思胜 +2 位作者 彭昊 陶海鹰 范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8期1566-1567,共2页
目的:研究无细胞基膜管桥接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神经再生效果。方法:正常鼠坐骨神经用非变性生物剂处理后得到无细胞的基膜管,桥接鼠坐骨神经20mm缺损。实验分3组:无细胞基膜管移植组(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术... 目的:研究无细胞基膜管桥接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神经再生效果。方法:正常鼠坐骨神经用非变性生物剂处理后得到无细胞的基膜管,桥接鼠坐骨神经20mm缺损。实验分3组:无细胞基膜管移植组(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术后进行肌电图、组织形态学及图像分析仪检查。结果:A组再生神经有大量轴突通过移植体,术后2个月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的潜伏期及波幅低于B组(ta=2.101,P<0.05;tb=5.00,P<0.05),3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髓鞘厚度在术后3个月时亦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ta=5.68,P<0.05)。轴突直径及数目两组无差异。结论:无细胞基膜管移植体能支持轴突的生长和雪旺细胞的迁移,是一种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 修复 坐骨神经缺损 实验 坐骨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米波促周围神经再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田德虎 张英泽 +3 位作者 赵峰 韩久卉 张继春 张经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1-263,i001,共4页
目的:研究分米波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模型,实验组对受损神经局部进行分米波辐射,对照组空白对照。术后7、14、30、60和90天取材,行大体、光镜、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术后90天行轴突图像分析及电生理... 目的:研究分米波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模型,实验组对受损神经局部进行分米波辐射,对照组空白对照。术后7、14、30、60和90天取材,行大体、光镜、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术后90天行轴突图像分析及电生理检测。术后30、60和90天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较多、轴突较粗且髓鞘较成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潜伏期短、神经传导速度快且波幅较高,SFI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分米波能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机制 实验研究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周围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再生 肌肉动作电位 神经传导速度 分米波辐射 超微结构观 电生理检测 对照组 受损神经 空白对照 潜伏期短 功能恢复 实验组 术后 分析及 恢复率 显著性 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