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膝多肽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洪妹 朱玉忠 +2 位作者 潘泷璐 潘杰 顾晓松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牛膝多肽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血管阻塞再通后连续6 d进行尾静脉注射牛膝多肽。术后7、30 d进行足迹实验,观察牛膝多肽对局灶... 目的:观察牛膝多肽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血管阻塞再通后连续6 d进行尾静脉注射牛膝多肽。术后7、30 d进行足迹实验,观察牛膝多肽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坐骨神经功能下降的影响。结果:于大脑中动脉阻塞后7、30 d,SD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牛膝多肽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百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牛膝多肽中剂量组(ABPP(0.2 mg/kg)),无论是大脑中动脉阻塞后7 d还是30 d,其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百分率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牛膝多肽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引起的坐骨神经功能下降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肽 大脑中动脉阻塞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大鼠坐骨神经压碎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刘赞 安冉 李宝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2-950,共9页
背景:普伐他汀是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药物,目前发现其在中枢神经损伤的治疗上也能发挥有益作用,然而其机制仍未可知。目的:探究普伐他汀治疗能否加速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的功能恢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背景:普伐他汀是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药物,目前发现其在中枢神经损伤的治疗上也能发挥有益作用,然而其机制仍未可知。目的:探究普伐他汀治疗能否加速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的功能恢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暴露但不损伤+生理盐水灌胃)、阴性对照组(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生理盐水灌胃)、普伐他汀组(坐骨神经压碎损伤+普伐他汀灌胃)。普伐他汀组大鼠术后普伐他汀(5 mg/kg)灌胃治疗1周,其余两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术后第2,4,6,8周末测量各组大鼠的坐骨功能指数;术后8周末测量腓肠肌湿质量比;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轴突直径、髓鞘厚度;RT-qPCR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普伐他汀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更快(P<0.05),更接近于假手术组水平,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更低(P<0.05)且接近假手术组,坐骨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或P<0.01),坐骨神经中生长相关蛋白4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5),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增加更多,纤维直径、轴突直径及髓鞘厚度数值更大(P<0.01)且与假手术组更接近。结果说明,普伐他汀的治疗加速了坐骨神经压碎损伤的功能恢复,其可能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及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普伐他汀 功能恢复 神经营养因子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刺环跳穴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IL-1β、IL-6、TNF-α及GFAP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田辉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6,I0015,共7页
目的 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 目的 通过观察齐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齐刺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及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进行针刺及药物干预,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 SFI)、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 PWL)的变化,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GFAP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前,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PWL值、SPI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齐刺组干预后大鼠PWL值、SPI值显著改善(P<0.01)。ELISA法、RT-PCR法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齐刺组、单刺组、药物组IL-1β、IL-6、TNF-α、GFAP表达显著下降,齐刺组表达低于单刺组及药物组(P<0.01)。结论 齐刺环跳穴缓解坐骨神经痛的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炎症因子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从而降低中枢痛觉敏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配合麝香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荣华 江丰 +2 位作者 陈丹 潘海燕 蒋振亚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麝香注射液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为临床提供电针、麝香注射液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手术造成清洁级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电针组、麝香注射液组、电针加麝香注射液组和模型组... 目的:探讨电针、麝香注射液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为临床提供电针、麝香注射液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手术造成清洁级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电针组、麝香注射液组、电针加麝香注射液组和模型组,分别在治疗4、8、12周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判断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电针组、麝香注射液组以及电针加麝香注射液组SFI和MNCV的恢复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其中电针加麝香注射液组优于电针组或麝香注射液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麝香注射液均能促进损伤神经的功能恢复,它们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是一种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麝香注射液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组织学观察及功能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培建 李兵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383-2388,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神经生长和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90只成年Wistar大鼠分成3组,AxCA-BDNF转染组(硅胶管内置AxCA-BDNF原液)、BDNF组(硅胶管内置BDNF溶液)和对照组(硅胶...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神经生长和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90只成年Wistar大鼠分成3组,AxCA-BDNF转染组(硅胶管内置AxCA-BDNF原液)、BDNF组(硅胶管内置BDNF溶液)和对照组(硅胶管内置空白病毒稀释液),每组30只,另取5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应用组织学图像分析技术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新生神经纤维进行计数,对新生神经髓鞘厚度进行测量分析;应用足印分析和电生理检查技术,从功能角度判定BDNF基因转移的生物效应。结果在3、7、14d及1个月4个时相点,光镜、电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图像分析证实,AxCA-BDNF转染组和BDNF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的数量、新生神经纤维数目及其髓鞘厚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HRP逆行示踪也证实神经联接的再形成优于对照组(P<0.01);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等神经功能恢复指标上,AxCA-BDNF转染组和BDNF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转移,不仅能促进损伤神经纤维再生,也能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元,大鼠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重组腺病毒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转染 免疫组织化学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迹分析法评定超短波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蕾 芮永军 王骏 《交通医学》 2007年第5期485-486,共2页
目的:探讨超短波照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制成右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足印分析。结果:超短波治疗组SFI指数在术后2周时即出现明显升高;对照组SFI指数则在术后4... 目的:探讨超短波照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制成右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足印分析。结果:超短波治疗组SFI指数在术后2周时即出现明显升高;对照组SFI指数则在术后4周时才开始升高;在2、4、8周各时间点上,治疗组SF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能促进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坐骨神经损伤 足迹分析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额日敦乌日勒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包春生 额尔敦朝鲁 乌云苏热古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额日敦乌日勒对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组为模型组和给药组.用止血钳钳夹坐骨神经,造模后1d、3d、5d、7d、14d、21d、24d、28d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造模后1周、...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额日敦乌日勒对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组为模型组和给药组.用止血钳钳夹坐骨神经,造模后1d、3d、5d、7d、14d、21d、24d、28d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造模后1周、4周通过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CV)来观察额日敦乌日勒对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造模后1周,给药组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在造模后第24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1周和4周两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有明显差异,给药组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蒙药额日敦乌日勒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额日敦乌日勒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神经痛小鼠坐骨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黎丽 闫宇辉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23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神经性疼痛小鼠坐骨神经功能的修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和氧化苦参碱组;氧化苦参碱组小鼠腹腔注射OMT,150 mg/kg,给药7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神经性疼痛小鼠坐骨神经功能的修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和氧化苦参碱组;氧化苦参碱组小鼠腹腔注射OMT,150 mg/kg,给药7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Von Frey纤毛笔检测各组小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计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并测定其传导速度观测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q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坐骨神经IL-1βmRNA、IL-6 mRNA和TNF-α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坐骨神经IL-1β、IL-6和TNF-α炎性因子的含量。结果:氧化苦参碱组小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其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小鼠坐骨神经IL-1βmRNA、IL-6 mRNA和TNF-α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氧化苦参碱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小鼠坐骨神经的功能损伤有一定的修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减轻炎症反应所致坐骨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神经性疼痛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炎性反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对坐骨神经离断大鼠术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苏静 王国军 +4 位作者 李朕 侯玉昆 刘海燕 孙郁婷 沈素娥 《东南国防医药》 201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评价温针灸对完全离断周围神经显微手术修复后的功能康复作用。方法将大鼠坐骨神经横断,经显微手术缝合后在电针基础上加入温针灸疗法,观察术后4、8、12周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变化,测定术后12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 目的评价温针灸对完全离断周围神经显微手术修复后的功能康复作用。方法将大鼠坐骨神经横断,经显微手术缝合后在电针基础上加入温针灸疗法,观察术后4、8、12周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变化,测定术后12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术后4周温针组SFI与模型组和单纯电针组相比均明显改善(P<0.01);术后8周温针组SFI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温针组和单纯电针组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温针组SFI及MNCV虽优于单纯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对离断坐骨神经的术后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坐骨神经离断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功能恢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思成 张锡玮 邰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2-36,共5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动物实验中神经损伤模型包括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腓总神经损伤模型等。选取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根据Meta分析的相关要求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动物实验中神经损伤模型包括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腓总神经损伤模型等。选取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根据Meta分析的相关要求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文献库,排除重复文献,排除临床观察、综述、其他周围神经损伤(例如胫腓神经损伤等)、中枢神经损伤(脑、脊髓等)和无检测值只是提供了相关检测趋势、实验对象不是大鼠的其他动物模型,排除动物模型选用大鼠但对实验用大鼠描述不清、实验数据无法提取等文献。选取大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数据进行Meta分析,研究神经损伤给予补阳还五汤干预后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其对坐骨神经损伤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性。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进行分析,排除异质性文献后,对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分析[MD=4.78,95%CI(3.82,5.75),Z=9.76,P<0.00001,I2=0%]对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分析[MD=21.16,95%CI(16.86,25.46),Z=9.64,P<0.00001,I2=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补阳还五汤对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补阳还五汤 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大鼠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坐骨神经损伤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对电针治疗大鼠实验性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伟 刘延祥 +2 位作者 王占魁 王蕊 郭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351-354,共4页
[目的]研究自噬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手术造成大鼠实验性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采用电针治疗,自噬抑制剂三甲基腺嘌呤(3-MA)干预等措施,不同时间点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TI)测定和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组间... [目的]研究自噬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手术造成大鼠实验性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采用电针治疗,自噬抑制剂三甲基腺嘌呤(3-MA)干预等措施,不同时间点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TI)测定和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组间比较发现,在实施干预后第7天和第28天,电针联合自噬抑制剂组的SFI比其他各组更差(P<0.05)。组内比较发现,模型组、电针组在第1、2、7天时的SFI无差异,均在第28天时出现统计学差异(P<0.01);而电针联合自噬抑制剂组在第1、2天时的SFI无差异,但在第7、28天时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且劣于上述各组。另外,再生神经组织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和镀银染色切片显示,第28天时,电针联合自噬抑制剂组的再生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的连续性和密集程度较其他各组要差。[结论]电针在坐骨神经功能的长期恢复中发挥较大作用。在相同电针情况下,抑制自噬反应对坐骨神经功能恢复和形态改善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说明电针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来改善坐骨神经功能及组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电针 神经再生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武震 刘晓化 +3 位作者 李魁章 曲建波 马龙 王海亮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80-482,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在双目放大镜下切断两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神经损伤处和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后立即行缝合术。2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在双目放大镜下切断两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神经损伤处和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后立即行缝合术。2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学和组织形态学观测评定。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恢复、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及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早期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创伤和损伤 银杏叶提取物 神经再生 坐骨神经再生 WISTAR大鼠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局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蒙药额日敦乌日勒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13
作者 董七十三 《大观周刊》 2012年第14期287-287,共1页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额日敦乌日乐对坐骨神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组为模型组和给药组.用止血钳钳夹坐骨神经,造模后1d,3d、5d,7d、14d,21d、24d、28d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造模后1周、...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额日敦乌日乐对坐骨神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组为模型组和给药组.用止血钳钳夹坐骨神经,造模后1d,3d、5d,7d、14d,21d、24d、28d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造模后1周、4周通过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CV)来观察额日敦乌日勒对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造模后1周,给药组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在造模后第24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1周和4周两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有明显差异,给药组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蒙药额日敦乌日勒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额日敦乌日勒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素娟 吴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观察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微波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制成右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和非治疗对照组,各32只,每组又分为3d... 目的:观察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微波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制成右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和非治疗对照组,各32只,每组又分为3d、7d、14d、28d四个时间段各8只。治疗组于造模24h后取俯卧位,双腿伸直固定于实验台上,采用2450MHz微波辐射治疗,输出功率为6W,6min/次,5次/周,休息2d,直到取材的前一天。对照组于治疗组治疗同时予6min空白对照。于相应时间行大鼠一般状态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测定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AP-43的表达。结果:微波治疗组术后大鼠一般状态优于对照组,治疗组SFI指数在术后第14天即出现明显升高,对照组则在术后第21天才开始明显升高,并且术后第14、21、28天治疗组SF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示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内GAP-43表达增强,在术后第3、7、14天治疗组GAP-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应用微波辐射治疗能增加GAP-43的表达,促进损伤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坐骨神经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43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的脉冲电磁场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雅鑫 王国祥 +2 位作者 施俊锋 许冬华 任占云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采用不同频率脉冲电磁场(PEMF)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探索PEMF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最适治疗频率。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2Hz组、10Hz组和40Hz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所有大鼠按文献方法钳夹坐骨神经造模。... 目的:采用不同频率脉冲电磁场(PEMF)干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探索PEMF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最适治疗频率。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2Hz组、10Hz组和40Hz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所有大鼠按文献方法钳夹坐骨神经造模。2Hz组、10Hz组和40Hz组在强度为0.3mT,频率分别为2、10、40Hz的PEMF环境中接受治疗,2h/次,Bid,共30d,治疗结束后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2Hz组SFI及NCV高于对照组、10Hz组和40H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3mT、2Hz可能是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适合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通络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雨中 刘思景 +1 位作者 黎勇 郑臣校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黄龙通络汤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以及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术后分别用黄龙通络汤、生理盐水及甲钴胺混悬液灌胃,给药后进行大体观察与坐... 目的:探讨黄龙通络汤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以及对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术后分别用黄龙通络汤、生理盐水及甲钴胺混悬液灌胃,给药后进行大体观察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电生理学、小腿三头肌湿重(WWT)的测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黄龙通络汤组的SFI、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复合肌肉诱发电位振幅恢复率及WWT恢复率均优于生理盐水组和甲钴胺组(P<0.05);甲钴胺组以上各项指标均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黄龙通络汤组、甲钴胺组神经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均多于生理盐水组(P<0.05),黄龙通络汤组与甲钴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龙通络汤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黄龙通络汤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 神经电生理学 小腿三头肌湿重(WWT)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轴突再生及S-100蛋白表达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艳 赵玖玫 朱路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04-910,共7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轴突再生及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跑台组和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每组18只,每组分为7 d、14d、21 d三个亚...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轴突再生及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跑台组和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每组18只,每组分为7 d、14d、21 d三个亚组。钳夹法造模,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但不钳夹。造模3 d后进行干预,跑台组进行跑台训练,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行头穴丛刺治疗结合跑台训练,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除定时抓取外不做任何干预。各组相应时间点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取材后坐骨神经HE染色观察轴突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10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时间点跑台组及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SFI高于模型组(P<0.05),但低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SFI高于跑台组(P<0.05)。各时间点跑台组和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轴突生长情况均优于模型组,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优于跑台组。各时间点空白组和假手术组S-100蛋白均呈少量表达,跑台组、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S-100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S-100蛋白表达高于跑台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能够促进S-100蛋白的表达,促进损伤神经轴突再生,提高坐骨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头穴丛刺 跑台训练 S-100蛋白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茎叶皂苷对大鼠实验性坐骨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凯 侯晓强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543-544,共2页
目的 探讨人参茎叶皂甙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2方法 以 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捻挫为动物模型 ,用人参茎叶皂甙给大鼠灌胃 ,于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SCV)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 SFI)。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图... 目的 探讨人参茎叶皂甙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2方法 以 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捻挫为动物模型 ,用人参茎叶皂甙给大鼠灌胃 ,于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SCV)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 SFI)。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图像分析。3结果 周围神经损伤后 2周 SCV、SFI及有髓纤维的密度均优于对照组 (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人参茎叶皂甙 周围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笑 吕广明 +2 位作者 吴辉群 季达峰 徐慧君 《交通医学》 2007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损伤后雌激素与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脊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雌激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伤后各组大鼠SFI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去势组...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损伤后雌激素与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脊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雌激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伤后各组大鼠SFI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去势组大鼠SFI较雌激素补充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神经功能恢复较雌激素补充治疗组缓慢。同时伤后各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上升明显,至伤后21天达高峰,雌激素补充治疗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去势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P<0.05)。结论:雌激素能促进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恢复,通过对抗坐骨神经损伤后引发的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卵巢切除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补血汤影响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总结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和鸣 汪宝军 《福建中医药》 2005年第2期35-37,共3页
为了探讨理气补血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理,钳夹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将造模后的SD大鼠6 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分别给予理气补血汤水煎剂和生理盐水灌胃。术后第2、4、6周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 为了探讨理气补血汤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理,钳夹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将造模后的SD大鼠6 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分别给予理气补血汤水煎剂和生理盐水灌胃。术后第2、4、6周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实验组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恢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延迟率、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的恢复率、小腿三头肌单收缩力和强直收缩力的恢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腿三头肌湿重的恢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髓神经轴突计数、再生轴突直径的恢复率、髓鞘厚度的恢复率实验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示实验组神经再生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理气补血汤可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再生,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补血汤 损伤修复 实验总结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周围神经损伤 小腿三头肌 神经诱发电位 肌肉动作电位 透射电镜观察 对照组 实验组 恢复率 强直收缩力 作用机理 动物模型 SD大鼠 生理盐水 单收缩力 神经轴突 再生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