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I诊断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临床处理的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红珊 宁连珍 +7 位作者 罗伯宁 苏喆 马华梅 李燕虹 熊慧 陈秋莉 古玉芬 杜敏联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1-875,共5页
了解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者发生多垂体前叶激素缺乏与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SIS)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探讨PSIS影像学诊断在GHD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的指导意义。回顾分析近十年本院生长发育中心诊治的302例GHD患者各垂体前叶激素缺乏... 了解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者发生多垂体前叶激素缺乏与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SIS)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探讨PSIS影像学诊断在GHD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的指导意义。回顾分析近十年本院生长发育中心诊治的302例GHD患者各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情况。按影像学诊断分为2组:66例PSIS组和236例非PSIS(对照)组,后天获得性病变(蝶鞍区肿瘤、炎症等)未纳入分析。2组均按年龄再分为大年龄组和小年龄组:男孩〉13岁、女孩〉12岁者为大年龄组,男孩年龄≤13岁,女孩≤12岁者为小年龄组。对小年龄组患者分析GHD缺乏程度和伴ACTH、促甲状腺素缺乏情况,大年龄组则同时判断有无促性腺激素缺乏/性发育延迟。 结果 生长激素激发峰值中位数PSI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37μg/L和5.0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IS组2个年龄段的多垂体激素缺乏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年龄PSIS者为92.31%(36/39),非PSIS为35.14%(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0, P<0.01);小年龄PSIS者为66.67%(18/27),非PSIS为9.55%(19/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5, P<0.01)。PSIS组中大年龄者并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较小年龄者高(48.72%对22.22%, χ2=4.76, P<0.05),而伴发甲状腺功能低下在大年龄者和小年龄者发生率相当(76.79%对66.67%, χ2=0.85, P〉0.05)。结论 与非PSIS相比,PSIS患者生长激素缺乏程度较为严重,多垂体激素缺乏发生率显著为高,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对GHD患者,不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与否,均应关注鞍区MRI有无PSIS表现。确诊为PSIS者,应详细评估和长期追踪复查生长激素以外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尤其应及时发现大年龄组潜在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以免因应激诱发肾上腺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缺乏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垂体前叶激素缺乏
原文传递
垂体腺瘤与女性生育功能
2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5-417,共3页
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垂体的重要位置和功能,垂体腺瘤与育龄期女性的生育功能有密切关系。性腺功能的破坏、高催乳素血症及腺体本身的高分泌状态是各类型垂体腺瘤影响生育功能的共同机制。另外,垂体腺瘤本身或是... 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垂体的重要位置和功能,垂体腺瘤与育龄期女性的生育功能有密切关系。性腺功能的破坏、高催乳素血症及腺体本身的高分泌状态是各类型垂体腺瘤影响生育功能的共同机制。另外,垂体腺瘤本身或是手术治疗后引起垂体前叶激素缺乏也可影响生育功能。对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垂体腺瘤女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对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患者早期正确替代治疗,对恢复生育功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生育功能 垂体前叶激素缺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