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蝶鞍平片、体层照片和CT扫描对垂体微小腺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1
作者 何启 蔡昭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报告14例垂体微小腺瘤的蝶鞍平片、多轨迹体层照片及 CT 扫描的对比分析,充分显示多轨迹体层照片对诊断垂体微小腺瘤准确率高、检查方便、费用低廉的优点。临床上疑有垂体微小腺瘤而蝶鞍平片及 CT 扫描难以确诊或已基本确诊但尚需... 本文报告14例垂体微小腺瘤的蝶鞍平片、多轨迹体层照片及 CT 扫描的对比分析,充分显示多轨迹体层照片对诊断垂体微小腺瘤准确率高、检查方便、费用低廉的优点。临床上疑有垂体微小腺瘤而蝶鞍平片及 CT 扫描难以确诊或已基本确诊但尚需了解蝶鞍骨质改变、蝶窦气化程度及肿瘤侵犯等情况时,应作体层照片检查。作者认为在体层照片中鞍底倾斜或凹陷即使不超过2mm,但有鞍底骨皮质的侵蚀或破坏者仍应考虑有垂体微小腺瘤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微小腺瘤 多轨迹体层照片 蝶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微小腺瘤水肿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杨丽 何彦威 +1 位作者 张志红 李晓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3期471-472,共2页
垂体微小腺瘤(Pituitary microadenoma)属于垂体腺瘤,由于直径<1cm,故为微小腺瘤。由于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常与多个器官及内分泌系统有关,这增加了疾病的诊断难度,导致患者反复就诊,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其常见临床表现有闭经、... 垂体微小腺瘤(Pituitary microadenoma)属于垂体腺瘤,由于直径<1cm,故为微小腺瘤。由于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常与多个器官及内分泌系统有关,这增加了疾病的诊断难度,导致患者反复就诊,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其常见临床表现有闭经、泌乳、不孕、头痛等,以水肿为临床首发症状者甚少。本院确诊了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依赖型垂体微小腺瘤以水肿为主诉入院,现将其病例特点及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微小腺瘤 水肿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下经蝶鞍底小骨窗硬脑膜小切口切除垂体微小病变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首春 魏少波 +3 位作者 张志文 焦永成 高兵兵 丁雪虎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3期265-269,共5页
导航的精准定位让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微小病变手术变得更加方便。我们在导航导引下尝试着经蝶鞍底小骨窗硬脑膜小切口切除垂体微小病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垂体微小腺瘤病例3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2... 导航的精准定位让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微小病变手术变得更加方便。我们在导航导引下尝试着经蝶鞍底小骨窗硬脑膜小切口切除垂体微小病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垂体微小腺瘤病例3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2例,年龄从13~65岁。术前均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查,鞍区MRI平扫加薄层动态增强、MRV、冠状位CT加骨窗。病灶直径均小于10 mm。均采用右侧单鼻孔经蝶入路,行鞍底小骨窗硬脑膜小切口切除术。术后复查垂体相关激素水平,第三天复查蝶鞍MRI。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5例,泌乳素腺瘤12例,生长激素腺瘤7例,Rathke囊肿6例。术中出血均在50 ml以下,均未输血。术中导航定位精确,准确发现肿瘤。术后复查内分泌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值内。所有患者术后72 h内复查鞍区增强MRI,证实所有病灶均为全切。术后一过性尿崩5例,无脑脊液漏、视力下降、出血等其它并发症。平均术后住院日期为4天。所有患者随访3~13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内容为复查鞍区增强MRI,查血内分泌指标。所有患者均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术后内分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导航下经蝶鞍底小骨窗硬脑膜小切口切除垂体微小病变,能显著减少海绵窦、海绵间窦及颈内动脉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更有利于垂体的功能保护,患者术后康复快,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 垂体微小腺瘤 鞍底小骨窗 硬膜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18卷关键词索引
4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87-90,共4页
关键词 广州医学院学报 关键词索引 支气管袖状切除 垂体微小腺瘤 体外血栓 白细胞抗原 孤束核 红细胞抗原 病窦综合征 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