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财政不平衡、地方政府行为与创新水平——基于我国2006—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曙明 李莲青 韩月琪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33,共12页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我国2006—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各省垂直财政不平衡指数,探讨垂直财政不平衡影响创新的机制;同时,采用包含非...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我国2006—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各省垂直财政不平衡指数,探讨垂直财政不平衡影响创新的机制;同时,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省创新效率,运用差分GMM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垂直财政不平衡对创新数量、质量、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垂直财政不平衡抑制了创新,而这种抑制效果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行为上:一是强化了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行为,抑制了创新数量、质量、效率;二是推动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的追求,抑制了创新数量、质量、效率。由于土地财政为创新效率提供了充裕的财力支持,掩盖了垂直财政不平衡对创新效率的真实影响,故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着遮掩效应。为此,我国应及时纠偏垂直财政不平衡机制,减轻地方政府对举债融资的依赖,合理认识土地财政的遮掩效应,最终提升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财政不平衡 地方政府行为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垂直财政不平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宋美喆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3期53-61,共9页
文章基于2009—2017年我国276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滞后面板门槛模型,从垂直财政不平衡的角度,对财政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垂直财政不平衡与财政分... 文章基于2009—2017年我国276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滞后面板门槛模型,从垂直财政不平衡的角度,对财政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垂直财政不平衡与财政分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适度的垂直财政不平衡有助于发挥财政分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而当垂直财政不平衡程度超过门槛后,财政分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趋于减弱。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清单,充实地方财力,强调地方事权与财权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垂直财政不平衡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滞后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财政不平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美喆 叶琛 +1 位作者 成进 刘向茜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7-54,共8页
基于全国276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控制了变量的空间关联和反向因果效应,采用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垂直财政不平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垂直财政不平衡程度的加深会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他地区垂直财... 基于全国276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控制了变量的空间关联和反向因果效应,采用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垂直财政不平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垂直财政不平衡程度的加深会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他地区垂直财政不平衡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地理距离相近地区的影响为负,经济距离相近地区的影响为正;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垂直财政不平衡的反向影响显著为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垂直财政不平衡程度。进而从推进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合理划分的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财政不平衡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反向因果效应 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财政不平衡约束下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一个“生存型”政府的解释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春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143,共7页
分税制改革后中国财政体制呈现出垂直不平衡的特征。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放开部分举债融资权限来填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但地方政府利用转移支付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在举债融资许可期过度举债,政策收紧后又极力扩张隐性债务规模。从中... 分税制改革后中国财政体制呈现出垂直不平衡的特征。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放开部分举债融资权限来填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但地方政府利用转移支付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在举债融资许可期过度举债,政策收紧后又极力扩张隐性债务规模。从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和近十年来举债融资政策变迁来看,除了政治晋升和财政激励以外,"生存"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主导逻辑之一。未来要突破地方"生存型"政府导向,必须厘清政府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间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行"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并重的晋升考核激励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探索建立全过程问责机制和官员终身问责制度,尝试引入"地方政府破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财政不平衡 “生存型”政府 地方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财政不平衡的形成机制与激励效应 被引量:84
5
作者 李永友 张帆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3-59,共17页
文章基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这一重要事实,利用地方层级政府数据和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地方政府平台举债行为的激励效应。结论表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固然有1994年体制选择... 文章基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这一重要事实,利用地方层级政府数据和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地方政府平台举债行为的激励效应。结论表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固然有1994年体制选择的原因,但除此之外,预算软约束也是垂直财政不平衡不断加深的重要机制,并且这一机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作用更强。尽管晋升竞争机制也一直被认为会加深财政体制的垂直不平衡,但本文实证结果并没有显示这一机制在发挥作用。在预算法的约束下,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在预算法框架外的举债融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产生了显著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财政不平衡 形成机制 激励效应
原文传递
超越财税问题)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中国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 被引量:52
6
作者 鲁建坤 李永友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87,243-244,共26页
本文从国家治理角度整体性地探讨中国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存在的内在逻辑,发现中国财政体制具有很强的纵向激励功能,契合于政治组织的纵向分工架构,因应国家治理需求。中央政府依赖自上而下的纵向激励统筹地区发展和解决地方政府约束机... 本文从国家治理角度整体性地探讨中国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存在的内在逻辑,发现中国财政体制具有很强的纵向激励功能,契合于政治组织的纵向分工架构,因应国家治理需求。中央政府依赖自上而下的纵向激励统筹地区发展和解决地方政府约束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具体包括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两种机制。政治激励在改善国家治理绩效中的不足导致财政激励的扩张,因而呈现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纵向激励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也潜藏着隐患。在政策层面,本文启示财税体制改革应超越单纯的财税问题,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来系统性地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上下分治 纵向激励 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