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垄沟种植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基于Meta分析
1
作者 郭乔 王冬梅 +1 位作者 张鹏 李志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200,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估垄沟种植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的影响,探究影响垄沟种植增产效果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北方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垄沟种植推广与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方法]以平作为对照,以垄沟种植为处理,系统分析1... [目的]系统评估垄沟种植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的影响,探究影响垄沟种植增产效果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北方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垄沟种植推广与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方法]以平作为对照,以垄沟种植为处理,系统分析1980—2023年公开发表的文献68篇,利用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高(R/F>1)、中(R/F=1)、低(R/F<1)3种典型垄沟比(R为垄宽,F为沟宽)对作物WUE和产量的影响,并从气候因素(即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土壤因素(土壤密度、土壤养分),人为管理因素(肥料使用、作物种类)出发,研究垄沟种植主要驱动因子对作物WUE和产量的综合影响。[结果]与传统平作相比,垄沟种植3种垄沟比都显著提高了作物WUE和产量,且不同垄沟比间差异显著。高、中、低3种垄沟比条件下,作物WUE和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4.9%,27.48%,32.4%和39.94%,25.98%,34.93%。R/F>1适用在年平均降雨量<400 mm和年平均温度<8℃的地区,而R/F<1在年平均降雨量>600 mm和年平均温度>10℃的地区对作物WUE和产量提高更大。在低土壤容重、高土壤全氮含量的条件下R/F>1具有更高的增产效果,而R/F<1在高土壤容重、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时更合适。高强度的肥料投入显著降低了垄沟种植的增产效果,低施肥量(氮肥施用量0~150 kg/hm^(2),磷肥施用量0~75 kg/hm^(2))时作物WUE和产量提高最为显著。[结论]不同垄沟比对作物WUE和产量的提高受气候因素、土壤因素、人为管理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降水少、土壤贫瘠的自然条件下,更适宜采用垄沟种植。在使用化肥时,低施肥量可以让垄沟种植的增产和保水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垄沟种植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对旱地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0
2
作者 李廷亮 谢英荷 +5 位作者 任苗苗 邓树元 单杰 雷震宇 洪坚平 王朝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220,共9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对旱地冬小麦群体动态、产量构成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垄沟种植和追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旱地冬小麦穗数,追肥处理可减少后期无效分蘖;覆膜垄沟种植和追肥处理产量分别比农户模式提高了1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对旱地冬小麦群体动态、产量构成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垄沟种植和追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旱地冬小麦穗数,追肥处理可减少后期无效分蘖;覆膜垄沟种植和追肥处理产量分别比农户模式提高了11.73%和13.91%,穗数和穗粒数是其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覆膜垄沟种植方式可减少土壤水分损耗,水分利用率为11.60kg.hm-.2mm-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追肥处理能有效促进小麦生育中后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在基施氮量165 kg/hm2上再追肥30 kg/hm2,地上部分吸氮总量增加15.45 kg/hm2,追肥氮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底肥氮利用率,为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覆膜垄沟种植 追肥 产量 水氮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婷 吴普特 +2 位作者 赵西宁 张凤云 王自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0,40,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设60、90 cm两种垄宽的垄沟种植模式,以传统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 cm垄宽的种植模式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与90 cm垄沟种植模式和传统种植模式相比,60 cm垄沟种植模式玉米株... 通过田间试验,设60、90 cm两种垄宽的垄沟种植模式,以传统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 cm垄宽的种植模式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与90 cm垄沟种植模式和传统种植模式相比,60 cm垄沟种植模式玉米株高分别提高11.1%和19.6%;功能叶叶面积分别提高6.46%和10.78%;相对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6.7%和12.9%;干物质积累分别增加6.9%和10.7%;玉米产量分别提高8.1%和10.7%;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7%和5.8%,差异显著。与传统平作种植模式相比,垄沟种植模式能够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所有处理中,60 cm垄宽的垄沟种植模式的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垄沟种植 垄宽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蚕豆间作的产量和水分效应 被引量:20
4
作者 侯慧芝 张绪成 +4 位作者 汤瑛芳 王红丽 于显枫 方彦杰 马一凡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80,共10页
间套作是提高农田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但就旱作全膜覆盖马铃薯豆科作物间作的增产机制及其效应,目前缺乏系统研究认识。试验于2011-2014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定西试验站进行(104°36′E,3... 间套作是提高农田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但就旱作全膜覆盖马铃薯豆科作物间作的增产机制及其效应,目前缺乏系统研究认识。试验于2011-2014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定西试验站进行(104°36′E,35°35′N),以新大坪和临蚕131为试验材料,设马铃薯单作、蚕豆单作和薯蚕间作3个处理,记载生育期、测定年际土壤含水量,作物产量,计算作物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资源竞争力、土地当量比等参数,揭示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间作蚕豆对作物生育期、产量、耗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评价区域马铃薯/蚕豆间作的产量和水分效应。结果表明,马铃薯/蚕豆间作的共生期长达100d以上,共生期耗水占全生育期耗水总量的42.5%~58.3%,是马铃薯单作总耗水量的68.2%~86.3%;间作显著提高了作物耗水量,并使马铃薯花后耗水量显著降低。尽管间作后使产量较马铃薯单作在2011和2014年下降18.1%~31.2%,并使不同降水年型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下降,但使2012年的作物产量提高了10.6%,而且4年土地当量比达1.3~1.5,蚕豆对于马铃薯的资源竞争力为0.31~1.15。所以半干旱区全膜覆盖马铃薯垄沟间作种植具有显著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的潜力,但需要通过科学搭配作物组合才能实现增产增效、改善农田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全膜覆盖 垄沟种植 马铃薯间作蚕豆 水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沟种植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及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春荣 李向林 +3 位作者 徐柱 何峰 万里强 苏德荣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46,共7页
针对老芒麦种子产量低下问题,在北方农牧交错区进行了垄沟集雨种植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垄沟种植可以提高沟内老芒麦生殖枝密度、每生殖枝上小穗数、每小穗上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MR60(垄∶沟比例为60cm∶30cm)、MR30(... 针对老芒麦种子产量低下问题,在北方农牧交错区进行了垄沟集雨种植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垄沟种植可以提高沟内老芒麦生殖枝密度、每生殖枝上小穗数、每小穗上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MR60(垄∶沟比例为60cm∶30cm)、MR30(垄∶沟比例为30cm∶30cm)和CK(传统平作)的生殖枝密度分别是411株/m2、576株/m2和284株/m2,MR60和MR30处理的生殖枝密度分别提高45%和103%(以占地面积计算);生殖枝上小穗数和小穗上种子数变化较小;MR60、MR30和CK的千粒重分别是3.51g、3.09g和2.99g;种子产量分别达到1.11t/hm2、0.82t/hm2和0.44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种植 老芒麦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沟种植对旱地玉-麦轮作体系生产力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金芝 黄修利 +9 位作者 侯园泉 田文仲 李俊红 张洁 李芳 吕军杰 姚宇卿 付国占 黄明 李友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78-2091,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垄沟种植模式对旱地玉-麦轮作体系作物生产力、土壤性状及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为改善旱地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效率,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始于2004年的长期定... 【目的】探究不同垄沟种植模式对旱地玉-麦轮作体系作物生产力、土壤性状及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为改善旱地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效率,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始于200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6行固定道垄沟种植(6RPRF)、6行每年起垄垄沟种植(6REYRF)、4行固定道垄沟种植(4RPRF)、4行每年起垄垄沟种植(4REYRF)和传统平作(CF)5个处理,分析了2015—2021年度玉米、小麦及其周年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2020年玉米收获期0—40 cm不同土层的容重、养分含量和酶活性,以及2019—2020年度小麦收获期0—3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结果】与CF相比,4种垄沟种植下玉米、小麦、周年的6年平均产量分别显著提高8.6%—32.1%、12.5%—25.6%、11.3%—29.6%,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8.6%—31.4%、12.5%—31.1%、12.8%—30.3%;0—5 cm和20—40cm土层的容重分别显著降低7.3%—11.3%和4.9%—11.5%;0—40 cm土层平均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脲酶活性分别提高6.0%—19.8%、80.8%—100.0%、28.5%—80.9%、58.5%—141.2%和24.0%—46.9%,0—100 cm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显著提高38.8%—116.0%,其中,总体以4RPRF处理效果最优,其还可以在硝态氮累积量总量维持在CF水平的同时使0—100cm土层显著提高38.8%、200—380 cm土层显著降低15.0%,具有提高根层、降低深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作用。固定道垄作模式(PRF)与每年起垄模式(EYRF)相比,玉米和周年的6年平均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0.6%和9.1%,垄面种植6行模式(6R)下玉米、垄面种植4行模式(4R)下小麦和周年的6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21.1%、15.2%和8.2%,土壤养分含量表层提高、下层降低,0—380 cm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降低4.9%—30.2%。4行模式较6行模式,玉米和周年的6年平均产量分别显著提高9.9%和6.8%,EYRF下玉米、PRE下小麦和周年的6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7.4%、16.5%和6.7%,土壤特性有改善趋势,但其效应因指标而异,且在不同起垄模式和不同土层表现不同。【结论】4行固定道垄沟种植(4RPRF)既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又可使玉米、小麦、周年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多数条件下表现最优,还可以有效降低200—380 cm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是协同实现旱地雨养玉-麦轮作区作物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生产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种植 旱地 玉-麦轮作 土壤性状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沟种植对盐角草生长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梁飞 田长彦 尹传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107,共4页
为了研究垄沟种植对盐角草(Salicornia-EuropaeaL.)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垄沟种植与常规种植两种模式下,盐角草生长及其矿质元素含量与累积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垄沟种植模式能够增加盐角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物量,提高... 为了研究垄沟种植对盐角草(Salicornia-EuropaeaL.)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垄沟种植与常规种植两种模式下,盐角草生长及其矿质元素含量与累积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垄沟种植模式能够增加盐角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物量,提高盐角草的冠根比,尤其是垄上单株生物量约为垄下与常规种植的2倍。垄沟种植能够改变盐角草地上部的矿质元素含量,其中氮钾钠尤为显著。垄上植物地上部的全氮与全钠较常规种植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垄下;而垄下全钾显著高于垄上与常规。另外垄沟种植模式下,盐角草养分吸收与盐分累积量均高于常规模式。因此,在盐角草种植改良盐渍土方面,配合使用垄沟种植模式将更有利于盐渍土的改良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角草 垄沟种植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区旱作农田作物垄沟种植下土壤水分动态观测——太仆寺旗油菜种植试验结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目兴 王静爱 刘连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0-125,共6页
在沙区旱作农田设计了4种种植油菜的垄沟种植试验,观测了其与传统平作下的土壤重量含水率.野外对比观测表明:在油菜生长季内,垄沟种植下土壤的水分含量高于传统平作,尤其在地表0~30cm的耕作层;土壤水分在生长季内呈'双峰双谷'... 在沙区旱作农田设计了4种种植油菜的垄沟种植试验,观测了其与传统平作下的土壤重量含水率.野外对比观测表明:在油菜生长季内,垄沟种植下土壤的水分含量高于传统平作,尤其在地表0~30cm的耕作层;土壤水分在生长季内呈'双峰双谷'型波动特征,可分为'墒情恢复期--缓慢耗墒期--墒情恢复期--迅速耗墒期--墒情恢复期'五个阶段,迅速耗墒期与油菜的旺盛生长期一致,而该时段垄沟种植下土壤重量含水率较高;在同一深度土层,垄沟种植下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小于传统平作,土壤水分季节速变层和活跃层厚度小,稳定层靠近地表,土壤干湿波动较小.该试验研究可以为调整沙区旱地耕作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及风蚀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壤重量含水率 耕作方式 垄沟种植 稳定性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地区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梦琪 《农业工程》 2023年第4期136-139,共4页
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种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直接影响玉米生长与产量,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较,在玉米株高、功能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和产量等方面有显著的提升,可促进玉米植株的健康成长。介绍了垄沟种植模式的理论基础,... 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种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直接影响玉米生长与产量,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较,在玉米株高、功能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和产量等方面有显著的提升,可促进玉米植株的健康成长。介绍了垄沟种植模式的理论基础,了解该模式的工作原理及相对优势;结合陕南地区的土地条件与气候条件,选择陕西省渭河流域的三级阶地作为试验地完成相关试验设计;根据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来分析垄沟种植模式在陕南地区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种植模式 玉米生长 产量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西县玉米全膜双垄沟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正云 《甘肃农业》 2010年第8期94-94,共1页
随着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大面积推广,为提高单产,挖掘增产潜力,笔者进行了全膜玉米种植密度试验,以期为全膜玉米推广应用总结出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玉米种植 密度试验 垄沟种植 陇西县 生产技术规程 大面积推广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沟种植及其施肥优化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中帅 吴金芝 +5 位作者 黄明 李友军 付国占 赵凯男 张振旺 侯园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为解决降雨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和施肥偏多但方式不合理等我国旱地小麦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旱地小麦增产增收的栽培模式。设置常规平作(平作+均匀施肥)、垄沟种植(起垄沟播+均匀施肥)、垄沟种植减肥(起垄沟播+减肥25%+均匀施肥)、... 为解决降雨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和施肥偏多但方式不合理等我国旱地小麦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旱地小麦增产增收的栽培模式。设置常规平作(平作+均匀施肥)、垄沟种植(起垄沟播+均匀施肥)、垄沟种植减肥(起垄沟播+减肥25%+均匀施肥)、垄沟种植定位施肥(起垄沟播+减肥25%+播种行侧下定位条施)4种栽培模式,比较了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的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播前和收获期0~200 cm土壤水分以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与常规平作相比,垄沟种植促进了休闲季土壤蓄水,从而使播前土壤蓄水量提高5.4%~5.5%,主要生育时期的群体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进而使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0.1%~11.2%,7.2%~8.6%,10.3%~11.4%。垄沟种植减肥较垄沟种植,肥料偏生产力显著增加,增幅为22.9%~34.6%,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第1年无显著差异,后2 a显著降低,但上述指标均优于常规平作。与其他3个处理相比,垄沟种植定位施肥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均最优,虽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垄沟种植的增幅不显著,但肥料偏生产力显著提高35.2%~37.8%。可见,在豫西旱地,垄沟种植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垄沟种植+减肥25%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产量,但有利于提高肥料偏生产力。垄沟种植定位施肥协同提高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是适宜于旱区推广的冬小麦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垄沟种植 施肥优化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和灌水对科尔沁沙地垄沟种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钊全 尚雪 +1 位作者 张铜会 云建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在半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影响着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作物产量-水分关系是确定作物合理灌溉制度的研究重点。该试验设计11个处理:垄沟全覆膜雨养处理,QF;全生育期分别供水650、500、400 mm(灌溉+降水)的膜下滴灌(垄覆膜)处理,SMD、... 在半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影响着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作物产量-水分关系是确定作物合理灌溉制度的研究重点。该试验设计11个处理:垄沟全覆膜雨养处理,QF;全生育期分别供水650、500、400 mm(灌溉+降水)的膜下滴灌(垄覆膜)处理,SMD、MMD、LMD;浅埋滴灌(埋于垄面)处理,SDD、MDD、LDD;传统平作漫灌处理,SGG、MGG、LGG;对照为当地平作充分漫灌处理,NM。通过2018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方式结合不同灌溉水平的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水分关系的影响,探索有利于提高科尔沁沙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高效节水模式。结果表明:灌水量(Ai)与玉米耗水量(ETc)、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呈正线性关系(R2=0.95-1)、二次曲线和负线性关系。相比NM处理,垄沟种植模式提高了玉米产量和WUE,减少了ETc和作物系数(kc)。其中,QF的ETc(292 mm)极显著低于其他节水模式(P<0.01),和NM处理相比,Ai节省了649 mm,产量增加了2.24%,WUE达到最大值6.30 kg·m^−3,极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P<0.001)。同时,QF处理的玉米净经济效益(NP)高达20874.69 yuan·hm^−2,投入产出比达到2.01。DD处理的玉米产量和投入产出比均最大,但是WUE极显著低于QF处理(P<0.001)。综上所述,垄沟全覆膜雨养(垄沟比为50꞉30,灌溉量为38 mm)为获得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以及高经济效益的最佳节水种植模式,可在科尔沁沙地可以适当推广该种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缓解区域地下水过度利用状况、确定生态农业灌溉制度和科学规划作物种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实现区域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种植模式 耗水量 作物系数 产量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和覆膜对旱地垄沟种植红芸豆耗水特征及产量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洁 晋凡生 +2 位作者 李晓平 韩彦龙 李海金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3期19-23,共5页
为探明在高寒冷凉区芸豆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笔者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施肥和覆膜对旱地垄沟种植芸豆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墒较好、降水丰富的年份,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的产量与农户模式相比,均有显著提高... 为探明在高寒冷凉区芸豆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笔者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施肥和覆膜对旱地垄沟种植芸豆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墒较好、降水丰富的年份,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的产量与农户模式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单株荚数是其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高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的覆膜垄沟种植可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损耗,而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高寒冷凉区,水分和养分都是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在施肥和覆膜垄沟种植方式下,水肥互作效应显著,能够极大地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芸豆 施肥 覆膜垄沟种植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保苗措施──垄沟种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秀芹 曹万庆 +1 位作者 孙淑华 张秀云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3-44,共2页
本文根据我省西部农田春旱,保苗困难的问题,提出将传统的垄作改为垄沟种植。论述了垄沟种植的可行性,建议试验推广。
关键词 垄沟种植 抗旱保苗 蓄水保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春玉米—胡萝卜分带轮作垄沟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全虎 李建设 李书民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3期41-42,共2页
马铃薯垄沟套种春玉米 ,马铃薯收获后套种胡萝卜 ,是一项分带轮作 ,垄沟种植集约利用农业资源 ,持续提高土壤肥力 ,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产高效立体栽培模式 ,具有较高的产量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马铃薯 春玉米 胡萝卜 分带轮作 垄沟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垄沟种植技术在陕北丘陵沟壑区的推广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6
作者 邢胜利 魏延安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7期21-22,共2页
大垄沟种植是适宜陕北坡耕地的一项新的增产耕作技术,具有明显的保水、保肥作用,并能减少水土流失。笔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大垄沟种植技术在陕北丘陵沟壑区推广的可行性和推广前景,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广中应抓好的几项工作。
关键词 垄沟种植 种植 陕北 丘陵沟壑区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玉米新品种在垄沟种植模式下的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穆灵仙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7期55-59,共5页
对9个玉米新品种在垄沟种植模式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在崆峒区均能成熟。折合产量以先玉1483最高,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1%;其次是玉源7879,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7%;正大1689排第3,较对照品种先... 对9个玉米新品种在垄沟种植模式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在崆峒区均能成熟。折合产量以先玉1483最高,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1%;其次是玉源7879,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7%;正大1689排第3,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3%;先玉1321排第4,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4%;富友968排第5,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2.5%。上述5个玉米品种对大斑病和青枯病综合抗性也较强,可作为崆峒区海拔1 400 m以下区域垄沟种植的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垄沟种植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谷子膜侧垄沟种植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计贵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2000年第8期10-10,共1页
忻州市在总结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示范了旱地谷子膜侧垄沟种植技术。1998年首先在庄磨镇和兰村乡分别示范1000亩,取得了成功。1999年在全市丘陵山区的大部分乡镇推广,在大旱之年也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益。从两年示范推广... 忻州市在总结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示范了旱地谷子膜侧垄沟种植技术。1998年首先在庄磨镇和兰村乡分别示范1000亩,取得了成功。1999年在全市丘陵山区的大部分乡镇推广,在大旱之年也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益。从两年示范推广实践来看,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种植 旱地谷子 增产效果 地膜覆盖栽培 丘陵山区 增产效益 忻州市 大旱之年 增温保墒效果 平均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锦莲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第1期41-42,共2页
应用垄沟种植模式进行玉米种植,可以直接对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产生影响,例如,与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在玉米的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以及叶面面积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促进玉米植株健康成长。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垄沟... 应用垄沟种植模式进行玉米种植,可以直接对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产生影响,例如,与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在玉米的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以及叶面面积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促进玉米植株健康成长。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种植 模式 玉米生长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大豆膜侧垄沟种植经验介绍
20
作者 郑翠凤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2007年第4期21-21,共1页
五台县从2001年开始引进膜侧大豆栽培技术,近年来在沟南、茹村、豆村等乡镇试验、示范和推广面积达到133公顷以上,在春旱加伏旱的严重情况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旱、保苗、抗灾能力,实现了稳产增收的目标。
关键词 经验介绍 垄沟种植 大豆 抗灾能力 五台县 公顷 春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