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再开发中健康影响评估的应用--以美国亚特兰大市环线复兴项目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雅兰 蔡纯婷 王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3-119,共7页
城市建成环境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外部综合要素的集合,土地利用、道路与交通、城市形态等均会对个人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再开发是当下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建成环境的重构过程中将产生健康影响。因此,对城市再开... 城市建成环境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外部综合要素的集合,土地利用、道路与交通、城市形态等均会对个人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再开发是当下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建成环境的重构过程中将产生健康影响。因此,对城市再开发项目进行健康影响预测和评估,有助于促进居民健康的科学决策及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文章分析了健康影响评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作用,探讨在应用过程中评估要素的选取和分析方法,并以美国亚特兰大市环线复兴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估为例,探讨健康影响评估的实践应用,得出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影响评估 城市再开发 亚特兰大市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再开发背景下的社区感知——基于内隐联想测验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敏 朱竑 +3 位作者 王盈盈 丘小静 曹伟 朱绘霖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06-2013,共8页
以广州市永庆坊为例,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法、问卷以及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改造前后社区相关主体的社区感知,旨在探讨社区空间变化背后相关主体的感知态度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社区感知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分离效应,且外显... 以广州市永庆坊为例,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法、问卷以及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改造前后社区相关主体的社区感知,旨在探讨社区空间变化背后相关主体的感知态度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社区感知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分离效应,且外显态度表现的差异性强于内隐态度。参与者对永庆坊改造前后的连贯性和积极性存在外显感知态度的显著差异,在内隐态度结果上,参与者对永庆坊改造前后的连贯性和积极性并未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物质层面的更新并非引起居民等主体对改造热议的根本原因,社区更新重点应关注利益主体对权利、参与权的诉求,关注其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诚然,社区改造规划中不仅应重视公众参与和调查,也应深入挖掘社区公众对于社区改造的内隐感知态度,以提高社区规划的效力。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神经科学认知方法对景观感知的探讨,以期开拓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神经科学转向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开发 社区感知 内隐联想测验法 视觉方法 广州永庆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再开发场地污染风险管控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28
3
作者 黄沈发 杨洁 +1 位作者 吴健 喻恺 《环境保护》 CSSCI 2018年第1期31-35,共5页
近年来,工矿企业遗留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城市建设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隐患凸显。本文分析了城市再开发场地污染风险管控面临的主要难题:场地环境条件复杂,场地污染精准识别难度大;技术方法不健全,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存在较大不... 近年来,工矿企业遗留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城市建设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隐患凸显。本文分析了城市再开发场地污染风险管控面临的主要难题:场地环境条件复杂,场地污染精准识别难度大;技术方法不健全,场地污染风险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治理修复难度高,污染场地安全利用技术支撑不足;风险管理基础薄弱,场地环境监控预警体系建设滞后。分析了场地环境精准调查、污染风险本土化评估、治理修复策略综合决策、场地污染风险控制、安全高效修复以及棕地风险分级管控等城市再开发场地污染风险管控的重点环节及具体做法,并介绍了上海桃浦工业区转型再开发过程中的场地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的实例,以期为城市再开发场地污染风险管控提供思路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开发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场地调查 风险评估 风险管控 治理修复 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约市施泰因文森特城住房项目研究——以战后美国城市再开发的个案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硕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施泰因文森特城是纽约的大型中产阶级住房项目,于1947年完工,是政府资助与私人资本合作进行贫民窟清理和再开发的典范。该项目的建设和使用,是在住房紧缺和城市危机背景下纽约市的一次创新之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房压力,但同时也引发... 施泰因文森特城是纽约的大型中产阶级住房项目,于1947年完工,是政府资助与私人资本合作进行贫民窟清理和再开发的典范。该项目的建设和使用,是在住房紧缺和城市危机背景下纽约市的一次创新之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房压力,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可以说,战后美国城市再开发继承了施泰因文森特城的模式,因此该项目的利弊也随之继承下来。理解施泰因文森特城项目的经过和影响,对于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开发赋予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泰因文森特城 城市再开发 房地产 纽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再开发中城市综合体与车站枢纽一体化开发的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懋彦 《建筑创作》 2013年第11期32-37,共6页
以新近涩谷“未来之光”文化中心(HIKARIE)的建设落成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建设结合轨道交通枢纽的一体化改造,从而推进相关区域的城市再开发。这一类的工程实践也是日建设计这样一个在日本规模最大、涉及城市及建筑设计项目最为广泛... 以新近涩谷“未来之光”文化中心(HIKARIE)的建设落成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建设结合轨道交通枢纽的一体化改造,从而推进相关区域的城市再开发。这一类的工程实践也是日建设计这样一个在日本规模最大、涉及城市及建筑设计项目最为广泛的代表性大型综合建筑设计机构所从事的众多设计研究课题中的重要的、具有典型性的课题之一。相关专题的设计作品也是当今日本城市再开发中的部分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体 城市再开发 一体化开发 交通枢纽 建筑设计机构 车站 文化中心 工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再开发在街区尺度的识别与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治远 龙瀛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6,共11页
城市再开发是对城市现有建设用地的重新开发建设或改造升级,对节约城市发展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开源的路网和兴趣点数据,借鉴类型学研究方法,提出一套方法框架,从形态与功能两个角度对城市再开发进行识别与评价... 城市再开发是对城市现有建设用地的重新开发建设或改造升级,对节约城市发展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开源的路网和兴趣点数据,借鉴类型学研究方法,提出一套方法框架,从形态与功能两个角度对城市再开发进行识别与评价。作者从西安的案例研究中发现:1)基于道路交叉口的空间形态,可将城市街区分为8个类别,每个类别具有可在ArcGIS中自动识别的共同特征;2)发生城市形恋、功能再开发的街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识别结果存在交集;3)本文的方法框架对城市形态和功能再开发的识别结果,在评价中呈现出很高的准确性,并且适宜在全国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开发 路网 兴趣点 类型学 形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再开发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琦 刘慧 《山西建筑》 2006年第7期32-33,共2页
介绍了城市再开发的类型,从整体形象、周围环境两方面阐述了城市再开发应考虑的因素,通过旧城的更新式再开发、解决了旧城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问题,为城市旧城区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城市再开发 整体形象 周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年博览会和温哥华城市再开发计划
8
作者 何韶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1986年第8期26-27,共2页
1986年5月至10月,加拿大举办的1986年国际博览会将在其第三大城市温哥华举行。温哥华位于加拿大西部,居住着100多万人口,是北美大陆西海岸最大商港,同时也是南北美洲及太平洋沿岸的交通通信系统的中心之一。
关键词 城市再开发 加拿大西部 北美大陆 太平洋沿岸 交通通信 贸易展览 城市 交通系统 法尔斯 滨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再开发评估方法初探——以河南省洛宁县中心城区为例
9
作者 刘来玉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7年第4期33-43,共11页
本文从当前我国城市更新进程中“土地再开发评估”的缺失问题入手,以河南省洛宁县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载体,以构建适用于整个城市建成区或大型片区的土地再开发要素评估方法体系为核心,为城市再开发区域选择更具... 本文从当前我国城市更新进程中“土地再开发评估”的缺失问题入手,以河南省洛宁县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载体,以构建适用于整个城市建成区或大型片区的土地再开发要素评估方法体系为核心,为城市再开发区域选择更具适宜性的城市更新类型,并提出不同更新类型下的城市更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开发评估 评估框架 要素体系 更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我国TOD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以日本涩谷站城市再开发为例
10
作者 周京 《人民公交》 2025年第6期27-29,共3页
城市再开发旨在提升城市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以应对过时、衰退或不再满足当前社区需求的区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快速发展,为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提供了坚实基础。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进... 城市再开发旨在提升城市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以应对过时、衰退或不再满足当前社区需求的区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快速发展,为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提供了坚实基础。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进行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本文以日本涩谷站“未来之光”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城市再开发与TOD站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涩谷站作为东京的重要交通枢纽,周边地区面临商业空间老化等问题,因此进行了以TOD为核心的城市片区综合更新开发。通过一体化改造,涩谷站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还形成了集创意性办公、娱乐、观光、消费、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中心,成功实现了TOD站城一体化开发,为涩谷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认为涩谷站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城市更新和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开发 TOD站城一体化 涩谷站“未来之光”项目 城市综合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更新与再开发——基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整体思考 被引量:17
11
作者 阳建强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城市中心区更新与再开发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中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城市发展宏观背景、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分析了城市中心再开发的现实特征与发展趋势,梳理归纳了国内外相关城市中心区及其再开发的研究现状,指... 城市中心区更新与再开发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中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城市发展宏观背景、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分析了城市中心再开发的现实特征与发展趋势,梳理归纳了国内外相关城市中心区及其再开发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城市中心再开发工作存在空间资源浪费严重、整体环境品质下降、人性化空间缺乏和产业结构雷同等问题。基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就如何加强社会力量在中心区更新中的参与、加强中心区的集约利用、推进中心区的人性化空间营造,以及提高中心区更新规划决策科学性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城市老中心区更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 城市再开发 可持续发展 人性化空间营造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再开发的规划设计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鸣华 潘美宝 杨聪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66,共5页
当前,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之一的普陀区提出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科技与商贸服务业的重要目标,而位于普陀区的曹安蔬菜市场,其以大型批发为主的低端市场功能已不符合区域总体规划的发展方向,加上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交易环境脏乱... 当前,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之一的普陀区提出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科技与商贸服务业的重要目标,而位于普陀区的曹安蔬菜市场,其以大型批发为主的低端市场功能已不符合区域总体规划的发展方向,加上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交易环境脏乱及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对其进行功能转型与提升已刻不容缓。文章结合曹安蔬菜市场的转型发展实践,从集约利用土地、提升功能层级与发展混合功能、合理布局空间与适当调整建筑高度及优化空间景观环境等方面探究了城市中心区再开发的规划设计策略,希望能为同类型城市再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开发 转型发展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中心区 曹安蔬菜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博弈视角下的城市土地再开发与规划调控策略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杨晓辉 丁金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89,100,共6页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基础已经趋紧,面向存量建设用地的城市土地再开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但由此引发的土地空间利益冲突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规划作为调控城市空间资...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基础已经趋紧,面向存量建设用地的城市土地再开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但由此引发的土地空间利益冲突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规划作为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公共政策,应更有效地发挥平衡各方利益的职能。研究从利益博弈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土地再开发中利益主体行为范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焦点,剖析规划调控中存在的公众参与泛化、再开发路径单一、土地开发机制束缚等问题,重点从规划的组织、运作与管理等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开发 利益博弈 规划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城市存量产业用地再开发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35
14
作者 严若谷 周素红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3期20-24,54,共6页
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新常态问题。区别于外延扩展的增量城市开发,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需要应对更复杂的问题。作为存量用地的重要类型,存量产业用地的再开发是当前城市产业升级和空间优化的重要抓手... 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新常态问题。区别于外延扩展的增量城市开发,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需要应对更复杂的问题。作为存量用地的重要类型,存量产业用地的再开发是当前城市产业升级和空间优化的重要抓手,探讨再开发问题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的内涵解析与最新研究进展综述的基础上,以深圳为案例,归纳我国城市存量产业再开发的现状、问题与机制,并围绕存量用地再开发中的关键利益平衡与成本分配所涉及的规划指引等问题,探讨优化城市存量产业用地再开发的规划制度设计。建议通过优化"弹性动态全过程调控"的规划制度、"增值收益共享"的土地供给政策,以及"弹性土地出让年限"的土地出让制度等,保障存量用地再开发工作的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存量开发 产业升级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城市土地再开发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述评 被引量:16
15
作者 叶磊 马学广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在日趋严格的国家土地政策调控下,我国城市增量土地的供应必将趋紧,以旧城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为代表的面向存量建设用地的城市土地再开发将是地方政府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而目前我国学术界大多立足于... 在日趋严格的国家土地政策调控下,我国城市增量土地的供应必将趋紧,以旧城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为代表的面向存量建设用地的城市土地再开发将是地方政府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而目前我国学术界大多立足于实践层面介绍空间更新方式或引介国外经验,缺乏理论拓展和对现行运作方式的深层反思。因此,有必要在对现行城市土地再开发模式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经验,从组织、运作和管理三个层面探索构建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土地再开发协同治理机制,以减少此过程中的利益失衡、社会冲突问题,维护安定和谐的发展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开发 协同治理机制 转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破坏与中国城市空间再开发——基于租差理论视角 被引量:14
16
作者 洪世键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58,共9页
随着西方国家"重返城市运动"的出现与发展,绅士化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Smith的租差理论从资本积累动力机制来剖析绅士化,其对绅士化机理的解释较为深刻。租差理论由于其简明精炼的理论框架,赋予其广阔的扩展空间与强大的生命... 随着西方国家"重返城市运动"的出现与发展,绅士化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Smith的租差理论从资本积累动力机制来剖析绅士化,其对绅士化机理的解释较为深刻。租差理论由于其简明精炼的理论框架,赋予其广阔的扩展空间与强大的生命力。从租差理论与绅士化关系的视角可以发现,包括绅士化在内的城市空间再开发可以理解为资本驱动下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租差就是这一过程当中重要的载体与机制;在中国的城市更新过程中,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凭借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实质性参与到租差的争夺之中,从而使中国的城市空间再开发在模式、主体、尺度等方面具有不同于西方典型的绅士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差 绅士化 创造性破坏 企业化地方政府 城市空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的生态、社会功能及文脉三维连接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达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常以提高"连接性"作为规划策略促进城市滨水空间转型,使城市焕发新的活力。根据系统论观点,通过分析城市滨水区连接性的建立层次,提出用三维向量来描述城市滨水区的连接维度,即第1维连接于生态、第2维连接于...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常以提高"连接性"作为规划策略促进城市滨水空间转型,使城市焕发新的活力。根据系统论观点,通过分析城市滨水区连接性的建立层次,提出用三维向量来描述城市滨水区的连接维度,即第1维连接于生态、第2维连接于社会功能、第3维连接于文脉;给出适合于城市设计角度的城市滨水区连接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城市滨水区连接度计算方法。以澳大利亚珀斯市滨水区两个典型的再开发案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以景观修复和以城市开发为导向的两类城市滨水区再开发项目在城市滨水区连接度上的不同,并对它们在发挥功能和结构连接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开发 连接性 景观规划设计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再开发场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上海建设科技》 2018年第5期98-98,共1页
该项目属于环境领城土壤污染防治技术。针对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工业企业关闭搬迁后,遗留场地污染风险的科学诊断和有效管控问题,历经逾10年创新研发与工程实践,形成诸多创新成果。
关键词 污染防治技术 城市再开发 污染控制 土壤 场地 应用 复关 企业关闭
原文传递
城市最佳再开发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19
作者 邹高禄 《国土经济》 2002年第4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城市最佳开发理论 应用 现有单位面积建筑资产价值 新建筑资产单位面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