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4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省会”战略促进非省会城市消费吗?
1
作者 周先波 沈秀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9,共16页
立足于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利用2006—2020年中国25个省份的246个非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强省会”战略对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的非线性影响。参数估计结果显示,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均与省会首位度呈现U型关系... 立足于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利用2006—2020年中国25个省份的246个非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强省会”战略对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的非线性影响。参数估计结果显示,非省会城市的消费率和人均消费均与省会首位度呈现U型关系,而平均边际效应为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省份首位度对非省会城市消费率和人均消费的平均边际影响在无强核和单强核省份均为正,在多强核省份皆为负。非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当省份首位度处于适当低的水平时,非省会城市消费率与其呈U型关系,但过高的省份首位度具有虹吸效应,不利于提升非省会城市消费率;而人均消费与其总体上呈U型关系,较高的省份首位度对非省会城市人均消费具有扩散效应。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强省会”战略,释放消费潜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省会”战略 城市消费 非省会城市消费 省会首位度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青年新消费:时尚潮酷场景及其对城市消费的影响作用——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娇 武旋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94,共11页
时尚潮酷场景作为广受青年喜爱的文化格调与生活方式,在一线城市已逐渐成为一种都市新消费新潮流。文章采用场景视角,从舒适物组合与品质出发,探讨这种新消费现象。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30种舒适物,利用因子分析法... 时尚潮酷场景作为广受青年喜爱的文化格调与生活方式,在一线城市已逐渐成为一种都市新消费新潮流。文章采用场景视角,从舒适物组合与品质出发,探讨这种新消费现象。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30种舒适物,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时尚潮酷场景特征,并基于岭回归模型估计时尚潮酷场景对城市消费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资源禀赋、文化特质制定相关城市文化政策,通过时尚潮酷场景营造优化与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青年的城市生活品质与美好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青年 消费 时尚潮酷 场景 城市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消费活力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
3
作者 鲁珊 余瑞 郑志元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利用POI数据,结合核密度分析、平均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2012—2020年城市消费活力空间的演化进程,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城市消费活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消费活力空间格局由初始的“单核心扩散”演... 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利用POI数据,结合核密度分析、平均最邻近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2012—2020年城市消费活力空间的演化进程,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城市消费活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消费活力空间格局由初始的“单核心扩散”演变为“多核心连面”,在空间形态上逐渐由点轴向块状空间形态演化.(2)在空间演化方向上,消费活力空间主要呈现“东北—西南”方向的发展趋势,南北向发展趋势较弱.(3)在空间演化速率上,2012—2016年城市消费活力空间的集聚程度增加,2016—2020年呈现减缓态势.(4)交通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对城市消费活力有较强的影响力,同时各驱动因素存在双因子增强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消费活力 空间格局演化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消费适宜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4
作者 柳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7-42,共6页
消费适宜性是激活城市消费动能的重要保障,对提升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城市消费适宜性的内涵,从消费支撑能力、消费供给保障、消费活力、交通便捷程度、法治保障和宜居环境六个维度构建消费适宜... 消费适宜性是激活城市消费动能的重要保障,对提升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城市消费适宜性的内涵,从消费支撑能力、消费供给保障、消费活力、交通便捷程度、法治保障和宜居环境六个维度构建消费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消费适宜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湾区城市消费适宜性水平差异梯度明显,依次为深圳>香港地区>广州>澳门地区>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江门>肇庆。区域整体消费适宜性短板在于消费活力不足,消费市场法治环境有待提升,城市间障碍因素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文章最后从消费法治环境建设、产品和服务供给、消费新场景、城市管理服务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消费 消费适宜性评价 障碍因素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城市消费的方式、水平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剑光 张洁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唐代城市商业经济有着较快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费与市场紧密相连。城市中各个阶层虽然与市场的联系程度不太一致,但逐渐密切是共同的发展趋势。城市中的消费水平有高有低,既有官员贵族和富商们的高消费,也有普通工商业者衣食丰足的... 唐代城市商业经济有着较快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费与市场紧密相连。城市中各个阶层虽然与市场的联系程度不太一致,但逐渐密切是共同的发展趋势。城市中的消费水平有高有低,既有官员贵族和富商们的高消费,也有普通工商业者衣食丰足的消费,更有普通市民的低消费。因此表现在消费结构上,不同的消费水平其消费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结构也各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城市消费 消费行为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宋代城市消费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晓亮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9-104,共6页
自中唐至宋代,城市消费与市场的关系,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因素。在宋代,经由市场的个人消费是当时城市消费的主流。由于城市消费经由市场,所以大众化消费必然促进古代社会不同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动。市场的日用品消费量扩大,是促进城乡... 自中唐至宋代,城市消费与市场的关系,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因素。在宋代,经由市场的个人消费是当时城市消费的主流。由于城市消费经由市场,所以大众化消费必然促进古代社会不同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动。市场的日用品消费量扩大,是促进城乡连接、相互推动、彼此作用、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城市消费 政治性城市 消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消费结构内部差异实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何之渊 李治国 陆康强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7-87,共11页
由于地域辽阔和经济转型,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消费结构差异的存在以及存在怎样的内部差异,是涉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难解之谜。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六个大城市的消费结构,通过组别因子量化分析了各城市消费结... 由于地域辽阔和经济转型,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消费结构差异的存在以及存在怎样的内部差异,是涉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难解之谜。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六个大城市的消费结构,通过组别因子量化分析了各城市消费结构的内部差异,通过时间因子定量分析了这些大城市消费结构的总体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组别因子和时间因子都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固定效应模型拟合结果既优于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又在大多数情况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消费结构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模型 随机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城市消费空间新特征:以小红书长沙“网红打卡地”为例 被引量:35
8
作者 周恺 张海涛 +1 位作者 夏依宁 刘冲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7,共8页
文章利用小红书"打卡"笔记数据,探索性地分析社交媒体对长沙城市消费空间的影响,讨论虚拟消费社会空间的新特征。研究分析发现长沙小红书上的"网红打卡地"笔记存在大量的重复,从存留笔记的残留和消失轨迹看,平台内... 文章利用小红书"打卡"笔记数据,探索性地分析社交媒体对长沙城市消费空间的影响,讨论虚拟消费社会空间的新特征。研究分析发现长沙小红书上的"网红打卡地"笔记存在大量的重复,从存留笔记的残留和消失轨迹看,平台内容呈现"滚动式更新"特征。小红书推送的打卡地形成"商业地标""旅游名片""历史街巷""休闲娱乐""餐饮美食""文化公园/艺术场馆""特色小店"七大类型,并在空间上集聚成"核心"和"外围"两大圈层。分析的数据样本中,小红书的用户—笔记数分布呈典型的"长尾分布",即拥有极低值的个体数量总和却占总体的绝大多数,"分众"特征明显。同时,其"头部用户"发布内容涉及商业消费空间居多,不同程度体现企业运营和团队营销特征。从对长沙小红书"网红打卡地"探索分析看,社交媒体成功拓宽了城市消费空间的层次和领域,构建了一个复合"个性"与"从众"的新消费空间,并涵盖了极大的消费者社会阶层跨度。研究指出网络空间和实体空间二者的叠置与传导不断刷新时空观,对新的消费空间现象的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迫切需要开创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打卡 社交媒体 城市消费空间 长沙 小红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业新业态对家庭消费方式的整合——城市消费“沃尔玛化”研究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程骅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10期80-84,共5页
本文分析了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为代表的现代零售新业态对当今中国城市家庭消费方式的整合功能,并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论证了当今城市消费呈现的“沃尔玛化”现象,在刺激城市家庭消费观念转型、构建新的消费主渠道以及休闲消费新... 本文分析了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为代表的现代零售新业态对当今中国城市家庭消费方式的整合功能,并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论证了当今城市消费呈现的“沃尔玛化”现象,在刺激城市家庭消费观念转型、构建新的消费主渠道以及休闲消费新场所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指出必须关注由此产生的“欲求型”的消费主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业态 消费方式 家庭消费 城市消费 消费观念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消费者食品安全评价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72-79,共8页
对郑州市区205名消费者进行调查获得数据,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男性消费者、年龄大的消费者、家中没有12岁以下小孩的消费者、对政府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满意度高的消费者和对食品安全事件... 对郑州市区205名消费者进行调查获得数据,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男性消费者、年龄大的消费者、家中没有12岁以下小孩的消费者、对政府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满意度高的消费者和对食品安全事件关注度低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府信任 城市消费 消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治理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基于我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6-49,共4页
本文探讨了政府治理能力影响城市消费的作用机制。文章使用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全面FGLS和FE-SCC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治理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效应,并考察了政府治理能力拆分出的三个维度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制度供给能力、公共产品和服务... 本文探讨了政府治理能力影响城市消费的作用机制。文章使用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全面FGLS和FE-SCC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治理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效应,并考察了政府治理能力拆分出的三个维度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制度供给能力、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政府治理能力对城市消费有显著提振作用,政府治理能力拆分维度中城市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公共产品和服务水平能力对城市消费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制度供给能力对城市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能力 城市消费 营商环境治理能力 制度供给能力 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较大城市消费现状及消费提升渠道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阳 蔡晓鹏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71-174,共4页
城市消费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最稳定因素,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现行政府统计制度中反映商品消费的主要和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观察厦门市“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动,通过比对五个计划单列市2005-201... 城市消费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最稳定因素,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现行政府统计制度中反映商品消费的主要和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观察厦门市“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动,通过比对五个计划单列市2005-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历史数据资料,找寻其发展变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了加深对当前沿海较大城市消费形势的认识,寻找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主要因素,文章提取厦门、宁波等有特点的城市,就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进行近二十年的多元回归分析,并应用模型量化方式分析城市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力,并就各项量化结果提出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法,提升城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多元线性回归 拉动城市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昆明的城市消费变迁 被引量:1
13
作者 车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清末民初云南府城(昆明)的城市消费变迁在两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1889年蒙自开埠到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消费能力提高,消费倾向洋化,消费意愿增强;第二阶段,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以后的民国初年,城市功能的变迁促进商业发展和消费... 清末民初云南府城(昆明)的城市消费变迁在两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1889年蒙自开埠到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消费能力提高,消费倾向洋化,消费意愿增强;第二阶段,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以后的民国初年,城市功能的变迁促进商业发展和消费升级,昆明城市消费引领全省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昆明 城市消费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的物价、居民收入与城市消费水平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霍有光 霍天翔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4-61,共8页
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梳理关系国计民生的若干基本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居民收入、城市消费水平,无疑对考察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与增长规模,具有一定的尺度作用。研究认为,北宋时期城市消费月支出4500钱(4.5贯... 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梳理关系国计民生的若干基本生活消费品的价格、居民收入、城市消费水平,无疑对考察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与增长规模,具有一定的尺度作用。研究认为,北宋时期城市消费月支出4500钱(4.5贯)左右的家庭,生活水准大致处于偏下的消费水平;月支出3000钱(3贯)以下的家庭,属于贫困家庭;月支出15000钱(15贯)以上的家庭,属于中等家庭;月支出30000钱(30贯)以上的家庭,属于富裕家庭。分析北宋晚期东京(开封)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此时的京城,应该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家庭,消费能力达到了月支出15000钱(15贯)以上中等家庭的消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物价 城市居民收入 城市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街区联动发展打造城市消费品牌矩阵——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先民 蔡宁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13,共4页
本文总结和借鉴全国各省市步行街区发展经验和具体做法,从黑龙江省步行街区整体情况出发,明确“步行街区”是商业中的“黑土地”;从规模化、品牌化、协同化角度,提出打造“黑龙江省步行街区”这一整体概念,全局规划设计步行街区联动发... 本文总结和借鉴全国各省市步行街区发展经验和具体做法,从黑龙江省步行街区整体情况出发,明确“步行街区”是商业中的“黑土地”;从规模化、品牌化、协同化角度,提出打造“黑龙江省步行街区”这一整体概念,全局规划设计步行街区联动发展机制,打造全省步行街区品牌矩阵,深挖联动带来的商业新动能,进而打造出全省共建、共荣、共生、共享的黑龙江省城市消费品牌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街区 联动发展 城市消费品牌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解读城市社会的新视角——评李程骅的《商业新业态:城市消费大变革》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鸿雁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2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城市社会 书评 李程骅 《商业新业态:城市消费大变革》 东南大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消费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萱 冷静 《特区经济》 2016年第3期54-55,共2页
本文利用各城市2013年相关数据,应用莫兰指数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消费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消费在全局上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在局部上,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上海和苏州表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特征,而在... 本文利用各城市2013年相关数据,应用莫兰指数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消费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消费在全局上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在局部上,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上海和苏州表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特征,而在城市居民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方面,上海、苏州和嘉兴表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特征,徐州、连云港、宿迁和淮安表现出显著的低-低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 城市消费 全局莫兰指数 局部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消费者对日本大米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志刚 周永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82-87,共6页
对北京市的消费者对日本大米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女性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对价格较为关注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日本大米;消费者的学历、收入、家庭人口数、受... 对北京市的消费者对日本大米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女性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对价格较为关注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日本大米;消费者的学历、收入、家庭人口数、受教育程度、时间压力、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心程度、对日本大米的了解程度与是否购买日本大米、购买日本大米量的多少呈正相关关系;而消费者年龄、价格在影响消费者购买日本大米的行为上并不显著。最后,依据上述结论,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大米 认知程度 接受程度 购买意愿 城市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城市消费品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排放及环境浓度估算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冬梅 赵静 +2 位作者 蒋京呈 葛海虹 王燕飞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21期60-65,共6页
为开展地表水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的环境暴露评估,针对生活消费品中D4的应用,提出经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体中化学物质的浓度估算方法。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入水中D4浓度数据、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率等,选择中国具有代表性的... 为开展地表水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的环境暴露评估,针对生活消费品中D4的应用,提出经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体中化学物质的浓度估算方法。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入水中D4浓度数据、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率等,选择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超大、大、小城市各1个,分别计算其排放的污水中D4的浓度,同时结合中国河流径流量信息,初步估算中国不同类型城市区域中D4的浓度变化。研究发现:随着城市规模减小,其D4人均日使用量和排向受纳水体中的D4浓度均呈现递减趋势。此外,受居民消费习惯、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人口密度、公用设施水平影响,同类城市排向受纳水体的D4浓度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环境暴露评估 环境浓度 稀释倍数 城市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城市消费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清碧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55-157,共3页
针对城市消费预测问题,应用一种改进的BP算法,建立了相应的BP网络模型,并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消费预测系统.应用实例证明:该算法可以提高当前的预测精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测方法.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城市消费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