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生态恢复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严颖 喻竹 《花卉》 2019年第6期275-276,共2页
在社会形态变化的同时生态环境被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利用,出现日益恶化的局面[1]。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生态恢复手段,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为逐步实现恢复生态环境,可通过对用地合理规划、体现地域特色、建设景观设计等方式实现[2]。... 在社会形态变化的同时生态环境被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利用,出现日益恶化的局面[1]。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生态恢复手段,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为逐步实现恢复生态环境,可通过对用地合理规划、体现地域特色、建设景观设计等方式实现[2]。本文分析城市滨水景观的内涵,并解读生态恢复原理,同时对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功能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深刻讨论,并与目前一些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而得出的生态恢复性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途径相结合,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环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生态恢复 涉及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抒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3年第7期77-78,共2页
成功的滨水景观设计不仅能美化城市,丰富城市的天际线,大大满足市民的亲水性,同时也能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关键词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留白”的意境美——以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欣然 《华中建筑》 2012年第7期124-126,共3页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意境的表达手法,"留白"意境美的产生是一个从空间形态—空间意象—空间意境的复杂过程。该文将其引入滨水景观设计中,以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为例,分析了"留白"的意境美在城市...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意境的表达手法,"留白"意境美的产生是一个从空间形态—空间意象—空间意境的复杂过程。该文将其引入滨水景观设计中,以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为例,分析了"留白"的意境美在城市滨水空间中的体现。从而得出"留白"的应用可形成如诗如画的意境,增加城市滨水空间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留白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谭亚坤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期105-106,共2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生态系统本就相当脆弱的滨水区域。因此,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有效缓解水生态环境污染,改善城市排水问题,减轻水资源供给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生态系统本就相当脆弱的滨水区域。因此,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有效缓解水生态环境污染,改善城市排水问题,减轻水资源供给压力。基于此,对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活力的寒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以沈阳浑河为例
5
作者 丁玉婷 《海风》 2021年第4期151-151,共1页
城市的滨水地区在城市中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城市特色,给整个城市的经济带来了活力。中国寒地城市冬季漫长而寒冷,低温多雪,寒地城市的滨水景观从设计上也有很大的考验。越来越多的滨水景观基于国外模式使自身失去了城市活力,本文以沈... 城市的滨水地区在城市中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城市特色,给整个城市的经济带来了活力。中国寒地城市冬季漫长而寒冷,低温多雪,寒地城市的滨水景观从设计上也有很大的考验。越来越多的滨水景观基于国外模式使自身失去了城市活力,本文以沈阳市浑河滨水景观为例,探究基于城市活力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城市活力 寒地城市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历史氛围 国外模式 地区 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文化传承应用探讨
6
作者 陈诗萌 《门窗》 2022年第16期115-117,共3页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城市滨水空间是具备一定活力的多样性空间,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但我国多数地区滨水景观设计体系及理论并未完全成熟,在建设滨水景观时存在生态破坏严重、设计思维老旧等问题,特别是缺乏文化的传承。基于此,本文对...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城市滨水空间是具备一定活力的多样性空间,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但我国多数地区滨水景观设计体系及理论并未完全成熟,在建设滨水景观时存在生态破坏严重、设计思维老旧等问题,特别是缺乏文化的传承。基于此,本文对城市滨水景观和文化传承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并论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结合城市滨水景观元素构成,阐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文化传承 地域文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陆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期88-91,共4页
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普遍,尤其是国内排水设施建设较差的城市,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入与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把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提升滨水景观调蓄水... 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普遍,尤其是国内排水设施建设较差的城市,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入与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把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提升滨水景观调蓄水平和安全性。对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对于滨水景观设计以及城市景观塑造而言有着不可小觑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滨水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建军 《环境与发展》 2017年第4期220-221,共2页
如何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共生理论的滨水景观设计概念,并针对现阶段滨水设计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与变化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寿朝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8期111-112,共2页
河流在各大城市内部占了无可或缺的位置,其不但可以改良城市内部的空气,调整相应的温度,还可以带来更多美丽的景色,使得城市居民拥有更多娱乐、休闲之地。因此,对城市内部的河道滨水景色实施设计要归入到城市内部的进步计划内。为此,依... 河流在各大城市内部占了无可或缺的位置,其不但可以改良城市内部的空气,调整相应的温度,还可以带来更多美丽的景色,使得城市居民拥有更多娱乐、休闲之地。因此,对城市内部的河道滨水景色实施设计要归入到城市内部的进步计划内。为此,依据对城市内部河道滨水景色设计进行了探究、摸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古运河滨水景观的设计研究——以扬州市芒稻河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思聪 《戏剧之家》 2020年第26期170-172,共3页
城市滨水区的建设通常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环境息息相关。滨水区的发展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扬州市的古运河文化贯穿着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文明。本文以扬州市古运河之一的芒稻河部分河道沿岸为设计选址,对... 城市滨水区的建设通常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环境息息相关。滨水区的发展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扬州市的古运河文化贯穿着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文明。本文以扬州市古运河之一的芒稻河部分河道沿岸为设计选址,对芒稻河滨水景观进行设计、分析,从而进一步从亲水空间的营造、古运河文化的呈现等方面总结和研究滨水景观设计中需要重点把握的要点。旨在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在提升城市面貌的同时将扬州古运河文化的魅力展现,达到人文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稻河 古运河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景观立体化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霍珺 《山西建筑》 2008年第6期72-74,共3页
从立体化的角度介绍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论述了立体化设计的概念、特征以及从艺术至境的理论出发分析了深层次的设计手法,希望通过对这一新策略的研究,能够使目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得到协调。
关键词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立体化 艺术至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嘉珺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0期170-172,共3页
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要达到建设美丽的现代化城镇目标还远远不够。本文基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当前状况及“十四五”规划的基本要求,对当前城市建设中所暴露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问... 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要达到建设美丽的现代化城镇目标还远远不够。本文基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当前状况及“十四五”规划的基本要求,对当前城市建设中所暴露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与意见。本文结合纪录片《五年规划》,采用分类研究方法,对景观设计中的道路景观、生态湿地景观,以及河道滨水区景观等进行研究。最终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展望的总体研究目标,供城市设计者与开发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 生态影响 道路景观生态建设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城市生态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