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开发区升格如何影响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
1
作者 李新英 谭佳裕 俞凤玲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省级开发区升格对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6—2021年中西部地区125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省级开发区升格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省级开... 省级开发区升格对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6—2021年中西部地区125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省级开发区升格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省级开发区升格能显著提升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2)省级开发区升格能通过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三个中介机制来提升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3)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省级开发区升格有显著正向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升格无明显作用效果或效果减弱。因此,中西部地区各城市应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差异化推进省级开发区升格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开发区应把握政策机遇并善用政策优势,加强产业积聚,鼓励区内企业创新创业,加快实现省级开发区升格,促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升格 城市经济效率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中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理论机制与路径选择--以长三角区域城市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韩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1,共12页
数字经济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发展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和创新效率,驱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与城市经济效率指数,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并基于因果渠道检验对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 数字经济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发展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和创新效率,驱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与城市经济效率指数,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并基于因果渠道检验对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城市经济效率的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经济能够直接驱动城市经济效率提升;其次,数字经济本身具备提升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效应;最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进步改善城市经济效率,但技术效率改善的机制作用却不显著。因此,应立足城市实际情况,制定更具空间指向的城市发展政策,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契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融合,破除行政壁垒,构建长三角高质量协同发展网络,精准助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经济效率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效率:基于城市群视角的实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1 位作者 段义诚 张奇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5,共6页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驱动本地经济效率提升,还能带动周边城市效率提升;(2)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适度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向作用;(3)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城市群模式特征以及区域资源要素流通,多核城市群金融集聚的经济效率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单核城市群。由此,城市群建设既需充分挖掘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金融要素合理适度集聚,又要强化地理空间内的资源要素流通,更应围绕不同地域特征和城市群形态设计差异化的金融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城市经济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损失的影响--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孙久文 李姗姗 张和侦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62,共9页
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产业集聚虽然能够带动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但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拥挤效应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人... 本文利用2005—201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产业集聚虽然能够带动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但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拥挤效应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病"成为制约城市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从城市规模等级来看,大城市集聚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带动作用有限,而中小城市依然能从集聚经济中获得较大收益;大城市"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带来的损失程度高于中小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效率 城市病” 拥挤效应 环境污染 集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效率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年素英 赵鸿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0-152,共3页
文章采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横截面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低,超过80%的城市经济效率低... 文章采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横截面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低,超过80%的城市经济效率低于0.5。并对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科技活跃程度、市场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测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影响城市经济效率——基于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工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新智 周韩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48,共10页
研究目的:讨论并检验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限制性供给商住用地情景下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影响城市经济效率。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限制性供给商住用地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对城市经济效率存... 研究目的:讨论并检验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限制性供给商住用地情景下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影响城市经济效率。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限制性供给商住用地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对城市经济效率存在持续抑制作用,并且该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土地资源配置主要通过产业结构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对城市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其中生态环境效应发挥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改变用地评价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性对待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下经济结构服务化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配置 城市经济效率 生态环境 资源优化配置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与城市经济效率的时空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邵汉华 周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6-42,共7页
国家高新区是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其与所在城市的互动协调发展对于建设创新型城市乃至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运用熵值法、DEA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8-2014年54个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所在城市经济效率以及两者的耦... 国家高新区是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其与所在城市的互动协调发展对于建设创新型城市乃至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运用熵值法、DEA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8-2014年54个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所在城市经济效率以及两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并对国家高新区和母城经济效率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看,国家高新区与母城经济效率耦合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磨合提升到高水平耦合,协调度增长缓慢,整体处于中度协调阶段;(2)从空间维度看,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实现高度协调发展,绵阳、保定等5个城市处于低度协调发展状态,哈尔滨、无锡等26个城市陷入中度协调发展区间,跃迁趋势不明显;(3)从影响因素看,国家高新区经济规模、效益质量、创新能力以及城市经济效率对协调度的影响均显著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城市经济效率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高了中国城市经济效率吗?——基于产业层次和城市规模差异视角的检验 被引量:17
8
作者 袁冬梅 李恒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和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途径。利用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和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途径。利用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整体呈倒U型,目前正处于促进城市经济效率的上升阶段;(2)分产业层次看,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倒U型影响主要来源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效率呈线性关系;(3)分城市规模看,不同规模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促进了城市经济效率提升,其中I型和Ⅱ型大城市的促进作用最大,中等城市作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经济效率 产业层次差异 城市规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城市经济效率分异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余敦 付永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50-1852,共3页
应用城市经济效率指标,定量分析了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经济效率,总结其地域分异规律,并对城市经济效率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省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规模相关的结论。最后就提高全省城市经济效率的目标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城市经济效率 分异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研究东北三省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协调性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永琴 詹新叶 《特区经济》 2012年第11期88-90,共3页
如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黄金发展阶段,认清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关系,以及对城市经济效率的测算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城市群的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一方面,东北三省整体上具有自身特点,其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 如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黄金发展阶段,认清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关系,以及对城市经济效率的测算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城市群的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一方面,东北三省整体上具有自身特点,其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粗放生产模式和较慢的技术发展速度如今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这三个省份各自又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辽宁省科技实力雄厚,黑龙江省机械化农业生产,吉林省重工业发展的基础较好。因此要想提高城市群的经济效率,就要先努力协调城市间的矛盾,促进城市间的合作共赢;反之,要想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要从提高城市群的经济效率着手。本文选取东北三省为研究目标,将重点放在研究城市群经济效率与城市化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上,通过对这一关系的深入分析,使东北三省充分发挥各省市的自身优势,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提高城市群经济效率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早日达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三省 城市经济效率 城市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大城市经济效率测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东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3-139,共7页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不断发展,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由全球城市或特大城市的竞争力来决定,而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则主要由其经济效率来反映。文章运用DEA方法、Malmquist指数模型和相关面板数据,对2009—2013年中国11个特大城市的经济...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不断发展,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由全球城市或特大城市的竞争力来决定,而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则主要由其经济效率来反映。文章运用DEA方法、Malmquist指数模型和相关面板数据,对2009—2013年中国11个特大城市的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水平没有完全跟上,资源配置水平低下,经济效率没有达到有效状态。因此,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从而有效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是中国特大城市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大城市 城市经济效率 DEA方法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城市经济效率增长机理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斯琴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本文通过对环渤海城市经济效率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的分析,提出城市经济效率增长的"时空惯性"特征,城市经济效率既会受到本城市历史效率循环累积的影响,也会受到周边城市的效率溢出性影响。基于其路径依赖性以及空间溢出效应,... 本文通过对环渤海城市经济效率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的分析,提出城市经济效率增长的"时空惯性"特征,城市经济效率既会受到本城市历史效率循环累积的影响,也会受到周边城市的效率溢出性影响。基于其路径依赖性以及空间溢出效应,距离临近发展相近城市经济效率水平具有趋同趋势,进而为地区增长方式转换、实现效率型城市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上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效率 空间溢出 时空惯性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经济效率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蔚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7,共8页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7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交互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GMM估计等方法,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经济效率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特... 选取2011—2020年中国27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交互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GMM估计等方法,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经济效率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特征,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从作用路径来看,市场一体化在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作用路径中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从多维度异质性视角看,金融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经济效率间的关系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创新等级城市异质性。未来应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不断发挥市场一体化发展优势,助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为建设经济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市场一体化 城市经济效率 交互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与城市经济效率提升——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的准自然试验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炳荣 付奎 张杰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2期53-64,共12页
作为数字时代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方向,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对建设数字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助推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常关键。以“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为准自然试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 作为数字时代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方向,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对建设数字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助推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常关键。以“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为准自然试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效率提升,该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通过改善传统政商关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激发城市创新创业活力为经济效率提升拓展了新的动能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试点政策的经济效率改善效应在信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市场整合程度和政府财政透明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上述结论为新时期加快推进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及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之治”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 “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政策 城市经济效率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明斗 李维露 吴庆帮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44,共9页
本文以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同时验证了这一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所在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 本文以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同时验证了这一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所在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不存在门槛效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同样对所在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门槛效应。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相邻城市经济效率依旧具有促进作用。考虑到城市间吸收能力差距的影响,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外溢效应减弱。进一步将全国样本进行分组检验,发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所在城市和相邻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本文从产业集聚视角分析了我国城市经济效率提升的可能性,为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经济效率 门槛效应 空间外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提高了城市经济效率吗?——基于“本地——邻地”效应和传导机制的检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谢伟伟 金田林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3,共9页
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考察了200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整体上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效率,原因在于市场一体化带来的规模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实证结果表明... 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考察了200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整体上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效率,原因在于市场一体化带来的规模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实证结果表明:通过构建时空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发现,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兼具本地—邻近效应,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明显的时间"路径依赖"特征以及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市场一体化同时对本地和邻近地区的城市经济效率都有积极影响;通过构建面板中介模型对传导机制进行检验发现,规模效应对市场一体化和城市经济效率的正向传导作用最大,其次是技术溢出效应,而竞争效应削弱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异质性研究表明,城市规模是影响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经济效率的重要异质性来源,大规模城市市场一体化更易带动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城市经济效率 长三角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发展对中国大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许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4-41,共8页
服务业是促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的关键产业支撑。文章以中国116个大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松弛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定了样本城市的经济效率,同时运用差分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服务业规模、服务业结构和服务业集聚对样本一线、... 服务业是促进城市经济效率提升的关键产业支撑。文章以中国116个大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松弛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定了样本城市的经济效率,同时运用差分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服务业规模、服务业结构和服务业集聚对样本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经济效率的变动既呈现上升趋势,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波动上升的城市相对较多。服务业规模增大普遍促进了各线样本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增加普遍促进了各线样本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占比增加对各线样本城市的经济效率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公共性服务业占比增加仅对四线城市的经济效率表现出了微弱的促进作用;服务业集聚水平提升普遍促进了各线大城市经济效率的改善,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城市经济效率 SBM模型 GM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经济效率影响因素探讨
18
作者 李雪阳 《新经济》 2022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城市经济效率体现了城市经济发展效率与速度,提升城市经济效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提升经济活力的有效路径。数字化技术发展普及以来,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从新增因素到作用机制上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总结分析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经... 城市经济效率体现了城市经济发展效率与速度,提升城市经济效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提升经济活力的有效路径。数字化技术发展普及以来,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效率从新增因素到作用机制上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总结分析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经济效率提升要素,并从产业、城市、投入要素、制度与自然环境等四方面进行了时代化分析,并提出结合人文数据研究城市经济效率提升路径等可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效率 数字经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城市经济运行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Tobit回归分析
19
作者 武宇晨 王雨欣 +1 位作者 高倩倩 卢庚宿 《中国市场》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城市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与人口聚集的区域,其经济在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选取中国21个大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超效率SBM模型评估其经济运行效率,同时基于Malmquist指数得到大城市间技术综合效率值及其技... 城市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产业与人口聚集的区域,其经济在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选取中国21个大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超效率SBM模型评估其经济运行效率,同时基于Malmquist指数得到大城市间技术综合效率值及其技术提升水平,分析各城市技术提升能力,最终运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选定指标对大城市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结果显示,中国7个超大型城市的经济效率平均值大于其他特大型城市:在城市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居民生活水平对其呈正向影响,而政府宏观调控对其呈负向影响,表明中国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情况,而政府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城市市场发展,大城市管理应考虑到宏观调控与市场自发调整的平衡性,做到灵活管理。文章意在通过分析为提升国家经济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运行效率 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模、产业集聚模式选择与城市经济效率
20
作者 黄阳平 甘景丰 林欣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38,共19页
大城市的规模继续扩大真的不利于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吗?不同规模的城市应该发展何种产业集聚模式呢?本文以2003-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先负后正... 大城市的规模继续扩大真的不利于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吗?不同规模的城市应该发展何种产业集聚模式呢?本文以2003-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先负后正的U型关系,由负转正的平均城市规模为174万人。第二,专业化集聚程度的提高加强了规模-效率间的U型关系,城市规模小于129万人时,规模对效率的抑制作用得到增强,规模大于129万人时,促进作用得到增强。多样化集聚程度的提高减弱了规模-效率间的U型关系,城市规模小于237万人时,规模对效率的抑制作用得到减弱,规模大于237万人时,促进作用得到减弱。第三,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直接影响分别是城市规模开口向上和向下的二次函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如何更合理配置人口资源、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提高城市经济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样化集聚 城市经济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