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高了中国城市经济效率吗?——基于产业层次和城市规模差异视角的检验 被引量:17
1
作者 袁冬梅 李恒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和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途径。利用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和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途径。利用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整体呈倒U型,目前正处于促进城市经济效率的上升阶段;(2)分产业层次看,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倒U型影响主要来源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效率呈线性关系;(3)分城市规模看,不同规模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促进了城市经济效率提升,其中I型和Ⅱ型大城市的促进作用最大,中等城市作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经济效率 产业层次差异 城市规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2
作者 周启良 范红忠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劳动者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劳动者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就业报酬、就业能力、就业环境等所体现的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区域创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基于1999~2...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劳动者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劳动者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就业报酬、就业能力、就业环境等所体现的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区域创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基于1999~2021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综合测算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城市的就业质量与区域创新的现状,从理论上讨论了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城市之间的差异,并以两步系统GMM模型对此做出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整体上,就业质量与区域创新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但会随城市规模不同而有明显的总体差异和地区差异。(2)就总体差异而言,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的正向影响在小型、中型、大型城市逐渐增大并在大型城市达到最大,而在特大型城市趋于下降。(3)就地区差异而言,相对中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城市,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地区城市就业质量对区域创新的正向影响在小型、中型、大型城市均相应更大,而在特大型城市的下降趋势则更明显。据此文章认为,以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为目标,在制定与实施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模及地区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靠的分类、分层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就业质量 区域创新 城市规模差异 城市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