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8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领域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1
作者 杨锡运 李新利 +2 位作者 吕游 杨国田 孟令卓超 《高教学刊》 2025年第6期39-42,共4页
碳中和碳达峰对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提出迫切要求。基于华北电力大学的自动化类学科优势,对自动化类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专业培养为发展导向,从明确“双碳”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人才需求特征,加强相关学科融合,... 碳中和碳达峰对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提出迫切要求。基于华北电力大学的自动化类学科优势,对自动化类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专业培养为发展导向,从明确“双碳”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人才需求特征,加强相关学科融合,基于“双碳”理念设计全新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健全完善“双碳”目标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等方面加强“双碳”背景下新能源领域自动化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高校各相关学科作用,立足高校学科特色,为国家新能源领域行业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能源领域 自动化 教学体系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向与现实路径
2
作者 杜启顺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78-92,共15页
迈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法治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以来的重要工作,法律硕士专业化职业化的培养方向、应用性的培养要求决定了其在法治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 迈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法治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以来的重要工作,法律硕士专业化职业化的培养方向、应用性的培养要求决定了其在法治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硕士的培养出现了一些痛点和难点亟待解决。法律硕士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专门型、应用型”“专门型、复合型”人才,但在具体的培养工作中,却出现了培养目标的同质化或模糊化、培养内容的趋同化、双导师制度机制不完善、教学模式保守化等困境。为此,有必要从明确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设计具体培养方法、完善双导师制度、优化产教融合等方面,针对法本法硕和非法本法硕的不同特点,调整和完善当前的法律硕士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硕士 培养模式改革 法治人才 法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3
作者 孙红果 余星 《创新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在分析数智化内涵与外延基础上,多视角分析了数智化是如何影响数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进而阐述了数智化融入数学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及案例分析,最后为评估数智化融入数学学科的有效性,基于本校数学专业学生的实... 在分析数智化内涵与外延基础上,多视角分析了数智化是如何影响数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进而阐述了数智化融入数学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及案例分析,最后为评估数智化融入数学学科的有效性,基于本校数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数据,对数智化使用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digitization, we analyze how digitization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mathematics majors. Furthermor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case analysis of integrating digitalization into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mathematics majors were elaborated. Finally,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ng digitalization into mathematic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actual data of mathematics majors in our university to investigat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 use of digitalization, and 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were also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淮扬菜π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4
作者 朱银超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淮扬菜“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对当前淮扬菜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优势,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淮扬菜“π型”人才,推动淮...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淮扬菜“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对当前淮扬菜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优势,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淮扬菜“π型”人才,推动淮扬菜产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淮扬菜 “π型”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5
作者 牛子恒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巨大的人才需求变革,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问题。通过对传统培养模式的深入分析,本文识别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巨大的人才需求变革,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问题。通过对传统培养模式的深入分析,本文识别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综合性改革方案。方案强调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通过增加人工智能领域课程以及强化跨学科课程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通过使用智能化教学工具以及采用“PBL+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案例和实验教学以及建设实践基地对实践环节进行加强。此外,本文还从数据隐私和教师素质视角总结了改革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学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
6
作者 侯杰 李鹏华 +2 位作者 蔡林沁 高思航 项盛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2期0034-0037,共4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培养具备国际化背景和全球视野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自动化专业才培养模式现状,探讨了当前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模式培养改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培养具备国际化背景和全球视野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自动化专业才培养模式现状,探讨了当前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模式培养改革举措和相应的实践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实践效果及其分析。论文对我国自动化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提供有效启迪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国际化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国际交流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践创新能力进阶培养为核心的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7
作者 李刚 《内江科技》 2025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是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针对当前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对以实践创新能力进阶培养为核心的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构建管理类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结构及表...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是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针对当前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对以实践创新能力进阶培养为核心的管理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构建管理类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结构及表征指标,实行“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进阶培养路径,打造产教融合教学体系,建立培养质量多元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践能力 产教融合 培养路径 培养质量 实践创新能力 管理类专业硕士 自主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傅少君 罗滔 岳文萍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3期89-90,共2页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设计可视化、生产工业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造升级具有迫切性和可行性,开展“新工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土木工程学科...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设计可视化、生产工业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造升级具有迫切性和可行性,开展“新工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需求。目前,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生产工业化 土木工程学科 管理信息化 培养模式改革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创优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辽宁开放大学为例
9
作者 李晓丹 《辽宁高职学报》 2024年第6期38-42,共5页
从国家开放大学高质创优发展目标出发,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对开放教育会计专业高质创优发展进行内涵分析,紧紧围绕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心,结合辽宁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优培、... 从国家开放大学高质创优发展目标出发,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对开放教育会计专业高质创优发展进行内涵分析,紧紧围绕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心,结合辽宁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优培、优课、优师、优训、优考”五个维度提出开放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举措。以期为辽宁乃至国家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助力,切实服务辽宁数字经济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创优 开放教育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视域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10
作者 陈一峰 冯倩文 朱品武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4期47-49,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科教融汇视域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提出了以科教融汇为导向的新型培养模式,详细探讨了通过改革培养目标、重建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来构建基于科教融汇视域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文章认... 文章旨在探讨科教融汇视域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提出了以科教融汇为导向的新型培养模式,详细探讨了通过改革培养目标、重建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来构建基于科教融汇视域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文章认为,科教融汇能够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将前沿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机械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机械类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交叉的水利水电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
作者 张雷克 王雪妮 刘小莲 《大众科技》 2024年第5期152-155,164,共5页
为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部署,促进中国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基于太原某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需要,分析了当前该校水利水电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改革... 为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部署,促进中国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基于太原某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需要,分析了当前该校水利水电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改革构想。通过构建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平台、建立研究生多导师培养模式、完善研究生考评管理机制等多项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为水利水电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水利水电工程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交通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12
作者 刘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5期0044-0048,共5页
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梳理交通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对交通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状进行广泛调研,深度剖析改革过程重遇到的问题。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专业”和“智能交通施工技术专业”为典型研... 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梳理交通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对交通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状进行广泛调研,深度剖析改革过程重遇到的问题。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专业”和“智能交通施工技术专业”为典型研究对象,从“培养理念,培养过程和培养条件”三个方面进一步例证问题所在。根据示范性院校调研成果,初步构建应对改革问题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交通类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商兴农”的核心要义与职业教育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
作者 方芳 王梓 田晓雅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7期27-27,共1页
“数商兴农”是一种发展理念和实践方法,旨在通过数字科技和商业模式的运用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数商兴农”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数商兴农”的核心要义2021年,商务部、中央网信... “数商兴农”是一种发展理念和实践方法,旨在通过数字科技和商业模式的运用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数商兴农”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数商兴农”的核心要义2021年,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和发展改革委研究编制了《“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指出推动农村电商与数字乡村衔接。统筹政府与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数商兴农”。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强调释放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对农村电商的赋能作用,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电商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电子商务发展 乡村振兴 基础设施 数据资源 政府与社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核心要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财务时代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能力框架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德水 苏奕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时代的来临,企业对于财务职能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传统财务向智能财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同时也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文章基于“大智移云物区”的时代背景,分析智能财务时代财务职能的转变方向与财务...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时代的来临,企业对于财务职能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传统财务向智能财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同时也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文章基于“大智移云物区”的时代背景,分析智能财务时代财务职能的转变方向与财务人员的转型之路,探索构建智能财务时代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能力框架,重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财务时代 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 能力框架 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课赛证”融合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双源 王园丽 王传凯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4期164-168,共5页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技术革新、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和绿色环保等大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高端汽车专业人才供需平衡问题成为职业院校和汽车...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技术革新、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和绿色环保等大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高端汽车专业人才供需平衡问题成为职业院校和汽车行业企业的共同话题。基于此,文章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岗课赛证”育人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师团队打造、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五个方面,探究了“岗课赛证”融合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与价值、实施路径与方法,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有效推进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以期为破解专业建设难题、实现人才供需有效对接、推进“三教”改革指明新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强国背景下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欢 《中国储运》 2024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畅通的交通网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1])。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一个交通强国~([2]),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更要积极响应国家交通强国的策略,紧跟其建设步伐,深化... 畅通的交通网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1])。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一个交通强国~([2]),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更要积极响应国家交通强国的策略,紧跟其建设步伐,深化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实现交通强国的梦想,构建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提供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强国 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类专业 人才培养基地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网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设步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物理课程的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17
作者 刘泽 唐琳 +1 位作者 孙付春 陈亚莉 《内江科技》 2024年第10期147-148,共2页
针对新兴机器人工程专业在物理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分析本专业市场需求、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指明物理课程在机器人工程专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本专业匹配的物理知识点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在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补充了与之匹配的物... 针对新兴机器人工程专业在物理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分析本专业市场需求、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指明物理课程在机器人工程专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本专业匹配的物理知识点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在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补充了与之匹配的物理知识点,构建了机器人工程专业物理学的课程体系。此外,提出线上+线下混合,现代技术融合,联系时事热点,开设双创教学的多种教学模式,力图一定程度上提高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工程 时事热点 专业教学质量 双创 专业匹配 物理课程 培养模式改革 技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志林 《家电维修》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实践。但是当前的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实践。但是当前的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传统模式的影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经验不足等。因此,本文对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与实践的思路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院校 数控加工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植红色文化沃土 培养新时代长征人——遵义师范学院“长征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纪实
19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长期以来,遵义师范学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切嘱托,结合贵州以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及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办学传统,通过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长征班)(以下简称“长征班... 长期以来,遵义师范学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切嘱托,结合贵州以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及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办学传统,通过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长征班)(以下简称“长征班”)作为红色文化育人载体创新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模式 办学传统 红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遵义会议精神 长征精神 遵义师范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20
作者 张琳 唐雪涛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4期136-139,共4页
文章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讨了“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教学改革、实践的做法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效。文章分析了该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总结出原有模式存在学科设置重数量轻质量... 文章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讨了“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教学改革、实践的做法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效。文章分析了该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总结出原有模式存在学科设置重数量轻质量、教学模式僵化、缺乏实践平台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可充分借助职业技能大赛平台,采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策略,课程设置上要突出侧重点、在教学模式上要敢于改革和创新、在教学内容和手法上要针对学生特点以及大赛内容进行定制,同时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训平台等。最后,给出了以上做法的实践案例以及取得的成效,总结了“以赛促教”模式改革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促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职业技能大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