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技术赋能应用型新商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生态圈的构建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殿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30-133,共4页
数智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深刻重塑社会和经济的形态与结构。构建数智技术赋能应用型新商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生态圈是应对新商科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创新思路。本研究提出跨学科融合、技术驱动、实践导向、开放式合作等... 数智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深刻重塑社会和经济的形态与结构。构建数智技术赋能应用型新商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生态圈是应对新商科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创新思路。本研究提出跨学科融合、技术驱动、实践导向、开放式合作等创新路径和政策、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措施,为数智技术赋能应用型新商科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新商科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校企共同体”电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构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楼晓春 马亿前 陶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8-92,共5页
高职院校电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着培养主体相对单一、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产教融合程度不深、校企资源融通不畅,培养培训存在割裂、终身学习服务不力,科技引领总体不足、高端技能积累不足等现实困境。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教育生态... 高职院校电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着培养主体相对单一、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产教融合程度不深、校企资源融通不畅,培养培训存在割裂、终身学习服务不力,科技引领总体不足、高端技能积累不足等现实困境。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教育生态学下产教融合、生态位及协同发展等理论启示,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一体两院、同生共长”的电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体系,为高职院校深化电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人才 电梯行业 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行校企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我国高校农经专业人才培养生态链构建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晓旭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1年第5期31-38,共8页
新农科建设需要培养新型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针对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三农”情怀不足、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较差、团队协作能力有待增强、国际化能力较低等问题,构建由“三农”素养培养、研究性理... 新农科建设需要培养新型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针对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三农”情怀不足、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较差、团队协作能力有待增强、国际化能力较低等问题,构建由“三农”素养培养、研究性理论教学、研究性实践教学、优质师资队伍培育、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等子模块构成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生态链。通过发挥各有机模块的互作用与自作用机理,并耦合各子模块的运作路径,可以有效促进新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经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会计导向的应用型高校数字型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建设研究
4
作者 张梅 潘广福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4年第16期184-186,共3页
自“数字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加快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度”转为“高质量”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1]。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本科高... 自“数字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加快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度”转为“高质量”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1]。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怎样构建适合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校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生态体系,为培养中国式现代化的管理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落地提供人才保障。本文以山东省现实情况为例展开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智能会计 数字型人才 生态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建设探究——以长春理工大学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肃 李燕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42-146,共5页
商业价值链的数智化变革与快速迭代和新文科建设的全面推进,对经管类专业如何转型升级,培养具有跨界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长春理工大学以“新工科+新商科”融合为核心,构建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交互的数智化经... 商业价值链的数智化变革与快速迭代和新文科建设的全面推进,对经管类专业如何转型升级,培养具有跨界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长春理工大学以“新工科+新商科”融合为核心,构建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交互的数智化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建设实践,总结归纳数智化商业环境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的路径与举措,具有一定的借鉴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管类专业 数智化转型 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语境下湖北文创产业的人才培养生态化研究
6
作者 余冰清 《上海包装》 2023年第3期214-216,共3页
新文科人才培养范式已将实现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模式与国家需求相匹配和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创新相衔接的目标纳入实践中。拓展人才培养理念、建立生态化人才培养机制是当前文创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湖北文创产业人才培养供... 新文科人才培养范式已将实现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模式与国家需求相匹配和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创新相衔接的目标纳入实践中。拓展人才培养理念、建立生态化人才培养机制是当前文创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湖北文创产业人才培养供给不足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构建“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理念,树立“四位一体”的育人目标,规划“四大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建立成长性持续性的人才培养生态机制,以适应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文创产业 人才培养生态 新文科 “视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内涵、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高玲茹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12,共4页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高职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出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生态功能遭到解构、生态环境异化、高职生态弹性力和生态承载力强度不足等问题。为重构健康的人才培养生态,高职院...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高职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出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生态功能遭到解构、生态环境异化、高职生态弹性力和生态承载力强度不足等问题。为重构健康的人才培养生态,高职院校应遵循开放性、整体性、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等原则,整合社会生态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建立人才培养生态的良性循环秩序,树立师生和谐共生的教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高职教育生态 高职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构造探索——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发展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啸尘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3期21-23,共3页
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属于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产教融合,基本途径是构造动态化的生态系统。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于厦门的海洋经济发展,将创新创业创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核心目标确定-... 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属于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产教融合,基本途径是构造动态化的生态系统。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于厦门的海洋经济发展,将创新创业创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核心目标确定-选才-培育-孵化”的生态链,构造了极具鲜明办学特色的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在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了丰厚成果,成效显著,并为福建省、厦门市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强大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创造 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产教融合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生态素养培养路径分析
9
作者 王倩 谢长宗 《科教文汇》 202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民众的生态素养也亟待提高。高校作为培育新时代人才的摇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已成为重要一环。因此,高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规范化、长久化、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该文以生态语言学理论为...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民众的生态素养也亟待提高。高校作为培育新时代人才的摇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已成为重要一环。因此,高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规范化、长久化、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该文以生态语言学理论为依托,探讨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态教学设计,进行文本的生态话语分析,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意识到语言在处理生态问题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进而达到培养生态素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高职英语教学 生态素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生态人培养途径研究
10
作者 林青红 李文泽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6-160,共5页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成为关系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关键性问题。林业院校在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程中,在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上,扮演着积极而重要的角色。林业院校英...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成为关系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关键性问题。林业院校在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程中,在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上,扮演着积极而重要的角色。林业院校英语专业,也应具备生态意识。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以林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为例,结合培养现状,从教学目标生态化、教学内容生态化、教学环境生态化、教学手段生态化四方面探讨将学生培养为“生态人”的可行途径。“生态人”的培养在强化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学生生态文明建设能力以及助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院校 英语教学 生态培养 生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智移云时代面向新财经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生态系统的构建
11
作者 石依禾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3期182-186,共5页
随着“四新”建设的推进,“新财经”已然成为大智移云的新时代财经教育的关键着力点。大智移云时代财务工作发生了颠覆性变革,跨界融合是必然趋势。文章探讨当前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会计学科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构建一个多学科跨界... 随着“四新”建设的推进,“新财经”已然成为大智移云的新时代财经教育的关键着力点。大智移云时代财务工作发生了颠覆性变革,跨界融合是必然趋势。文章探讨当前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会计学科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构建一个多学科跨界融汇和多要素互动融通新财经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生态系统,以适应大智移云时代对财经会计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智移云 新财经 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人才培养的思政底蕴与“中国范式”
12
作者 白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我国拔尖人才计划主要聚焦于基础学科创新型顶尖人才培养,这就决定着此人才培养战略的内蕴超出单纯的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领域而指向教育自身的本质层面和人才培养、人才判定、人才评价系统的底层逻辑,即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从... 我国拔尖人才计划主要聚焦于基础学科创新型顶尖人才培养,这就决定着此人才培养战略的内蕴超出单纯的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领域而指向教育自身的本质层面和人才培养、人才判定、人才评价系统的底层逻辑,即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从而达成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内在一致,因此应凸显我国“大思政”育人模式在其中的独特价值和基本优势。拔尖人才培养战略与“大思政”育人模式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契合性,“大思政”育人模式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一体,以横贯纵深的立体网络把立德树人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因此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引领和助推作用不仅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二者相辅相成,交互催发,共同构建着具有时代特质、适应现实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即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范式”。以科教兴国基本战略为引领,通过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重新厘定“人才”之为“人才”的时代内涵,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时代和国情的顶尖人才培养之教育传统,应当共同构成此范式的基本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人才 中国范式 大思政 培养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导向下研究生系统观念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裴劲松 王倩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4,共7页
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点,研究生培养质量关乎国家战略发展。而系统观念作为研究生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论对研究生自身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探索培养研究生系统观念的理论框架,并以B大学为例,结合其... 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点,研究生培养质量关乎国家战略发展。而系统观念作为研究生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论对研究生自身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探索培养研究生系统观念的理论框架,并以B大学为例,结合其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研究生培养理念与方式的革新,为新征程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系统观念 研究生培养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生态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覃志坚 李海霞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生态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它也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将生态学的思维方法引入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在深入探索生态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从学生党员培养的主体... 生态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它也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将生态学的思维方法引入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在深入探索生态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从学生党员培养的主体、客体、环境、载体等几个方面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的生态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探索了该模式循环运转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员 生态培养模式 构建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教研能力发展的梯度与理路——基于生态化培养模式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义兵 陈静娇 巫娜 《教师教育学报》 2022年第5期47-55,共9页
鉴于乡村教育生态的独特性,生态化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乡村教师教研能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乡村教师教研能力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研究将乡村教师教研能力发展分为5个层级,各层级都有其独有特性与核心标准。因此,构建纵向贯通... 鉴于乡村教育生态的独特性,生态化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乡村教师教研能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乡村教师教研能力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研究将乡村教师教研能力发展分为5个层级,各层级都有其独有特性与核心标准。因此,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乡村教师教研能力发展生态化培养模式,有利于革除乡村教师教研能力发展阶段与发展路径相分离的积弊。研究立足乡村教师教研能力发展的现实样态,提出了以“五级生态梯度”为核心的“2+5+5”纵向层级体系构想:将乡村教师划分为“2”,即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在“2”的基础上提出第1个“5”,即新手型教师、合格型教师、骨干型教师、卓越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在“2+5”的基础上提出第2个“5”,即五级教研能力、四级教研能力、三级教研能力、二级教研能力、一级教研能力。通过挖掘不同层级乡村教师的教研特点,以及界定相邻层级之间的阈值,可以对乡村教师教研能力发展进行层级化表达。研究还构建了以“四维生态理路”为核心的“4+5+4”横向框架,即围绕4个问题(发展什么、用什么发展、怎么发展、如何评价发展),针对5个梯度(五级教研能力、四级教研能力、三级教研能力、二级教研能力、一级教研能力),聚焦4个核心(核心要素、核心标准、核心载体、核心路径),对乡村教师教研能力生态化培养模式进行整体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研能力 生态培养模式 纵向梯度 横向理路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英语译者能力生态培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全灿 郝涂根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商务英语译者能力生态培养体系的构建,就是以充足的软硬件资源为支撑的校园生态环境、以译者(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生态环境和以真实职场为依托的商务生态环境,为译者打造在译文生态环境中适应/选择的译者能力,最终实现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目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译者能力 生态培养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生态伦理观培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87-92,共6页
艺术设计在生态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就必然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引入生态伦理观教育。但在当下浙江省地方高校的相关培养体系中,生态教育地位边缘。为了践行"两山论",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完善... 艺术设计在生态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就必然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引入生态伦理观教育。但在当下浙江省地方高校的相关培养体系中,生态教育地位边缘。为了践行"两山论",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完善生态伦理研究,输送生态设计人才,探索生态设计的创新模式,并引导中国设计向良性化方向发展,地方高校应及时调整原有的育人观念,强化生态伦理意识,建设和创新课堂教学,构建与改革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地方高校 应用型 艺术设计人才 生态伦理观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高等教育作用 促进生态环境道德培养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恩仁 郑珍珍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年第4期64-66,共3页
生态环境道德崇尚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荣,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新的社会功能,在生态环境道德建设方面具有基础作用。全面提高社会生态环境道德水平需要高等教育加强专业人才的生态环境道德培养,弘扬生态环境文化。为此... 生态环境道德崇尚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荣,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新的社会功能,在生态环境道德建设方面具有基础作用。全面提高社会生态环境道德水平需要高等教育加强专业人才的生态环境道德培养,弘扬生态环境文化。为此,高等教育要将生态环境道德价值观纳入教育价值观体系,提高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能力,扩大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范围,并通过创造生态环境文化引导大学生将生态环境观念内化为生态环境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道德 生态环境道德培养 高等教育功能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培养物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于维 魏炳栋 祁宏伟 《畜禽业》 2014年第10期32-33,共2页
选择品种相同、胎次、产仔日期相近的仔猪15窝(120头),在出生15-17日龄开始试验(体重大约5 kg左右)。以窝为单位,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试验共设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各处理组间仔猪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空白对... 选择品种相同、胎次、产仔日期相近的仔猪15窝(120头),在出生15-17日龄开始试验(体重大约5 kg左右)。以窝为单位,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试验共设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各处理组间仔猪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加任何药物添加剂,抗生素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加抗生素添加剂(喹乙醇+吉他霉素),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加250 mg/kg微生态培养物的日粮;试验Ⅱ组为饲喂基础日粮加500 mg/kg微生态培养物的日粮;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加1 000 mg/kg微生态培养物的日粮。试验期28 d。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新型微生态培养物可显著提高仔猪的断奶重、末重(试验结束)、日增重等生长性能指标都显著高日增重,并且显著降低料重比及腹泻率,同时显著提高了血清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血清指标。本研究证明,新型微生态培养物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的调控仔猪的断奶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培养 抗生素 断奶 仔猪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实践探索
20
作者 吴宝明 徐海波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6-18,共3页
加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实践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 加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实践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四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生态文明素质培养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