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DNF与5-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王立峰 赵世磊 +1 位作者 赵慧 高秀花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的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SCZ-AB)的影响。方法选取1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是否有暴力攻击行为分为A组(有暴力攻击行为,n=87)与B组(无暴力...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的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SCZ-AB)的影响。方法选取1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是否有暴力攻击行为分为A组(有暴力攻击行为,n=87)与B组(无暴力攻击行为,n=8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BDNF与5-HTTLPR基因分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A组BDNF与5-HTTLPR基因型间Buss&Perry攻击量表和Barratt冲动量表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BDNF基因型和5-HTTLPR基因型对SCZ-AB的影响。运用MDR统计分析不同基因型间交互作用。结果A组与B组间Val和Met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l/Val频率低于B组(P<0.05),Val/Met和Met/Met基因型频率高于B组(P<0.05);Buss&Perry攻击量表和Barratt冲动量表比较发现:A组Met/Met基因型的各项分值均高于Val/Val、Val/Met基因型(P<0.05);控制性别因素,携带Met等位基因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患者的相对危险度是不携带Met等位基因患者的2倍(P<0.05)。Buss&Perry攻击量表和Barratt冲动量表比较发现:L/L基因型患者的各项分值均显著高于S/S基因型(P<0.05)。同时携带Met和L等位基因者的相对危险度是不携带Met和L等位基因者的2倍(P<0.05)。结论同时携带BDNF Met和5-HTTLPR L等位基因患者有暴力攻击行为的危险度较高,BDNF Met等位基因发挥主要作用,Met/Met基因型患者病情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精神分裂症 暴力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MBL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研究
2
作者 王艾丽 马玉倩 +3 位作者 方蓉 马百坤 齐名 熊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5年第4期217-219,213,共4页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启动子区-550(H/L)和-221(X/Y)位点多 态性及其与血清MBL含量的关系。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SSP-PCR)法分析SLE组62例和正常组54名 MBL基因启动子区-550(H/L)和-221(X/Y)...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启动子区-550(H/L)和-221(X/Y)位点多 态性及其与血清MBL含量的关系。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SSP-PCR)法分析SLE组62例和正常组54名 MBL基因启动子区-550(H/L)和-221(X/Y)位点多态性,同时用ELISA检测血清MBL水平。两组均存在HY、 LY、LX单倍型,SLE组单倍型LX显著高于对照组(OR 2.23;95%CI 1.09-4.55;P=0.02);SLE组HY/HY 基因型MBL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的MBL水平(LY/LY,LX/LX,HY/LY,HY/LX,LY/LX, P<0.05);SLE组和对照组MBL含量低于1000 μg/L者分别为40.32%和14.8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OR 3.89;95%CI 1.57-9.62;P=0.002)。SLE组的血清MBL含量明显降低,与基因启动子区单倍型LX增 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甘露精结合凝集素 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 E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兴 陶社学 雷玉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 E (ApoE)启动子区 rs405509、rs449647、rs7259620三个位点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微测序(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 E (ApoE)启动子区 rs405509、rs449647、rs7259620三个位点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微测序(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技术,对20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维族104例,汉族97例)rs405509、rs449647、rs7259620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ApoE 基因启动子区 rs405509位点及 rs44964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民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s725962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 ApoE 启动子区 rs405509、rs449647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具有民族差异;rs7259620位点多态性无民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载脂蛋白E 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 种族差异
原文传递
溶基质素1基因启动子区5A/6A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群脑血栓形成发病无关
4
作者 赵勇 孙慧 +3 位作者 马丽媛 王建春 邵建华 刘力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16-718,共3页
为了解溶基质素 1基因启动子区 5A 6A多态性与脑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分子杂交技术对该多态性在中国北方人群脑血栓患者 (112 2例 )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和分析 ,并与无脑血管病变的人群 (112 3例 )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5... 为了解溶基质素 1基因启动子区 5A 6A多态性与脑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分子杂交技术对该多态性在中国北方人群脑血栓患者 (112 2例 )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和分析 ,并与无脑血管病变的人群 (112 3例 )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5A 6A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 ,脑血栓患者中5A5A、5A6A、6A6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2 .5 0 %、2 7.6 3%和 6 9.88% ,对照组分别为 2 .2 3%、2 6 .18%和 71.5 9% ;两组人群 5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16 .31%和 15 .32 % ,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果提示 ,溶基质素 1基因启动子区 5A 6A多态性不是中国人群脑血栓形成发病的遗传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溶基质素1基因启动子5A/6A多态性与脑血栓形成发病无关 聚合酶链反应 溶基质素1 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脑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艾明 况利 +3 位作者 李大奇 陈建梅 高新学 黎雪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5-686,共2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与自杀未遂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71例自杀未遂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5-HTTLPR基因型。结果自杀未遂组与对照组5-HTTLPR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S/L)频率差异...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5-HTTLPR)与自杀未遂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71例自杀未遂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5-HTTLPR基因型。结果自杀未遂组与对照组5-HTTLPR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S/L)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有精神疾病自杀未遂组(37例)的短重复序列S等位基因频率为85.1%,与正常对照组(72.5%)及无精神疾病自杀未遂组(69.1%)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9,P=0.04;X2=5.21,P=0.03)。结论5-HTTLPR的S等位基因和精神病自杀未遂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转运体 自杀未遂患者 基因多态性 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 等位基因频率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正常对照组 精神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地区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曾银英 陈晓榆 +3 位作者 田可歌 任红英 李峥嵘 赵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8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白细胞介素-10(IL-10)108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相关性。方法选择东莞地区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94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CIN I级42例,CINⅡ级54例,CINⅢ级46例,宫颈癌52...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白细胞介素-10(IL-10)108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相关性。方法选择东莞地区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94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CIN I级42例,CINⅡ级54例,CINⅢ级46例,宫颈癌52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诊断为宫颈炎及同期来医院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病例对照。采用PCR技术检测各组IL-10 1082G/A位点基因型,采用HC2基因杂交捕获仪(HC-Ⅱ)测定患者高危HPV感染情况,分析影响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CINⅢ级、CINⅡ级、CIN I级、宫颈炎及健康对照组HPV感染率分别为96.15%、82.61%、66.67%、47.62%、10.00%、4.0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宫颈癌、CINⅢ级、CINⅡ级、CIN I级HPV阳性率较高,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患者HPV感染率显著升高。宫颈癌组、CIN组患者1082G/A位点中GG基因型比率显著高于宫颈炎及对照组(P<0.05)。与HPV阴性组相比,HPV阳性组1082G/A位点中GG基因型比率较高(P<0.05)。经Logisitc多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的发生与结婚年龄、婚前性行为、性伴侣≥2个、既往感染史无关,而1082G/A位点中GG基因型及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L-10基因启动子区1082G/A位点中GG型基因及HPV感染可能是诱发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及宫颈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宫颈癌 白细胞介素-10 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易感性与MMP-3和MMP-9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吴用 孙冕 林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27-1430,共4页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9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易感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95例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100...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9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易感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95例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100名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早产情况、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哮喘家族史、宠物接触史、被动吸烟史、过敏体质资料进行收集,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对MMP-3启动子区基因11715A/6A和MMP-9启动子区基因1562 C/T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患儿中早产、非母乳喂养、哮喘家族史、过敏体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MMP-3、MMP-9启动子区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构成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婴幼儿相比较,MMP-311715A/6A基因多态性及5A等位基因比例较高,MMP-311716A/6A基因多态性及6A等位基因比例较低,MMP-91562 C/C基因多态性及C等位基因比例较高,MMP-91562 C/T基因多态性、T/T基因多态性及T等位基因比例较低。结论RSV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与MMP-3、MMP-9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有关,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倾向,临床医生应对于存在高危因素婴幼儿群体采取调节免疫功能、预防RSV感染等措施,降低毛细支气管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启动子基因多态性 婴幼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原文传递
内科学
8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2006年第3期157-182,共26页
关键词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内科学 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 负荷心肌显像 多器官功能障碍 冠心病患者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