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牡蛎弧菌抗性选育家系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1
作者 李寅 鲁林基 +4 位作者 杨奔 李鹏飞 徐成勋 李琪 刘士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3-682,共10页
研究以前期筛选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弧菌抗性家系为亲本,构建40个全同胞家系,评估了弧菌抗性选育家系生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多个环境下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结果显示,在不同日龄下,壳高和壳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46±0.... 研究以前期筛选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弧菌抗性家系为亲本,构建40个全同胞家系,评估了弧菌抗性选育家系生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多个环境下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结果显示,在不同日龄下,壳高和壳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46±0.10)—(0.59±0.13)和(0.30±0.08)—(0.59±0.13),为中高等遗传力,存活性状的遗传力为(0.25±0.06)—(0.41±0.11),为中低等遗传力。不同日龄的壳高和壳长遗传相关(0.429—0.828)均大于表型相关(0.192—0.611),除180日龄时,遗传和表型相关为低度正相关,其余各阶段均为中高度正相关;生长与存活性状的遗传和表型相关分别为(–0.138—0.380)和(–0.073—0.512),表现为中低度相关性。研究中生长和存活性状在两个环境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34—0.68)和(0.32—0.50),均小于0.7,表明乳山和荣成海区家系的生长和存活性状间存在明显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因此对长牡蛎弧菌抗性进行选育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养殖环境制定不同的育种方案。研究为长牡蛎抗弧菌品系的选育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遗传力 遗传相关 基因环境效应 选育 长牡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韦新宇 柯蓓 +8 位作者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杨腾帮 杨旺兴 邹文广 范祖军 许旭明 梁康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51-259,共9页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分析了水稻籼粳杂交不同选育阶段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定各产量相关性状中普遍存在着遗传主效应,且也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其...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分析了水稻籼粳杂交不同选育阶段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定各产量相关性状中普遍存在着遗传主效应,且也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其中,衍生一代的播抽天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其余7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衍生二代的单株谷重、结实率和千粒重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6个性状则以加性效应为主;衍生四代的单株谷重、结实率、株高和穗长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5个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表明,除衍生一代的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性状和衍生二代的播抽天数、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性状以及衍生四代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性状没有检测到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外,其余性状均存在加性×环境互作效应。此外,不同衍生世代各产量相关性状均存在着显性×环境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 衍生世代 产量相关性状 基因×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籼稻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包劲松 夏英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研究了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以及与环境互作效应对籼稻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 ,同时还受到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 ,胶稠度则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 研究了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以及与环境互作效应对籼稻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 ,同时还受到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 ,胶稠度则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 . 3个性状的遗传率均较高 ,早世代选择有效 ,但胶稠度以互作遗传率较大 .对亲本的遗传效应预测及不同亲本间遗传效应的线性对比结果表明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对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改良不利 .对 F2 稻米杂种优势的预测表明种子直接显性作用对 F2 稻米蒸煮品质的提高不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煮食用品质 基因×环境效应 灿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金色品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志然 胡宏辉 +2 位作者 冯上乐 李家乐 白志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4-259,共6页
为培育出产金色珍珠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良种,并为三角帆蚌金色品系生长性状及产珠性能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收集金色内壳色的三角帆蚌,经繁育共获得41个全同胞家系(F1~F41),分别在浙江武义和上海崇明两地养殖,在5月龄和17月... 为培育出产金色珍珠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良种,并为三角帆蚌金色品系生长性状及产珠性能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收集金色内壳色的三角帆蚌,经繁育共获得41个全同胞家系(F1~F41),分别在浙江武义和上海崇明两地养殖,在5月龄和17月龄时,分别测量两地各家系三角帆蚌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4个生长性状,并进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金色品系三角帆蚌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在5月龄时分别为0.18±0.07、0.19±0.03、0.22±0.09和0.18±0.09,在17月龄时分别为0.26±0.22、0.30±0.16、0.30±0.09和0.23±0.25,两月龄组均属中等遗传力;5月龄时各性状之间遗传相关范围为(0.84±0.02)~(0.96±0.07),表型相关范围为(0.56±0.02)~(0.92±0.04),17月龄时各性状之间遗传相关范围为(0.52±0.03)~(0.97±0.06),表型相关范围为(0.45±0.02)~(0.91±0.01),表明各生长性状可间接选择;5月龄时两地三角帆蚌各性状遗传相关系数为(0.53±0.14)~(0.57±0.12),17月龄时相关系数为(0.27±0.08)~(0.31±0.09),表明生长性状在两地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影响,各家系在两地表现不同,其中,F24、F25号家系在两地均表现优良。研究表明,金色品系三角帆蚌有较好的选育潜力,在该品系推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生长性状 遗传力 基因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胚乳、胞质和母本株对籼稻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5
作者 谢国禄 Shi,Chunhai 《国外作物育种》 2001年第2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籼稻 粒形性状 胚乳 胞质 母本株 遗传效应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白长牡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效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邢德 李琪 张景晓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4-482,共9页
为探索壳白长牡蛎品系的壳色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效应,利用巢氏设计构建全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分成两组分别在乳山和荣成海域进行养殖。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和REML法分析11月龄壳白长牡蛎生长性状和壳色性状的遗传力... 为探索壳白长牡蛎品系的壳色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效应,利用巢氏设计构建全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分成两组分别在乳山和荣成海域进行养殖。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和REML法分析11月龄壳白长牡蛎生长性状和壳色性状的遗传力及G×E效应。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LUP法)估计壳高和L~*两个性状的育种值,并通过加权获得综合育种值来筛选优良家系。结果显示,乳山组和荣成组的壳白长牡蛎生长和壳色性状的遗传力不同,分别为(0.14±0.08)~(0.62±0.18)和(0.01±0.03)~(0.78±0.19),可能存在尺度效应。以不同环境为固定效应,综合两个环境计算出的生长和壳色性状的遗传力为(0.02±0.02)~(0.51±0.09),然而由于部分全同胞家系缺失和模型不收敛的原因,估计模型中未包括母本/共同环境效应和显性效应,上述遗传力估计值偏高。本研究中生长和壳色性状在两个环境间的遗传相关为(–0.47±0.40)~(0.75±0.18),均小于0.8,表明壳白长牡蛎品系的生长和壳色性状都具有明显的重排效应,壳白长牡蛎品系其选育需要针对不同的养殖环境培育不同适应性的选育家系。综合育种值排名前20的个体其家系来源比例表明,家系G1和G21对于乳山海域表现出特殊的适应性,而家系G4、G22和G5对荣成海域环境具有特适性,家系G2则对两个环境具有普适性。研究为壳白长牡蛎品系的良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壳白 生长性状 壳色性状 基因环境(G×E)效应 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米粒延伸性QTLs定位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沈圣泉 庄杰云 +3 位作者 王淑珍 舒庆尧 包劲松 夏英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9-322,共4页
利用协青早B/密阳46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分子遗传图谱,在海南和杭州两地试验,以延伸率作为米粒延伸性考察指标,检测QTL主效应、上位性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性状两地... 利用协青早B/密阳46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分子遗传图谱,在海南和杭州两地试验,以延伸率作为米粒延伸性考察指标,检测QTL主效应、上位性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性状两地间的平均表现和群体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但两地间表型值相关系数却较小。试验检测到1个控制该性状的QTL基因qCRE6,其增效基因来自于父本,提高3.99%的米粒延伸率,可解释5.30%的表型变异,它不存在与环境间显著互作。另外,还检测到2对上位性互作基因,即qCRE2与qCRE5-1、qCRE5-2与qCRE7,前者与环境间存在有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在杭州有增加米粒延伸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数量性状座位 上位性效应 基因×环境效应 米粒延伸性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
8
作者 程祖锌 肖长春 +6 位作者 张玉婷 黄昕颖 史夏蕾 凌波 王泓超 陈小玲 林荔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剖析红米水稻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遗传效应,为高营养价值红米杂交稻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8个红米恢复系为父本,6个不育系为母本,配制48个杂交组合为遗传材料,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及统计方法,分析... 【目的】剖析红米水稻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遗传效应,为高营养价值红米杂交稻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8个红米恢复系为父本,6个不育系为母本,配制48个杂交组合为遗传材料,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及统计方法,分析在不同环境下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杂种优势、遗传相关及其与环境互作。【结果】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其中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总狭义遗传率高,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低代选择有效;花色苷以显性效应为主,适宜中、高世代选择。这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表型、遗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和显性×环境互作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大;原花青素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小,稳定性好,以此为选择指标可有效提高其他3种成分,减轻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高温有利红米水稻杂种后代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积累,提高群体杂种优势。此外,提高不育系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有利于培育高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的杂交后代;恢复系18Rr174、18Rr175可有效提高后代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且受环境影响小。【结论】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可有效预测亲本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18Rr174、18Rr175在高抗氧化活性成分红米杂交稻的选育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米水稻 抗氧化成分 遗传效应 基因×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芥酸含量的遗传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9
作者 ChunhaiShi 雷波 《国外作物育种》 2004年第2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油菜 芥酸含量 遗传 基因×环境效应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熟期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182-185,共4页
以6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和F1的营养生长期、结球期和成熟期三个熟期性状,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遗传方差分量的比率估算表明,各熟期性状除受制于遗传效应外,还会明显受到各遗传效应与... 以6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和F1的营养生长期、结球期和成熟期三个熟期性状,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遗传方差分量的比率估算表明,各熟期性状除受制于遗传效应外,还会明显受到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其中,营养生长期和成熟期的表现主要以遗传效应为主,而结球期以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遗传效应的预测值表明,采用P1和P2较易获得早熟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熟期性状 遗传效应 基因x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加付 饶立兵 +1 位作者 顾宏辉 叶子弘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6-401,共6页
利用包括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6个花椰菜品种(系)完全双列杂交实验的2年观察资料进行单球重、球径、球高、株高、株幅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年份间的环境差异对亲本和F1的表现影响较小;单球重、球径... 利用包括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6个花椰菜品种(系)完全双列杂交实验的2年观察资料进行单球重、球径、球高、株高、株幅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年份间的环境差异对亲本和F1的表现影响较小;单球重、球径和球高以加性效应为主,通过早代选择可取得较好的改良效果,株高、株幅和叶片数以显性效应为主,且具有较大的环境互作效应,以高世代选择为好;单球重、球径和球高的狭义遗传率均较高(63.98%~86.16%),且都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对其进行遗传改良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株高、株幅和叶片数都以互作狭义遗传率为主,选择效果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基因效应预测值表明,c-5、c-8和福州80天是提高单球重的良好亲本;c-5是增加球径的良好亲本;c-8和福州80天是增加球高的良好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农艺性状 遗传效应 基因×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交品系产量相关性状的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12
作者 韦新宇 许旭明 +6 位作者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杨腾帮 杨旺兴 邹文广 范祖军 《三明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13-17,共5页
近年来,数量遗传学者提出了可预测作物杂种后代在多环境中的基因型值和遗传效应的新方法,并已在水稻、棉花等作物上广泛应用,这为深入揭示基因型×环境互作的生物学本质,阐明多环境下数量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提供了有效方法。本文旨... 近年来,数量遗传学者提出了可预测作物杂种后代在多环境中的基因型值和遗传效应的新方法,并已在水稻、棉花等作物上广泛应用,这为深入揭示基因型×环境互作的生物学本质,阐明多环境下数量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提供了有效方法。本文旨在应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状 世代 产量 狭义遗传率 每穗实粒数 环境 有效穗数 遗传方差分量 基因×环境效应 每穗总粒数 籼粳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48
13
作者 林建荣 石春海 吴明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 ,对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各外观品质性状除了受种子、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遗传主效应控制外 ,还明显受到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其中糙米长、...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 ,对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各外观品质性状除了受种子、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遗传主效应控制外 ,还明显受到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其中糙米长、长宽比和长厚比性状以遗传主效应为主 ,而透明度性状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多数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高 ,其中糙米长、长宽比、长厚比、垩白度性状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 ,而透明度性状则以互作狭义遗传率为主。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稻米 外观品质性状 遗传效应 基因×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粳型杂交稻米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建荣 石春海 吴明国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对粳型杂交稻稻米碾磨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各碾磨品质性状除了受制于种子直接效应、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等遗传主效应外,还明显受到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对粳型杂交稻稻米碾磨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各碾磨品质性状除了受制于种子直接效应、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等遗传主效应外,还明显受到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其中糙米率性状以遗传主效应为主,而精米率、整精米率性状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在遗传主效应中,糙米率性状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母体加性效应的控制;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中,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性状都是以种子直接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和母体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细胞质×环境互作效应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稻米碾磨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均较高,其中糙米率性状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而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性状则以互作狭义遗传率为主.另外,根据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各亲本的育种利用价值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杂交水稻 碾磨品质 遗传主效应 基因×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MMI模型分析作物区域试验中的地点鉴别力 被引量:66
15
作者 李本贵 阎俊 +1 位作者 何中虎 李仲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3-596,共4页
为了比较不同试验点在区域试验中鉴别力的大小 ,提出了AMMI模型中地点得分向量长度的衡量方法 ,并与传统联合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斜率进行了比较。以 1995— 1996和 1997— 2 0 0 0年度黄淮南片春水组小麦区域试验 4年的产量数据为例进行... 为了比较不同试验点在区域试验中鉴别力的大小 ,提出了AMMI模型中地点得分向量长度的衡量方法 ,并与传统联合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斜率进行了比较。以 1995— 1996和 1997— 2 0 0 0年度黄淮南片春水组小麦区域试验 4年的产量数据为例进行了地点鉴别力分析。结果表明 ,AMMI模型比联合线性回归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多年间地点鉴别力参数的可重复性分析表明 ,AMMI模型中地点的得分向量长度比联合线性回归模型中斜率的可重复性程度更高 ,因此AMMI模型中地点得分向量长度可作为地点鉴别力的一个指标 ,也可以将其作为取舍试验地点的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 物区域试验 地点鉴别力 地点得分向量长度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联合线性回归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混合线性模型对白桦家系速生性及稳定性分析与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文戈 孙越 +7 位作者 张杰 文浩雨 李慧玉 高彩球 王超 张庆祝 姜静 刘桂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为了选出白桦半同胞家系中速生且稳定的优异家系用于种子园改建,以永吉、尚志和庆安试验点的8年生白桦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生长性状和适应性。采用误差异质混合线性模型,对各性状进行了多地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通... 为了选出白桦半同胞家系中速生且稳定的优异家系用于种子园改建,以永吉、尚志和庆安试验点的8年生白桦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生长性状和适应性。采用误差异质混合线性模型,对各性状进行了多地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估算各家系的材积育种值,并结合基因型主效应与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联合分析各家系的速生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白桦半同胞家系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性状的地点效应显著(P<0.01);除保存率外,各性状在家系×地点的互作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Z值>1.5)。各试验点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尚志和庆安试验点保存率外,其余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尚志、永吉和庆安试验点各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均为单株材积,分别为40.74%、47.62%和41.67%。(2)将综合育种值从大到小排序,若按照前10%的入选率确定各试验点优良家系,则在永吉、尚志和庆安各选出了相应的7个家系,其单株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20%、9.44%和8.79%。(3)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被分为3个适生区;各家系在不同试验点中的表现不同,在庆安、永吉和尚志试验点表现最好的分别为1-43、1-42和1-39家系,结合生长量及稳定性的数据排名,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3-29、3-13、3-38、3-16、3-14、3-42和3-17等7个家系,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10.41%。白桦子代生长性状受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影响显著。依据BLUP数据的GGE双标图分析结果,综合3试验点的速生及稳定性,选出7个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多点试验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基因主效加基因-环境效应(GGE)双标图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牡蛎4种壳色家系子代的表型性状比较 被引量:35
17
作者 丛日浩 李琪 +2 位作者 葛建龙 孔令锋 于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4-502,共9页
本研究分析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白壳色、黑壳色、金壳色和紫壳色4种壳色家系各生长阶段的表型性状及成贝生长和存活性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浮游阶段10日龄后,金壳色和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白壳色家系和对照组(... 本研究分析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白壳色、黑壳色、金壳色和紫壳色4种壳色家系各生长阶段的表型性状及成贝生长和存活性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浮游阶段10日龄后,金壳色和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白壳色家系和对照组(P<0.05);稚贝阶段40和100日龄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日龄白壳色家系壳高显著小于其他家系(P<0.05);成贝阶段金壳色家系壳高和总重显著高于白壳色和黑壳色家系及对照组(P<0.05)。浮游阶段15和20日龄紫壳色家系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稚贝期各家系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420日龄紫壳色家系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双岛湾和海阳所海区长牡蛎成贝壳高和壳长影响显著(P<0.05),对总重和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长牡蛎壳色与其生长和存活性状关联显著,成贝阶段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相对较弱,不会对长牡蛎在两海区的育种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壳色 性状 基因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定位稻米赖氨酸含量的基因座位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绍清 胡培松 +3 位作者 罗炬 焦桂爱 万建民 石春海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5-438,共4页
利用日本晴(粳稻)/Kasalath(籼稻)//日本晴组合衍生的98个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株系和具有245个RFLP标记的遗传图谱,在浙江和海南2个环境条件下,开展了精米赖氨酸含量的QTL定位。精米赖氨酸含量在浙江和海南均表现连续变异和超亲分离。... 利用日本晴(粳稻)/Kasalath(籼稻)//日本晴组合衍生的98个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株系和具有245个RFLP标记的遗传图谱,在浙江和海南2个环境条件下,开展了精米赖氨酸含量的QTL定位。精米赖氨酸含量在浙江和海南均表现连续变异和超亲分离。在第6染色体发现2个具有显著遗传主效应的QTL(qLYS6-1和qLYS6-2),表型贡献率分别为27.08%和47.56%。qLYS6-1还具有显著的环境互作效应。qLYS6-1的增效基因来自Kasalath,而qLYS6-2的增效基因来自日本晴。未检测到显著的上位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回交重组自交系 赖氨酸含量 数量性状座位 遗传主效应 基因×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 被引量:5
19
作者 韦新宇 许旭明 +3 位作者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梁康迳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年第3期145-152,共8页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对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抽天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基因的加性主效应为主;结实率和株高...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对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抽天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基因的加性主效应为主;结实率和株高性状以基因的显性主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明显影响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以显性×环境互作为主,其中播抽天数、单株谷重、千粒重和穗长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尤为明显。杂种优势研究表明,由遗传主效应控制的杂种优势除单株有效穗数外,其余8个性状均表现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基因型×环境互作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和穗长6个性状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好。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明恢413、97gk1037、明恢118和明恢417在多个性状上表现以遗传主效应为主,环境互作效应较弱,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表明该4个籼粳交衍生品系在籼粳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交衍生系 加性—显性遗传主效应 基因×环境效应 产量相关性状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遗传模型,对花椰菜营养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各营养品质性状除了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外,还明显受到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遗传模型,对花椰菜营养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各营养品质性状除了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外,还明显受到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狭义遗传率均较高,其中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另外,根据各性状的遗传效应预测值对各亲本的育种利用价值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营养品质性状 遗传主效应 基因X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