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来宾市育龄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媛媛 叶丽花 +4 位作者 黄俊 蒋爱琼 梁乔慧 沈雪莲 李友琼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在广西来宾市本地人群的携带率,为来宾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血细胞检测和血红蛋白电泳联合测定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西来宾市四县一市一区妇幼医院门诊就诊的88... 目的探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在广西来宾市本地人群的携带率,为来宾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血细胞检测和血红蛋白电泳联合测定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西来宾市四县一市一区妇幼医院门诊就诊的88152例样本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采用多重裂口PCR(gap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ap-PCR)和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RBD)等技术,对初筛阳性者进行常见型和罕见型基因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22553例初筛呈阳性,其中8327例初筛阳性者接受基因诊断,共检出4944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推导出该地区育龄人群总携带率为15.19%,其中α-为3200例(64.73%),β-为1424例(28.80%),αβ复合型为320例(6.47%)。②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中,常见型为3168例(99.00%),罕见型32例(1.00%),共检出13种突变基因和34种基因型,基因型--^(SEA)/αα排在首位。③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中,常见型为1411例(99.09%),罕见型13例(0.91%),共检出19种突变基因和25种基因型,以CD41-42(-CTTT)最为常见。④αβ复合型携带者中共检出53种不同基因型,排在首位的是--^(SEA)/ααβ^(CD41-42M)/β^(N)。⑤瑶族与汉族携带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0,P=0.584),壮族与瑶族、壮族与汉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66,116.98,均P<0.001)。⑥象州县携带率最高(20.04%),合山市携带率最低(12.38%)。⑦女性携带率(16.56%)高于男性(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03,P<0.001)。结论来宾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变异基因类型复杂,该研究首次调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在来宾地区人群中的携带率和基因突变谱,为该地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线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基因 基因携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从化区育龄人群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及基因鉴定结果分析
2
作者 戚晓明 吕灼荣 +4 位作者 郭西西 张坤山 钟韵萍 陈爱贤 余伍忠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广州市从化区育龄人群中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发病率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应用血细胞分析和血红蛋白电泳对24083例育龄人群血样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和PCR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α-珠... 目的了解和分析广州市从化区育龄人群中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发病率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应用血细胞分析和血红蛋白电泳对24083例育龄人群血样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和PCR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α-珠蛋白变异基因,使用PCR反向点杂交方法检测β-珠蛋白17种常见突变基因。结果经基因鉴定共检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异常者2596例,异常发生率10.78%。α-β复合基因突变者170例,复合发生率0.71%。在突变基因中,包括缺失型2550例,占98.23%;非缺失型46例,占1.77%。共含有14种基因突变类型,其中血红蛋白H(HbH)病5种,以--^(SEA)/-α^(3.7)为主;轻型4种,--^(SEA)/αα基因型达到了68.61%;静止型5种,占比最高的前两种基因型为-α^(3.7)/αα和-α^(4.2)/αα。αβ复合基因突变类型检出23种,检出率最高的前六种分别为--^(SEA)/β^(CD41-42),-α^(3.7)/β^(CD41-42),--^(SEA)/β^(654),--^(SEA)/-28,-α^(3.7)/β^(654)和-α^(3.7)/βCD17,占全部复合类型的75.27%。结论广州市从化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异常发生率较高,基因突变类型和构成比具有自己的特点,是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一个较为特殊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基因类型 贫血基因携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分型和分布 被引量:116
3
作者 张严峻 张俊彦 +3 位作者 梅玲玲 王志刚 朱敏 王赞信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方法。初步研究生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分布状况。方法:应用PCR扩增经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SEA-SEJ,电泳检测扩增结果。结果: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PCR检...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方法。初步研究生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分布状况。方法:应用PCR扩增经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SEA-SEJ,电泳检测扩增结果。结果: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PCR检测方法。从生牛奶中分离的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到SEA-SED和SEG-SEJ基因,没有检测到SEE基因。毒素基因携带率为65.5%,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毒素基因的菌株占37.9%。有SEA基因的占51.7%,含其它传统的毒素基因类型SEB、SEC、SED和SEE基因的菌株只占17.2%,携带新发现的毒素基因SEG、SEH、SEI和SEJ的菌株占41.4%。结论:建立的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基因的方法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分型和分布的研究。研究表明,生牛奶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带毒率高,而且携带新发现的肠毒素基因的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PCR检测方法 PCR扩增 基因携带率 SEA基因 生牛奶 分布状况 分离鉴定 电泳检测 基因类型 基因分型 E基因 步研究 菌株 SEB SEC SED SEG 带毒 新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福建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蒋燕成 陈紫萱 +1 位作者 陈雅斌 张志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43-1948,共6页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以及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等,并分析其在泉州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患者546例基因突变类型及其...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以及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等,并分析其在泉州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患者546例基因突变类型及其携带率。结果:送检的4226例样品中,共检出阳性样品546例,地中海贫血基因总携带率为12.92%;其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8.16%;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4.76%;检出的α-地中海贫血缺失型患者远比非缺失型患者多,以东南亚缺失型(--SEA/αα)最为常见,构成比为68.98%,其次为22.61%(-α3.7/αα)、2.61%(αWSα/αα)、2.32%(αCSα/αα)、2.32%(αQSα/αα)、1.16%(-α4.2/αα);检出9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最常见的3种突变类型依次为IVSⅡ-654(C→T,42.29%)、CD41-42(-TTCT,33.83%)、CD17(A→T,12.94%)。并检测出2例--THAI/αα,1例αα/αααanti3.7和1例HKαα罕见基因突变类型。结论:本研究表明,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较高,并具有多样性,可为泉州地区地中海贫血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 基因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114株EHECO_(157)∶H_7菌株毒力因子基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万富 贾嘉 +1 位作者 虞勇 陆美娟 《疾病监测》 CAS 2003年第10期367-369,共3页
目的 对安徽省近几年分离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 57∶H7(EHECO1 57∶H7)菌株的毒力因子基因进行实验室检测 ,以分析和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 57∶H7的毒力特征和致病特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HECO1 57∶H7的两种重要的... 目的 对安徽省近几年分离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 57∶H7(EHECO1 57∶H7)菌株的毒力因子基因进行实验室检测 ,以分析和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 57∶H7的毒力特征和致病特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HECO1 57∶H7的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志贺样毒素 (SLT)和溶血素 (hly)的特异性基因片段 ,并辅以血清学试验、生化试验进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和结论 检测结果显示 ,有 6 3 2 %的EHECO1 57∶H7菌株携带SLT、hly基因 ,动物源的菌株以家禽较高 ,家畜次之 ,3株源自腹泻病人的菌株毒力因子基因携带率为33 3% ,说明分离的EHECO1 57∶H7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114株菌株中 ,有 14 0 %的菌株在 2 4h内发酵山梨醇 ,发酵山梨醇菌株的毒力因子基因携带率 18 8% ,显著低于不发酵菌株的 70 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EHECO157:H7 毒力因子 基因缺失 基因携带率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1检测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春新 谢国强 糜祖煌 《世界感染杂志》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 调查铜绿假单胞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1的流行状况。方法 利用PCR法检测临床分离的26株铜绿假单胞菌耐消毒剂qacE△1基因。结果 2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3株检出qacE△1基因(50%),为我国首次发现。结论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消毒剂q... 目的 调查铜绿假单胞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1的流行状况。方法 利用PCR法检测临床分离的26株铜绿假单胞菌耐消毒剂qacE△1基因。结果 2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3株检出qacE△1基因(50%),为我国首次发现。结论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消毒剂qacE△1基因携带率高,应加强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离 消毒剂 PCR法检测 基因携带率 流行状况 首次发现 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诊疗进展
7
作者 黄科研 李蜀媛 詹学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9-64,共6页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由ATP7B基因突变而导致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全球ATP7B突变基因携带率为1/90,WD患病率为(2.5~40.0)/100000[1]。但Gao J等[2]使用下一代测序法推断出生时WD的全球遗传患病率为(13.9~15.4)/100000,并强...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由ATP7B基因突变而导致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全球ATP7B突变基因携带率为1/90,WD患病率为(2.5~40.0)/100000[1]。但Gao J等[2]使用下一代测序法推断出生时WD的全球遗传患病率为(13.9~15.4)/100000,并强调了东亚血统的遗传患病率最高(29.7/100000),而芬兰血统具有最低的遗传患病率(2.37/10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诊疗进展 ATP7B 下一代测序 患病 基因携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及消毒剂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支密 糜祖煌 +5 位作者 诸葛青云 秦玲 邹玉秀 熊春林 沈娟 王春新 《江西医学检验》 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blaIMP和blaVIM)、外膜孔蛋白D2(OprD2)基因(oprD)、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Ⅰ)存在状况。方法采用ATBPSE5药敏试验条板微量肉汤法测定28株铜绿假单胞...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blaIMP和blaVIM)、外膜孔蛋白D2(OprD2)基因(oprD)、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Ⅰ)存在状况。方法采用ATBPSE5药敏试验条板微量肉汤法测定2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该2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均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64.3%,其余的耐药率在57.1%~92.9%之间。28株Pa中blaIMP和blaVIM基因均阴性,25株(89.3%)oprD基因缺失,24株(85.7%)qacE△1-sulI基因阳性。结论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oprD基因缺失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qacE△1-sulⅠ基因携带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相关基因研究 消毒剂 聚合酶链反应(PCR) 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氨苄西林/舒巴坦 耐药相关基因 blaIMP 临床分离 基因缺失 外膜孔蛋白 复方新诺明 基因携带率 耐药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酶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支密 糜祖煌 +5 位作者 诸葛青云 单浩 邹玉秀 杨伟平 杨海燕 沈娟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6期20-22,共3页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整合酶基因(int Ⅰ 1)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modifying enzymes,AMEs)基因分布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 int ...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整合酶基因(int Ⅰ 1)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modifying enzymes,AMEs)基因分布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 int Ⅰ 1及6种 AMEs 基因 aac(3)-Ⅰ、aac(3)-Ⅲ、aac(6′)-Ⅰ、ant(3″)-Ⅰ、ant(2″)-Ⅰ和 aph(3′)-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吩完全耐药,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分别为1.7%、1.7%和86.7%。60株菌中,int Ⅰ 1、aac(3)-Ⅰ、aac(6′)-Ⅰ、ant(3″)-Ⅰ、ant(2″)-Ⅰ和 aph(3′)-Ⅵ基因 PCR 扩增阳性株数(%)分别为35(58.3%)、31(51.7%)、33(55.0%)、36(60.0%)、12(20.0%)和2(3.3%),aac(3)-Ⅲ均阴性。结论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耐β内酰胺类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int Ⅰ 1及 AMEs 基因携带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鲍曼不动杆菌 基因 基因分布 聚合酶链反应(PCR)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临床分离 PCR扩增 基因携带率 int 分布状况 方法分析 序列分析 头孢噻吩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多重耐药 AMEs 解放军 s基因 全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在校医学生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例
10
作者 过丹丹 卢虹 梁观桃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31期4550-4551,共2页
目的了解我校在校学生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及突变类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校在校不同年级大学生400名,采集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以MCV<80fl和/或MCH<27pg者为筛查阳性,并对筛查阳性者采用Gap-PCR及PCR-RD... 目的了解我校在校学生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及突变类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校在校不同年级大学生400名,采集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以MCV<80fl和/或MCH<27pg者为筛查阳性,并对筛查阳性者采用Gap-PCR及PCR-RDB检测α或β-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400名在校生中筛查阳性率为5.75%(23/400),基因诊断阳性率为4.00%(16/400)。经基因诊断确诊的16例地中海贫血学生中,α-地中海贫血11例,β-地中海贫血4例,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1例。其中,α-地中海贫血学生中,--~(SEA)/αα型10例,-α~(3.7)/αα型1例;在β-地中海贫血学生中,基因型均为IVS-Ⅱ-654(C→T)。结论我校医学生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较高,α-地中海贫血以--~(SEA)/αα基因型最为常见,β-地中海贫血以IVS-Ⅱ-654(C→T)基因型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携带率 基因突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11
作者 李彬 谢敏 +1 位作者 孔艳 田梦 《生物过程》 2023年第2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昆明市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等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在本院就诊的育龄妇女及其配偶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在7254例受检者中,共检出阳性515例,阳性率为7.1%。其中,α-地贫携带... 目的:研究昆明市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等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在本院就诊的育龄妇女及其配偶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在7254例受检者中,共检出阳性515例,阳性率为7.1%。其中,α-地贫携带者检出333例(64.7%),人群携带率为4.6%;β-地贫携带者检出119例(23.1%),人群携带率为1.64%;α-地贫复合β-地贫检出23例(4.5%),异常血红蛋白变异类型检出20例(3.9%),其他变异类型检出20例(3.9%)。α-地贫基因以-α3.7/αα缺失型为主,共检出177例;β-地贫基因以Hb E beta+杂合突变为主,共检出41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出罕见α-地贫变异类型72例,罕见β-地贫变异类型12例。结论:昆明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多样,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有助于检测出较为罕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丰富当地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数据库,对地中海贫血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昆明 基因突变 基因携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与否基因决定
12
作者 李津军 《科学之友》 2002年第8期17-17,共1页
医学家们早已知道少食能够长寿,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依据。
关键词 基因 长寿 决定因素 遗传因子 基因携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6种单基因遗传病在3 097例中国健康育龄期人群中的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研究
13
作者 郝娜 阴凯丽 +4 位作者 张晗喆 戚庆炜 周希亚 吕嬿 蒋宇林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4-770,共7页
目的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216种单基因遗传病在中国健康育龄期人群中的携带情况及高频致病变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的健康且无血缘关系育龄人群3 097例(包括1 424对夫妇), 对216... 目的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216种单基因遗传病在中国健康育龄期人群中的携带情况及高频致病变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的健康且无血缘关系育龄人群3 097例(包括1 424对夫妇), 对216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对应220个基因)的基因携带率、累积携带率、高风险夫妇致病变异携带率及变异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 097例受检者216种疾病对应的220个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 1 472例检出致病变异, 检出率47.53%(1 472/3 097), 人均携带0.65个致病变异, 高风险检出率为3.93%(56/1 424)。(2)基因携带率≥1%的基因有16个, ≥0.5%的基因有33个, 多数与遗传代谢病相关。携带率较高的基因及其对应的高频突变分别为GJB2基因c.235del, PAH基因c.728G>A, ATP7B基因c.2333G>T, SLC26A4基因c.919-2A>G, GALC基因c.1901T>C, POLG基因c.2890C>T, SLC22A5基因c.1472C>G, USH2A基因c.2802T>G, SLC25A13基因c.852_855del, GAA基因c.761C>T和c.752C>T。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220个基因在中国育龄期人群中的携带率、对应的216种单基因遗传病在高风险夫妇中的发生率及高频突变, 为设计适合中国人群的扩展性携带者筛查项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基因组测序 突变 基因携带率 扩展性携带者筛查 全外显子组测序
原文传递
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亟需国家支持——访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夏宁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0期10-10,共1页
广西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区.调查显示,广西人群中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20%,远远高于有关省份及港台地区(广东11.6%、香港8.4%、台湾5.5%、四川4.1%、江西2.7%),在壮族聚居地更为高发,如南宁、百色、崇左等壮族人口聚... 广西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区.调查显示,广西人群中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20%,远远高于有关省份及港台地区(广东11.6%、香港8.4%、台湾5.5%、四川4.1%、江西2.7%),在壮族聚居地更为高发,如南宁、百色、崇左等壮族人口聚集地区地中海贫血携带率高达26%左右,壮族中地中海贫血儿也最多,是广西危害最大的遗传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医科大学 地中海贫血 全国政协委员 基因携带率 防治 长夏 遗传性疾病 高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肌萎缩症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桑丽丽 郭秀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8-380,共3页
关键词 遗传流行病学 脊肌萎缩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运动神经元变性 骨骼肌无力 基因携带率 囊性纤维 致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0对新婚夫妇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忠 张新华 +7 位作者 阮丽明 颜秀梅 杨洁 陈甫溢 谢克宁 商昌英 谢雪金 卢相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2期1409-1410,共2页
目的报道6 000对新婚夫妇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非缺失型型-α地贫)检测结果,了解其基因携带率及分布特征。方法组织受检对象抽取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小于79 fL为地中海贫血(下称地贫)表型阳性指标,对其中2 891例表型阳性和2 ... 目的报道6 000对新婚夫妇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非缺失型型-α地贫)检测结果,了解其基因携带率及分布特征。方法组织受检对象抽取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小于79 fL为地中海贫血(下称地贫)表型阳性指标,对其中2 891例表型阳性和2 746例表型阴性样品进行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分析。结果 6 000对筛查对象检出非缺失型α-地贫257例,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2.14%(257/12 000)。临床常见3种非缺失型α-地贫依次为异常血红蛋白CS(HbCS)1.16%(139/12 000)、异常血红蛋白WS(HbWS)0.83%(100/12 000)、异常血红蛋白QS(HbQS)0.15%(18/12 000)。结论本地区为α-地贫高发区,应将a基因分析列入筛查项目,为降低中间型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胎儿出生,制定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型a-地中海贫血 基因携带率 新婚夫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佛山市新婚育龄人群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9
17
作者 申芫子 李哲刚 +3 位作者 潘干华 郑立新 黄勇 刘国先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调查佛山市新婚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采集佛山市南海区35 980例新婚育龄人群外周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1为血液学表型初筛阳性指标。对其中3 003例表型... 目的:调查佛山市新婚人群中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采集佛山市南海区35 980例新婚育龄人群外周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1为血液学表型初筛阳性指标。对其中3 003例表型阳性和1 749例表型阴性样品进行3种常见缺失型α-地贫基因型分析。结果:育龄人群中常见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8.85%;检出常见α-地贫基因型频率依次为5.431%(--SEA/αα)、2.475%(-α3.7/αα)、0.807%(-α4.2/αα);常见α-地贫基因的基因频率依次为2.76%(--SEA/)、1.31%(-α3.7/)、0.43%(-α4.2/);常见α-地贫临床类型的发生率依次为3.28%(静止型α-地贫)、5.48%(标准型α-地贫)、0.09%(血红蛋白H病)。结论:本文总结了佛山市新婚育龄人群中α-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等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开展优生工作和制定α-地贫预防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携带率 基因型分析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佛山市育龄人群β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申芫子 李哲刚 +3 位作者 潘干华 郑立新 黄勇 刘国先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调查佛山市育龄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采集佛山市南海区35 980例新婚者外周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1为血液学表型初筛阳性指标。对其中3 003例表型阳性和1 ... 目的:调查佛山市育龄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采集佛山市南海区35 980例新婚者外周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1为血液学表型初筛阳性指标。对其中3 003例表型阳性和1 749例表型阴性样品进一步行18种中国人常见及少见β-地贫基因型分析,并对所有确诊样品进行常见3种缺失型α-地贫基因分析。结果:育龄人群中β-地贫基因携带率为3.73%;共检出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11种,基因频率排在前5位的突变依次为CD41-42(-TTCT)(40.06%)、IVS-Ⅱ-654(C→T)(21.68%)、-28(A→G)(13.46%)、CD17(A→T)(10.54%)、βE(GAG→AAG)(4.56%),占突变基因的90.3%;β-地贫复合α-地贫双重杂合子的检出率为10.20%。结论:本研究调查的佛山市育龄人群中β-地贫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开展优生工作和制定该地区基于人群筛查的地贫预防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携带率 基因型分析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军 王红梅 +1 位作者 严洁 高建强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1期2529-2531,共3页
目的调查乐山地区人群中α和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发生率、基因缺陷类型及频率,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展地贫基因产前诊断,有效预防重型地贫患儿出生及优生优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抽取2岁以上乐山地区常住人口3 500例进行地贫... 目的调查乐山地区人群中α和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发生率、基因缺陷类型及频率,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展地贫基因产前诊断,有效预防重型地贫患儿出生及优生优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抽取2岁以上乐山地区常住人口3 500例进行地贫筛查;对筛查阳性的受检者采集其血样进行地贫基因检测,对基因型频率分布进行调查。结果在3 500份外周血标本中,地贫筛查阳性者341例,初筛阳性检出率为9.74%。经基因分析和鉴别诊断,确诊地贫基因携带者201例,地贫基因携带率为5.74%。检出α地贫109例,人群α地贫发生率为3.11%,发现12种基因型;检出突变型β地贫98例,人群β地贫发生率为2.80%,发现13种基因型,其中6例为β地贫合并α地贫,占β地贫比例为6.12%。结论 (1)乐山地区人群中α和β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均较高;(2)在贫血患者中应考虑地贫的可能;(3)在婚检、备孕及已孕夫妇中应进行地贫的筛查和诊断,必要时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地贫基因携带率 基因型频
原文传递
海南医学院黎族研究
20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4期F0003-F0003,共1页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医学院 基因突变类型 地中海贫血 科研人员 黎族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基因携带率 分子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