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表达谱芯片与中医寒证的7类相关基因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米渠 冯韧 +8 位作者 严石林 王刚 李珉 吴斌 丁维俊 林乔 刘绍唐 张义正 许锦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用基因芯片的前沿方法筛选寒证服用热药有疗效者的基因表达谱,探索寒证所涉及的相关基因类别。方法:精选典型寒证病例,对其治疗有明显疗效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外周血,提取血液中的mRNA,再逆转录为cDNA以备检测。采用2035条人的靶基... 目的:用基因芯片的前沿方法筛选寒证服用热药有疗效者的基因表达谱,探索寒证所涉及的相关基因类别。方法:精选典型寒证病例,对其治疗有明显疗效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外周血,提取血液中的mRNA,再逆转录为cDNA以备检测。采用2035条人的靶基因cDNA制备成基因表达谱芯片。用Cy3和Cy5两种荧光物质分别标记治疗前与治疗后cDNA,用其制备成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计算机扫描后获得分子生物学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了差异表达基因59条,涉及到与能量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核酸代谢、免疫和内分泌等7类基困,并举例说明。结论;以疗效为科研起点,可将基因芯片切入寒证的整体辨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 中医寒证 基因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调节基因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妍 成军 +2 位作者 王建军 陆荫英 杨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HCV核心蛋白表达质粒pcDNA3 1(- ) core转染的HepG2细胞和空载体处理的相同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检测。基因表达谱芯片所检测的 115 2条目的基因均为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 ,HCV核心表达质粒转染的细胞有95条...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HCV核心蛋白表达质粒pcDNA3 1(- ) core转染的HepG2细胞和空载体处理的相同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检测。基因表达谱芯片所检测的 115 2条目的基因均为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 ,HCV核心表达质粒转染的细胞有95条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 4 5条基因表达增强 ,5 0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核心蛋白反式调节基因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信号转导及免疫调节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HCV核心蛋白致病 (癌 )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 筛选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反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双环醇作用HepG2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建军 成军 +4 位作者 刘妍 杨倩 纪冬 党晓燕 王春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了解双环醇在肝细胞中可能上调或下调的基因,了解其可能的调节功能线索. 方法:以双环醇处理HepG2细胞,同时以二甲基硫氧化物(DMSO)处理的相同细胞系作为对照;24 h后制备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应用基因表达谱...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了解双环醇在肝细胞中可能上调或下调的基因,了解其可能的调节功能线索. 方法:以双环醇处理HepG2细胞,同时以二甲基硫氧化物(DMSO)处理的相同细胞系作为对照;24 h后制备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差异表达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经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12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9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 结论:筛选到的一些与细胞周期、蛋白质的翻译合成、能量代谢、体内免疫调节、细胞凋亡及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方面的起重要作用及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推测了双环醇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的线索,尚需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 筛选 双环醇 HEPG2细胞 差异表达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克隆甘草甜素诱导Jurkat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妍 成军 +5 位作者 杨倩 王建军 纪冬 王春花 党晓燕 徐志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阐明甘草甜素作用于T淋巴细胞之后,甘草甜素对于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甘草甜素诱导的Jurkat 细胞和以生理盐水处理的相同细胞的mRNA进行差异显示分析,研究甘草甜素诱导人T...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阐明甘草甜素作用于T淋巴细胞之后,甘草甜素对于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甘草甜素诱导的Jurkat 细胞和以生理盐水处理的相同细胞的mRNA进行差异显示分析,研究甘草甜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系Jurkat细胞后的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Jurkat细胞经甘草甜素诱导后,所检测的1152条目的基因中有30条产生差异表达,其中12条基因表达增强, 18条基因表达降低.表达增强的基因主要有:胸腺素及促胸腺生成素蛋白编码基因;白介素-18(IL-18);细胞代谢相关酶类.表达降低的基因主要有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如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丝裂素活化的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磷脂酶2调节亚基β、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神经营养的酪氨酸激酶3型受体等);La自身抗原. 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甘草甜素诱导T淋巴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阐明甘草甜素的免疫调节机制及深入了解甘草甜素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 克隆 甘草甜素 诱导 JURKAT细胞 差异表达基因 乙型肝炎 治疗 肝病治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建伟 杨淑娟 +7 位作者 利小平 韦从云 李婷 莫文娟 蔡秋云 杨德群 周磊 罗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4365-4370,共6页
背景:近年在整体水平上以高通量分子扫描手段为基础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的整合及相互关联的"技术链"的应用已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等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关于... 背景:近年在整体水平上以高通量分子扫描手段为基础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的整合及相互关联的"技术链"的应用已在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等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关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较少。目的:实验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方法:收集广东省口腔医院2013年手术切除的口腔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各2例,采用Roche Nimble Gen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口腔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与结论:按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从32 448条检测基因中筛选出口腔鳞癌肿瘤组织的差异基因共有7 872条,占筛选基因总数的24%;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3 800条,下调表达的有4 072条。结果证实,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并根据表达差异1倍以上的筛选标准得到了7 872个表达差异的基因。由此可见肿瘤的发生发展不是单个或几个基因的作用结果,以往实验往往针对某个或某几个基因的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也说明了肿瘤的产生是多基因成网络相互调节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个网络的作用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芯片分析技术 口腔鳞状细胞癌 肿瘤 实验动物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芯片 ROCHE Nimble Gen全基因表达芯片 差异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DNA 质量评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限制性cDNA文库制作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芯片探针 被引量:3
6
作者 祝骥 马文丽 +4 位作者 李凌 宋艳斌 吴清华 姚汝华 郑文岭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以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为材料 ,应用限制性显示PCR(RD -PCR)技术构建cDNA文库 .该文库通过PCR引物 3′端延伸两个不同碱基形成 136对引物对cDNA进行限制性扩增 ,得到 136组不同的PCR扩增产物 ,纯化后与载体连接并转化细菌 ,即为限制性c... 以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为材料 ,应用限制性显示PCR(RD -PCR)技术构建cDNA文库 .该文库通过PCR引物 3′端延伸两个不同碱基形成 136对引物对cDNA进行限制性扩增 ,得到 136组不同的PCR扩增产物 ,纯化后与载体连接并转化细菌 ,即为限制性cDNA文库 .根据不同的分组进行克隆的鉴定和分离 ,并进行大量扩增制备cDNA芯片探针 .该方法构建的文库因经过了限制性分组扩增 ,每组均含有特定的cDNA ,因而大大加快了随后克隆的分离和鉴定的速度 ,为基因芯片探针制备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cDNA文库 K562细胞 基因表达谱芯片 癌变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NS5A-TP4蛋白反式调节基因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倩 成军 +3 位作者 刘妍 王建军 洪源 张树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对新基因NS5A-TP4转染肝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探索该基因表达对肝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分析我室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新基因NS5A-TP4的全长编码序列... 目的:对新基因NS5A-TP4转染肝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探索该基因表达对肝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分析我室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得到的新基因NS5A-TP4的全长编码序列,并NS5A-TP4构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S5A-YP4.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NS5A-TP4转染的HepG2细胞和空载体处理的相同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确定基因NS5A-TP4由762nt组成,编码253aa的蛋白.基因表达谱芯片所检测的1152条目的基因均为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NS5A-TP4表达质粒转染的细胞有18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条基因表达增强,6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细胞信号转导、凋亡、生长调节密切相关.结论: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可为初步探索新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的资料.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NS5A-TP4生物学功能及HCV-NS5A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 NS5A-TP4蛋白 反式调节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表达谱芯片的人参对衰老脑组织作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叶芳 苑伟政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671,共5页
应用生物芯片技术诠释中药抗衰老作用基因机理的研究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D-半乳糖造成的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采用Cy3和Cy5 2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脑组织细胞mRNA分别标记成2种探针,混合后与小鼠... 应用生物芯片技术诠释中药抗衰老作用基因机理的研究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D-半乳糖造成的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采用Cy3和Cy5 2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脑组织细胞mRNA分别标记成2种探针,混合后与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借助计算机分析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寻找出经人参作用后表达有显著差异的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表明人参水煎剂对衰老小鼠脑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具有显著影响,其中N ckap1基因及A tp5a1基因可能是人参抗衰老作用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抗衰老 基因表达谱芯片 Nckap1基因 Atp5a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进展及其在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庆山 陈小玉 庄述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2-504,共3页
近年来网络药理学为阐明中药复杂化学体系与复杂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由于相关研究所需信息量大,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难以达到研究需要。全转录组表达谱芯片通过对基因表达进行高通量检测和分析,为中药复杂体系的... 近年来网络药理学为阐明中药复杂化学体系与复杂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由于相关研究所需信息量大,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难以达到研究需要。全转录组表达谱芯片通过对基因表达进行高通量检测和分析,为中药复杂体系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文章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在网络药理学的最新应用进展,以白脉散有效成分组研究为例,介绍了表达谱芯片技术的基本应用方法,分析了表达谱芯片技术在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网络药理学 生物网络机制 基因表达谱芯片
原文传递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原核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海 张建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28-930,共3页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作为一种高通量分析方法 ,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中进行序列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简述了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原核生物适应环境、致病性和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对其在应用中的缺陷和应用前景进行...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作为一种高通量分析方法 ,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中进行序列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简述了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原核生物适应环境、致病性和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对其在应用中的缺陷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 原核生物 致病性 原核生物适应环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TAHCCP1转染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妍 成军 +1 位作者 纪冬 王建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2876-2880,共5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TAHCCP1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TAHCCP1在肝细胞中上调或下调的基因,探索其可能的调节功能. 方法:设计并合成TAHCCP1基因序列特异...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TAHCCP1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TAHCCP1在肝细胞中上调或下调的基因,探索其可能的调节功能. 方法:设计并合成TAHCCP1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TAHCCP1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获得的TAHCCP1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TA载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AHCCP1,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 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两组间差异表达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在筛选的1 152点cDNA芯片中,有110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占9.55%),98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8.51%),包括一些与体内免疫调节、脂类代谢、蛋白质的翻译合成、氧化反应、细胞凋亡及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方面的基因. 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TAHCCP1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阐明TAHCCP1蛋白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 筛选 TAHCCP1 转染细胞 表达基因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强直性脊柱炎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莹 初同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应用表达谱芯片比较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组织与正常骶髂关节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AS疾病相关基因。方法选取本室采集的3例活动期AS标本为实验组,1例骨折标本为对照组。分别提取标本骶髂关节的滑膜组织与... 目的应用表达谱芯片比较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组织与正常骶髂关节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AS疾病相关基因。方法选取本室采集的3例活动期AS标本为实验组,1例骨折标本为对照组。分别提取标本骶髂关节的滑膜组织与椎旁组织的RNA,制备探针后用于表达谱芯片杂交,筛选AS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半定量RT-PCR法验证芯片结果。结果与正常组织样本相比,在AS组织中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37条,表达上调的已知基因91条,表达下调的已知基因78条;对其中20条基因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与表达谱芯片结果一致。结论筛选出与AS相关的多个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基因表达谱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调节基因TAHCCP2的调节基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军 刘妍 +5 位作者 成军 杨倩 纪冬 党晓燕 徐志强 王春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840-842,共3页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了解TAHCCP2在肝细胞中可能上调或下调的基因,了解其可能的调节功能线索. 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 rmatics)技术筛选并克隆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的新型靶基因TAHCCP2.以TAHC...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了解TAHCCP2在肝细胞中可能上调或下调的基因,了解其可能的调节功能线索. 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 rmatics)技术筛选并克隆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的新型靶基因TAHCCP2.以TAHCCP2表达质粒pcDNA3.1(-)- TAHCCP2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差异表达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TAHCCP2表达载体pcDNA3.1(-)-TAHCCP2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正确.经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 结论:筛选到的一些与体内氧化应激、细胞生长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推测了TAHCCP2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的线索,尚需进一步的实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 丙型肝炎 病毒核心蛋白 TAHCCP2 调节基因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NS5ATP3转染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妍 杨倩 +4 位作者 成军 王建军 纪冬 党晓燕 王春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反式激活基因NS5ATP3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NS5ATP3蛋白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没计并合成NS5ATP3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应用聚...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反式激活基因NS5ATP3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NS5ATP3蛋白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没计并合成NS5ATP3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NS5ATP3蛋白编码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获得的NS5ATP3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TA载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S5ATP3.以脂质体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cDNA芯片分析.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准确无误.提取高质量的mRNA,逆转录为cDNA,进行DNA芯片技术分析.在1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发现有6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18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成功筛选了NS5ATP3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阐明NS5ATP3蛋白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 NS5ATP3转染细胞 基因表达 HCV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5A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HBV DNA多聚酶RNase H反式调节基因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国凤 王琳 +5 位作者 成军 张健 刘妍 刘敏 张玲霞 李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RNaseH结构域蛋白(HBVDNAP RNaseH ,RNaseH)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RNaseH对肝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以常规...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RNaseH结构域蛋白(HBVDNAP RNaseH ,RNaseH)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细胞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RNaseH对肝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 1(-) RNaseH ,以脂质体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 ,提取mRNA ,逆转录为cDNA ,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 3 1(-)的HepG2细胞进行cDNA芯片分析。结果:RNaseH表达质粒转染的细胞有2 2 2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13条基因表达水平上调,10 9条基因表达水平下调。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成功筛选了RNaseH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阐明RNaseH的反式激活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 DNA多聚酶 反式调节基因 筛选 RNaseH HBV 细胞系HepG2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表达水平 肝母细胞瘤细胞 分子生物学技术 HepG2细胞 DNA聚合酶 乙型肝炎病毒 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免疫调节机制 反式激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XTP6基因转染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纪冬 成军 +4 位作者 郭江 杨瑗 董菁 王建军 刘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X蛋白 (HBxAg)反式激活基因XTP6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系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进一步阐明XTP6蛋白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 设计并合成XTP6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X蛋白 (HBxAg)反式激活基因XTP6的表达对肝母细胞瘤系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进一步阐明XTP6蛋白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 设计并合成XTP6基因序列特异性的引物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扩增XTP6基因片段 ,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获得的XTP6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TA载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XTP6。以脂质体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 ,提取mRNA ,逆转录为cDNA ,与转染空表达载体pcDNA3 .1(-)的HepG2细胞进行cDNA芯片分析。结果 构建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的DNA序列测定 ,证实准确无误。提取高质量的mRNA ,逆转录为cDNA ,进行cDNA芯片分析。在 115 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 ,发现 2 1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18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XTP6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 ,为进一步阐明XTP6蛋白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表达基因 肝母细胞瘤 基因转染细胞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 HepG2 CDNA芯片 PCDNA3 基因表达水平 表达载体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胃腺癌相关基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曼 赵作伟 辛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分别抽取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总RNA.采用逆转录的方法,制成cDNA链, 并以两种荧光Cy5和Cy3标记后作为探针,与含有14 784条人类14K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分别抽取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总RNA.采用逆转录的方法,制成cDNA链, 并以两种荧光Cy5和Cy3标记后作为探针,与含有14 784条人类14K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以Agilent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上两种荧光信号,并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结果:在14 784条基因中,4例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共同差异表达基因29条,其中上调基因10条,下调基因19条,上调的基因中有2 条功能信息不明.结论:胃腺癌发生过程中有多基因的参与,胃腺癌与癌旁正常组织共同差异表达的29条基因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基因表达谱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初步探讨全真一气汤抑制COPD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大治 王春娥 +3 位作者 陈志斌 陈可强 林凤耀 朱烨芳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5期5-9,共5页
目的:通过对COPD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分析,探讨全真一气汤抑制COPD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气管注入内毒素LPS+烟熏法制造COPD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9只、中药组9只,中药组予中药全真一气汤浓缩液灌胃治疗,60d后随机各组取3只大鼠... 目的:通过对COPD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分析,探讨全真一气汤抑制COPD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气管注入内毒素LPS+烟熏法制造COPD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9只、中药组9只,中药组予中药全真一气汤浓缩液灌胃治疗,60d后随机各组取3只大鼠取材,应用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两组大鼠肺组织基因差异,并利用IPA整合分析系统分析差异基因与copd的关系。结果:全真一气汤干预的中药组大鼠IL-8信号通路被显著抑制,Z-score为-2.333,其中下调基因PIK3R3(FC=-2.1091385,logFC=-1.0766538)、HMOX1(FC=-2.1376743,logFC=-1.096042)、GNAS(FC=-2.4846587,log FC=-1.3130478)、PLD3(FC=-2.4485795,log FC=-1.2919451)、ITGAM(FC=-2.500478,log FC=-1.322204)、CXCR1(FC=-2.5748348,log FC=-1.3644799)、LASP1(FC=-2.2364473,log FC=-1.1612087)、CR2(FC=-4.4339395,log FC=-2.1485891)。结论:全真一气汤可能通过调控IL-8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从而抑制了COPD大鼠的肺损伤,为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肺部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基因表达谱芯片 IL-8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基因C1反式调节基因
19
作者 蔺淑梅 成军 +3 位作者 杨媛 刘敏 张黎颖 郭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对未知功能基因C1转染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后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探索该基因的表达对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功能线索。方法以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C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1,以表达质粒pcDNA3.1(-)-C1转... 目的对未知功能基因C1转染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后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探索该基因的表达对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功能线索。方法以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C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1,以表达质粒pcDNA3.1(-)-C1转染HepG2细胞,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HepG2细胞经转染C1表达质粒后,有26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4条基因表达水平下调,2条基因表达水平上调。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细胞信号转导、凋亡、细胞增生分化及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C1转染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阐明C1蛋白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反式激活基因 基因表达谱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分析免疫前后七鳃鳗白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
20
作者 赵春晖 史金杰 +3 位作者 王丹 王浩 刘欣 李庆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507-516,共10页
七鳃鳗作为现存的圆口纲无颌类脊椎动物的代表,已成为研究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系统起源和进化的新型模式生物.为筛选七鳃鳗白细胞中免疫防卫相关基因,利用人基因芯片分析脂多糖(LPS)免疫七鳃鳗前后白细胞中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结果表明:... 七鳃鳗作为现存的圆口纲无颌类脊椎动物的代表,已成为研究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系统起源和进化的新型模式生物.为筛选七鳃鳗白细胞中免疫防卫相关基因,利用人基因芯片分析脂多糖(LPS)免疫七鳃鳗前后白细胞中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免疫后七鳃鳗白细胞中共有155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的基因共92条,下调的基因共63条,涉及细胞生长分化、信号转导、细胞代谢、免疫防卫、细胞凋亡、增殖等多个方面.本研究首次应用人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分析免疫前后七鳃鳗白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为探索无颌类免疫应答机制提供新的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鳃鳗 基因表达谱芯片 免疫防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