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及甲基转移酶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魏娉 姜琳娜 +2 位作者 安欣 尹峰 何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KMT2D)在原发性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食管BSCC患者47例,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KMT2D)在原发性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食管BSCC患者47例,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PD-L1、KMT2D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COX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PD-L1、KMT2D在原发性食管BSCC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PD-L1和KMT2D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食管BSCC患者PD-L1与KMT2D表达呈正相关(P<0.01)。生存分析结果表明,PD-L1高表达组和PD-L1低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2.5%(2/16)、41.9%(13/31),两组间累积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MT2D高表达组和KMT2D低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7.2%(5/29)、55.6%(10/18),累积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为III~IV期、浸润深度为T4、存在淋巴结转移、PD-L1高表达及KMT2D高表达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D-L1、KMT2D高表达与原发性食管BSCC患者预后不良有密切关系,有望成为食管BSCC预后和诊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赖氨酸甲转移酶2D 原发性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致治 吴贤英 +2 位作者 梁英锐 李乔山 沈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了解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的生物学特点.方法 BSC 8例,用 CK4,CK18,CK19,EMA,CEA,SMA,S-100,LN,ColⅣ,NSE,PCNA,p53等12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用常规 ABC 法.结果 BSC 的两种细胞成分,基底样细胞(BC)和鳞状细胞(SC)对... 目的了解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的生物学特点.方法 BSC 8例,用 CK4,CK18,CK19,EMA,CEA,SMA,S-100,LN,ColⅣ,NSE,PCNA,p53等12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用常规 ABC 法.结果 BSC 的两种细胞成分,基底样细胞(BC)和鳞状细胞(SC)对上述抗体反应截然不同.BC 绝大部分病例(7例)专一地对 CK19抗体呈阳性反应,而对其他4种上皮性抗体呈阴性;BC 有4例对α-SMA 及 S-100肌性抗体呈阳性;BC 巢内玻璃样物对 LN 及 ColⅣ呈阳性反应;BC 有较高的 PCNA 指数,平均54%.相反,SC 全部病例均对 CK4,CEA,EMA 等上皮性抗体呈阳性,而对 CK19,SMA,S-100阴性.PCNA 指数也较低,平均25%.结论食管 BSC 为多向分化的高度恶性肿瘤,BC 代表向基底细胞和肌上皮方向分化,其增殖活性强,而 SC 代表向典型的鳞状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雁 牛凤霞 李其云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1-523,550,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squamous carcinoma,BSC)的组织学形态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BSC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BSC组织学有许多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 目的观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squamous carcinoma,BSC)的组织学形态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BSC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BSC组织学有许多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相似的特征。但BSC癌细胞分化较低异型性较强,癌巢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表面鳞状上皮常伴发原位癌或浅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偶见癌巢与表面鳞状上皮基底层相连、或偶见癌巢内形成鳞状细胞,或腺管样结构,这些与ACC不同。超微结构与ACC相似,但癌细胞分化更低,胞质内可见张力原纤维是与ACC不同之处。免疫组化结果:基底细胞样成分:CK(pan)15/15、EMA15/15、CEA6/15、S-100 6/15、SMA7/15阳性,显示肿瘤含有上皮和肌上皮细胞。结论BSC是一种分化较低、侵袭性较强,有向腺样、鳞状及肌上皮细胞分化倾向,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恶性肿瘤,其组织学特征可作为病理诊断标准,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辅助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内镜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惠军 陈进忠 +9 位作者 苏虹 王海星 雷天霞 吴建海 杨炜琳 郑永胜 陈金海 许国幸 张宏斌 谢逸林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目的研究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EBSCC)的内镜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发现并行ESD治疗的早期EBSCC患者32例(EBSCC组),纳入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普通典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 目的研究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EBSCC)的内镜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发现并行ESD治疗的早期EBSCC患者32例(EBSCC组),纳入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普通典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ESCC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内镜特征、治疗结果及生存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P=0.746)、性别(P=0.506)、肿瘤大小(P=0.423)和肿瘤浸润深度(P=0.91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肿瘤均好发于食管中段,内镜下分型以0-Ⅱb型为主,所有病灶表面黏膜均粗糙和/或糜烂,放大内镜观察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PCL),以B1型为主,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SCC组较ESCC组病灶表面白斑出现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25%和26.04%,χ^(2)=9.88,P=0.002)。碘液染色:EBSCC组有17例(53.12%)为不染或淡染,15例(46.88%)有斑驳状不染改变(即碘不染区域中可见岛状染色斑点或者深染斑点);ESCC组有72例(75.00%)为不染或淡染,24例(25.00%)有斑驳状不染改变,两组患者碘液染色后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20)。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75%和96.88%,χ^(2)=0.62,P=0.429)。结论早期EBSCC内镜下表现不一致,病灶表面白斑、碘液染色后呈斑驳状不染改变和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观察到B型血管,提示可能存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成分。早期治疗EBSCC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内镜特征 早期治疗 生存率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曹立宇 孙先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例食管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5例典型鳞状细胞癌(SCC)作对照。结果: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例食管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5例典型鳞状细胞癌(SCC)作对照。结果: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体小叶状及假腺样(筛网状),并见粉刺样坏死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PAS+),4例BSCC均见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成分,1例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分化。免疫组化基底细胞样成分Ker(AE1/AE3)、Ker14、PCNA、LM及p53均阳性,Ker194例基底细胞样成分及2例伴随鳞癌成分同时阳性;Syn仅1例BSCC阳性;5例SCCKer(AE1/AE3)均阳性,3例Ker14弱阳性,2例Ker19弱阳性。5例BSCC和BCC其S-100、CgA、NSE及SMA均阴性。结论:BSCC是鳞状细胞癌独特的组织学类型,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BSCC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直肠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世峰 王琪 王书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160-1161,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直肠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10例典型鳞状细胞癌(SCC)作对照。结果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 目的探讨直肠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直肠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收集10例典型鳞状细胞癌(SCC)作对照。结果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体小叶状及假腺样(筛网状),并见粉刺样坏死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PAS+),8例BSCC均见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成分,2例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分化。免疫组化基底细胞样成分Ker(AE1/AE3)、Ker14、PCNA、LM及P53均阳性,Ker19,8例基底细胞样成分及4例伴随鳞癌成分同时阳性;Syn仅2例BSCC阳性,10例SCCKer(AE1、AE3)均阳性,6例Ker14弱阳性,4例Ker19弱阳性。10例BSCC和BCC其S100、CgA、NSE及SMA均阴性。结论BSCC是鳞状细胞癌独特的组织学类型,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BSCC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凡忠 徐芳芳 +1 位作者 周凤娟 赵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0期177-177,共1页
目的:观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形态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BSC标本进行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BSCC组织学有许多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相似的特征。但癌细胞分化更低,胞质内张力原纤维与AC... 目的:观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形态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BSC标本进行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BSCC组织学有许多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相似的特征。但癌细胞分化更低,胞质内张力原纤维与ACC不同之处。免疫组化结果:基底细胞样成分:CK(pan)15/15、EMA15/15、CEA6/15、S1006/15、SMA7/15阳性,显示肿瘤含有上皮和肌上皮细胞。结论:BSCC是一种分化较低、侵袭性较强,有向腺样、鳞状及肌上皮细胞分化倾向,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恶性肿瘤,其组织学特征可作为病理诊断标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辅助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田东 徐立萍 +1 位作者 邢玉英 侯云修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食管 细胞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1例
9
作者 耿舰 王冬梅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食管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胃镜检查 肿瘤 BSC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中PD-L1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安莉 李倩倩 +4 位作者 李恒 孙思柏 李玉洁 王伟 吴海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中PD-L1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7例原发性食管BSCC手术切除标本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BSCC、癌旁正常组织中PD-L...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中PD-L1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7例原发性食管BSCC手术切除标本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BSCC、癌旁正常组织中PD-L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PD-L1在食管BSCC中的高表达率为29.73%(11/37),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不表达。PD-L1表达与食管BSCC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D-L1在肿瘤浸润外膜层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浸润至黏膜下层及肌层。Ⅲ+Ⅳ期食管BSCC中PD-L1的高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D-L1高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D-L1高表达食管BSCC患者的术后总生存期(P=0.0003)和无进展生存期(P=0.006)比PD-L1低表达患者显著降低。结论PD-L1是影响食管B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PD-L1高表达患者有望受益于肿瘤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PD-L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代璐岭 杨秀秀 +2 位作者 赵好为 韩琪 陈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346,共4页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鳞状细胞癌亚型,在口腔颌面部发生较少,牙龈部位尤其少见。本文报告1例78岁男性患者,因左上颌骨疼痛就诊,临床检查发现左上颌骨一牙龈肿块,术后病理见基底细胞样的细胞排列成巢或腺样结构...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鳞状细胞癌亚型,在口腔颌面部发生较少,牙龈部位尤其少见。本文报告1例78岁男性患者,因左上颌骨疼痛就诊,临床检查发现左上颌骨一牙龈肿块,术后病理见基底细胞样的细胞排列成巢或腺样结构,癌巢内可见粉刺样坏死,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Ki-67阳性率28%,S-100阳性,P16及CK7阴性。综合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诊断为BSCC。术后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合相关文献,本文对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认为手术仍是头颈部BSCC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于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的病例应考虑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病理 牙龈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一例
12
作者 万龙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11期168-169,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反复左鼻出血三月余,伴左侧鼻塞,鼻部CT示:左侧鼻腔可见高密度影,左侧下鼻甲前端部分骨质破坏,鼻内镜检查:左侧下鼻甲前端靠近附着处有广基,表面呈菜花状,红色的新生物,有吸烟病史,
关键词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面部巨大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艳艳 刘丽 金武龙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17-520,共4页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是鳞状细胞癌中的一种特殊亚型,临床较为少见,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皮肤者更少。本文报告1例57岁男性患者,因左侧面部溃烂就诊,临床检查发现左侧面部较大面积皮肤破溃,活检病理报告为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全麻下扩大...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是鳞状细胞癌中的一种特殊亚型,临床较为少见,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皮肤者更少。本文报告1例57岁男性患者,因左侧面部溃烂就诊,临床检查发现左侧面部较大面积皮肤破溃,活检病理报告为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全麻下扩大切除肿瘤后,以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缺损,术后配合放疗,目前已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组织来源、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皮肤 细胞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合并多原发恶性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闻先萍 陆欣怡 杨军文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78-480,共3页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是鳞状细胞癌的特殊亚型,发生于宫颈者极为罕见。因病例数较少,对其认识亦不足,尚未建立标准诊疗方案。而合并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PMT)者...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是鳞状细胞癌的特殊亚型,发生于宫颈者极为罕见。因病例数较少,对其认识亦不足,尚未建立标准诊疗方案。而合并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PMT)者更为少见。现报告1例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4年后发生宫颈BSCC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同时通过本病例引起临床对多原发恶性肿瘤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细胞 宫颈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被引量:4
15
作者 耿振宏 张在兴 廖松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squamouscarcinoma,BSC)是一组罕见的、好发于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1986年由Wain等〔1〕首先报道并命名,迄今国内外文献共报道128例〔1~15〕...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squamouscarcinoma,BSC)是一组罕见的、好发于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1986年由Wain等〔1〕首先报道并命名,迄今国内外文献共报道128例〔1~15〕。随着BSC病例的增多和随访资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细 细胞 病理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回顾性研究
16
作者 Graham R P Arnold C A +2 位作者 Naini B V 魏建国(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1-791,共1页
肛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以前被称为泄殖腔癌,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关于肛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形态学变化谱系的数据资料较少,因此容易导致误诊。
关键词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肛门 形态学变化 特殊亚型 数据资料 泄殖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鼻旁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1例报道
17
作者 鲁明 洪育明 +2 位作者 郑朝晖 陈晓芳 李雅虹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手术治疗的1例B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因发现"右鼻旁肿物渐进性增大4个月而入院,术前活检即确诊... 目的探讨鼻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手术治疗的1例B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因发现"右鼻旁肿物渐进性增大4个月而入院,术前活检即确诊为BSCC,于2017年2月15日行气管切开+右择期性颈淋巴结清扫(I、II、III区)+右鼻旁恶性肿瘤切除+上颌骨部分切除+前臂皮瓣移植修复术,术后患者家属拒绝放射治疗。结果术后密切随访32个月,伤口愈合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迹象。结论 BSCC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预后较差,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需进行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外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康 吕翔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9-11,15,共4页
目的对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起源、诊断与鉴别诊断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4例消化道外BSCC做常规石蜡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例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分别为26、58,66和70岁。4例肿瘤分别位于... 目的对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起源、诊断与鉴别诊断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4例消化道外BSCC做常规石蜡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例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分别为26、58,66和70岁。4例肿瘤分别位于右下鼻道和右上颌窦腔、腭部正中硬软腭交界处、右上臂皮肤及头顶部皮肤。结论 BSCC常呈浸润性生长,肿瘤表面多有溃疡形成,镜下瘤细胞小,呈基底细胞样,排列成实性巢状及条索状,在瘤细胞巢周围的细胞排列成栅栏状,在中央可见特征性的粉刺样坏死。2例BSCC中可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分化及角化。免疫组化瘤细胞上皮及肌上皮标记阳性。BSCC须与多种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消化道外 病理形态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被引量:4
19
作者 倪型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基底细胞癌主要见于皮肤及肛管的一穴肛原癌中的基底细胞癌型,而发生于粘膜,尤其是上呼吸消化道的基底细胞癌样病变则甚少提及。1986年Wain等〔1〕首次报道10例位于舌、咽和喉部形态酷似皮肤基底细胞癌,并伴有小的囊腔和... 基底细胞癌主要见于皮肤及肛管的一穴肛原癌中的基底细胞癌型,而发生于粘膜,尤其是上呼吸消化道的基底细胞癌样病变则甚少提及。1986年Wain等〔1〕首次报道10例位于舌、咽和喉部形态酷似皮肤基底细胞癌,并伴有小的囊腔和灶性坏死,以及常含局部鳞癌或鳞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细 细胞 BSC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1例
20
作者 黄渝程 陈天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60-1260,1265,共2页
患者女,5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就诊。胃镜:食管距门齿19~21cm处后壁见半环腔结节状隆起,活检:高分化鳞癌。MRI检查食管胸上段管壁增厚,管腔轻度狭窄,病灶显示长度约5cm,病灶T1WI以等信号为主(图1),T2WI及DWI呈稍高信... 患者女,5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就诊。胃镜:食管距门齿19~21cm处后壁见半环腔结节状隆起,活检:高分化鳞癌。MRI检查食管胸上段管壁增厚,管腔轻度狭窄,病灶显示长度约5cm,病灶T1WI以等信号为主(图1),T2WI及DWI呈稍高信号(图2,3),病灶浸润肌层,与上下方相对正常食管壁分界欠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