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Ni混合团簇基态结构的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戈禄慧 鄂箫亮 段海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6,共9页
采用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结合遗传算法对不同组分的Fe_nNi_m(N=n+m,N=13,38)混合团簇的基态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总原子数为13的混合团簇基态几何构型是基于单质团簇的基态二十面体结构,并且随着Fe原子数的增加表现出Fe... 采用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结合遗传算法对不同组分的Fe_nNi_m(N=n+m,N=13,38)混合团簇的基态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总原子数为13的混合团簇基态几何构型是基于单质团簇的基态二十面体结构,并且随着Fe原子数的增加表现出Fe原子首先占据中心位置的规律性;对总原子数为38的混合团簇,在轻混合(类掺杂)情形(n≤15,34≤n≤38)下基态几何构型为类似于纯单质团簇基态的截角八面体结构,而在重混合(n=16~33)时基态几何结构表现为不同于单质团簇的类截角二十面体构型;分析二级差分能表明Fe_1Ni_(12)、Fe_7Ni_(31)及Fe_(14)Ni_(24)具有相对高的稳定性,我们提出了基于有效键数的简化模型以解释此幻数结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团簇 基态几何结构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nC~±(M=Fe,Co,Ni,Cu,n=1~5)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保安 段海明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67-72,116,共7页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混合团簇MnC±(M=Fe,Co,Ni,Cu,n=1~5)的基态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从中性团簇体系移除一个电子对基态几何结构的影响相比给中性团簇体系增加一个电子对基态几何结构所引起的影响更加明显.在相应的序列...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混合团簇MnC±(M=Fe,Co,Ni,Cu,n=1~5)的基态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从中性团簇体系移除一个电子对基态几何结构的影响相比给中性团簇体系增加一个电子对基态几何结构所引起的影响更加明显.在相应的序列中,Cu3C-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可视其结构为幻数结构.过渡金属TMnC±(TM=Fe,Co,Ni)与C±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彼此接近,并且明显大于Cu与C±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金属与碳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在中性体系、带正电体系和带负电体系中由大到小依次是带正电体系→中性体系→带负电体系.根据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在带正电体系中增强的金属与碳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可能更有利于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与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基态几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