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北美栎树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及预测研究
1
作者 张文涛 汪阳东 +3 位作者 李伟 熊仕发 施翔 吴立文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以国外引种舒氏红栎(Quercus shumardii)和黑栎(Q. nigra)活立木为研究对象,利用生长锥获取木芯,分析其基本密度径向变异规律,并探究树木针测仪(Resistograph)评估两种木材不同部位基本密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栎树的生长轮宽度从... 以国外引种舒氏红栎(Quercus shumardii)和黑栎(Q. nigra)活立木为研究对象,利用生长锥获取木芯,分析其基本密度径向变异规律,并探究树木针测仪(Resistograph)评估两种木材不同部位基本密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栎树的生长轮宽度从髓心至树皮方向呈下降趋势,基本密度从髓心至树皮方向呈上升趋势;利用Resistograph检测的平均振幅值可对舒氏红栎和黑栎木材的基本密度进行评估,拟合结果均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且二者均是近树皮段的拟合度较高,舒氏红栎的相关系数为0.821,黑栎的相关系数为0.743。研究结果可为间接评估舒氏红栎和黑栎木材基本密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氏红栎 黑栎 基本密度 Resistograph 拟合效果 生长轮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气干密度与基本密度关系模型比较
2
作者 虞华强 李晓玲 +1 位作者 安鑫 段新芳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木材密度包括基本密度、气干密度等,在12%含水率条件下的气干密度(D12)较常用,因此有必要将木材气干密度换算为基本密度(Db)。目前利用木材气干密度计算基本密度的模型有Reyes、Chave、Simpson和Vieilledent模型等,然而这些模型预测结... 木材密度包括基本密度、气干密度等,在12%含水率条件下的气干密度(D12)较常用,因此有必要将木材气干密度换算为基本密度(Db)。目前利用木材气干密度计算基本密度的模型有Reyes、Chave、Simpson和Vieilledent模型等,然而这些模型预测结果不完全一致。利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Research Institute of Wood Industry,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CRIWI)和法国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发展中心(French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CIRAD)的木材D12和Db数据,首先基于CRIWI的木材密度数据建立D12与Db的关系模型,然后将CRIWI和CIRAD的D12数据分别代入Reyes模型、Chave模型、Simpson模型、Vieilledent模型和新建模型,获得每个树种木材Db的预测值,并根据Db预测值和实测值计算残差绝对值均值。不同模型残差绝对值均值比较结果表明:Reyes模型在利用CRIWI和CIRAD的木材密度数据时预测Db的准确性都比较高,适用性最广;Simpson模型、新建模型在D12高于1.0 g/cm3时预测Db的准确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基本密度 木材气干密度 关系模型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恩桉种源幼龄材树皮率·心材率和基本密度变异
3
作者 雷仕锐 袁寄威 +3 位作者 陈海泉 周先梅 尚正洁 卢翠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03-105,114,共4页
采用质量法、体积法及排水法测定了邓恩桉种源幼龄材树皮率、心材率和基本密度,结果表明:5年生邓恩桉重量树皮率、体积树皮率、心材率、基本密度分别为17.003%、15.139%、16.950%、0.484 g/cm^(3)。3个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差异不显著。10... 采用质量法、体积法及排水法测定了邓恩桉种源幼龄材树皮率、心材率和基本密度,结果表明:5年生邓恩桉重量树皮率、体积树皮率、心材率、基本密度分别为17.003%、15.139%、16.950%、0.484 g/cm^(3)。3个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差异不显著。10个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属于中等密度,满足纤维用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树皮率 心材率 基本密度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竹龄毛竹基本密度的株内及株间变异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喆 章卫钢 +2 位作者 李景鹏 韩申杰 金春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28,共4页
为揭示毛竹株内、株间基本密度变异规律,测定了不同竹龄、不同高度、不同径向部位毛竹的基本密度,并进行了方差检验和多重比较q检验;对测定的结果回归分析,得出基本密度—竹龄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毛竹基本密度株内径向变化规律为... 为揭示毛竹株内、株间基本密度变异规律,测定了不同竹龄、不同高度、不同径向部位毛竹的基本密度,并进行了方差检验和多重比较q检验;对测定的结果回归分析,得出基本密度—竹龄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毛竹基本密度株内径向变化规律为竹青基本密度最大、竹黄基本密度次之、竹肉基本密度最小;株内纵向变化规律,基本密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同龄毛竹株间基本密度的变异相对较小,仅有1年生、4年生、5年生的竹黄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1年生竹肉的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6年生竹青的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不同竹龄毛竹基本密度的变化规律为1年生的基本密度最低、2年生的基本密度迅速增长、3年生的基本密度略有降低,之后小幅波动并呈上升趋势;至7年生为止,总体上基本密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基本密度株内变异 基本密度株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及早期选择 被引量:45
5
作者 刘青华 张蕊 +2 位作者 金国庆 储德裕 周志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4,共6页
针对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马尾松种源试验林,采集植株胸高处木芯,分析种源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年龄效应。结果表明:除近髓部1~5轮年轮段的木材基本密度外,其他年龄段的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种源差... 针对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马尾松种源试验林,采集植株胸高处木芯,分析种源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年龄效应。结果表明:除近髓部1~5轮年轮段的木材基本密度外,其他年龄段的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进一步说明通过种源选择可实现木材生产力和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改良。不同年轮段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相对稳定,而年轮宽度的种源变异则易受环境的影响,幼龄材年轮宽度的种源变异较小,仅为成熟材的63.29%。来自不同种源区的种源年轮宽度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皆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6~10轮达到最大值;年轮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变化规律则与年轮宽度不同,表现为随年龄增长先增加后逐渐稳定的"S"型变化趋势,并据此筛选出广西横县、恭城、忻城,广东乳源和福建南靖5个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均匀性高的纸浆材优良种源。不同年轮段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相关分析显示,约在8年生选择径向生长快的种源会明显地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基于性状早晚相关分析,认为可在7年生时先淘汰生长较差的种源,在12年生再开展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联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年轮宽度 木材基本密度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年生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与种源区划 被引量:66
6
作者 刘青华 金国庆 +3 位作者 张蕊 储德裕 秦国峰 周志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61,共7页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的马尾松种源试验,以研究和揭示已达主伐年龄时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通过聚类进行种源区划并选择优良种源。结果表明: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 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24年生49个产地的马尾松种源试验,以研究和揭示已达主伐年龄时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通过聚类进行种源区划并选择优良种源。结果表明: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及树干通直度呈典型的纬向倾群变异模式,这种变异主要是由其产地水热资源条件差异引起的。较之于北部种源,南部的种源生产力水平高且树干通直。种源木材基本密度虽与产地经纬度相关性较小,但却与产地年均温、1月均温、无霜期和≥10℃积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选择生产力高的速生种源可同时改良树干通直度,但会明显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马尾松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种源区,并分别纸浆材和锯材筛选出19个和6个优良种源,这些优良种源主要来自马尾松的南部种源区,部分来自中部种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生长 形质 木材基本密度 地理变异 种源区划 种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年生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地理遗传变异及种源选择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秀花 陈柳英 +3 位作者 马丽珍 范辉华 叶穗文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呈现增大趋势。基于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进行种源聚类,可大致将木荷划分为中心种源区、中部种源区和北部种源区3个种源区。同时,以高于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种源总体均值为选择标准,分别初选出17个速生型和11个速生优质型木荷优良种源,其中多数优良种源来源于南岭山脉—武夷山脉的中心种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种源变异 种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 被引量:37
8
作者 王秀花 马丽珍 +2 位作者 马雪红 陈柳英 周志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8-144,共7页
在福建省建瓯市选取1968—1997年间营造的多片木荷纯林和荷杉混交林,系统研究坡位、坡向等生境条件及与杉木混交对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木荷生长和干形影响显著,但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较小。相对... 在福建省建瓯市选取1968—1997年间营造的多片木荷纯林和荷杉混交林,系统研究坡位、坡向等生境条件及与杉木混交对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木荷生长和干形影响显著,但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阴坡和中坡,阳坡和下坡的木荷其树冠浓密、树高和冠幅生长量较大,干形略有改善,而阴坡因土壤水湿条件较好有利于木荷胸径的生长。与杉木按适当比例(如荷杉比为1∶3)进行混交,可明显促进木荷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并改善了干形。通过比较表明:木荷人工林分叉干发生的几率变化在22.50%~35.75%之间,且以0.5m以下的1叉干为主;对于地处阳坡和下坡的纯林及1∶3荷杉混交林,木荷分叉干发生几率相对较小;相对于坡向,坡位对分叉干形成的影响较大。研究发现:木荷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由髓心向树皮呈逐渐下降的趋势,15~20年生时开始明显减小,35~40年间达到最小值。木材基本密度从髓心向树皮下降的速度还随径生长量的增加而加快;年轮宽度呈先变宽后变窄的趋势,5~15年为木荷人工林径生长的速生期。据此应选择土壤水肥、光照条件较好的阳坡和下坡林地营造木荷人工林,同时提倡以适当比例混交经营,加强幼林的抹芽除萌及中龄林的间伐抚育来促进木荷人工林的生长,抑制分叉干的形成,提高中后期的径生长及径向均一性,以实现木荷工艺用材林速生优质的培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人工林 立地条件 混交经营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木材基本密度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3 位作者 王伟 王敏敏 陈志银 蒋志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利用设置在分布区北缘江苏宁镇丘陵(句容、江宁)的各种试验测定林所收集的24个种源、50个江苏当地种源优树半同胞子代、17个产地间杂交组合子代490株平均木选择材料,以及融水种源山洼、山谷、山坡3种栽植立地,3000、... 利用设置在分布区北缘江苏宁镇丘陵(句容、江宁)的各种试验测定林所收集的24个种源、50个江苏当地种源优树半同胞子代、17个产地间杂交组合子代490株平均木选择材料,以及融水种源山洼、山谷、山坡3种栽植立地,3000、4950、6000株·hm-23种栽植密度,以及6、8、10、15、18a等5个年龄组林分275株样木材料研究杉木木材的基本密度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杉木全分布区试验不同种源,江苏种源优树自由受粉子代家系,江苏江宁×四川德昌种源产地杂交组合子代间有显著的遗传变异(依次为:F=6.71**>F0.01=2.40;F=3.87**>F0.01=2.19;F=2.63*>F0.05=2.36),具有选择改良潜力。栽植立地对融水种源幼龄材基本密度没有明显影响;林龄与栽植密度是引起木材基本密度变异的重要因素。供试测定材料基本密度与材积生长没有统计置信的负相关关系,性状间影响弱。杉木材性改良及生长与材性联合改良,可按“生长(材积)、材性(基本密度)两阶段独立选择法”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木材 基本密度 密度变异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lodyn评估杂交松活立木的基本密度及其性状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栾启福 卢萍 +2 位作者 井振华 姜景民 董汝湘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8-552,共5页
Pilodyn是一种对活立木无损的检测仪器,用于间接测定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杨树、桉树和落叶松等主要人工林树种的基本密度测定。为了快速而又可靠的评价杂交松人工林立木基本密度,研究采用了Pilodyn方法。显示树龄... Pilodyn是一种对活立木无损的检测仪器,用于间接测定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杨树、桉树和落叶松等主要人工林树种的基本密度测定。为了快速而又可靠的评价杂交松人工林立木基本密度,研究采用了Pilodyn方法。显示树龄8年的湿地松×加勒比松Pilodyn测定值与基本密度之间呈显著(P=0.002 1)的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0.012 7x+0.563 8(决定系数R2=0.368 5);火炬松×加勒比松Pilodyn测定值与基本密度之间的回归方程:y=-0.007 1x+0.466 8(决定系数R2=0.459 5),回归关系极显著(P<0.000 1),这说明利用Pilodyn探测值估测湿地松×加勒比松与火炬松×加勒比松家系的基本密度是可行的,可以用来方便快捷测量活立木(特别是试验测定林)的基本密度。利用该测定值进行基本密度与杂交松生长、干形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湿地松×加勒比松杂种基本密度与生长成极显著的表型负相关(0.220 6~0.266 0),其遗传负相关也很高,相关系数为1.14~1.16。这不利于基本密度和生长性状的同步改良,而基本密度与通直度和分枝大小都可以同步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DYN 杂交松 基本密度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家系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仁华 陈国金 +6 位作者 俞白楠 杨宗武 梁庆松 傅忠华 王炳章 潘琼蓉 傅玉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共4页
对福建三明市中村采育场 9a生马尾松家系测定林中 73个家系、65 6个单株木材基本密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水平上变异较小 ,而在个体水平上变异很大 ;木材基本密度与胸径、材积、圆满度呈极显著的负遗传相关 ,与轮盘数... 对福建三明市中村采育场 9a生马尾松家系测定林中 73个家系、65 6个单株木材基本密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水平上变异较小 ,而在个体水平上变异很大 ;木材基本密度与胸径、材积、圆满度呈极显著的负遗传相关 ,与轮盘数呈显著的负遗传相关 ,与通直度呈极显著的正遗传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 木材基本密度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木芯基本密度与材性指标相关及建筑材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艳霞 张含国 +1 位作者 邓继峰 张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4,共9页
对24年生长白落叶松优树子代测定林14个处理(13个家系和1个对照)的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均存在较大变异,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木芯基本密度差异显著,树高、胸... 对24年生长白落叶松优树子代测定林14个处理(13个家系和1个对照)的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均存在较大变异,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木芯基本密度差异显著,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3、0.72、0.80和0.60,进行家系水平的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与物理力学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与木芯基本密度、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呈正相关不显著,与大多数力学指标间相关不显著;木芯基本密度与解析木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径面抗劈力、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径面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回归分析模型比较理想,可以利用胸径木芯基本密度值预测物理力学指标值,间接选择和评价长白落叶松建筑材优良家系。通过生长性状和木芯基本密度综合分析选出166、169为优良家系,根据解析木物理力学性状选出的优良家系与其结果一致;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27%、19.96%、48.12%和14.06%;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和木芯基本密度分别比对照高7.20%、13.31%、38.46%和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自由授粉家系 建筑材 基本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宋婉 张志毅 续九如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01期125-130,共6页
Wood basic densityies of about 100 Populus tomentosa Carr. clones grown in 4 clone testing plantations located in Hebei, Henan, Shandong and Gansu were tested and its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among clones and sites w... Wood basic densityies of about 100 Populus tomentosa Carr. clones grown in 4 clone testing plantations located in Hebei, Henan, Shandong and Gansu were tested and its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among clones and sit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wood basic density of the studied clones was 0 4363?g/cm 3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ood basic density between clones and sites. The high value of clonal repeatability(0 82~0 91)of wood basic density indicated that the character was under strong genetic contro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general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rowth traits(including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height, and volume) and wood basic density, althoug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varied in a certain degree from one site to another. Studies on wood properti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ee growth and wood quality are of importance in such fields as wood properties breeding and combined improvement of both growth and wood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木材 基本密度 遗传变异 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斗科4个树种木材基本密度及燃烧值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志龙 虞木奎 +1 位作者 方升佐 唐罗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4-678,共5页
对茅栗(Castanea sequinii Dode)、槲栎(Quercus aliena Bl.)、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Carr.)的木材基本密度和燃烧值的径向和纵向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树种内燃烧值纵向不显著差异外,树种间... 对茅栗(Castanea sequinii Dode)、槲栎(Quercus aliena Bl.)、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Carr.)的木材基本密度和燃烧值的径向和纵向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树种内燃烧值纵向不显著差异外,树种间、树种内木材基本密度和燃烧值及交互效应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变异均为自髓心向外波动曲线形式下降型,纵向变异表现不同的趋势;燃烧值的径向变异与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相同,纵向变异表现为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回归分析表明,可用多项式方程来描述4个树种木材基本密度和燃烧值随年龄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基本密度 燃烧值 变异 壳斗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巢式交配子代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谭小梅 金国庆 +3 位作者 邵纪清 余家中 陆名革 周志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0-35,共6页
以浙江淳安县富溪林场马尾松巢式交配设计的12年生遗传测定林为试材,分析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等主要经济性状父本/母本效应和加性/显性效应。结果表明:除树干通直度外,不同杂交组合间、父本间以及相同父本不同母本间的生长与木材基本... 以浙江淳安县富溪林场马尾松巢式交配设计的12年生遗传测定林为试材,分析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等主要经济性状父本/母本效应和加性/显性效应。结果表明:除树干通直度外,不同杂交组合间、父本间以及相同父本不同母本间的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及树干圆满度同时受到父本和母本效应的影响,且二者效应差异较小,而木材基本密度则主要受母本效应的影响,其母本效应是父本效应的1.56倍。马尾松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显性效应次之,而树高、单株材积和树干圆满度几乎完全由加性效应控制,可依据亲本表现对其子代进行预测。然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杂交组合和父本无性系其生长与木材基本密度的相关性较小,速生的杂交组合和父本无性系并不一定具有较低木材基本密度。各杂交组合生长表现与父本无性系GCA之间相关性不明显,但选配GCA高的父本无性系将会提高获得优良组合的机率。以干物质积累量和胸径等为选择指标,分别选出纸浆纤维材和锯材各10个优良杂交组合,及17个和13个优良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巢式交配设计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lodyn方法评估阔叶树种人工林立木的基本密度 被引量:15
16
作者 殷亚方 王莉娟 姜笑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1,共5页
该文采用Pilodyn设备评估立木的基本密度,以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预测立木基本密度的方法。首先以我国种植的I-72杨、粗皮桉、尾巨桉和尾叶桉等4种阔叶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立木胸高位置处南北向进行Pilodyn测试,然后在Pilodyn测点位... 该文采用Pilodyn设备评估立木的基本密度,以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预测立木基本密度的方法。首先以我国种植的I-72杨、粗皮桉、尾巨桉和尾叶桉等4种阔叶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立木胸高位置处南北向进行Pilodyn测试,然后在Pilodyn测点位置附近钻取生长锥锥芯,并测定木材基本密度,最后比较立木的Pilodyn测试结果与木材基本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未剥除树皮条件下,使用Pilodyn方法评估立木胸高处外侧的基本密度比整个径向的基本密度更具有优势,其中I-72杨、粗皮桉和尾巨桉的Pilodyn测试结果与外侧的基本密度均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但尾叶桉的Pilodyn测试结果与外侧及整个径向基本密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在剥除树皮条件下,粗皮桉和尾巨桉的Pilodyn测试结果与外侧及整个径向基本密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01),高于未剥除树皮时的结果;而尾叶桉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虽然Pilodyn方法在预测立木木材密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剥除树皮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其预测立木外侧及整个径向基本密度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dyn方法 阔叶树种人工林 立木 基本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引种火炬松种源基本密度的变异与综合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有明 唐万鹏 +2 位作者 徐期瑚 刘立德 郑兰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0-184,共5页
13年生火炬松18个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大于0.42,并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有加强的趋势。方差分析中种源、环境方差分量各占1/2,反映出遗传、环境对火炬松基本密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株内径向基本密... 13年生火炬松18个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大于0.42,并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有加强的趋势。方差分析中种源、环境方差分量各占1/2,反映出遗传、环境对火炬松基本密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株内径向基本密度以递增模式为主,林木不同生长阶段基本密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反映出早期测定是可行的。基本密度与种源原产地经度、纬度间相关系数很小,无明显的经向或纬向变异模式。种源内个体间基本密度的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基本密度与树高、胸径、材积存在着正相关。火炬松在种源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个体选择可获得生长量、材质的双向增益。综合评估表明L1、L3、L14和L16为工业用材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引种 基本密度 遗传变异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天然种群木材纤维性状、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的变异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秋玉 曲丽娜 贾洪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共4页
以东北5个地区的白桦天然种群为材料,对其木材纤维形态性状、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变异及性状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桦木材纤维长度在种群间差异不显著,而木材纤维宽度、长宽比、微纤丝角和木材基本密度种群间差... 以东北5个地区的白桦天然种群为材料,对其木材纤维形态性状、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变异及性状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桦木材纤维长度在种群间差异不显著,而木材纤维宽度、长宽比、微纤丝角和木材基本密度种群间差异非常显著;白桦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频率基本呈正态分布,木材纤维长度分布绝大部分在800~1200mm,纤维宽度分布主要在15.00~21.00μm;白桦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从髓心向外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增加缓慢。汪清、帽儿山、金山屯和塔河种群的白桦基本密度径向变异曲线与纤维长度相似,呈先上升后平缓趋势;新宾种群的白桦基本密度随树龄增加的径向变化不大,一直处在低值水平。各种群木材微纤丝角度由髓心向外逐渐变小,后趋于平缓。以上结果将为今后白桦纸浆用材林培育和现有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纤维性状 微纤丝角 基本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平冬 姚胜 +1 位作者 康向阳 蒲俊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以超短轮伐栽培的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分析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以及化学组分的基础上探讨超短轮伐期栽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影响极显著,造林密度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 以超短轮伐栽培的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分析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以及化学组分的基础上探讨超短轮伐期栽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影响极显著,造林密度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影响显著,3年生超短轮伐纸浆材基本密度在0.247~0.282g·cm-3之间变化。无性系对超短轮伐纸浆材聚戊糖含量、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以及α-纤维素含量影响显著,而造林密度以及无性系与造林密度间相互作用对超短轮伐纸浆材化学组分的影响均不显著。超短轮伐纸浆材的苯醇抽出物含量介于3.68%~4.39%之间,戊聚糖含量介于12.86%~13.47%之间,木素含量介于18.16%~19.77%之间,综纤维素含量介于74.91%~77.61%之间,α-纤维素含量介于40.28%~43.4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纸浆材 木材基本密度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加勒比松F_1代生长、树干通直度和基本密度遗传和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栾启福 姜景民 +1 位作者 张建忠 张守攻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8-183,共6页
松类杂种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被培育利用,如窄果松×辐射松(Pinus attenuata×P.radiata)、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Larix decidua×L.kaempferi)等(Dungey,2001)。同时,松属种间的一些杂种在其亲本自然分布区... 松类杂种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被培育利用,如窄果松×辐射松(Pinus attenuata×P.radiata)、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Larix decidua×L.kaempferi)等(Dungey,2001)。同时,松属种间的一些杂种在其亲本自然分布区外获得较大成功1)(Nikles,2000;Peter,1979;Khurana et al.,1998;Lopez-Upton,1999)。同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加勒比松 生长性状 基本密度 树干通直度 遗传力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