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责任与利益:基础研究政策的府际关系演化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桂龙 杨小婉 许治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6,共8页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确定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复杂性。因此,本研究以中央政府层面的五年规划纲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分析40余年来中央基础研究政策的嬗变,同时以31个省级行政区的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确定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复杂性。因此,本研究以中央政府层面的五年规划纲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分析40余年来中央基础研究政策的嬗变,同时以31个省级行政区的基础研究政策样本为数据,基于责任—利益分析框架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府际关系的演变。研究发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基础研究政策的府际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配合型、跟随型和协作型,整体上呈现较多的配合型府际关系,而各省级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府际关系的演化类型则与区域的研发投入水平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际关系 基础研究政策 责任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基本前提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万劲波 赵兰香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1,共7页
随着政府绩效管理的兴起,科技政策评价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对如何科学地进行基础研究政策评价,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阐述了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基础性前提是明确评价目的和目标;从概念前提的角度对"基础研究"进行了外部界定... 随着政府绩效管理的兴起,科技政策评价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对如何科学地进行基础研究政策评价,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阐述了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基础性前提是明确评价目的和目标;从概念前提的角度对"基础研究"进行了外部界定和内部划分,对"基础研究政策"进行了界定;从科学前提的角度对"基础研究评价"和"基础研究政策评价"进行了区分,对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对象范围和基础研究政策的可评价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基本框架——"T-B-P"评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政策 政策评价 评价前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基础研究政策解析——以《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兆友 姜艳华 宋琳琳 《学术探索》 2018年第8期145-149,共5页
在金登的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下,《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形成的问题源流由基础研究投入的中外对比差距大、原创性成果较少、领军人物匮乏、现行评价体制弊端显现等问题汇聚而成;政策源流包括重要的党政领导人、政... 在金登的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下,《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形成的问题源流由基础研究投入的中外对比差距大、原创性成果较少、领军人物匮乏、现行评价体制弊端显现等问题汇聚而成;政策源流包括重要的党政领导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大众传媒等参与者的积极建议和行动;政治源流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在2017年全国两会召开这一关键时间点上,三源流充分结合,进而促成《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的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政策 政策解析 多源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企业家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政策变迁的途径与策略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兆友 姜艳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6-50,共5页
基于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实践,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政策企业家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政策变迁的策略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企业家通过创新政策观念、界定和建构政策问题、推动政策议程建立、评估政策执行过程和效果等途径,积极促进基础研究... 基于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实践,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政策企业家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政策变迁的策略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企业家通过创新政策观念、界定和建构政策问题、推动政策议程建立、评估政策执行过程和效果等途径,积极促进基础研究政策变迁。政策企业家在推进基础研究政策变迁时主要采取借助个人的优势资源、率先进行政策试点、向权力部门提交议案、直接致信政府决策层以及借助公众舆论压力等多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企业家 基础研究政策 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姜艳华 李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7-23,共7页
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化,将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重点项目突破、瞄准国家目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个阶段。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阐释我国的基础研究政策如何实现了三次目标变迁。结论表明,问题源流的发... 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化,将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重点项目突破、瞄准国家目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个阶段。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阐释我国的基础研究政策如何实现了三次目标变迁。结论表明,问题源流的发展变化是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拉力,政策源流的互动是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推力,政治源流的变化引领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方向,三者共同促进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基础研究政策 政策目标 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研究政策扩散的文献量化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倩 陈朝月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22,共11页
本文通过对基础研究政策进行参照网络及关键词时序分析,从内容、强度、广度、速度、方向五维度及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三阶段构建五维度-全过程分析框架,研究基础研究政策扩散的特征。研究发现:在基础研究政策体系中... 本文通过对基础研究政策进行参照网络及关键词时序分析,从内容、强度、广度、速度、方向五维度及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三阶段构建五维度-全过程分析框架,研究基础研究政策扩散的特征。研究发现:在基础研究政策体系中,规划、法律类政策的扩散强度及广度较高,强度聚集分布且聚集度逐渐增加,广度呈瞬间爆发型模式,其增量经历了由高到低到较高到低到较高的循环变化;法律类政策的扩散速度从变化较大到较平稳,规划类政策的扩散速度从变化较大到小范围波动;关键词时序分析结果显示,扩散内容呈现由接纳到辐射到收缩的变化,扩散方向由自上而下与同级平行扩散并行演变为同级平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政策 政策扩散 政策演进 参照网络 关键词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政策:理论与国际经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永 王子丹 李炳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1,共6页
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构建包括基础研究投入、人才、高校院所、科研基础设施在内的基础研究政策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科技创新强国强化基础研究的政策经验,结合粤港澳... 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构建包括基础研究投入、人才、高校院所、科研基础设施在内的基础研究政策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科技创新强国强化基础研究的政策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持续加大基础研究资金投入力度、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联合港澳力量开展基础研究、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探索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诺贝尔奖零突破计划"、制定"华人科学家回归计划"并探索实施技术移民制度等七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基础研究政策 原始创新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研究政策体系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动态影响——基于政策执行视角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倩 陈朝月 +1 位作者 樊霞 许治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3,共14页
评估基础研究政策对基础研究投入的有效性,改善基础投入不足的现状及完善基础研究政策意义重大。依托COPA政策分析框架,通过对我国1972—2017年的276条基础研究政策进行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以及向量自回归,构建了基础研究政策的行政... 评估基础研究政策对基础研究投入的有效性,改善基础投入不足的现状及完善基础研究政策意义重大。依托COPA政策分析框架,通过对我国1972—2017年的276条基础研究政策进行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以及向量自回归,构建了基础研究政策的行政年历,分析了基础研究政策COPA框架的演化规律及其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基础研究政策内容侧重项目管理和人才培养忽视设施建设,形式以效力较低的通知、办法居多,力度有待提高。实证结果表明,基础研究核心政策COPA框架对基础研究投入影响显著,项目管理及人才培养对其影响逐渐减小,政策形式、力度及国务院反之,针对性改进COPA 4方面有利于解决基础研究投入总量不足而导致的原创性成果不足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政策 政策效果 演进 社会网络分析 向量自回归
原文传递
论农村政策基础研究——对当前中国农村研究的反思及建议 被引量:11
9
作者 贺雪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7,共5页
当前以实证材料为基础的中国农村研究,主要是以与西方对话为特点的农村学术研究和以总结推广农村实践经验为特点的农村政策研究。这两类研究的共同弱点是,缺乏对中国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其非均衡状况的关注。通过研究农村政策在农村实践... 当前以实证材料为基础的中国农村研究,主要是以与西方对话为特点的农村学术研究和以总结推广农村实践经验为特点的农村政策研究。这两类研究的共同弱点是,缺乏对中国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其非均衡状况的关注。通过研究农村政策在农村实践的具体机制及后果,以理解中国农村非均衡的内部结构,从而将抽象的中国农村具体化,可以构成农村政策基础研究,从而为农村政策研究提供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政策基础研究 村庄政治社会现象 区域研究 农村非均衡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案调查与区域比较:农村政策基础研究的进路 被引量:22
10
作者 贺雪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112-119,共8页
由个案调查,到区域研究,再到区域比较,是农村政策研究的基本进路。农村政策基础研究中的个案调查的核心是撰写村治模式。村治模式的撰写,可以克服目前以人类学为代表的个案研究的代表性困境。
关键词 个案调查 区域研究 区域比较 农村政策基础研究 村治模式 村庄政治社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战略路径选择浅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海晨 陈云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共7页
对于作为所有技术问题总机关的基础研究,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从宏观政策方面系统、全面地论述,特别是针对实际行动层面的系统讨论。鉴于此,梳理我国中央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总结得出世界科技强国发展基础研究的六方面共性特征,比较... 对于作为所有技术问题总机关的基础研究,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从宏观政策方面系统、全面地论述,特别是针对实际行动层面的系统讨论。鉴于此,梳理我国中央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总结得出世界科技强国发展基础研究的六方面共性特征,比较发现我国当前基础研究发展存在组织攻关模式单一、好奇心驱动的研究项目布局不足、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组织管理匮乏、人才发展环境受限、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与开放合作交流受阻等六大问题,基于此提出强化建制化攻关组织模式、设置自由探索式研究项目、制订新管理机制、营造稳定人才成长氛围、探索适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开放合作机制等加强我国基础研究的六点对策建议,为促进我国全面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政策 基础研究管理 基础研究创新能力 科技自立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的基础研究体制与政策
12
作者 黄卫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 1994年第11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印度 基础研究体制 基础研究政策
原文传递
论村庄政治社会现象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雪峰 胡宜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13-20,共8页
当前的村庄研究不能解释自上而下农村政策为何会在不同农村地区产生不同后果的原因,也不能说明不同农村地区村庄内生秩序能力不同的原因。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比较,以理解在制成不同村庄政治社会现象时,村庄... 当前的村庄研究不能解释自上而下农村政策为何会在不同农村地区产生不同后果的原因,也不能说明不同农村地区村庄内生秩序能力不同的原因。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比较,以理解在制成不同村庄政治社会现象时,村庄自身因素是如何参与影响或决定了这些现象,并因此深入理解村庄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研究 农村政策基础研究 村庄政治社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