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基础行为文明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春霞 孙剑 张艳丽 《知识经济》 2017年第7期173-173,175,共2页
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和谐文明的大学校园,课题组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座谈等途径了解大学生基础行为文明现状,分析大学生基础行为不文明的原因,探索应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的方法策略,通过学校、... 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和谐文明的大学校园,课题组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座谈等途径了解大学生基础行为文明现状,分析大学生基础行为不文明的原因,探索应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的方法策略,通过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多种途径,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大学生的基础行为文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基础行为文明 自我管理 知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基础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孔菁 郭渊博 +1 位作者 刘春辉 王一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81-1085,共5页
为提高人类行为识别准确性的同时降低实现过程的复杂程度,提出基于智能手机加速度传感器与陀螺仪数据对六种日常基础行为进行识别的方法。在分析传感器框架的基础上,对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采用主... 为提高人类行为识别准确性的同时降低实现过程的复杂程度,提出基于智能手机加速度传感器与陀螺仪数据对六种日常基础行为进行识别的方法。在分析传感器框架的基础上,对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已有知识对数据统计特征进行降低维数处理,再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行为特征的分类与识别,目的是简化基础行为的识别过程并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决策树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结合使用的有效性,识别准确率可接近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传感器 基础行为 主成分分析 决策树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工伤基础行为的法律建构
3
作者 张少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根据目前比较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必须加强对工伤事故及其基础行为的研究。工伤的基础行为是工伤发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属于工伤事故的过程载体。只有牢牢把握住工伤基础行为的目的合法性和结果意外性、偶然性这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 根据目前比较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必须加强对工伤事故及其基础行为的研究。工伤的基础行为是工伤发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属于工伤事故的过程载体。只有牢牢把握住工伤基础行为的目的合法性和结果意外性、偶然性这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工伤基础行为的法律建构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 基础行为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型抢劫罪之基础行为转化研究
4
作者 聂天啸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4X期98-98,共1页
转化型抢劫罪是轻罪向重罪的转化。基础行为作为转化前提性条件,不仅存在成罪性考察,而且有类罪行为和未完成形态行为转化的可能,深入分析,明确对基础行为的认识,从而达到对转化型抢劫罪转化内在本质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 转化 基础行为 类罪行为 停止形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动机行为转变为基础的康复护理在慢性肾衰血透患者中应用效果
5
作者 夏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30-233,共4页
探讨针对接受血透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于2023.03-2024.06期间,筛选60例在本院接受血透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依据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均衡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探讨针对接受血透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于2023.03-2024.06期间,筛选60例在本院接受血透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依据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均衡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确保包含30名患者,两组血透期间接受的护理方法不同,对照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还增加了以转变患者动机行为为基础的健康护理的方法,比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实施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肾病饮食的依从性都呈现出提升趋势,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依从性更高;两组的肾功能均实现了显著改善,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功能恢复状况更优;随着护理周期的推进,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展现出更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在接受血透疗法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群体中,实施了一种以转变患者动机行为为核心的康复护理策略,可以提高其肾脏病的饮食依从性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其肾脏功能的改善,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透 以动机行为转变为基础的康复护理 肾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实施评价
6
作者 郭妍妍 刘娇娇 +3 位作者 曹静 蒋名丽 李丹凤 吴红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产儿及其母亲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研究对... 目的:探究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产儿及其母亲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抑郁状况、纯母乳喂养率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早产儿母亲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早产儿母亲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纯母乳喂养率为100%,较对照组的82.5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应用效果可使早产儿获益,在强化母亲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减轻抑郁情绪,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方面更具有优势,从而满足早产儿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母乳喂养 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研团队的领导行为基础、行为模式及有效领导原则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晨光 李子和 夏亮辉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03年第6期71-72,77,共3页
众所周知,团队领导是一个科研团队的灵魂。许多实例表明,有无优秀的团队领导往往决定着一支科研团队事业的成败。本文提出了高校科研团队的概念、研究了高校科研团队中领导的权力基础、领导的行为模式及有效的团队领导原则,以期为高校... 众所周知,团队领导是一个科研团队的灵魂。许多实例表明,有无优秀的团队领导往往决定着一支科研团队事业的成败。本文提出了高校科研团队的概念、研究了高校科研团队中领导的权力基础、领导的行为模式及有效的团队领导原则,以期为高校科研团队的成功领导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团队 领导行为基础 领导方式 领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法律行为与代理权授予行为的关系
8
作者 孙振海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8期93-94,共2页
基础法律行为与代理权授予行为的关系问题是代理立法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授权行为伴随有基本法律关系的情况下,当基本法律关系不成立、无效或撤销时,授权行为是否受其牵连而同其命运,即代理权授予行为有因性或无因性问题。本文在... 基础法律行为与代理权授予行为的关系问题是代理立法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授权行为伴随有基本法律关系的情况下,当基本法律关系不成立、无效或撤销时,授权行为是否受其牵连而同其命运,即代理权授予行为有因性或无因性问题。本文在对各种理论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 有因 无因 基础法律行为 代理权授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建筑强制拆除的司法审查研究
9
作者 高景芳 卢静 《阴山学刊》 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
对违法建筑强制拆除实施主体法定职权的司法审查,旨在特别控制违法建筑强制拆除的启动。没有法律明确授权,行政机关对违法建筑实施强制拆除,亦属违法。违法建筑强制拆除“执行行为”的合法性与其“基础行为”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密切相关... 对违法建筑强制拆除实施主体法定职权的司法审查,旨在特别控制违法建筑强制拆除的启动。没有法律明确授权,行政机关对违法建筑实施强制拆除,亦属违法。违法建筑强制拆除“执行行为”的合法性与其“基础行为”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密切相关。人民法院对作为“证据”的基础行为的司法审查,应区别是否存在明显且重大违法、是否超过复议或者诉讼时效期间等不同情形。对违法建筑强制拆除程序司法审查的主要关注点包括:是否遵循了执行顺序规定,是否保障了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参与权,是否遵守了自制程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建筑强制拆除 基础行为 执行行为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量化评估指导为基础的行为研究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兰军 任桂钰 +2 位作者 左军芳 牛文娟 焦颖范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8期2069-2073,共5页
目的探讨以量化评估指导为基础的行为研究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量化评估指导为基... 目的探讨以量化评估指导为基础的行为研究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量化评估指导为基础的行为研究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指标、自我管理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健康状态[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行为、认知、环境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研究组患者行为、认知、环境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KPS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2%,与对照组患者的17.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量化评估为指导的行为研究干预可以明显促进胃癌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以量化评估指导为基础行为研究干预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行为计划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声带息肉手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月 李玉婧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8期2289-2291,共3页
目的:探讨以行为计划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声带息肉手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4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以行为计划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声带息肉手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4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行为计划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能力及声带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中消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积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患者的降低或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73、4.263,P<0.05;t=-10.904、-13.471,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 4个维度及总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患者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嗓音学指标最大发声时间(MPT)、谐噪比(H/N)、频率微扰商(FPQ)、振幅微扰商(APQ)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的H/N、MPT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行为计划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可改变声带息肉手术患者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声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 手术 行为计划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 自我管理能力 应对方式 声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效民事行为转换的适用要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蕾 房绍坤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5期117-122,共6页
无效民事行为的转换是缓和民事行为无效后果之绝对性的一种重要法律机制。一个有效的民事行为转换应符合三个方面的要件,即基础行为要件、替代行为要件和对转换的限制。就基础行为要件而言,转换的对象须是无效民事行为,包括部分无效的... 无效民事行为的转换是缓和民事行为无效后果之绝对性的一种重要法律机制。一个有效的民事行为转换应符合三个方面的要件,即基础行为要件、替代行为要件和对转换的限制。就基础行为要件而言,转换的对象须是无效民事行为,包括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就替代行为要件而言,替代行为须为有效行为且存在可推测的当事人意思,但替代行为并不包含于基础行为之中,其效果也不得超越当事人所意欲达成之民事行为的效果;就转换的限制要件而言,民事行为的有效性解释应先于转换进行,但经补救而有效的无效民事行为无需转换,因撤销而无效的民事行为及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无法转换,违背法律的无效性规范宗旨的民事行为不得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行为转换 基础行为 替代行为 转换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婷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46-148,共3页
目的:研究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患者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介入术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 目的:研究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患者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介入术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LVEDD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VEDV、LEVF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术患者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术 常规护理 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 心血管不良事件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主体人性基础的多重视角及中国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春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85,共5页
在民事主体制度实践中,人性基础在认识上展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状态。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性善恶假设奠定了"经济人"民事主体理论基础;认识论视角下"理性人"与"经验人"的理论假设让我们看到民事主体不仅仅... 在民事主体制度实践中,人性基础在认识上展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状态。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性善恶假设奠定了"经济人"民事主体理论基础;认识论视角下"理性人"与"经验人"的理论假设让我们看到民事主体不仅仅存在于民事法律关系之中,也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理性抑或感性的动机成为支配其社会行为的基础;在关注人生存状况的社会学意义上,民事主体既是个体性的存在,也是社会性存在,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成为民事主体的现实存在基础。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民事主体制度人性基础的价值取向立足于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明确和合理调整。民事主体多重人性基础的理论审视对中国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主体 伦理基础 社会行为动机基础 现实存在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证券市场会计舞弊行为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桂红 《河北金融》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保障,随着会计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证券监管的...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保障,随着会计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证券监管的不断加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亦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盲目乐观,证券市场中尚有一些公司利用各种舞弊手段人为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使其缺乏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可以肯定地说,会计舞弊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障碍,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不但会动摇年轻的中国证券投资者的持股信心,甚至会导致政府信用危机,进而扰乱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舞弊行为 理论分析 会计舞弊行为的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行为法草案综合评析
16
作者 谢哲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94,共10页
2002年12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侵权责任法编》,作为侵权行为法的官方草案,兼有一般化规定和类型化规定,也对于不同权利客体的侵害为分别不同的规定,因此,立法方向基本上值得肯定。草案的一大特点是对无过失责任规定比较多,... 2002年12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侵权责任法编》,作为侵权行为法的官方草案,兼有一般化规定和类型化规定,也对于不同权利客体的侵害为分别不同的规定,因此,立法方向基本上值得肯定。草案的一大特点是对无过失责任规定比较多,而不规定引诱他人违约的侵权责任值得赞同。但是草案的部分条文规定有待厘清或斟酌,对惩罚性赔偿应加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法草案 侵权行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证券法》域外适用规则的解释论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金良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4-186,共13页
我国《证券法》第2条第4款确立了证券法域外适用规则,确定的管辖权基础包括保护性管辖和以属地连接点为基础的管辖两个方面,可以适用进取型管辖理论。从解释论出发:首先是基础行为,监管机构需要对“在我国境外的证券发行与交易活动”进... 我国《证券法》第2条第4款确立了证券法域外适用规则,确定的管辖权基础包括保护性管辖和以属地连接点为基础的管辖两个方面,可以适用进取型管辖理论。从解释论出发:首先是基础行为,监管机构需要对“在我国境外的证券发行与交易活动”进行法律审查,以确定能够启动域外适用规则;其次是作为域外适用核心原则的效果原则,应当从重大性标准、直接性标准和可预见的实质性影响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认定;最后是法律后果,具体包括“处理”和“追究法律责任”两种,证券监管机构有权依据证券法域外适用规则开展相应的调查处理活动,由行为主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法域外适用 基础行为 效果原则 监管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领域开放的适度保护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奇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4-17,共4页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流通领域的开放中如何提高适度保护的有效性 ?本文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证。一是规范基础行为制度 ,做好流通市场化和市场制度化的各项工作 ;二是重构基础调控体系 ,在构造商品市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流通领域的开放中如何提高适度保护的有效性 ?本文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证。一是规范基础行为制度 ,做好流通市场化和市场制度化的各项工作 ;二是重构基础调控体系 ,在构造商品市场基础组织体系的同时 ,要构造商品市场宏观调控的政府职能体系和市场中介体系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技术和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行为制度 调控体系 基础设施 中国 WTO 流通领域 制度安排 流通市场化 适度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游戏为基础促进交流与行为的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的疗效 被引量:33
19
作者 封敏 肖湘 +4 位作者 肖婷 傅俊俐 翁娇 仇娜娜 柯晓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4-60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以游戏为基础促进交流与行为的干预(PCBI)方法与应用行为分析(ABA)方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的近期疗效。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74例19~30个月的ASD患儿为研究对象,入组后将患儿按随... 目的对比分析以游戏为基础促进交流与行为的干预(PCBI)方法与应用行为分析(ABA)方法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的近期疗效。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74例19~30个月的ASD患儿为研究对象,入组后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BI组和ABA组,分别给予PCBI和ABA干预12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孤独症疗效评定量表(ATEC)进行发育水平和干预疗效的评估。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2组干预前后各项评估得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 1.与ABA组比较,PCBI组患儿干预12周后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的认知得分增加较高(ΔPCBI=9.03分,ΔABA=4.27分,t=3.997)、社会行为得分增加较少(ΔPCBI=8.87分,ΔABA=16.91分,t=-4.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2组在波特奇早期发育核查表的总分及语言、运动、生活自理得分增加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ABA组比较,PCBI组患儿干预12周后ATEC评估的社交、感知觉及行为分量表得分下降的程度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TEC评估的总分(ΔPCBI总分=14.89分,ΔABA总分=22.22分,t=2.209)及语言分量表得分(ΔPCBI语言=2.89分,ΔABA语言=6.43分,t=2.515)下降的程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PCBI超早期干预方法进行幼儿期ASD干预12周,可显著提高其发育水平,并减轻临床症状。以家长指导为主且占用医疗康复资源较少的PCBI超早期干预与机构内ABA干预的近期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幼儿 超早期干预 以游戏为基础促进交流与行为的干预 疗效评估
原文传递
未成年人校园欺凌者的干预:一个神经咨询学假说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巍 黄家裕 +2 位作者 王勇 周珲 何国意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27-233,共7页
校园欺凌是近年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热点话题之一。针对欺凌者存在共情能力缺乏、执行功能缺陷和自我认知偏差等特点,尝试提出神经咨询学假说,该假说认为可以通过神经反馈使欺凌者与咨询师及时把握咨询的进程,并有助于纠正欺凌者的自我... 校园欺凌是近年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热点话题之一。针对欺凌者存在共情能力缺乏、执行功能缺陷和自我认知偏差等特点,尝试提出神经咨询学假说,该假说认为可以通过神经反馈使欺凌者与咨询师及时把握咨询的进程,并有助于纠正欺凌者的自我认知偏差。基于这种假说有助于确认欺凌者共情障碍与执行功能问题的神经机制,结合脑的可塑性原理与各种心理咨询手段与训练,可以通过改善欺凌者的共情缺陷,帮助欺凌者提升对情绪和身体的控制能力,从而有效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未来的神经咨询学研究需要更多地关注受害者、旁观者、欺凌/受害者的心理问题,针对上述群体的不同心理特征,结合各种神经科学与咨询技术开展精确的干预以检验上述假说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神经咨询学 神经科学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 镜像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