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力推广壮蚕立体塑料折簇片叶饲育新法
1
作者 李自莲 吴远举 《农技服务》 1996年第2期38-41,共4页
壮蚕立体塑料折簇片叶饲育就是将塑料折簇放于蚕匾或蚕台上为4~5龄家蚕做蚕座,代替蚕网除沙,给叶于塑料折簇上,蚕爬于簇中以竖立姿态食桑(见中心彩页),故作立体育。用塑料折族养蚕除沙、上簇一物三用。塑料蚕簇可使蚕茧洁白如银、大小... 壮蚕立体塑料折簇片叶饲育就是将塑料折簇放于蚕匾或蚕台上为4~5龄家蚕做蚕座,代替蚕网除沙,给叶于塑料折簇上,蚕爬于簇中以竖立姿态食桑(见中心彩页),故作立体育。用塑料折族养蚕除沙、上簇一物三用。塑料蚕簇可使蚕茧洁白如银、大小均匀、双宫、黄斑、柴印茧少、易采摘。茧质较之蜈蚣草族可提高2~3个等级。该簇无毒安全、不霉不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蚕 塑料折簇 立体饲育 养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塑料折蔟在原蚕区的使用效率
2
作者 王应和 刘其福 曾少荣 《四川蚕业》 1994年第2期48-49,共2页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原蚕区改蜈蚣蔟为塑料折蔟上蔟。我省原种80%以上靠原蚕区饲养。塑料折蔟在原蚕区使用,技术的掌握已涉及千家万户,面宽数量大,由于蚕农对塑料折蔟,上蔟技术掌握不当,造成了“淹、闭、闷死”的损失,蚕农道出“蚕儿老...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原蚕区改蜈蚣蔟为塑料折蔟上蔟。我省原种80%以上靠原蚕区饲养。塑料折蔟在原蚕区使用,技术的掌握已涉及千家万户,面宽数量大,由于蚕农对塑料折蔟,上蔟技术掌握不当,造成了“淹、闭、闷死”的损失,蚕农道出“蚕儿老熟不结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蚕区 塑料折簇 蚕儿 结茧 排湿 上茧 蚕户 蚕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研究——改革蚕蛹铺垫材料及方法
3
作者 章孟夫 王宏 +2 位作者 刘俊凤 朱洪顺 侯光琳 《四川蚕业》 1993年第1期46-50,共5页
从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角度出发,改革蚕种制造中蚕蛹的铺垫材料及方法,经试验证明使用卫生纸代替稻草作铺垫材料,不影响发蛾率。配合使用塑料编织蚕网、塑料折簇引蛾、贮蛾,方便易行工效高。同时提高了蚕具的使用率,环境清洁卫生,有利消... 从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角度出发,改革蚕种制造中蚕蛹的铺垫材料及方法,经试验证明使用卫生纸代替稻草作铺垫材料,不影响发蛾率。配合使用塑料编织蚕网、塑料折簇引蛾、贮蛾,方便易行工效高。同时提高了蚕具的使用率,环境清洁卫生,有利消毒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铺垫 卫生纸 编织塑料 塑料折簇 引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上蔟与蔟具改革
4
作者 文光烈 叶祖勤 《蚕学通讯》 1992年第1期28-30,共3页
我省蚕桑生产已形成了一批蚕茧生产基地,并逐步向集约化、适当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由于蚕农经营规模扩大。省力化养蚕技术不断普及,如大蚕隔沙育、室外棚架台、地面育等。采用与之配套的自动上蔟技术,对蚕茧生产起到了省力、省工、省... 我省蚕桑生产已形成了一批蚕茧生产基地,并逐步向集约化、适当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由于蚕农经营规模扩大。省力化养蚕技术不断普及,如大蚕隔沙育、室外棚架台、地面育等。采用与之配套的自动上蔟技术,对蚕茧生产起到了省力、省工、省投资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在采用自动上蔟过程中,使用普通蔟具(草龙、篾折蔟等)则因单位蔟具面积熟蚕过多,导致柴印、双宫、黄斑等次下茧增多,降低了上茧率。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蔟具 养蚕技术 上茧 省力化 蚕茧生产 大蚕 茧质 脱皮激素 塑料折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蚕立体片叶少回育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自莲 吴远举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3-23,共1页
大蚕立体片叶少回育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张产茧量和茧层量分别高19.68%和23.53%,担桑收茧量和茧层量分别高16.73%和20.81%;比对照全茧量和茧层量分别高11.11%和13.64%,茧层率和虫蛹率分别高3.43%和4.42%;比对照省大蚕除沙网投入... 大蚕立体片叶少回育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张产茧量和茧层量分别高19.68%和23.53%,担桑收茧量和茧层量分别高16.73%和20.81%;比对照全茧量和茧层量分别高11.11%和13.64%,茧层率和虫蛹率分别高3.43%和4.42%;比对照省大蚕除沙网投入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蚕 片叶立体育 塑料折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花蔟推广使用调查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清政 罗来生 《蚕学通讯》 1991年第2期28-29,共2页
竹花蔟在涪陵市推广使用始于1982年,在此之前,多使用竹折蔟和草笼及菜籽梗、柏桠等,另外在焦岩种场有少量竹草方格蔟使用。虽然较为先进,但制作难度大、造价高,在蚕农中难于推广使用。长时期来,草笼为普遍使用的蔟具,有时下足茧比例高达... 竹花蔟在涪陵市推广使用始于1982年,在此之前,多使用竹折蔟和草笼及菜籽梗、柏桠等,另外在焦岩种场有少量竹草方格蔟使用。虽然较为先进,但制作难度大、造价高,在蚕农中难于推广使用。长时期来,草笼为普遍使用的蔟具,有时下足茧比例高达28%左右,严重影响蚕农的经济收益及蚕萤质量的提高,使大量的上车茧变成了下足茧。如何降低下足茧比例,是每个从事蚕业科技人员长期观注的大事,为改革蔟具作了许多研制工作,并获得了一定效果。但总因造价高,制作麻烦,难于推广。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科技 蔟具 茧站 蚕茧质量 方格蔟 上车茧 塑料折簇 李渡 制作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规模经营 促进蚕桑发展——南充县土门乡蚕桑发展情况调查
7
作者 何朝荣 《四川蚕业》 1991年第1期54-55,共2页
土门乡位于我县南部的边缘,嘉陵江边,与岳池、武胜两县接壤。辖9个村,117个社,3543户,13735人,1149亩耕地。该乡党委、政府面对土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困难等现实。为了改善人们生活,针对土门实际,坚持走“粮桑并重,综合开发,深层利... 土门乡位于我县南部的边缘,嘉陵江边,与岳池、武胜两县接壤。辖9个村,117个社,3543户,13735人,1149亩耕地。该乡党委、政府面对土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困难等现实。为了改善人们生活,针对土门实际,坚持走“粮桑并重,综合开发,深层利用,规模经营”,“以粮促果”的路子,粮食由1982年的490万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678万公斤,年平均增长4.3%,柑桔由60万公斤,增加到250万公斤,年平均增长15%;养蚕由1130张,增加到3300张,年平均增长21.3%,产茧量由3.7万公斤,增长到10.1万公斤,年平均增长19.2%。全乡出现了年养蚕500张以上的村3个,其中1000以上的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发展 土门乡 规模经营 武胜 年平均 岳池 养蚕户 农业经济 蚕桑生产 塑料折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科技服务 推动蚕桑发展
8
作者 王韫才 《北方蚕业》 1992年第3期30-31,共2页
我县蚕桑生产是1981年起步的。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稳步发展,巩固提高”的方针,坚持以科技服务为先导,狠抓基地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增强服务功能,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蚕桑生产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截止1991年,全县已建立成片桑园4000... 我县蚕桑生产是1981年起步的。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稳步发展,巩固提高”的方针,坚持以科技服务为先导,狠抓基地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增强服务功能,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蚕桑生产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截止1991年,全县已建立成片桑园4000亩,投产500多亩,年养蚕1500多张,产鲜茧3.75万公斤,产值37.5万元。已建成坳刘、长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发展 鲜茧 基地建设 栽桑 发展蚕桑 蚕茧收购 专题宣传 塑料折簇 蚕桑站 小蚕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桑养蚕基本知识问答
9
作者 陈芳 《北方蚕业》 1993年第3期45-45,共1页
1.桑树秋季徒长有什么危害?桑树秋季徒长后,当年生枝条生长不充实,木质化程度低,冬季易受冻害,致使枝条脱水、皱缩、干枯,即春季的抽干现象。其次是易感染病害,各种病菌易寄生在不充实的嫩梢部位,引起桑树次年病害增多,影响产叶量。徒... 1.桑树秋季徒长有什么危害?桑树秋季徒长后,当年生枝条生长不充实,木质化程度低,冬季易受冻害,致使枝条脱水、皱缩、干枯,即春季的抽干现象。其次是易感染病害,各种病菌易寄生在不充实的嫩梢部位,引起桑树次年病害增多,影响产叶量。徒长严重时还可发生“二次发芽”,即当年生枝条上的新生芽当年萌发,造成次年桑叶严重减产或无收。2.如何防止桑树秋季徒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桑 当年生枝条 产叶量 木质化程度 知识问答 塑料折簇 蚕具 梢部 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石村吨茧户——王永锡
10
作者 陈茂桢 刘茂成 《四川蚕业》 1989年第4期56-56,共1页
家住川中丘陵射洪县柳树镇白石村四社的王永锡,全家8人,4个劳力,承包耕地6亩。农村实行生产承包制以来,他坚持“粮食领先发展蚕桑,多种经营,勤劳致富”的方向,积极栽桑养蚕。经过6年艰苦奋斗,栽桑5000多株,其中“四边桑”1100株,家庭“
关键词 发展蚕桑 栽桑 王永锡 白石村 蚕桑发展 川中丘陵 养蚕准备 毛脚茧 塑料折簇 蚕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口办茧站给蚕桑生产注入了活力
11
作者 胡司学 《北方蚕业》 1990年第4期28-29,共2页
在我县蚕桑生产处于卖茧难、买蚕药难,买蚕具难等一连串困难时,由于县党政领导重视、支持,于1985年春办起了农口蚕茧收烘站。短短五年里,蚕农得到实惠,稳住了蚕桑生产,展示了它的活力.
关键词 蚕桑生产 茧站 蚕茧生产 蚕具 丝绸公司 塑料折簇 蚕业经济 茧层率 蚕桑站 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村万户”蚕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12
《北方蚕业》 1992年第4期19-20,共2页
为了确保我县在本世纪末实现产茧十万担的宏伟目标,力争“八五”期末建成100个年产茧2.5万分斤的科技丰产村和1万个年产茧250公斤的科技示范户,实现全县蚕茧再翻番达到250万公斤,实现“百村万户”新增经济效益超1500万元,人均新增100元... 为了确保我县在本世纪末实现产茧十万担的宏伟目标,力争“八五”期末建成100个年产茧2.5万分斤的科技丰产村和1万个年产茧250公斤的科技示范户,实现全县蚕茧再翻番达到250万公斤,实现“百村万户”新增经济效益超1500万元,人均新增100元的计划目标是: 一、“百村万户”的计划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基地 万户 科技村 计划指标 实施方案 商品桑苗 桑园面积 塑料折簇 蚕桑发展 蚕桑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蚕立体片叶少回育试验
13
作者 李自莲 吴运举 《北方蚕业》 1991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前,壮蚕饲养技术落后,仍然延用片叶平面多回育,一次性给叶量多,蚕食桑时踏叶与排粪污染桑叶严重,造成蚕不能饱食和桑叶浪费。改革现行养蚕技术势在必行。我们于1990年9月开展了大蚕立体片叶少回育养蚕技术试验,以期改进养蚕技术,提高... 目前,壮蚕饲养技术落后,仍然延用片叶平面多回育,一次性给叶量多,蚕食桑时踏叶与排粪污染桑叶严重,造成蚕不能饱食和桑叶浪费。改革现行养蚕技术势在必行。我们于1990年9月开展了大蚕立体片叶少回育养蚕技术试验,以期改进养蚕技术,提高养蚕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蚕 养蚕技术 养蚕效益 食桑 饲养技术 塑料折簇 粪污染 饱食 收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阆中市狠抓养蚕设施配套建设
14
作者 王玉翠 《四川蚕业》 1994年第1期17-17,共1页
阆中市养蚕历史悠久,但蚕农一般无专用蚕房,大多是人、蚕蒹用,且都是用无对流窗、无天花板、无升温配套设施的“口袋”屋养蚕,室内空气不流通,闷热闷湿,特别是蚕箔缺乏,蚕重蚕,蚕背蚕,易发蚕病,严重影响蚕茧产、质量及经济效益。近年来... 阆中市养蚕历史悠久,但蚕农一般无专用蚕房,大多是人、蚕蒹用,且都是用无对流窗、无天花板、无升温配套设施的“口袋”屋养蚕,室内空气不流通,闷热闷湿,特别是蚕箔缺乏,蚕重蚕,蚕背蚕,易发蚕病,严重影响蚕茧产、质量及经济效益。近年来,全市先在柏桠镇碧云村蚕桑生产实际中。进行了蚕房的改造(开对流窗、装天花板、安置地火笼等,重点是小蚕共育室)、养蚕设施配套(建造消毒池、蚕沙处理抗、添制蚕具等)和改良簇具(推广折簇;改良蜈蚣簇)等配套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蚕共育室 蚕病 蚕具 消毒池 设施配套建设 阆中市 养蚕户 蚕桑生产 塑料折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蚕业》1992年总目录
15
《四川蚕业》 1992年第4期63-64,2-3,共4页
关键词 蚕业发展 蚕桑生产 蚕茧生产 发展蚕桑 养蚕布局 普通蚕种 丝绸公司 低产桑园 蚕品种 塑料折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地栽桑、壮蚕立体育通过技术鉴定
16
作者 张成和 《北方蚕业》 1992年第4期45-45,共1页
受陕西省农科院邀请,省地有关专家组成技术评审鉴定小组,于1992年9月15日在杨陵农科中心,对院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七五”和“八五”国家攻关项目“米脂峁壮丘陵沟壑区开发治理研究(75—04—03—08)”和“米脂丘陵沟壑区农业生态经济体... 受陕西省农科院邀请,省地有关专家组成技术评审鉴定小组,于1992年9月15日在杨陵农科中心,对院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七五”和“八五”国家攻关项目“米脂峁壮丘陵沟壑区开发治理研究(75—04—03—08)”和“米脂丘陵沟壑区农业生态经济体系研究(85—008—01—01)”项目中子课题之一的《陡坡地灌桑垄槽栽培效果研究》和《壮蚕塑料折簇片叶立体养蚕技术研究》进行技术鉴定。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座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沟壑区 技术鉴定 养蚕技术 栽培效果 塑料折簇 鉴定小组 开发治理 栽桑 农业生态经济 黄委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桑知识“大奖赛”答案
17
《北方蚕业》 1993年第2期45-47,共3页
一、小组必答题1.第二种说法正确,即由标准卵粒数决定;一张蚕种标准卵粒数要求为25000粒,重量在12~15克之间。2.402稻糠、防病一号、漂白粉、石灰防僵粉、蚕座净、蚕安康等(举出两种即可)。3.氮肥、磷肥、钾肥等三大类肥料属大量元素肥... 一、小组必答题1.第二种说法正确,即由标准卵粒数决定;一张蚕种标准卵粒数要求为25000粒,重量在12~15克之间。2.402稻糠、防病一号、漂白粉、石灰防僵粉、蚕座净、蚕安康等(举出两种即可)。3.氮肥、磷肥、钾肥等三大类肥料属大量元素肥料;使用比例为10:4:5。4.不对,他的做法会造成微粒子病病原的扩散,对防治微粒子病和消毒工作极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病 卵粒 大量元素 石灰粉 小蚕 收蚁 焦糠 胚种传染 塑料折簇 细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茧期保护和制种
18
作者 赵晓 《河南农业》 2015年第3期16-16,共1页
一、前期簇具准备及簇中保护蚕经过4眠后到5龄期,5龄6d左右进入催熟期,此时蚕的食叶量会逐渐减少,一般给叶桑2~3层,过多则浪费桑叶。见少量熟蚕时,只需给桑叶0.5~1层。熟蚕一般早晚熟蚕少,中下午熟蚕多,第1天熟蚕少,第2天熟蚕多,第3天... 一、前期簇具准备及簇中保护蚕经过4眠后到5龄期,5龄6d左右进入催熟期,此时蚕的食叶量会逐渐减少,一般给叶桑2~3层,过多则浪费桑叶。见少量熟蚕时,只需给桑叶0.5~1层。熟蚕一般早晚熟蚕少,中下午熟蚕多,第1天熟蚕少,第2天熟蚕多,第3天基本熟完。蚕到5龄6d左右时,要准备上簇的房间和簇具。安排人员打扫上簇的房间,簇具要曝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保护 塑料折簇 蚕经 发蛾 蚕种保护 游山蚕 熟期 全茧量 蚕连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秋养蚕制种的实践
19
作者 叶式存 彭东胜 《四川蚕业》 1989年第3期3-4,共2页
我场从1986年开始,在场内利用自有桑叶养晚秋蚕制种,取得了较好成绩后,1987年和1988年晚秋发展到农村原蚕队养蚕,收茧制种,其成绩如表1。我们认为晚秋制种是巩固原蚕基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全年制种量和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蚕种场生产... 我场从1986年开始,在场内利用自有桑叶养晚秋蚕制种,取得了较好成绩后,1987年和1988年晚秋发展到农村原蚕队养蚕,收茧制种,其成绩如表1。我们认为晚秋制种是巩固原蚕基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全年制种量和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蚕种场生产潜力的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秋蚕 原蚕 生产潜力 设备利用率 共育室 夏伐 养蚕户 排湿 养蚕环境 塑料折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蚕茧工作会议纪要
20
《北方蚕业》 1992年第2期36-37,共2页
1992年全省蚕茧工作会议于4月9日至11日在西安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省各地、市、县外贸公司、缫丝厂的经理(厂长)和蚕茧工作人员80多人。省政府办公厅、省经贸委、工商管理局、物价局、纺织工业公司、监察厅。
关键词 蚕茧质量 工业公司 工作会议纪要 工商管理局 桑蚕茧 蚕桑站 烘茧 蚕桑生产 毛脚茧 塑料折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