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DN的分布式媒体网络多信道访问控制技术研究
1
作者 刘燚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20期197-199,203,共4页
分布式媒体网络常面临因网络流量分配不均而导致的信道利用率低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SDN的分布式媒体网络多信道访问控制技术。由数据收集、安全分析、策略制定和管理模块等内容组成,SDN安全控制器可实现全局网络状态监控... 分布式媒体网络常面临因网络流量分配不均而导致的信道利用率低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SDN的分布式媒体网络多信道访问控制技术。由数据收集、安全分析、策略制定和管理模块等内容组成,SDN安全控制器可实现全局网络状态监控和集中安全策略管理。文章采用AHP建立用户信任评估机制,从而量化用户信任度。最后,基于信任度设计多信道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其能按需、高效、安全地分配信道资源。实验表明,该技术的平均信道利用率达99.7%,能有效应对网络负载变化和复杂用户行为,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 AHP 分布式媒体网络 信道访问控制 用户信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多信道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军 陈祥光 +2 位作者 刘春涛 余向明 岳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5-701,共7页
为了能够实时检测输油管道的运行状态,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间的干扰,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提出了适用于节点链型分布的2种多信道WSN模型,讨论了单路径和双路径2种网络模型的信道分配方法和吞吐量,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分布式MAC协议... 为了能够实时检测输油管道的运行状态,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间的干扰,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提出了适用于节点链型分布的2种多信道WSN模型,讨论了单路径和双路径2种网络模型的信道分配方法和吞吐量,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分布式MAC协议。根据机场输油管道的现场实验表明,单路径多信道WSN能够在降低能耗的情况下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双路径多信道WSN虽然需要较高的能耗,但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而且网络吞吐量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道 分布式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VANET分布式自适应时分多址分配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梦雪 徐哲鑫 +1 位作者 吴怡 林潇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8年第9期130-136,共7页
在车载自组织网(Vehicular Ad-hoc Network,VANET)环境下,针对多节点同时接入信道时的竞争冲突问题,将分布式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和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思想相结合,提出改进的分布... 在车载自组织网(Vehicular Ad-hoc Network,VANET)环境下,针对多节点同时接入信道时的竞争冲突问题,将分布式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和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思想相结合,提出改进的分布式自适应时分多址分配机制(Modified Decentralized Adaptive TDMA Scheduling mechanism,MDATS).MDATS协议的节点通过帧信息(Frame Information,FI)的交互,获取两跳范围内其他节点时隙使用情况,从而筛选出空闲时隙集.竞争区域将根据空闲时隙数在空间上均分成多个逻辑区段,节点则根据所处的逻辑区段与空闲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竞争使用的时隙.该协议通过对空闲时隙在空间上的分散化,降低同时接入节点之间的竞争冲突.仿真结果表明,MDATS协议与其他类似MAC协议相比,能够达到更高的信道接入成功率、更低的接入时延性能以及更高的时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TDMA 空分多址 介质访问控制 车载自组织网 自适应信道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2.11e EDCF信道接入机制的仿真研究
4
作者 张连波 方旭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0-664,共5页
为进一步讨论EDCF(增强的分布式协调功能)数学建模的需要,对802.11DCF(分布式协调功能)和802.11eEDCF信道接入机制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2种信道接入机制的差异,并探讨了EDCF提供QoS的原理.仿真结果表明,EDCF可以为无线局域网提供... 为进一步讨论EDCF(增强的分布式协调功能)数学建模的需要,对802.11DCF(分布式协调功能)和802.11eEDCF信道接入机制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2种信道接入机制的差异,并探讨了EDCF提供QoS的原理.仿真结果表明,EDCF可以为无线局域网提供QoS保证,但在高优先级音频流和视频流过多的情况下,系统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 802.11e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 服务质量 介质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802.11e EDCA的自适应参数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阳 李美桃 付存文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109,共3页
当网络规模较大且负载变化频繁时,802.11e标准中的EDCA建议值不足以满足业务需求,低优先级业务受到影响很大,且信道利用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调节机制——a-EDCA机制:接入点(AP)根据网络当前吞吐量变化量的大小... 当网络规模较大且负载变化频繁时,802.11e标准中的EDCA建议值不足以满足业务需求,低优先级业务受到影响很大,且信道利用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调节机制——a-EDCA机制:接入点(AP)根据网络当前吞吐量变化量的大小,自动调节EDCA参数中竞争窗口参数值,把新的调节信息广播到各个站点,各站点以新的参数来重新竞争信道资源。仿真结果验证了负载变化频繁的网络处于高负荷状态下,a-EDCA机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e 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 服务质量 竞争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802.11eEDCA机制的优化算法
6
作者 王鹭 蒋阳 +1 位作者 郎保才 韩飞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11-114,共4页
IEEE 802.11e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机制对高优先级业务服务质量的保证,是通过牺牲低优先级业务服务质量来实现的。为避免这种信道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提出一种优化算法。将信道中部分时隙合并起来构成合并时隙,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业... IEEE 802.11e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机制对高优先级业务服务质量的保证,是通过牺牲低优先级业务服务质量来实现的。为避免这种信道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提出一种优化算法。将信道中部分时隙合并起来构成合并时隙,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业务在合并时隙中被先后发送,而单个时隙通常只发送低优先级业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提高业务的吞吐量,当站点数目增多时,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的吞吐量均表现稳定,可达到各种业务公平利用信道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IEEE802.1le协议 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 服务质量 合并时隙 单个时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局域网中TXOP动态分配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晨 高新波 +1 位作者 张素兵 范科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3,共3页
为解决802.11e网络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一种TXOP动态分配方法,在节点传输前,根据碰撞次数估计碰撞程度,根据估计得到的网络负载情况调整节点的TXOP,使不同优先级、不同传输速率的业务获得相应的TXOP值。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 为解决802.11e网络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一种TXOP动态分配方法,在节点传输前,根据碰撞次数估计碰撞程度,根据估计得到的网络负载情况调整节点的TXOP,使不同优先级、不同传输速率的业务获得相应的TXOP值。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采用不同发送速率的业务间,能保证吞吐量的公平性,并减少分组重传次数,降低分组传输平均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 多速率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局域网EDCA机制MAC接入延时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新运 皇甫伟 +2 位作者 孙利民 王显雷 李凯慧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27-2139,共13页
提出一种分析模型,基于信号流图和母函数方法分析了无线局域网中EDCA(enhanced distribution channel access)机制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接入延时.得到了MAC接入延时的概率分布和相关的数字特征,包括接入延时的均值、方差、标准... 提出一种分析模型,基于信号流图和母函数方法分析了无线局域网中EDCA(enhanced distribution channel access)机制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接入延时.得到了MAC接入延时的概率分布和相关的数字特征,包括接入延时的均值、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仿真结果与模型的分析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各类AC(access category)的发送概率、碰撞概率、挂起概率和延时均值随终端数目变化的规律;分析了MAC接入延时的成因;指出了AIFS(arbitration inter frame spacing)值对MAC接入延时的影响;指出接入延时的变异系数大于1,因此,采用负指数分布作为MAC接入延时的近似分布,会错误地估计系统的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e 增强分布式信道访问(enhanced distribution channel ACCESS 简称EDCA)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接入延时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链的车载自组网MAC层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伟 张和生 +2 位作者 潘成 杨军 白喆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04-1310,共7页
车载自组网底层协议IEEE 802.11p的MAC层采用增强型分布信道访问机制(EDCA),为验证该机制能否满足不同类型消息的服务质量,采用二维Markov链建立了该机制的饱和分析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同队列类型、内部碰撞和退避挂起机制。在此基础上,... 车载自组网底层协议IEEE 802.11p的MAC层采用增强型分布信道访问机制(EDCA),为验证该机制能否满足不同类型消息的服务质量,采用二维Markov链建立了该机制的饱和分析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同队列类型、内部碰撞和退避挂起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队列的归一化吞吐量、丢包率和时延性能指标,同时还研究了退避挂起机制对丢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车辆数的增加,归一化吞吐量逐渐减小,而丢包率和时延逐渐增加;高优先级队列始终有较大归一化吞吐量值、较低丢包率和较小的传输时延。验证了IEEE802.11p能够保证不同类型消息的服务质量,并为车载自组网的部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车载自组网 增强型分布信道访问 MARKOV链 饱和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WLAN服务质量的MAC协议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11-113,共3页
提出一种提高无线局域网服务质量性能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描述该协议的工作机制,并对该协议传输实时语音数据时的平均延时和归一化吞吐率与802.11e的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作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所有负荷情况下该协议传输实时数... 提出一种提高无线局域网服务质量性能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描述该协议的工作机制,并对该协议传输实时语音数据时的平均延时和归一化吞吐率与802.11e的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作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所有负荷情况下该协议传输实时数据时性能优于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信道的利用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服务质量 介质访问控制 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隐藏终端的IEEE802.11e多跳无线网络模型分析
11
作者 白翔 毛玉明 +1 位作者 冷甦鹏 谢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67-1871,1889,共6页
首次将802.11e的接入机制放入多跳环境中进行仿真分析和定量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多跳环境下802.11e网络模型,结合M/G/1/K排队模型,定量分析在隐藏终端影响下802.11e网络的MAC层吞吐率、MAC时延和帧丢失率,研究802.11e在多跳环境下性能表... 首次将802.11e的接入机制放入多跳环境中进行仿真分析和定量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多跳环境下802.11e网络模型,结合M/G/1/K排队模型,定量分析在隐藏终端影响下802.11e网络的MAC层吞吐率、MAC时延和帧丢失率,研究802.11e在多跳环境下性能表现的内在原因。经过仿真实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有(无)隐藏终端影响下MAC层性能的对比分析,指出了802.11e在多跳无线网络中支持QoS的局限性:受隐藏终端的影响,802.11e对不同接入等级的业务提供QoS区分的性能明显降级。因而有必要研究隐藏终端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802.11e在多跳环境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802.11E 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 M/G/1/K排队模型 隐藏终端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多类型业务的受限负载EDCA性能分析
12
作者 鲁冬 朱容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22-124,共3页
无线局域网增强的分布式信道接入(EDCA)具有支持多类型业务的功能。为准确有效地分析EDCA机制的性能,提出一个考虑多类型业务的受限负载二维马尔可夫性能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空闲、后回退等状态来精确刻画饱和与非饱和负载下系统... 无线局域网增强的分布式信道接入(EDCA)具有支持多类型业务的功能。为准确有效地分析EDCA机制的性能,提出一个考虑多类型业务的受限负载二维马尔可夫性能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空闲、后回退等状态来精确刻画饱和与非饱和负载下系统的性能,并考虑EDCA重传次数、后碰撞过程等特征。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系统的最大吞吐量出现在非饱和负载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模型 增强分布式信道访问 无线局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局域网的DCF机制和EDCA机制的性能比较
13
作者 王振 卢燕飞 唐禹行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1年第7期32-34,共3页
传统的802.11无线局域网信道接入机制没有提供服务质量保证,限制了许多实时业务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新的802.11e协议对不同业务进行了区别,提供QoS保证。本文介绍和对比了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和802.11e增强型分布信道接入2种信道接... 传统的802.11无线局域网信道接入机制没有提供服务质量保证,限制了许多实时业务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新的802.11e协议对不同业务进行了区别,提供QoS保证。本文介绍和对比了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和802.11e增强型分布信道接入2种信道接入机制,通过使用网络仿真软件OPNET,对2种信道接入机制下不同业务的吞吐量和延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802.11e的EDCA机制有效的提供QoS的差异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服务质量 分布式协调功能 增强型分布信道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