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增强扫描联合血清AFP-L3对乙型肝炎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李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对乙型肝炎背景下原发性肝癌(P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背景下PLC患者60例(PLC组),另选取同期4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均行MRI...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对乙型肝炎背景下原发性肝癌(P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背景下PLC患者60例(PLC组),另选取同期4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均行MRI增强扫描以及血清AFP-L3检测,比较两组MRI增强扫描征象以及血清AFP-L3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RI增强扫描联合血清AFP-L3对乙型肝炎背景下PLC的诊断价值。结果:PLC组MRI增强扫描征象中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动脉期强化占比均高于对照组,AD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WI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C组血清AFP-L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RI增强扫描联合血清AFP-L3诊断乙型肝炎背景下PL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0%、95.8%,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MRI增强扫描与血清AFP-L3对乙型肝炎背景下PLC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诊断效能更高,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原发性肝癌 mri增强扫描 甲胎蛋白异质体3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
作者 林刚 刘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乳腺病变患者80例,均实施MRI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超声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动态... 目的: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乳腺病变患者80例,均实施MRI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超声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超声单一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良性、恶性乳腺病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I)、血流灌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差异以及两种检测方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超声联合MRI动态增强检测乳腺病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特异度高于MRI动态增强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患者的RI、PI与PSV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的方式,诊断准确性、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指导后续治疗,但临床仍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多种因素,以选出最为合适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超声 乳腺良恶性病变 阻力指数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MRI增强扫描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对HDPT患者中颅内结核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冯亚芬 金兴兴 +2 位作者 张俊丽 邵山峰 张沙沙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研究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HDPT)患者颅内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HDP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 目的研究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HDPT)患者颅内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HDP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头颅MRI增强扫描和脑脊液常规检查。分析头颅MRI增强扫描和脑脊液阳性特征。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经金标准检测结果显示,98例HDPT患者中,有86例颅内结核,占87.76%。其中单纯脑实质结核21例,占24.42%;单纯脑膜结核22例,占25.58%;脑实质合并脑膜结核43例,占50.00%。头颅MRI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显示颅内结核73例,诊断阳性率为84.88%。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颅内结核67例,诊断阳性率为77.91%。头颅MRI增强扫描诊断HDPT患者颅内结核的灵敏度为84.9%、特异度为66.7%;脑脊液诊断HDPT患者颅内结核的灵敏度为77.9%、特异度为58.3%;两者联合检测时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3.3%。头颅MRI增强扫描联合脑脊液检查诊断HDPT患者颅内结核明显高于各项单独检测。结论头颅MRI增强扫描联合脑脊液常规检查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mri增强扫描 脑脊液 HDPT 颅内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勇 蒋中灿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6期1065-1067,1071,共4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8例乳腺肿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形态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病理证实128例乳腺肿瘤性疾病患者中包含78例乳腺...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8例乳腺肿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形态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病理证实128例乳腺肿瘤性疾病患者中包含78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乳腺癌患者相比,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无强化、均匀强化占比更高,不规则形强化、环形强化占比更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边缘清晰光滑占比更高,边缘毛刺分叶、边缘模糊占比更低,乳腺纤维腺瘤的I型曲线占比更高,II型、III型曲线占比更低(P<0.05);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相对最大增强率、早期增强率比乳腺癌患者低(P<0.05)。结论:依据MRI的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表现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可以有效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性疾病,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乳腺肿瘤性疾病 早期增强 不规则形强化 相对最大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价值
5
作者 许贝贝 《医疗装备》 2024年第9期24-26,30,共4页
目的分析MRI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的7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增强扫描及DWI检查。以手术或穿... 目的分析MRI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的7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增强扫描及DWI检查。以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WI对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并选取最佳ADC阈值,进一步分析MRI增强扫描单一及联合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价值。结果76例患者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25例、良性51例。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ADC低于良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WI的参数ADC预测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3,最佳阈值为1.240,此时诊断灵敏度为86.3%,特异度为80.0%。MRI增强扫描联合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增强扫描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增强扫描单一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与钼靶成像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马强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与乳腺钼靶成像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收治且经病理诊断确诊的150例DCIS患者,其中恶性DCIS 78例,良性DCIS 72例。同时给予患者MRI增强...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与乳腺钼靶成像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收治且经病理诊断确诊的150例DCIS患者,其中恶性DCIS 78例,良性DCIS 72例。同时给予患者MRI增强扫描及乳腺钼靶成像检查,并对诊断结果展开分析,同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估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结果乳腺钼靶成像确诊DCIS恶性66例,良性84例;MRI增强扫描确诊恶性71例,良性79例;MRI增强扫描联合乳腺钼靶成像确诊恶性77例,良性73例;MRI增强扫描联合乳腺钼靶成像恶性检出率高于MRI增强扫描,也高于乳腺钼靶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增强扫描联合乳腺钼靶成像诊断DCIS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乳腺钼靶成像及MRI增强扫描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增强扫描与乳腺钼靶成像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增强扫描与乳腺钼靶成像在诊断DCIS具有较高准确度,有利于DCIS良恶性鉴别,从而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工作的展开提供数据参考及指明方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乳腺钼靶成像 DCIS 诊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患者MRI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吴明彪 唐雪 +2 位作者 兰莹 龙成 梁家浩 《大医生》 2024年第17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与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66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疾病转归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与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66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疾病转归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未复发或未因脑膜瘤死亡)与预后不良组(17例,复发或因脑膜瘤死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脑膜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5 cm、入院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评分量表(KPS)评分≤80分、有瘤周水肿、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为Ⅱ~Ⅲ级、手术切除程度为部分切除、纵向弛豫时间(T1)增强像不均匀强化、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入院KPS评分≤80分、瘤周水肿、WHO分级为Ⅱ~Ⅲ级、手术切除程度为部分切除、T1增强像不均匀强化、DWI为高信号是影响脑膜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脑膜瘤患者预后与肿瘤直径、入院KPS评分、瘤周水肿、WHO分级、手术切除程度、T1增强像、DWI等有关,临床可对上述指标进行密切关注,尽早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影像学特征 脑膜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MRI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措施
8
作者 靳逢花 刘岩 杜焕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1期188-190,共3页
目的:分析CT和MRI增强扫描患者心理情况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行CT、MRI增强扫描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 目的:分析CT和MRI增强扫描患者心理情况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行CT、MRI增强扫描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干预),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图像质量、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01);干预前两组血压和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压和心率低于参照组(P<0.001)。患者图像质量经对比,研究组无移动伪影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7.00%高于参照组的86.00%(P<0.05)。结论: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CT、MRI增强扫描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并以心理护理干预更为显著,能有效稳定患者血压和心率,保证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mri增强扫描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9
作者 王志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研究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早期卵巢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增强扫描,观察组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总检... 研究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早期卵巢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增强扫描,观察组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总检出率、检测有效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检出率、检测有效性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卵巢癌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及退变程度评估的价值
10
作者 朱伟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52-2554,共3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扫描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及退变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腰椎MRI增强扫描,以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评...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扫描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及退变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腰椎MRI增强扫描,以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评价MRI增强扫描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价值。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退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MRI增强扫描血管渗透性参数与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经临床诊断300例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终确诊2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6例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腰椎间盘突出症组)。MRI增强扫描诊断灵敏度为96.59%(255/264),特异度为97.22%(35/36),准确度为96.67%(290/300)。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高于非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5)。不同退变程度患者K^(trans)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患者中依次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K^(trans)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0.726,P<0.05)。结论:MRI增强扫描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价值高,且K^(trans)可用于患者退变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增强扫描 诊断 退变程度 日本骨科学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
11
作者 任林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02-0105,共4页
分析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2.5.6~2023.5.6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病患为研究样本。针对受试者开展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结果 112例宫颈癌... 分析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2.5.6~2023.5.6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病患为研究样本。针对受试者开展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结果 112例宫颈癌肿瘤呈现为软组织肿块,T1WI上多为等信号,T2WI上均显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而ADC图上为低信号。宫颈癌肿瘤的ADC值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1)。在分期诊断方面,常规MRI联合DWI比单独使用常规MRI具有更高的准确性(P<0.05)。结论 应用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实现宫颈癌分期诊断能取得满意效果。这一方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 mri动态增强扫描 联合诊断 宫颈癌分期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2
作者 谢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17-0020,共4页
为了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诊断的质量以及效率、拓展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针对MRI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根据本次研究所用的扫描方法以及研究目标时间确定患者入选标准,并从研究时间阶段... 为了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诊断的质量以及效率、拓展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针对MRI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根据本次研究所用的扫描方法以及研究目标时间确定患者入选标准,并从研究时间阶段内本院收治的疑似存在早期乳腺癌现象的患者群体中挑选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130位患者不仅符合本次研究的入选标准要求,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研究人员需要针对参与本次研究的全体患者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并结合最终的病理检查结果,针对动态扫描增强之后的早期乳腺癌检测精准性、疾病类型以及患者图像特征全方位进行对比。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130位疑似患者中,最终有109位确认存在早期乳腺癌,MRI动态增强扫描确认的存在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人数为101人,最终结果的符合率为92.66%。同时,本次研究患者群体的癌症类型可以分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小叶原位癌、黏液腺癌、坚韧性小叶癌,且两种方式得出的检测结果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本次研究中确认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各项图像特征与非乳腺癌患者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临床诊断治疗中,MRI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帮助医师根据图像特征合理判断病症类型,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率明显提高,可以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乳腺癌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得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48-0051,共4页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诊治(包括部分本院诊断但在外院手术治疗)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进行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平扫,总结在原...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诊治(包括部分本院诊断但在外院手术治疗)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进行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平扫,总结在原发性肝癌肝内病灶诊断情况,观察病灶及强化特征。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52例患者共63个病灶,3 cm及以上23个,小于3 cm 40个,良性病灶20个,恶性43个。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出良性病灶15个,恶性病灶48个,强化均匀,病灶检出率76.19%(48/63),诊断准确率90.48%(57/63);MRI平扫诊出良性病灶28个,恶性35个,病灶检出率55.56%(35/63),诊断准确率73.02%(46/63),两种诊断方法的病灶阳性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高于平扫(P<0.05)。结论 研究得出,在原发性肝癌肝内病灶诊断中,应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精准检测出病灶阳性,为治疗提供有力保障,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 原发性肝癌 病灶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志安 富熙湖 +2 位作者 范国光 李晓非 吴振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92-393,共2页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垂体微腺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肝癌与肝转移癌MRI三期增强扫描的强化特点 被引量:7
15
作者 陆皓 王丹 +5 位作者 许国辉 任静 王闽 任胜辉 赵克 何雅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9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灶在MRI三期增强扫描中出现不同强化方式对日常扫描工作指导意义。方法收集经我院病理科证实的100例肝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43例;肝转移癌57例。所有病例由同一技师先进行标准的MRI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技师可根据临床...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灶在MRI三期增强扫描中出现不同强化方式对日常扫描工作指导意义。方法收集经我院病理科证实的100例肝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43例;肝转移癌57例。所有病例由同一技师先进行标准的MRI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技师可根据临床需要在扫描最后增加第四期延迟扫描。并由我科室两位副高以上诊断医师评估肝内病灶的强化情况,出具带有详尽描述的诊断报告。结果肝脏原发灶有42例表现为造影剂"快进快出"[1]的增强模式,即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信号降低、延迟期信号最低;仅有1例表现为动脉期低信号,延迟期信号最强的情况。肝脏转移灶39例表现为动脉期信号最低,门脉期、延迟期信号逐渐增强;有18例病人在前三期均未明显强化,在最后加扫的延迟期病灶才逐渐强化。结论肝脏原发性肿瘤灶在MRI三期增强扫描中具备典型的造影剂"快进快出"模式,而肝脏转移性病灶则呈现为"慢进慢出"[2]的造影剂增强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扫描技师在日常操作过程中,灵活地对不同的病变给出最恰当的扫描方式,尽可能多的将病灶信息提供给临床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原发性肝癌 肝脏转移癌 强化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在肝脏MRI增强扫描应用中的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翟凤仪 林芝 +4 位作者 彭小英 蔡华崧 曾讯 刘晓华 冯仕庭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在肝脏MRI增强扫描应用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Gd-EOB-DTPA的使用注意事项和MRI增强检查的特殊要求,对288例应用该对比剂行肝脏MRI增强扫描的患者从心理护理、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配合... 目的探讨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在肝脏MRI增强扫描应用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Gd-EOB-DTPA的使用注意事项和MRI增强检查的特殊要求,对288例应用该对比剂行肝脏MRI增强扫描的患者从心理护理、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配合、检查后不良反应处理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4例(1.4%)患者呼吸配合欠佳,其中1例图像伪影较多,影响观察及诊断,3例图像伪影较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不大,其余284例患者(98.6%)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取得高质量的图像效果。288例患者中,1例患者检查后出现颜面部潮红,2例患者出现恶心,无呕吐,其余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均无不适。结论 Gd-EOB-DTPA应用于肝脏MRI增强扫描中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提高图像质量、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是检查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 mri增强扫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图像表现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朱季子 谭占国 +1 位作者 段勇刚 夏志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脑胶质瘤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图像表现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39例,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由两名副主任级医师分析并总结39例脑胶质瘤患者... 目的旨在探讨脑胶质瘤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图像表现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39例,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由两名副主任级医师分析并总结39例脑胶质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表现特征,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MRI平扫中胶质瘤实质部分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累及范围:累及范围2个脑叶者6例,累及范围≥3个脑叶者,39例患者中,21例患者主要累及颞叶、额叶。16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T1WI呈现低信号,12例T2WI呈现高信号,9例患者为等信号,T1WI增强扫描中17例患者为结节强化;16例高级别胶质瘤T1WI表现为低信号,14例T2WI呈现高信号,T1WI增强扫描中13例患者为边缘强化;低级别胶质瘤ADC值为(1.23±0.26)s/mm^2,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0.86±0.14)s/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97,P<0.001)。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脑胶质瘤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多序列扫描结合ADC值可提高临床评估脑胶质瘤分期的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mri动态增强扫描 图像表现特征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鹏 梁浩然 +1 位作者 杨旭 赵宏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并总结脑胶质瘤MRI平扫及强化特征,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增强扫描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并总结脑胶质瘤MRI平扫及强化特征,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增强扫描对脑胶质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51例胶质瘤中,星形细胞瘤37例,胶质母细胞瘤12例,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MRI增强扫描的总检出率为96.07%,其中星形细胞瘤97.29%、胶质细胞瘤91.66%、少枝胶质细胞瘤100%;总诊断准确率为92.15%,其中星形细胞瘤94.59%、胶质母细胞瘤83.33%、少枝胶质细胞瘤100%。星形细胞瘤在T1WI序列中图像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序列呈现高信号,不均匀斑点强化者14例,片状轻中度强化1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7例。胶质母细胞瘤12例瘤体周围存在明显水肿,“花环状”明显强化,多数患者胼胝体受累,纵裂池发生变形。少突胶质瘤2例瘤体内可见明显囊性改变及钙化灶,瘤体呈轻中度水肿,MRI增强扫描时,强化特征为“斑点样”、“线条样”轻中度强化。结论MRI增强可有效显示不同类型脑胶质瘤的强化特征,对脑胶质瘤检出率、诊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脑胶质瘤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付子文 杨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3期540-545,共6页
本文探究了MRI增强扫描(DCE-MRI)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81例,术前均行DCE-MRI和DWI检查,根据数据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计... 本文探究了MRI增强扫描(DCE-MRI)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81例,术前均行DCE-MRI和DWI检查,根据数据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计算扩散系数(ADC)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并采用ROC分析ADC值诊断乳腺癌良/恶性的效能。结果显示,81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显示良性37例、恶性44例;DCE-MRI与DWI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准确度显著高于单一检测(P<0.05);良、恶性病灶的TIC分型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ADC值较良性病灶低(P<0.05);ADC值诊断乳腺癌良/恶性最佳界限值为1.28×10-3 mm 2/s,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和90.9%。因此,DCE-MRI与DWI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乳腺癌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婧 朱辉 +1 位作者 梅浙川 佘朝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脾功能亢进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HIFU治疗前后的MRI平扫和增强图像,观察病灶HIFU治疗前后的信号变化和强化特点。结果 HIFU治疗后脾脏靶区在T1WI上...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脾功能亢进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HIFU治疗前后的MRI平扫和增强图像,观察病灶HIFU治疗前后的信号变化和强化特点。结果 HIFU治疗后脾脏靶区在T1WI上无特异性,高、等、低信号区都可代表凝固性坏死;在T2WI上,凝固性坏死表现为低信号;增强扫描示靶区无强化,病灶范围较T1WI和T2WI广泛。结论 T2WI对脾亢HIFU消融脾脏后的凝固性坏死有较高的特异性;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敏感地反映HIFU消融靶区的血供情况及其强化特征。MRI是临床上HIFU治疗脾亢后随访监测病灶变化无创、有效的手段,能准确反应其组织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脾功能亢进症 高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