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礼明 胡莉文 +1 位作者 陈怡宏 丘和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3-814,共2页
目的: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影晌。方法:将35例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按常规化疗方案(ANLL用DA或MA或HA方案,ALL用VDP方案)巩固维持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青蒿鳖甲汤煎剂... 目的: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影晌。方法:将35例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按常规化疗方案(ANLL用DA或MA或HA方案,ALL用VDP方案)巩固维持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青蒿鳖甲汤煎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G0/G1(%)明显上升,S(%)、G2/M(%)、PI(%)、SPF(%)明显下降。结论: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的骨髓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急性白血病 缓解期 增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肝癌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免疫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硕 宋衍芹 +4 位作者 周三 杨志宏 刘占涛 倪同尚 岳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47-1352,共6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H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体外抑制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的体内抑制作用和对其增殖周期、凋亡、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MTT法评价FHD在0,5,10,50,100 mg/L浓度下,于24,48,72h对人肝癌细胞SMMC-...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H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体外抑制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的体内抑制作用和对其增殖周期、凋亡、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MTT法评价FHD在0,5,10,50,100 mg/L浓度下,于24,48,72h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抑制率变化.昆明♂小鼠6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接种H22瘤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30 mg/kg)和高中低剂量FHD给药组(剂量分别为25,50,100 mg/kg),腹腔给药10d后,比较各组瘤质量抑制率、H22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比较各组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10^(-3))、脾脏指数(×10^(-3))、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TNF-α、IFN-γ水平(ng/L).结果:FHD对SMMC-7721、BEL-7402细胞具有体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25,50,100 mg/kg FHD显著抑制小鼠移植性H22肿瘤(P<0.01),使G_0/G_1期H22细胞比例逐渐增加(30.36%±5.72%,32.83%±6.67%,39.67%±8.01% vs 25.62%±4.36%,P<0.05或P<0.01),G_2/M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7.65%±2.32%,6.33%±3.43%,2.22%±0.98% vs 11.13%±2.77%,P<0.05或P<0.01),促进肿瘤细胞凋亡(2.41%±0.42%,2.22%±0.33%,2.07%±0.40% vs 1.47%±0.66%,P<0.01),降低荷瘤小鼠脾脏指数(51.43±8.31,47.43±7.89,48.64±9.35 vs 67.63±7.44,P<0.01),升高胸腺指数(33.36±4.09,40.35±5.79,34.57±6.56 vs 22.43±4.52,P<0.01)和脾淋巴细胞转化率(10.83%±3.75%,11.33%±5.04%,13.58%±4.62% vs 9.35%±2.02%,P<0.05),并提高血清TNF-α(257.56±42.29,386.36±25.97,364.52±23.62 vs 101.43±24.72,P<0.01)、IFN-γ水平(355.83±35.74,392.31±25.17,357.38±34.82 vs 172.35±29.02,P<0.01).结论:FHD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此作用与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总黄酮 肝癌 抑制作用 增殖周期 凋亡 免疫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余日安 陈学敏 +2 位作者 吴赤蓬 范存欣 鲁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 研究亚硒酸钠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 ,每组 5只 ,用 5 ,10和 2 0 μmol/kg的亚硒酸钠腹腔注射染毒。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相对含量(DNARC)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 目的 研究亚硒酸钠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 ,每组 5只 ,用 5 ,10和 2 0 μmol/kg的亚硒酸钠腹腔注射染毒。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相对含量(DNARC)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结果  10和 2 0 μmol/kg的亚硒酸钠均可使大鼠肝细胞G0 /G1期细胞显著减少 ,5 μmol/kg的亚硒酸钠虽可使G0 /G1期细胞减少 ,但无显著性差异。S期和G2 /M期细胞以及增殖指数变化不明显。 5 ,10和 2 0 μmol/kg的亚硒酸钠可引起大鼠肝细胞DNARC下降 ,DNA损伤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而且DNARC和DNA损伤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随DNA损伤率的增高 ,DNARC下降 ,相关系数为 :- 0 9887(P <0 0 1)。结论 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不仅改变了大鼠肝细胞的增殖周期 ,还引起DNA损伤 ,并影响DNA合成 ,使DNA相对含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细胞 影响 增殖周期 DNA合成 亚硒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麦芽对大鼠肝癌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洪进 刘家国 +1 位作者 刘艳娟 王小龙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100mg·L-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16周,同时分别饲喂含硒0.3、1.0、3.0mg·kg-1富硒麦芽和含硒3.0mg·kg-1亚硒酸钠饲料,停止诱癌及补硒处理2周后,处死大鼠。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肝细胞增殖周期和细胞凋亡,探讨富... 以100mg·L-1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16周,同时分别饲喂含硒0.3、1.0、3.0mg·kg-1富硒麦芽和含硒3.0mg·kg-1亚硒酸钠饲料,停止诱癌及补硒处理2周后,处死大鼠。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肝细胞增殖周期和细胞凋亡,探讨富硒麦芽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富硒麦芽组大鼠S期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下降,而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与亚硒酸钠组比较,相同硒含量富硒麦芽组G0/G1期细胞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而S和G2/M期细胞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证明富硒麦芽能干扰大鼠肝癌细胞增殖周期,阻断DNA合成与复制,使癌细胞在G1期堆积,再诱导G1期细胞发生凋亡,提示抑制癌细胞增殖和促进癌细胞凋亡可能是富硒麦芽发挥其抗癌作用的细胞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麦芽 二乙基亚硝胺 大鼠肝癌 细胞增殖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毒饮、养正片影响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毅 陈志雄 丘和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清毒饮、养正片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 ;探索其时效关系 ,为临床提供选择最佳用药时机的实验基础。方法 :制备含清毒饮、养正片药物血清 ,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 ,加入含药小鼠血清 ,培养K5 6 ... 目的 :观察清毒饮、养正片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 ;探索其时效关系 ,为临床提供选择最佳用药时机的实验基础。方法 :制备含清毒饮、养正片药物血清 ,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 ,加入含药小鼠血清 ,培养K5 6 2细胞株 ;分别于培养 12、2 4、36、4 8、72h收集细胞 ,固定、染色、上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 :人白血病K5 6 2细胞株存在有自然凋亡 ,正常小鼠血清无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 ;清毒饮、阿糖胞苷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凋亡率愈加明显。清毒饮对K5 6 2细胞周期的影响 ,还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当细胞出现明显凋亡时 ,细胞株S期显著下降 ,G0 G1期升高 ,提示清毒饮和清毒加养正合剂都可引起K5 6 2细胞株的G0 G1期阻滞 ,对凋亡的敏感性增强。结论 :清毒饮能抑制K5 6 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 ,提示该中药复方具有从分子水平抗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 ,这也是中药复方协同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在增效减毒方面的关键机制 ;清毒饮对K5 6 2细胞发生细胞毒作用 ,是通过抑制其细胞周期S期、将其阻滞于G1期 ,并通过促进K5 6 2细胞凋亡实现的 ,其作用强度与时间呈密切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毒饮 养正片 白血病 K562细胞 增殖周期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锌对胸腺和脾脏细胞增殖周期DNA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嘉惠 魏文 吴水冰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9-273,共5页
通过建立大鼠缺锌(ZD)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缺锌对胸腺、脾脏细胞增殖周期、DNA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ZD组的最终体重、体重增长值、饲料效价、以及血清、毛发、股骨锌均非常显著地低于缺锌对喂(PF)... 通过建立大鼠缺锌(ZD)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缺锌对胸腺、脾脏细胞增殖周期、DNA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ZD组的最终体重、体重增长值、饲料效价、以及血清、毛发、股骨锌均非常显著地低于缺锌对喂(PF)组。(2)ZD组胸腺、脾细胞的增殖指数和G_2+M期细胞的百分率非常显著地低于PF组;胸腺、脾脏的G0/G_1期细胞百分率却非常显著地高于PF组。(3)ZD组胸腺、脾脏细胞的DNA含量、DNA指数、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指数显著低于PF组。缺锌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致使细胞停滞于G0/G_1期,仅少量进入S期和G_2+M期、使增殖指数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周期 DNA 蛋白质 锌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祝晓玲 祝彼得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625-627,共3页
采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以及流式细胞仪等实验血液学方法,研究黄芪注射液(AMI)对正常和贫血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终浓度为 40 μg/ml的 AMI以及终浓度为40 μg/ml、400μg/ml的AMI加入培养体系中可分别促进正常或贫血小鼠骨髓细胞... 采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以及流式细胞仪等实验血液学方法,研究黄芪注射液(AMI)对正常和贫血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终浓度为 40 μg/ml的 AMI以及终浓度为40 μg/ml、400μg/ml的AMI加入培养体系中可分别促进正常或贫血小鼠骨髓细胞进入增殖活跃期(P<o.05),提示一定浓度的AMI可以增强小鼠的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骨髓细胞 细胞增殖周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及其抗调控因子抗体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卢德宏 董彬 徐庆中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61-62,共2页
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及其抗调控因子抗体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卢德宏,董彬,徐庆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100053)近年来,有关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问题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生物学家、遗传学家们在各... 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及其抗调控因子抗体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卢德宏,董彬,徐庆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100053)近年来,有关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问题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生物学家、遗传学家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以不同的途径对细胞周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理学 细胞增殖周期 调控因子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脾虚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万集今 葛振华 王若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6-122,193,共8页
本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了实验性小鼠脾的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BrdU ̄+)在脾脏内的分布.以及脾小结中IgM ̄+细胞的反应。结果显示由利血平诱发的脾虚小鼠S期细胞数最少... 本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了实验性小鼠脾的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BrdU ̄+)在脾脏内的分布.以及脾小结中IgM ̄+细胞的反应。结果显示由利血平诱发的脾虚小鼠S期细胞数最少(占5%),G_1和G_2+M期细胞增加。经过健脾汤治疗后S期细胞增至10%,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自然恢复组(P<0.001)。经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脾虚组小鼠的脾中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BrdU ̄+)的数量远低于其它组。脾小结缩小,帽状区IgM ̄+B细胞基本消失,经健脾汤治疗后,复健组的脾小结与自然恢复组比较,体积明显增大,生发中心的BrdU ̄+和帽状区IgM ̄+B淋巴细胞均相应增多。提示健脾汤有促进DNA和IgM合成及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脾虚 健脾汤 细胞增殖周期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IL-2基因转移对K562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宁 李秀森 +5 位作者 刘晓丹 张明伟 杜德林 毛宁 涂开成 曹珍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1-25,共5页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IL-2基因导入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中。转导18天后,细胞DNA周期分析发现空载体转导的细胞K562/neo及含IL-2基因载体转导的细胞k562/IL-2的G0/G1期比例降低,而G2+M期增高。转导30天后K562/neo DNA周期分布恢复...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IL-2基因导入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中。转导18天后,细胞DNA周期分析发现空载体转导的细胞K562/neo及含IL-2基因载体转导的细胞k562/IL-2的G0/G1期比例降低,而G2+M期增高。转导30天后K562/neo DNA周期分布恢复至转导前水平,而K562/IL-2细胞G0/G1期比例仍低于未转导细胞,G2+M期仍高于未转导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观察到K562/IL-2从培养第4天起增殖活性明显落后于未转导细胞,核分裂指数亦低于水转导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见K562/IL-2细胞中出现较多巨大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细胞核数目可多达20余个,推测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可能与细胞核反复分裂而胞质不能分裂有关。进一步形态计量学分析证实IL-2基因修饰的K562细胞体积增大,巨大细胞出现率显著高于未转导的K562细胞。结果提示K562/IL-2细胞体积增大与G2+M期细胞比例增高有关,推测IL-2基因修饰可能导致K562细胞周期滞留于G2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介导 IL-2 基因转移 K562细胞 增殖周期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强硒、硒多糖对染砷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金平 祝寿芬 窦岩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999-1001,共3页
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蒸馏水 )、砷组(4 6mg/kgAs2 O3)、砷 +康强硒①组 (4 6mg/kg +0 1mgSe3+/kg)、砷 +康强硒②组 (4 6mg/kg + 0 2mgSe3+/kg)、砷 +硒多糖组 (4 6mg/kg+ 40mg/kg) 5组。流式细胞仪测定肝细胞周期 ,... 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蒸馏水 )、砷组(4 6mg/kgAs2 O3)、砷 +康强硒①组 (4 6mg/kg +0 1mgSe3+/kg)、砷 +康强硒②组 (4 6mg/kg + 0 2mgSe3+/kg)、砷 +硒多糖组 (4 6mg/kg+ 40mg/kg) 5组。流式细胞仪测定肝细胞周期 ,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染砷组大鼠肝细胞比对照组G0 /G1期细胞数显著减少 ,S和G2 +M期细胞数显著增多 ,细胞DNA相对含量 (DNARC)及细胞增殖指数 (PI)均显著增加 ,显示DNA合成增加 ,同时 ,部分细胞在G2+M期阻滞。康强硒、硒多糖等硒制剂可有效拮抗砷对肝脏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含硒 0 2mgSe3+/kg体重的康强硒效果优于含硒 0 1mgSe3+/kg体重的康强硒 ,与硒多糖相当。表明一定剂量的砷可引起肝脏细胞DNA合成增加 ,G2 +M期阻滞 ,导致细胞增殖周期紊乱 ,与砷中毒引起的肝脏损伤及肝肿瘤的发生有关。康强硒及硒多糖可有效拮抗砷的这种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强硒 硒多糖 肝细胞增殖周期 砷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日安 陈学敏 +2 位作者 吴赤蓬 范存欣 鲁文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 研究氯化镉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 ,每组 5只 ,用5 ,10和 2 0 μmol/kg的氯化镉腹腔注射染毒。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相对含量 (DNARC)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 目的 研究氯化镉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 ,每组 5只 ,用5 ,10和 2 0 μmol/kg的氯化镉腹腔注射染毒。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相对含量 (DNARC)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结果  5 ,10和 2 0 μmol/kg的氯化镉均可使大鼠肝细胞G0 /G1期细胞显著减少 ,S期和G2 /M期细胞以及增殖指数变化不明显。 5 ,10和 2 0 μmol/kg的氯化镉可引起大鼠肝细胞DNARC显著下降 ,DNA损伤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而且DNARC和DNA损伤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随DNA损伤率的增高 ,DNARC下降 ,相关系数为 :- 0 9990 (P <0 0 1)。结论 一定剂量的氯化镉不仅改变了大鼠肝细胞的增殖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增殖周期 DNA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氟对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凌飞 黄闽 +1 位作者 王阅春 陈建刚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研究高氟对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饮用含 15 0mg/LNaF的蒸馏水溶液 4周 ,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增殖周期和DNA相对含量 (DNARC)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结果 高氟能引... 目的 研究高氟对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饮用含 15 0mg/LNaF的蒸馏水溶液 4周 ,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增殖周期和DNA相对含量 (DNARC)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结果 高氟能引起大鼠口腔粘膜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 ,使G2 /M期细胞明显下降 ,DNARC也显著下降 ,DNA损伤率明显升高。另外 ,高氟也造成口腔粘膜组织的氧化应激 ,活性氧族、脂质过氧化产物显著增高 ,还原型谷胱甘肽明显下降。结论 高氟不仅改变了大鼠口腔粘膜细胞的增殖周期 ,还造成氧化应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细胞 增殖周期 大鼠 高氟 DNA合成 DNA损伤 氧化应激 相对含量 下降 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EV3基因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方 李元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3-1007,共5页
应用反义阻断REV3基因表达的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M-REV3-)来研究人类REV3基因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评价该基因在哺乳类细胞突变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其与肿瘤形成的关系。文章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在自发或不同理化诱发条件[(... 应用反义阻断REV3基因表达的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M-REV3-)来研究人类REV3基因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评价该基因在哺乳类细胞突变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其与肿瘤形成的关系。文章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在自发或不同理化诱发条件[(紫外线,UVB)和(甲基甲烷磺酸酯,MMS)]下,对体外培养的HEK-293-M—REV3-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含量的影响进行检测,并计算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显示:自发状态下,HEK-293-M—REV3-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S期延长;而UVB和MMS不同理化因素诱导时,HEK-293-M—REV3-细胞的G2-M期或S期比例明显比对照组增加,PI值也相应增加。因此可以推测,当REV3基因低表达时,细胞无论在自发还是诱发情况下突变频率均降低,原因可能与细胞周期的改变有关,进而再引起DNA复制叉阻滞、合成减少,导致细胞死亡或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EV3基因 流式细胞技术 细胞增殖周期 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丁对大鼠肝贮脂细胞增殖周期和胞内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小云 李定国 +1 位作者 陆汉明 徐芹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观察辛伐他丁对大鼠肝贮脂细胞增殖周期以及胞内Ca2 + 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贮脂细胞 ,2 0 %血清和 10ng/mLPDGF诱导培养肝贮脂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贮脂细胞增殖周期 ,Fura/AM荧光法测定胞内Ca2 +浓... 目的 观察辛伐他丁对大鼠肝贮脂细胞增殖周期以及胞内Ca2 + 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贮脂细胞 ,2 0 %血清和 10ng/mLPDGF诱导培养肝贮脂细胞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贮脂细胞增殖周期 ,Fura/AM荧光法测定胞内Ca2 +浓度。结果  1~ 2 0 μmoL/L辛伐他丁可阻止血清和PDGF诱导大鼠肝贮脂细胞由G1期进入S期 ,降低肝贮脂细胞S期比、PⅠ值和DNA含量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同时 ,1~ 2 0 μmoL/L辛伐他丁可明显降低血清和PDGF诱导培养的肝贮脂细胞胞内Ca2 + 浓度 ,不呈剂量依赖性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同时加入 10mmoL/L甲羟戊酸可逆转辛伐他丁对大鼠肝贮脂细胞增殖周期以及胞内Ca2 + 浓度的影响。结论 辛伐他丁可抑制大鼠肝贮脂细胞增殖生长 ,并降低肝贮脂细胞胞内Ca2 + 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丁 大鼠 肝贮脂细胞 增殖周期 胞内钙浓度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霞 吴军正 +2 位作者 李巧青 温德升 白忠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1-442,共2页
目的 探讨 17β 雌二醇 (E2 )对体外培养的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细胞系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时间的E2 处理Mc3细胞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检测E2 对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细胞系细胞群体倍增时... 目的 探讨 17β 雌二醇 (E2 )对体外培养的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细胞系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时间的E2 处理Mc3细胞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检测E2 对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c3细胞系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细胞周期分布以及对CyclinD1、P2 7Kip1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 浓度分别为 10 -9、10 -8、10 -7mol/L的E2 作用于细胞第 5天时 ,MTT法测得E2 处理组细胞增殖促进率分别为 2 9%、5 4 %、5 9% ,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增加了 16 %、9%、2 4 % ,P2 7Ki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减少了33%、30 %、5 5 %。流式细胞术检查结果显示 ,10 -7mol/L的E2 处理 12、18、2 4h后 ,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相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11 3%、6 6 %、4 6 7% ,细胞增殖指数分别增加了 6 0 %、3 6 %、2 0 5 5 %。结论 生理浓度的E2 可以促进CyclinD1的表达、降低P2 7Kip1的阳性表达 ,从而促进细胞周期G1/S期转换 ,增加S期细胞数量 ,加速DNA合成 ,刺激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黏液表皮样癌 CYCLINDL P27““ 细胞增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鼻咽癌细胞后的增殖周期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玉文 曾军 +2 位作者 欧雪玲 张革 杜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5-459,共5页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在不同组织类型鼻咽癌细胞内的增殖周期特征决定了基因治疗所采取的策略。本研究探讨EBV感染鼻咽癌细胞后的增殖周期特征。方法:利用EBV阳性的B95-8细胞标准株与鼻咽癌细胞CNE2接触培养,通过...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在不同组织类型鼻咽癌细胞内的增殖周期特征决定了基因治疗所采取的策略。本研究探讨EBV感染鼻咽癌细胞后的增殖周期特征。方法:利用EBV阳性的B95-8细胞标准株与鼻咽癌细胞CNE2接触培养,通过补体激活的细胞毒性试验去除共培养体系中的B95-8细胞,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Sou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分析鼻咽癌细胞中病毒的初始感染状态。结果:B95-8细胞与CNE2细胞接触共培养的方法使EBV成功感染CNE2细胞,EBV裂解期标志性基因BZLF1转录时间平均为12d,病毒感染标志性基因EBER转录时间平均为22d。结论:EBV侵入CNE2细胞后可能多数病毒开始处于裂解期增殖,之后EBV从裂解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潜伏期,并随着细胞的传代培养病毒逐渐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鼻咽肿瘤 增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垂体腺瘤染色体、细胞增殖周期、增殖细胞核抗原及hst基因检测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文雄 惠国桢 +3 位作者 凌伟华 俞文华 陈桂林 张世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脑垂体腺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人垂体腺瘤染色体 5 0例 ,FCM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 4 0例 ,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PCNA和hst基因在 4 8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 人脑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 ,却... 目的 探讨人脑垂体腺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人垂体腺瘤染色体 5 0例 ,FCM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 4 0例 ,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PCNA和hst基因在 4 8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 人脑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 ,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 ,其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其瘤体大小 ,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 ;其病理形态与其不同临床表现无明显相关。结论 人垂体腺瘤生物学特性检测可作为组织形态学检测的一种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染色体 细胞增殖周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 hs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增殖周期失控与胃癌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卫江 张万岱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8-400,共3页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增殖周期 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染色体、细胞增殖周期、PCNA及hst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文雄 惠国桢 +2 位作者 凌伟华 俞文华 陈桂林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 研究人脑垂体腺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 5 0例垂体腺瘤染色体 ,应用FCM技术检测 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 48例垂体腺瘤中PCNA和hst基因的表达。结果 人脑垂体腺瘤组织... 目的 研究人脑垂体腺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 5 0例垂体腺瘤染色体 ,应用FCM技术检测 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 48例垂体腺瘤中PCNA和hst基因的表达。结果 人脑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 ,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 ,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结论 垂体腺瘤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可作为其组织形态学检测的 1种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染色体 细胞增殖周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 hst基因 肿瘤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